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妄语戒之戒相及其受持(释普性)

发布时间:2019-11-10 09:41:40作者:楞严经读诵网
妄语戒之戒相及其受持(释普性)

  我们知道,佛陀在种种不同的因缘下,依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制定了不同的戒律。但佛教戒律并不是机械的教条,而是生活化的、理性的,正如圣严法师所说:从原则上说,佛教并没有甚么教条,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戒律。但是,佛教的戒律,并不像其他的宗教是出于神意的约命,所以也不像其他的宗教含有神秘性。佛教的戒律,是根据伦理的要求而来,所以也是纯理性的。(《正信的佛教》上,圣严法师著)五戒是佛制戒律的基本戒,可以说,是整个佛教戒律的基础,也是佛教徒所应持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作,否则,就要尽量去作。作了恶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正信的佛教》上,圣严法师著)。

\

  妄语戒是佛制五戒之一。妄语指的是心口不一、言不称实,以达到欺骗他人、蒙蔽事实真相的目的。可见,五戒中的妄语并非仅仅指向别人说假话、谎话,只要是以欺骗他人、蒙蔽事实为目的而所用的一切手段,都可称作妄语。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人心浮躁、唯钱是瞻的社会里,物质条件的改善与精神活动的缺氧极不均横,妄语更是遍及一切,虚假广告,伪劣产品,甚至不实的新闻,哪一个与妄语无关?作为佛弟子,不仅要严护六根,不打妄语;更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戳破一切损害三宝、损害众生的妄语。

学习戒律条文,明确妄语戒

  妄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指出:妄语的方法是自妄语、教人妄语、遣使妄语、书面妄语、理相妄语(现异惑众,表示已非凡夫的身行威仪,又如默认、暗示、点头、手势)等。凡是存心骗人,不论利用何种方法,使得被骗的人领解之时,不管能否达到妄语的目的(如求名闻利养),即成妄语罪。

  佛制中的妄语分为大妄语、小妄语与方便妄语三类。

  1. 大妄语:

  (1)所向是人:对人说妄语。如果我们和一只狗说妄语,它听不懂,那就不能构成犯妄语戒,所以讲妄语的对象主要是人。

  (2)作人想:认定对方是人。

  (3)有欺骗心: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

  (4)说妄语:用口说出来,有时不必用口亦可说妄语,打一个眼色,甚至默认、暗示,点头、手势,或使用手写出来也是妄语;那就是说用一种欺骗的行为来欺骗他人,都是妄语。

  (5)听者领解:对方能领解所说的内容,如对方是聋人、痴人、不解语人、及向非人、畜生说大妄语,不犯重罪。

  大妄语中最重者,是自己不是圣者,却跟人说自己是阿罗汉或是初果圣人;或者说自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叫人来膜拜与供养,这都是大妄语,就是破戒,就不可忏悔,非堕地狱不可。

  2. 小妄语  就是一般上的骗话,为了个人的目的,个人的利益说假话,还有骂架的粗话、挑拨离间、不三不四的话,既是骗话、恶口、两舌和绮语,都称为小妄语。小妄语则犯可悔罪。

  3. 方便妄语  方便妄语就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别人的利益,为了其他众生的利益不得不说假话,这个叫方便妄语。这里有个界限:动机是为了利人、利他,而不是利己,利己就不行。比如说对身患重病的人,我们就应多安慰他,对他可以说一些诸如其所患之病无须担心、很快就能治好此类话语。方便妄语不犯戒。

\

结合自身实际,严持妄语戒

  明确了什么是妄语戒,进一步应该严格守持妄语戒。佛法不仅仅是用来学的,更重要的是要用佛法的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

  龙舒净土文中说:世人妄语者,非以规利,则以避害。可见,我们凡夫俗子之所以妄语不断,无非就是为了趋利避害,有利于自己的,就去做;无益于自己的,就不去做。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以搬弄是非为乐。他们不能发现自身的毛病,倒好像是专门长了一双发现别人缺点的眼睛,专爱说长道短。还有,现在的一些媒体与个别商家,为了眼前利益,借着现代科技的幌子,不惜造伪劣产品,打虚假广告。难怪有位颇得意的企业家酒后敢放豪言:只要广告做得好,连垃圾都可以卖出去。由此可见,严持妄语戒不仅指自己不打妄语,还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够辨出他人所造作的妄语。

  1. 随时反省自己

  要不犯妄语戒,就要随时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说别人坏话的习惯,自己是不是经常在不知不觉中打妄语?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属于佛法八正道中的正命?现在社会,颇有一些以打妄语为职业的行当,如某些所谓的声讯台、介绍所、职介机构等。正如济群法师所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符合法律和戒律的规范,在原则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由此类推,与偷盗、邪淫、妄语等戒律所禁止的行为有关的职业都是不如法的,不属于正命的范畴,学佛者不应盲然从事。(《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济群法师著)

  2. 诚信对待别人

  佛教所说的不妄语,是要人们深信因果、言真语切、诚实有信,认为不合时宜或没有分寸的言辞都是人们解脱的障碍,对于求解脱道没有任何利益可言。我们知道,妄语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为妄语的行为将导致许多众生误入歧途。他误导了众生,他自己也将为此而付出巨大的代价。《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说: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地藏菩萨本愿经﹒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因此,我们要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这样不仅能给他人以方便,对于自己来说,更是一点一滴地积累成佛的资粮。

  有人把儒教的信等同于佛教的妄语戒,其实二者是有很大差别的。做人不守信用仅仅是成不了大器,而佛弟子打妄语却要堕入三途恶道,如此悬殊的结果,其内容自然不可等同。在儒家的信和佛教的不妄语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是为了入世,后者是为了出世;前者是做人之本,后者是解脱之缘;前者强调诚实,后者强调本分;前者在于立,后者在于破;前者不能包含后者,后者则包含了前者无论是目的、态度、方法还是范围,前者与后者都是不同的,而其不同的根本处则在于后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出世和解脱。   3、善于分辨真妄

  过去,做假药、卖假货的人,多少还有一点良知;现在有一些堕落的宗教团体,经常在宣扬云彩、甘露的灵异,这不但是佛菩萨的难堪,同时也造成自己欺世取利的妄行。尤其一些自称活佛、大师的人士,常夸示说自己有神通、有灵异,说自己已悟道,已证得某果位,以此来博取他人的信赖,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是最严重的大妄语,这就如犯了无期徒刑,会堕落无间地狱,永无出头之日。我们佛弟子,不能为其表象所迷惑,而应该用佛法的智慧加以析别,还正信于世人,还真实于世人,还诚信于世人。

结语

  在当今社会,受持妄语戒,不仅包含个人之间不说谎话,不进行欺骗,提倡人际之间的诚信关系,而且也应反对国际间制造谎言、以讹诈和恐吓的手段达到政治企图的做法。我们知道,在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临种种问题。在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背后,是人们精神的空虚,道德的滑坡,这业已成为当今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另外,恐怖主义的盛行,民族矛盾的加剧,国际交往的失信,也是与高度物质文明极不协调的怪胎。在这里我只是想说,应当发挥佛教教义和戒律在提高人们的精神情操中的作用。佛教戒律,为便于现代人接受,完全可以适应时代的特点,对人类道德作出新的解释,以推进人类文明更加健康的发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讲义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