注三 此时上求佛道,信知无佛可成;下度众生,信知无生可度;故能安住无为。
注四 因为信力增长,不起丝毫有为之念。故无遗失。
正文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译文 住戒自在〈注一〉,定戒常凝,得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注二〉,道戒妙净,得觉法自性性意生身〈注三〉,律仪无为,得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注四〉,由此故能游于十方,不惟游于十方,且能随愿所之,愿去何所?一念即至。因此名为愿心。
注一 住戒自在是无论在定,在道,在律仪中,都是任运清净,定戒常凝,得三昧乐。
注二 以三昧力,得自在乐,普入诸刹,随意无碍。
注三 觉了诸法自性如幻,本无所有,故能随意普入。
注四 随诸众生种类现形,如镜现相,而无作为。
解 据楞严正脉论十心。前六修自心,后四合佛德。又据灌顶大师疏说:初一为信之本体,后九为信之德相。又前九属内行德,后一属外化德。
正文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译文 阿难!这样的善男子,用真正的方便〈注一〉,发这十种信心,磨炼治习,使圆通之心,更精更明,这十种心,处处不离圆通妙性,相互涉入〈注二〉。最后圆成真纯无妄唯一的菩提心。
〈注三〉故名发心住。
注一 前文文殊菩萨所说偈中‘圣心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可知耳根圆通,独为真实方便。
注二 十心中随发一心,其他九心,都递互相摄相入,心心都是这样,所以圆成菩提一心。
注三 按大乘起信论说:菩提心有三种:一是直心,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是深心,乐集一切诸善法故。三是大悲心,广度一切诸众生故。十心中初一中道纯真,即是直心。从二至九,即是深心。后一能游十方,即大悲心。既十用相互涉入,故随起一心,即三心俱足,故得圆成菩提之心。
正文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