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也曾经遇到过在寺院附近被人拉住搭讪:“有佛缘”、“面相好”,或者能够帮你“逢凶化吉”,那你有没有发现,不少佛教寺院的外围,看相、算命的招牌正渐渐变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看相、风水是不是佛教的文化?法师能不能为自己算命、占卜?
真有预见未来的神通吗?
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通过修行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
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天眼通;三、能知他人的心念活动,叫他心通;四、能用耳朵听无远弗届的声音,叫天耳通;五、能飞行自在,有无变化,来无踪去无影,瞬息千里,取物如探囊等,叫神足通。
但能够修得神通的是极少数,拥有一项神通都是非常难得,而且因为能力程度不同,这些神通的范围大小和保持的时间也不一样。佛教的出家人并不以神通为修行目的,因为那与解脱轮回并没有关系,佛陀住世时,他的弟子中得了神通的也是少数。
而算命、看相、测字、占卜、风水、“神仙附体”等并不是佛教中的。
被预知的未来一定准吗?
佛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国家离都城不远的森林里,有五位出家人在此精进修行,有一比丘通过禅定修得神通。在禅定中,他通过神通得知自己的弟子小沙弥七日之后将命终。师父对他说:“你父母思念你了,你回家八日吧”,小沙弥欢喜顶礼师父而去。
恰逢路上滂沱大雨,小沙弥躲雨时看到树下有蚁穴将要被雨水浸入,他就随手在蚁穴周围以土堆起,相当于筑起堤坝,以免蚂蚁们遭殃。
令师父没想到的是,八日之后小沙弥竟然回来了。师父非常诧异:“七日应亡,是什么让他免遭此厄呢?”再入禅定之中,方知其救蚁而得现世延寿。
到底怎样能改变命运?
神通也好、算命也好,都不能违背因果,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因缘一旦聚合,单纯靠躲避是躲不过去的,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的故事即是明证。反过来说,若有善果即将成熟,自己却不知守护善根,那么即使猜到了开头,也可能没猜到结尾。
一般人之所以喜欢算命看相,主要是由于心理迷惘,希望借助外力指引方向。而小沙弥救蚁延命之事,讲的是因果业力改变命运的道理。能改变命运的不是预知命运,而是自己的行为。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既然命运是自己所造业力产生的果报,那么我们当下和未来的举心动念,也都是在创造自己的命运。“人生无常,及时行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到处结好缘,自有好命运,不必依赖算命、看相来窥探所谓的前途了。
佛陀禁止出家人算命看相
释迦牟尼佛曾说出家人及佛弟子要行“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其中明确指出,以“占卜为业”是为“邪命”。尤其是出家比丘,向施主乞食或化缘时,不得有以下五种“邪命”:诈现奇特,吸引人注意,以求利养;自说功德,对外宣称自己的功德以求供养;占相吉凶,也就是为人占卦、看相、说些吉凶祸福的预言,要别人供养用以消灾破解;高声现威,也就是耀武扬威;说所得利、惑动人心,也就是自我标榜自己修行证得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以此来打动人心。
而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际的开示,一开始就直接警诫比丘们,“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所以,作为一个出家人、作为一位法师,的确不可以为他人看相、打卦、算命等等,以免误人修行。作为一名正信的在家居士,也不应参与其中。
“病急乱投医”最容易被骗
那为什么很多寺院的附近,开着不少以算命、看相为业的店家?
首先,在寺院黄墙之外的地方,不属于佛教也不是寺院的约束范围。很多普通人会带着各种心事和困惑来到寺院,又对正信的佛教缺乏深入了解,于是便有人“投其所好”,以各种手段、甚至打着蹭着佛教的概念,以所谓“佛缘”、“度化”、“有难”等理由上前搭讪。
因为僧团有相关戒律,所以用“算命”、“结缘”为由头,在马路上或寺院黄墙之外通过搭讪引荐而来,穿着类似“僧服”或号称“出家人”的,可以说都是假冒。而且,真正懂得周易、风水的也是极少数人,那些“马路大师”基本上都是利用一些心理常识行骗,切不可“病急乱投医”。当然,随着不断的整治和正信的佛法宣传,很多佛教寺院周围的算命、看相等招牌正在减少之中。
至于相术、风水等,佛教并未全盘否定。世上任何事情都有因缘和因果,所谓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心有心理,这些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真理。那么复杂的因缘因果,即使通过看相或风水能观察到一点,也只是很有限的层面之一。所以,佛教反对的是对这些的执著,主张不要陷入这样的迷信,从这种暗示、预示之中跳出来。
例如在同一个小区、同一个方向甚至同一个房型的房子,有人富贵平安,也有人坎坷波折,这并不只是风水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佛弟子一生应当奉行“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的至理名言,只要大家适合、方便,就是最好的吉日良辰;只要内心安定,便是最佳的地理风水。
所以,既然是信佛、学佛之人,就不要盲目地把希望都寄托在算命、预知未来之说上,而应真正地相信佛所说的“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