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大自然中最美的生命,和宇宙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悄然绽放,姹紫嫣红,芬芳馥郁,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陶冶性情,增进生活情趣。在我们的生活里,花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春佳节、开会宴客,摆上一盆花,顿觉满室生香;开幕祝贺、生日送礼、探望病人……,花也是最能表达情意的馈赠礼物。
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花以它的娇艳、芬芳、清净,丰富了大自然与人类的精神生命。试想,天地间如果缺少了花,我们生活的世界和生命的色彩必定会黯然失色,了无生趣。
花是人世间最美的象征,许多文人雅士更将花人格化,如把高洁的玉兰花称为花之伯夷;把倾心向日的向日葵称为花之伊尹;把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称为花之柳下惠;把色泽艳丽的牡丹称为人间富贵花。清人张潮在《幽梦影》里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思,这都是人类依花的品性而赋予其不同的情感与赞美。
佛教与花也有很深的因缘。佛门称花为华,花华不二,献于佛菩萨前的称为献花,散布坛场四周的称为散华;佛教的十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中,尤以香和花最为普遍;中国的插花艺术最早是从佛教的香花供佛衍生而来;佛经里还有许多与花有关的成语、典故、诗偈、譬喻,诸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花开见佛、舌灿莲花、花果自成、花开莲现、九品莲花、百鸟衔花、镜花水月、一花一世界、一花开五叶等;佛教也藉花来阐述诸行无常、缘起性空的义理,尤其是佛教徒更常藉香花供佛,以示虔诚;寺院也广植花木以美化环境、供养大众。
因此,佛教与花也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许多高僧大德就是在观看花开花谢的无常变化中,明心见性而成佛的,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妙谛。
因花悟道 见性成佛
佛陀一生,从出生、成道到涅,都与花有着密切的关系。《释迦如来成道记》里记载,佛陀诞生前,摩耶夫人曾作了一个奇特的梦,她梦见一只白象衔着一朵白莲花,进入宫殿,在她卧榻周围右绕三匝后,再从她右肋钻进胎中安住,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在接近产期时,摩耶夫人依照印度的习俗,回娘家拘利城待产,途中经过蓝尼园,看到无忧树上绽开美丽的花朵,她情不自禁伸手摘取,于是太子就诞生了。
太子诞生时,百花盛开,他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皆生莲花。成道、说法时,常有诸天从空中散下缤纷的天花赞叹、供养,有时候天人也会自身化成天花或花座来供养。涅时,天人更以曼陀罗等各种珍贵的花来供养佛陀。
佛教里面,禅宗的开始就是因花而产生的。在《五灯会元》里,记述佛陀在灵山法会上,拿起梵王所献的金色波罗花示众,当时众皆默然,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于是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就是着名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佛陀为什么一句话都没说就传了最高的法呢?因为最高的法是用语言说不出来的。
除了佛陀,诸佛菩萨说法时,也常有来自四方的妙华供养,如《无量寿经》所言:即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齐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
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常常以花作喻,这种例子,在佛经里面可以读到。后来,佛法传到中国,很多禅师也是因花而开悟的。如唐代有一个灵云禅师,他的悟道,是因为看到桃花。他悟道之后写了一首诗: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见得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很多年来,灵云志勤禅师四处奔走,去请教高僧,寻找开悟的方法。在他眼里,草木的荣枯生灭已是司空见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他希望能找到智慧之剑,以斩断烦恼,求得证悟。然而,百般求索一无所获。偶然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一树灼灼盛开的桃花,就灵机触发,豁然而悟。或许他想到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或许他想到至理就在灿烂的生命之中,或许他想到无常即常,常而无常,或许他什么也没想,只是体验到一种澄明的状态。他的由迷而悟,一切皆因了桃花。
元代有个比丘尼,法名妙湛,她是在看到梅花而悟道或体悟无常、苦空真理的,并写了一首诗: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妙湛比丘尼为了寻找春天,穿着芒鞋四处去追寻。回来偶然看到园里的梅花绽放,才恍然觉悟春天就在枝头上!
身处红尘中的人,往往不认识自己,常常愚昧苦恼,向外四处追寻,只是空费草鞋钱。如果能认识自己本自具有的佛性,就不会心外求法。因为人生很多美好的东西常常就在我们跟前,只是我们经常视而不见罢了。
天女散花 遇佛皆堕
《维摩经·观众生品》里有一段记载,有一次维摩居士给众弟子讲经,天女听到后现了身,将天庭的花散落到诸菩萨及终弟子身上。结果,散布到诸菩萨身上的花,都纷纷落到了地上;而散布到众弟子身上的花,却牢牢地粘在了身上。
小乘弟子们不好意思,遂施展法力想使它掉落,结果,他们施尽了浑身解数,仍不能抖落身上的花。天女藉此说:
观诸菩萨花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皆无能为也。结习未尽,花着身耳;结习尽者,花不着也。
天女的意思是,花本身无如法或不如法,花的有着不着,有坠不坠,都是他们自己的妄心分别所致。
这个故事,以花来象征修行者生命觉悟的不同层次。试想,在扰扰红尘中,在面对了众多诱惑时,我们若能灭却心头之火,放下执着贪念,笑对成败得失,看穿生离死别,将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将生命化作那朵莲花,即使天女来散花也不能着身,这不正是佛家所苦苦修炼而以期进入的真如妙境吗?
花开彼岸 缘定生死
在世间,有一种奇异的花——彼岸花,它生长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区。在民间,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此花又名曼珠沙华,名字出自梵语摩诃曼珠沙华,原义为天上之花,天降吉兆四华之一。佛典中也说曼珠沙华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华。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花妖叫曼珠,一个叶妖叫沙华。他们守候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花开的时候,看不到叶子;有叶子的时候,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
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色衬托着,开得格外妖冶美丽。神怪罪下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间受到磨难。从那以后,蔓珠沙华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花的形状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祷的手掌,可是再也没有在城市出现过。这种花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1、忘川彼岸,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铺满通向地狱之路,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所以,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转世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分开,在下一世再跌入诅咒的轮回。
相传此花为接引之花,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地开着,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当灵魂涉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界。 因此,佛经记载有: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供佛香花 开己心花
佛经里边,处处以花的娇艳比喻美好,也以花的荣枯表示无常。花从含苞待放、灿烂盛开到枯萎凋谢,好比人的一生,虽然美好,但很短暂,就像流行歌里唱的: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佛教常以花来比喻种种妙法,如以花譬喻实相之妙理为实相花;以花比喻本心之清净称心华,所以经中以心华开敷表示豁然大悟之意;以莲花比喻佛的正觉叫正觉花;智能开解,如花盛开,故称觉华;以空中见幻化之华的空华,比喻因妄见而起错觉,以无为有。其它还有法性华、圣人华、法乐华、金刚华、缘观中道华、三十七品华、妙觉华……。
但佛经也告诉我们,要以这种美好的短暂来获得永恒,就是借假修真。
经文中说:旃檀多香。青莲芳花。虽曰是真。不如戒香。华香气微。不可谓真。持戒之香。到天殊胜。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花的香味尽管美好,但还是不如戒香。再香的花,它的香味究竟能传多远?现在有所谓的七里香、十里香,其实,即便是顺着风,花的香味也顶多飘上一两公里。而持戒获得的戒香,就可以传播得很远。所谓戒香,就是德香。一个人如果注重品德修养,那么他的美名就会传遍天下;人们听到他的名字,就会很欢喜。而花香即便顺风飘扬,也就传播两公里,和德香当然不能相提并论。
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能拿香花供佛,便可得到无量功德。一般人看见花,心情就会很愉悦,因此,拿花供佛,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生欢喜心。通过外在的花,来激发内在的欢喜,让心花开放。所以,以香花供佛,最终是为了以欢喜心来礼佛、拜佛。《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到用香花供佛,能获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遍诸方所;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
《撰集百缘经》记载有位采花人以所采之花,作成花供佛供塔,死后得生天。《贤愚经》中说一男子以花供佛,感得来世出生时,家中满布天华。《释氏六帖》中也有花能续寿的记载。凡此以花供佛而得妙果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当你看到花的时候,心情就会好一些。花虽然美好,但这份美好需要你悉心呵护。然而,任凭你再怎么呵护,它也会凋谢,这是花的无常。人生也是这样,虽然很美好,但也很短暂,跟花一样,刚买回来的时候,很灿烂,很美好,但到明天一看,就不那么美了,暗淡了。人生也跟花一样,很无常,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的生命,好好活着。
无论是欣赏、供奉、祈福、赞颂或当作说法悟道的因缘,花和人们的生活可说是息息相关。拿破仑曾经说过:不生花的地方,人类无法生活。花本身具有真善美的特性,不管我们在意与否,它总是如如自在地为人间带来色彩和香味,引发我们对生命的体悟与返观。我们就是通过这种美好而短暂的花,才明白了许多更深刻的人生道理。
注(1):三途河,也叫做三途川。传说中,三途河是生界与死界的分界线。因为水流会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而分成缓慢、普通和急速三种,故被称为三途。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