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的目的,究何所在?简单的说,在明心见性。心性者,众生本源,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不受后有,度己度人,普利群生。明心见性,必须真参实证,非徒能诵经说法便谓之。 昔香岩和尚在百丈禅师处,聪明灵利,问一答十,被沩山问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便茫然莫对。归房将平日看过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答,竟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 可见,禅是心灵的智能,无相无状,既无固定言说,也无具体实物可依付,它是本心纯朴的自然呈现,唯有亲证、亲悟始知究竟。 看话禅的提倡者,北宋的大慧宗杲禅师,在其语录卷二十四也提到:衲子参禅要明心地,秀才读书须当及第,读书五车而不及第,终身只是个秀才,唤作官人即错。参禅衲子心地不明,则不能了生死大事,身只是个破凡夫,唤作佛即错。以参禅学道不为别事,只要腊月三十日眼光落地时,这一片田地四至界分着实分明,非同资谈柄、作戏论也。 秀才读书未必是为了功名利禄,有真才实学,才知做人处事之理。参禅学禅也未必一定要成佛作祖、扬名立万,不过好歹总要一门深入,明自心见自性吧!如连自己都度不了,那还度什么众生?行什么菩萨道?故参禅的目的,明白自己心地才是本分事!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