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如何依止善知识

发布时间:2019-11-04 09:39:33作者:楞严经读诵网

如何依止善知识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识。;知识在今天的社会学里面,是指某种专门的学问。但是在佛教文化中,;知识具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朋友。因为我们要交一个朋友,必须;知道这个人,认;识这个人。光知道、认识还不行,还要知道他的心怎么样,他的德行又如何。朋友、善友、胜友、亲友,都是;知识这一名词引申出来的。能够引导我们趋于善法、到达善处的朋友,就叫善知识;反之,即为恶知识。在世间、在佛门,绝大多数都是善知识,也有极个别的是恶知识。

大家一定要理解正确,不是说和你吵一架就是恶知识,骂你两句就是恶知识。善知识是教导我们善法,引导我们到达善处。那么恶知识呢?恶知识教导的是恶法,引导我们到达恶处,不是善处。那样的人才是恶知识。善法,有世间善法,有出世间善法;善处,也有世间善处和出世间善处。世间善法如五戒,出世间善法如六波罗蜜、十波罗蜜、戒定慧三无漏学。世间善处,即行五戒十善所生的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出世间善处,即修六波罗蜜、十波罗蜜、无漏三学所成的声闻、菩萨,乃至成佛。恶知识教导的是恶法,杀盗淫妄酒,贪嗔痴。恶法所到达的就是恶处。恶处就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所以交一位朋友,亲近一位善知识,要从如何端正我们人生现前的思想言行出发,从未来有一个好的归宿出发。

佛教非常重视亲近善知识。我们在座的法师都受过三坛大戒,受过菩萨戒,在座的居士也有许多受过菩萨戒。按照受菩萨戒的仪轨,受戒之初先要发十四种大愿。其中第一愿、第二愿讲什么呢?第一愿;从今时尽未来际生,常能念佛、亲近善知识否?下面答:;能亲近!第二愿;从今时尽未来际生,能远离恶知识否?下面答:;能远离!这是第一条和第二条。可见亲近善知识、结交好朋友,非常重要。社会上也讲结交好朋友,不过这个好朋友也要分别一下,好朋友不见得就是善朋友。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有一种很明确的思想,一定要亲近善友,不仅仅是说好朋友就行了。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都有许多好朋友,但是这些好朋友往往也有一些不符合善法的言行,相互影响。所以佛教在教我们结交朋友的时候,是以善为标准,要亲近善知识,结交善友。

关于善知识的名义,我想就讲这么多。下面我就讲讲善知识的种类。这完全是从善友、善知识的角度来讲的。

二、善知识的种类

我在讲修习止观的时候曾经讲到,要成就修道,成就学法,成就做人做事,有善知识的护持、同行、共事、教导,非常重要。修禅定应该具备的五缘里面,就有;善知识这一条。智者大师讲修习止观要有三种善知识:外护善知识、同行善知识、教授善知识。智者大师把能教导善法、指引善处的善友分成了三大类。

所谓外护善知识,如果我们不仅仅是从修习禅定的角度来界定它,那么,社会人士,包括在家佛弟子,做一切事业、一切工作,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良好的、积极的、起正面作用的社会关系,都可以看作是外护善知识。因为这些善知识对我们事业的成就、工作的成就,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把外护善知识理解成为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行善知识,共同在一起工作、修行,都有同行的人,都有共事的人。同行,从佛教的意义来说,同行必须同见。见解、见地、观点是一致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志同道合。志同才能道合,同见才能同行。这个行,包括工作、学习、修行,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善法,可以包括学习、工作、修行三大类。工作也好,学习也好,修行也好,找到同见同行同修的伙伴、伴侣不容易。所以;人生得一知己,下面是什么?;足矣!当然这句话比较笼统,还是没有善恶上的界定,还是没有佛教讲的;善知识这个词界定得更为准确。不过,我相信古人在用这个词的时候,都是从正面的、积极的方面来考虑的。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的人,只要有善知识,只要志同道合,哪怕他身处天涯海角,也好像是在身边,就像是邻居一样。这是唐朝王勃送行诗里面的两句话。由此可见,人生若能得到一位善友,是多么重要,多么快乐!

第三种教授善知识,就是老师。能够在事业上、工作上、学习上、修行上给予指导,就是教授善知识。教授这个词,包括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都要以身作则,同时并重。我们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我们的修行中、学习佛法中、事业工作中,是不是经常要有人来引导?经常有人指导、教授?如果有人教授,就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作为老师的人一定得比被教授的人高明一些。所以作为我们选择朋友的人,就要善于发现朋友的长处和优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圆满,总有一些缺陷,我们怎么样来看待善知识,怎么样来看待善友呢?我们要用善心善念来看待,要用客观的目光来看待。;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个朋友的品行、人格、知识、才能都有很优秀的一面,我就学习他优秀的一面;如果他有某些不足之处,我就引以为戒;;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果在我的身上也具备他那些不足之处,那我就要改正。所以要全面地看待一个人,全面地分析一个人,不要因为朋友有某些不足之处就一概否定,当然也不能一概肯定,要有所选择。

刚才讲的是智者大师的分类法,分为三种善知识。

六十华严举出十种善知识。这十种善知识,是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益众生、开佛智慧的角度出发而划分的。思想广大,行门广大,愿力广大,智慧广大,成果成就广大。

这十种善知识,首先是;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这样的老师和朋友能够教导我,使我时时刻刻安住在菩提心当中。什么是菩提心呢?用两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本公老和尚印在他的名片上的那两句话,也是《普贤菩萨行愿品》里的两句话:;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就是菩提心,这个心量多么广大!这个心量可以说完全做到了舍已为人。不为自己求安乐嘛。一切都想到众生,想到成就众生、利益众生,想到如何使他人快乐幸福。从菩提心出发,要令他人得到的快乐是什么呢?我们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人生最究竟的快乐是什么呢?(答:念佛。)念佛是最大的快乐。还有什么快乐没有呀?(答:施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快乐。

我想,从菩提心出发,最大的快乐还是这两句话:;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才是我们学佛的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和快乐。你做到这两句话了,其他的不求而自得。西方极乐世界你不用求,你做到这两句话,阿弥陀佛亲自来迎接你;了生脱死你不用求,做到这两句话了,生死当下就了了!是不是啊?大家一定要相信这个道理。心底无私天地宽嘛!你心底无私了,你还有什么生死呀?私心就是生死,没有私心就没有生死,当下就了生死了。

\

说是这么说,这个私心好像很难断掉!不管是学佛的人,还是不学佛的人。因为私心也有各种各样的层次。比如刚才两位居士讲,一位说念佛最快乐,还有一位说往生西方最快乐。这两个答案对不对呢?完全对。但是,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样一种精神境界相距有多远呢?就不止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那么样的一个距离了,相距就不止十万八千里。我为什么要大家读《普贤菩萨行愿品》?读《金刚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就告诉我们;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金刚经》就是告诉我们,做了一千件好事,做了一万件好事,不要老把他背在身上、挂在嘴上,那是大负担。做了一切的好事,不要成为负担,不要执着,不要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这是我的,我做了什么、我做了什么、我做了什么。要把这个我忘掉,那才是菩提心,那就是安住菩提心。

第二种是;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发了菩提心,还要修习善根。善根有多种多样。一切与菩提心相一致的善法,坚持不懈地去做,毫不动摇,毫不退缩,行善的这种心态、行为,坚如磐石,就好像植物的种子落地生根了,那就叫善根。心存善念,口说善法,身行善事,坚持不懈,不可动摇,那就是善根。我们见到一位学佛的人精进、专一、慈祥,就说,哎呀,他的善根好深厚。凡是善根深厚的人,不是天生的,都是从不断修习而来,不断积累而来,不断培养而来。能够指引我们修习善根的人,那就是善知识。

第三种是;能令究竟诸波罗蜜善知识。究竟诸波罗蜜,就是能圆满地实践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一切自利利他的善法,都能圆满地去实践,去成就,那就是究竟诸波罗蜜。我在讲《心经》的时候曾经给大家解释过什么是波罗蜜。波罗蜜者,到彼岸,彼岸到。对于波罗蜜的理解,一定把它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善法当中。而且波罗蜜要得到究竟,那一定是无漏的大智慧和无漏的大慈悲。所谓无漏的,就是彻底的。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不考虑一切小的果报、有漏的果报,完全从大乘的三轮体空出发,来修习一切善法,那才是波罗蜜。佛经上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个法门,如果单讲这五个法门,不叫波罗蜜。

只有联系到第六般若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为统帅、为指导,来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才能叫做六波罗蜜。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目,只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就像没有眼睛的人走路一样,向前走,向左走,向右走,你都不知道,是盲目的。因为他没有眼目。智慧是我们的眼目,在无漏智慧的指导下修习一切善法,一切善法才能成为波罗蜜。

第四;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分别解说一切法,就是能够分别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只有善于分别了,我们才能从善弃恶,舍小向大。如果不善于分别,善恶不分,大小不明,修行就会出现误区。所谓要善于分别一切法,才能;于第一义谛而不动。善分别一切法,不是说完了就算万事大吉,而是说了以后要找到究竟的法门是什么,然后按照究竟的法门去修去行。

第五;能令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善知识一定要具备慈悲的心、智慧的心,使一切众生安住在菩提心中,并使一切众生的菩提心得以增长、得以成熟。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我们这个世间才会有更多的人来行菩萨道,修菩萨行,那些受苦受难的人,那些不圆满、不究竟的事才能越来越少。

第六;能令具足辩才随问随答善知识。在善知识的教导下,能够解说分别一切法,自然就具备善巧方便智慧。大众有什么疑问,随时提出来,能够给予圆满的解答,使之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回小向大。具足辩才不是为了耍耍口头禅,而是为了使大众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

第七;能令一切不着生死善知识。善知识教导我们不着一切生死。这个;着有两个意思。一是染着的意思,一是执着的意思。首先我们要不染着于生死,进一步我们要不执着于生死。生死从哪里来呢?生死就是从执着而来。有人我执,有法我执,就有生死。生死就是从染着而来。有各种各样染污的事情。所谓有染污的事情,就是不善法,生死就是从不善法而来。我们能不染着生死,不执着生死,那么界内的生死和界外的生死都能解脱。善知识能够教导我们如是修如是行,所以是真正善知识。

第八;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善知识。这个好难哪!善知识教导我们在一切劫中做一件事,可不是只教你这一辈子、下一辈子,或者再下一辈子做一件事,而是尽未来际地做一件事。做什么呢?行菩萨道。那就是永无休止地行菩萨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是到极乐世界去休息呀!是让你永远都以智慧心、以慈悲心,在六道中行菩萨道,修菩萨行,而且还要做到心无厌倦,就是要不舍众生。这是菩提心。我们有很多的道友,听了这句话很害怕。这怎么办哪?西方世界还去不了,要永远都在六道中行菩萨道、修菩萨行!

所以佛在讲《法华经》的时候,有五千声闻弟子退席。他们听到佛的境界那样广大,菩萨的行门那样广大,都害怕了。哎呀!这个我做不了!这个法我接受不了。有恐怖。我坐在这里这样说,我心里也有恐怖。有什么恐怖呢?我能不能做到这个样?能不能在六道中行菩萨道,修菩萨行,心不厌倦?作得了主吗?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大家都可以反省自己,考查自己,考问自己:做得到吗?但是在受菩萨戒的时候大家都发了愿,说过一定要做到啊!;从今时,尽未来际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能度否?;能度!具体做起来,就不行了。所以我们学佛要精进,要发广大心,那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第九;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十种善知识次第来教导,一步一步地提升。普贤行是什么呢?十大愿王。《普贤菩萨行愿品》很扼要地把普贤菩萨的无边愿力浓缩在那一卷经当中。经常读诵《普贤菩萨行愿品》,就能培养菩提心,安住菩提心,不舍菩提心,成熟菩提心。

第十;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识。上面说了九条,最后归结到深入佛智。佛的智慧是什么呢?归结到一点,还是要承担一切苦难而没有任何执着,没有任何负担。佛之所以要成佛,不是因为他自己有什么需要,他是因为看到大地一切众生,都在生死轮回当中苦难不息,所以他要成佛度众生。佛的智慧就是指导如何度众生,如何不执着,如何完成四弘誓愿。

这十种善知识,可以从种类与功能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种类来说,有这十种善知识,十种老师,十种善友。从功能来说,十种善知识中,可以是一位善知识就具备这十种功能;或者几位善知识当中,分别能够具备某种善知识的功能。所以不要小看亲近善知识、交善友这样一件事,一定要从一个立志高远的角度来看待如何亲近善知识。

有的经书上,把善知识分为上、中、下三品。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上品的善知识,就是教授出世法门的善知识,;与法者为上品善知识。;法与财兼与者为中品善知识,也有法的给予,也有财力的给予,那是中品善知识。因为一牵涉到财利,就有不纯洁的一面。仅仅给予财物的,是下品善知识。不过,这是从很高的角度来看待善知识的作用。从今天这种现实社会来讲,还是要;财法二施、等无差别。这样更能体现佛法是一种既重精神也重物质的圆融无碍的法门。

三、善知识的条件

也就是说,善知识究竟应该在哪些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四分律》(卷十一)中提出了作为善知识应该具备的七个条件,叫做;善友七事。《四分律》是小乘的戒律。小乘戒律是一切戒律的基础,是做人的基础,是出世法的基础,所以要特别地重视。虽然说我们要舍小向大,但是这个基础不能没有。没有这个基础,大乘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第一;难与能与。这个东西我很难给你,但我要舍得给你,这叫;难与能与,与就是给与。你手上戴了个钻石戒指,你的朋友想要,你舍不得,怎么办呢?难与能与,你要给他。你戴了一条白金项链,你的朋友想要,怎么办呢?难与能与,你要给他。好像很难!很难!我想在当时,二千五六百年以前,佛在说这件事的时候,佛在说;善友七事时的现实环境,从人的思想境界,从社会的文化氛围,乃至社会环境,和今天不能同日而语。佛世是;正法住世的时期,讲这个;善友七事,都是从具体的当事人的发心而言。你如果想做一个善友,那么你应该发什么心呢?要发难与能与的心。假使有一个人来要一件我最心爱的东西,我怎么办呢?要难与能与,连头目脑髓都可以布施,某一件珍贵的东西更应该能够布施。一定要有这个布施心。

第二;难作能作。我要发这个心:非常难办的事情,只要朋友有这个需要,我要给他办到。这叫;难作能作。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经常讲到。所谓;杀身取义,;杀身成仁,为朋友;不惜两肋插刀,那就是难作能作。我们自己想要成为一个值得人信赖的人,自己就要有这种精神准备,要有这种自我要求。这不是要求别人。如果我专门以这七件事来要求别人,那完了,那你首先就不是一个善知识,不是一位善友。这些条件完全是用来约束自己的。

第三;难忍能忍。周边的人对我不理解,对我有误会,甚至对我有诽谤,有流言蜚语,往往会有很多的烦恼。怎么办呢?难忍也要能忍。一忍、再忍、百忍、千忍、万忍,要一直忍下去。因为忍就是修行,能忍就能制服烦恼。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一个人一件小事不能忍,弄得轩然大波,自己不安,别人更不安。如果忍了以后结果会怎么样呢?你自己虽然当时有点难受,但是周围的人都心态平安。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修忍。

第四;密事相告。秘密的事情,有什么隐私的事情,要告诉朋友。为什么呢?只有朋友能够知道你有某些难以跟别人说的事,不能有太大的透明度。那么一定是要让几个特别好的、信得过的朋友知道,万一有什么事了,别人也可以帮你的忙。密事相告是很有意思的。如果真正是有那样的好朋友,那可以说真正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第五;递相覆藏。朋友对你密事相告了,你到大庭广众当中说一通,那完了。告诉你了,你要保密,不要把这件事公开出去。递相覆藏,就是你要帮他保密,你不可以把人家不宜公开的事情拿到大庭广众当中去说一通。那就会弄得本来是好朋友最后成了恶交。所以要递相覆藏,不要出卖朋友。如果出卖了朋友,那就是不仁不义。

\

第六;遭苦不舍。结交一个朋友,是要同共苦、共患难的。这样的朋友很难得!我这一生,也有那么几位这样的朋友。我记得我在划了右派之后,在一个农场劳动,那个时候我原来所在的单位也经常有人到那里去参加劳动。因为农场是锻炼人的地方,右派是长期地在那里被监督劳动,那些不是右派的人,一年也要去那里劳动几次。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阶级作为划分界线的标准。右派就是阶级敌人,总得与阶级敌人划清界线!被划分成为阶级敌人的人,那就是一种苦哇。

遇到这种苦,有没有人来同情你呢?有的人可能从内心里同情,不敢表示;有的人略有表示;当然完全不避讳什么阶级敌人不阶级敌人,进来了还是点点头啊,笑一笑啊,甚至问寒问暖啊,这样的人也有。我在那里劳动了一年零五个月之后,那个地方办不下去了,又要另换一个地方,我就有机会回到中国佛学院。

回去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冷眼相看。当时我有一位老师,明真老法师,我走到他那里去,向他老人家顶礼,他还是一如既住,非常慈悲,打招呼,问寒问暖,非常亲切。哎呀,心里感到很温暖!虽然是冬天,感到热乎乎的。我在一篇文章曾提到过这件事,就是《春风春雨忆吾师》。还有一位同学,我划了右派以后,他就在一个生活会上说:;我昨天晚上做梦,梦到净慧了。唉!他在那里劳动。怎么长怎么短,说了几句。结果被批判了一个星期。啊?你跟这个右派分子是什么关系?这么密切!连做梦都想到他了?这种情景,我想我们在人生当中,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那么几件。这是说遭苦不舍。当然,朋友一苦脸就变的人,可能更多。

第七;贫贱不轻。作为一位善友,应该是不分贫富贵贱,平等看待每一个人,不致于嫌贫爱富。

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看起来,这七个条件好像都没有具体讲到菩提心,但是每一个条件都不离菩提心,每一个条件都是菩提心的具体表现。

刚才我特别地强调,;善友七事都是从自我出发。自己要求自己,自我约束自己,不是用这七个条件去要求对方,而是要求自己。你要求自己才是一种发心,你要求别人那就是一种索取。要自己发心,成为一个具足善友七事的人。

四、选择善知识的重要性

所谓;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这是世间经常讲的一句话,佛教也经常用这一句话。这里说的朋友,是广义的朋友, 包括老师和朋友在内。也就是说,一切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关系,都是成就我们个人品德和事业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当然,也有负面的社会关系,也有一些恩怨纠缠的人。作为修行人,作为有道德的人,也要把他看作是善知识,这也是自我要求。尽管他是恶知识,但是我们不要这样去给他定位,也要把他当作老师。那是什么意思呢?他可以从另外一面来教育我,成就我。比如说,有的人一直就对某一个人不怀好意,进行攻击。那怎么办呢?你一定要用善心善念去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勉之。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是中国古人教导我们的话。

我们做人要雍容大度,像寺院山门口坐的那尊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我倒是很欣赏这个上联。为什么呢?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弥勒的肚皮,容天下难容之事。那就是我所提倡的包容嘛。能包容就有和谐。对于下联,当时的文人写这副对联,也不能说他没有道理。但是看起来,;开口便笑可以,;笑世间可笑之人我觉得还是有欠宽容。因为世间没有一个可笑的人,只有值得同情的人。所有的人都值得同情,所有的人都应该以慈悲心去对待。

说到弥勒的对联,有很多。其中我记得有一副很长。那是我第一次到云门寺去,见到云门寺天王殿弥勒菩萨座前的两根柱子,一个柱子有五六米高,从上到下,密密麻麻写下来。当时我就看。当时我只有十八岁,对联那么长,断句也断不了。我就站在那里仔细琢磨,后来果然能够断句了。上联是:;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这是上联,多少个字我也没有数过。下联是:;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甚么来由。呃,这副对联很好!有禅机,也写得很形象。所以我在那里先把句子断了,后来我就慢慢记,慢慢记,大概也读了十遍八遍。

从十八岁记下来以后,到现在一直没忘记掉。很有意思!写弥勒的对联,最长的恐怕是这一副。后来我又有机会到鼓山去,鼓山涌泉寺山门口弥勒座前也是这一副对联。哦,原来这是一副老联了啊。我讲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要交朋友,要亲近善知识,从善知识角度来说,要有一副好肚皮;从选择善知识的人来说,要有一双好眼睛。有好肚皮,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有一双好眼睛,就能够正确选择对自己工作、事业、学习、修行都有帮助的善知识。

在佛教经典中,在历代祖师的语录里,关于选择良朋有种种教导,讲了许多许多。其中有一篇《沩山禅师警策文》,简称《沩山警策》。《沩山警策文》告诉我们:;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意思就是说,你出外要有一个好伙伴。良朋,善良的朋友。良朋好友。这个良朋给你什么好处呢?不是帮你拎包,不是帮你出路费,而是他总在讲一些有益于身心修养的话。所谓;数数清于耳目,他的言行,可以作为我们的表率,他讲的话、他的行为,言能清耳,行能清目。

;数数清于耳目,时时都能启发我们,做我表率,做我榜样。;住止必须择伴,我们住在一个地方,也要选择一个好的伙伴。这个伙伴有什么作用呢?;时时闻于未闻,能够讲一些古圣先贤的话给我们听,能够讲说佛法的妙义来教诲我们,所以是闻于未闻。从来没有听见的,今天能够听到;从来没有看过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诫,今天能够看到。

沩山祖师接着说:;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沩山祖师也说这个话。我们的肉体是由父母成就的,我们的知识学问、法身慧命从哪里来呢?从世出世间的一切好朋友、善知识那里而来,由善知识成就。文章当中举了一个比喻:;亲附善者,我们能够亲近善知识,;如雾露中行,就好像大雾天、大露水中走路一样。;虽不湿衣,时时有润,衣服虽然没有湿透,但是它有水分,有滋润。衣服湿透了,我们会很难受;衣服上有一点潮湿,我们的身体也就能吸收一点水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雨就是朋友。当然及时雨也是好雨。;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后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假如我们跟那些恶友在一起,与恶友接近,听到的、见到的,都是不善法。在世间经常有这样的事,在一块没有说什么好东西,尽是讲的那些不堪入耳的事。 你说我们每天听到耳朵里的,都不是善言善语善法,总是那些恶事在心里翻腾,总是那些恶言恶语在耳际盘旋,你说我们的心能清净吗?至少是多了很多的障缘。

所以;远行要假良朋,住止必须择伴,这样就有益于身心的清净,有益于修行的成就。亲近善知识能够使我们修行进步,狎近恶友,长恶知识,不但此生道业难成,身后沉沦三途,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以上是我们佛教讲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在我们平常教导在家信众的时候,经常有这样四句话:;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也是讲善知识的重要性。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朋友,历来就很重视。《论语》当中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说他每天就是用三件事来反省自己。我作为一位工作人员,我作为一位政府里的干部,我作为家庭的一位成员,我在从事一切工作事业的时候,是不是尽心尽力、忠心耿耿去做了?这就是;与人谋而不忠乎。反省自己。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我们有许多朋友,跟他们有交往,那么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交往呢?是诚信交友,还是虚心假意耍手段?每天要反省。今天讲这个题目,也是有感而发。因为我早上听到一件很稀奇的事,就是朋友之间没有诚信,朋友之间搞敲诈。多么可怕!所以与朋友交,要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

第三件事:;传不习乎?老师的教导,所学的课业,我是不是都在反复地温习实践?《论语》上讲学习,特别是讲到;习,不是仅仅温习而已。不是讲重复多看几遍,而是说:你是不是把老师的言教付诸实践了?那是;习;是不是把所学的东西在做人做事中加以落实了?那是;习。

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的文化,也是把选择善知识这件事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既然说;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每个人自己都要成为他人的好朋友,每个人也要结交很多朋友,那么都要从;善友七事出发,都要从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这样一种深刻的自我反省出发。能如此,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善知识,自己也可以成为他人信得过的善知识。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自己都是善知识,也能够结交善知识,共同来成就我们的学习、工作、事业和修行。

感恩各位!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讲义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