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如何建立楞严咒坛场

发布时间:2019-11-06 09:40:40作者:楞严经读诵网

如何建立楞严咒坛场

立坛方法

这一科是说明:假设我们是生长在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就是我们内心的烦恼也特别的粗重,烦恼它会产生一种干扰,对我们持戒、修三昧,会产生一定的干扰,这是第一个障碍。第二、末法时代的鬼神、魔境也特别多,很多妖魔鬼怪都在末法时代出来活动。所以,在内在的烦恼干扰、跟外在魔境的干扰之下,我们修学三昧就很难成就。

怎么办呢?就必须要建立一个佛菩萨来保护我们的坛场,依止这坛场来持咒,来破除这二种障碍。

我们讲到坛场,先讲到坛场的大地,土地是怎么成立的。前面讲到取雪山大力白牛的粪便,这是第一个方法。第二:

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以下,取其黄土,和上栴檀、沉水、苏合、熏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

我们到末法时代要找雪山的白牛就有困难,那应该怎么办呢?另外的替代方式:另外在整个平原之地,坛场不能有高山或低洼的地方,必须要找一个空旷而且是很平的土地,然后把这土地穿去地皮五尺之下,取其黄土,用挖土机将地挖大概五尺、大概深一百五十公分左右,上面的地皮挖掉以后找到黄土。黄色是代表中道的意思,中道的佛性。

你就必须把这黄土跟以下的十种香加以混合:第一、白栴檀香,指白色栴檀香,二、沉水香,这香的木质特别坚硬,入水即沉,三、苏合,由很多很多的香用水去煎制,把它熬成膏,就叫作苏合,是很多香所组合成的,四、熏陆,生长在沙中一种白色带黄的花(台湾没有),五、郁金,郁金花,六、白胶,白色的胶树,这也是一种香,七、青木,我们一般说的草根,八、灵陵,又叫熏草,长在二个山谷当中的一种熏草,九、甘松,甘松也是和合众香炼制所成,十、鸡舌香,又叫丁香,因为你吃到身体以后,你的身体跟嘴巴都充满香气,叫鸡舌香。将这十种香磨成粉,磨成粉后再跟前面的黄土混合起来,来当作坛场的大地。

在表法上,这大地,我们都知道大地是我们的依止处。你整个三昧依止的因地发心,就是我们讲的不生灭心、真如佛性,不依止攀缘的妄想。大地的产生有二种因素:第一个是利根人,利根人只要内心当中一心行道,我们讲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当下就能够跟不生灭心相应。就像前面说的,阿难尊者他根本就不需要建立坛场,他也不需要持咒,因为他没什么烦恼,也没什么魔境干扰他。所以利根人就直接从大地当中,直接能够正念真如。第二种人是钝根人,钝根人他只是靠理观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十种香混合,他必须把中道佛性混合十种香,这十种香是表示菩萨的十波罗蜜,菩萨必须要借事显理,他必须从十波罗蜜当中积集二种智慧资粮,来帮助他开显真如佛性。

\

这种观念不但楞严经有,大智度论也有这个意思。龙树菩萨说:一个人福报太薄,你修学大乘的般若很难入道。你说般若波罗蜜是善根,这跟福报有什么关系?理论上是没关系,但是你福报太薄,你障碍特别多。

我们这样讲,般若的智慧是不怕障碍的,但是你要生起它的过程当中,如果你障碍太多,你生不起来。光明一旦坚固的时候,它根本不怕黑暗,但是它还没生起的过程当中,你一天到晚摇它,你根本生不起来!金刚般若、楞严经根本就不怕烦恼,问题是它生长的过程当中、你还没有生起的时候,你烦恼太重、福报太薄你根本生不起来,问题在这个地方!

所以必须要假借十波罗蜜的忏悔业障,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来帮助,帮助你成就这个大地。蕅益大师的解释这二种大地,有利根菩萨跟钝根菩萨二种差别,利根菩萨直接理观就契入,钝根菩萨必须假借事修。

这地方指的是坛场的大地,这大地指的是我们所依止的真如本性或者讲性德。

设定坛相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

坛场的相状:

坛场的大地建立以后,坛场是什么形状呢?亦方亦圆,它的直径是丈六的八角坛场。

前面指的是我们依止的不生不灭的性德,这地方讲依止性德所生起的修德。为什么要亦方亦圆变作八角呢?你说,八角不是方也不是圆,但是它又很像方又很像圆。方表示是事相的修学,圆表示理观,也就是说: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当中,理观跟事修要同时的具足,理事无碍。理观就是六根当中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事修就包括你要礼忏、要发愿、要持咒,用种种的事相来助成理观。所以它整个坛场就变成亦方亦圆的八角坛,表示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是要理事具足的。

这地方等于是把坛场的土地跟造型先做说明。它这坛场你往后看你会知道:我们一般讲到坛场好像是到里面去修行,我们一般的受戒,是你真的要到坛场受戒的,但是本经的坛场不是,你不能进去的,它是完全供佛用的,里面放很多的供品。我们修行是绕着坛场的四周修行的,坛场是不能进去的。

五尺以下,表破五阴,黄土者,表六根门头中道佛性也,方圆丈六等者,表八正道摄于八邪也,八角则方而复圆、圆而复方,表事理不二、权实同归也。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讲义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