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善导大师释第十八愿——完美解释了什么是“真信切愿”

发布时间:2019-10-20 09:37:53作者:楞严经读诵网
第十八愿(两种释义方法:对文增减、总显其义)善导大师为第十八愿所立之名 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正是站在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立场来看《净土三部经》,来看一代教法;可以说,善导大师《五部九卷》每文每句,都是在诠释第十八愿,这是贯穿不变的精神。在《五部九卷》当中,善导大师共立了十几个名词来说明第十八愿。 有时候讲「本愿」──「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有时候叫「弘愿」──「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有时候叫「重愿」──「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有时候叫「名愿」,就是果地的名号和因地的誓愿结合在一起说,叫「名愿」。《观念法门》说:「一切女人,若不因弥陀名愿力者,千劫、万劫、恒河沙等劫,终不可转得女身。」 有时候叫做「智愿」──「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 又叫「佛愿」、「大愿」、「本誓」、「本弘誓愿」、「深重誓愿」。 这些名词都是善导大师所用的,最普遍用的就是「本愿」、「本誓」、「弘愿」。两种释义方法 善导大师对于第十八愿的解释非常丰富,但他不是像一般人那样,逐条逐句地解释。善导大师是弥陀的示现,他的解释慧由心出,任运自然,信手拈来,妙契佛心,言简而切要,让我们一看就能明了、透彻、安心、喜悦。 这里,我把它归纳为两类,也就是两种解释第十八愿的方法。 第一种,叫做「对文增减」。就是比对第十八愿的愿文,或者是加几个字,或者是略掉几个字,解释的文句和第十八愿的愿文差不多。这有好几处。 第二种,叫做「总显其义」。并非逐句针对愿文,而是总的揉和在一起,从总体上来说明十八愿的精神实质。这也有多处。 我们这样来学习,就发现第十八愿的内涵非常的丰富;而祖师的解释,也让我们非常的安心。一、对文增减 我们先看第一「对文增减」。这里列了一张表,由表格的形式,会看得比较清楚。

\

出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经疏》三一页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观经疏》五一页但能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观经疏》五一页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念法门》三五四页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字愿生我国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往生礼赞》五三九页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第一行黑体字是第十八愿愿文,分成六节。下面是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的文句。左边第一列标明「出处」,就是所引的文出在善导大师的哪本著作,以及在我们所编的《善导大师全集》的多少页,便​​于大家查对原文。共有五条。 这五条文,一一对照上面第十八愿愿文,也分成小节,放在相应的位置。凡是空格的地方,说明善导大师在这里略掉,这就是「减」,最明显的就是「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下面通通是空格。「乃至十念」下面解释的文字比较多,是「增」。其它各相关位置,对照愿文相应的文段,在解释上有的增加,有的减少,所以叫「对文增减」。(一)《观经疏》之文一 我们来看,《观经疏》第一条文(《善导大师全集》三十一页),整句是: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分为四节: 一、「一心信乐」,解释愿文「至心信乐」。 二、「求愿往生」,解释「欲生我国」。这就好懂了。 三、「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共十二个字,解释「乃至十念」,可见得是重点。「上尽一形」从「下收十念」引申,但特别加上「乘佛愿力」四个字。 四、「莫不皆往」,即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二)《观经疏》之文二 我们再看第二条文,引自《观经疏‧和会门》(《善导大师全集》五十一页),整句是:但能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分为三节,对照愿文: 一、「但能」是「只要」,显示很容易,只要信,只要愿,只要念佛;可以看作是对应说明「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二、「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以佛愿力」解释「乃至十念」;同样加了「上尽一形」,又强调「以佛愿力」。 三、「莫不皆往」解释「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故名易也」:总体说明净土法门是易行道,易就易在第十八愿,佛之愿力。(三)《观经疏》之文三 再下一行,引自《观经疏‧和会门》(《善导大师全集》五十一页),整句是: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分五节,对照愿文: 一、「若我成佛,十方众生」,对应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一样。 二、「称我名号」,用来解释「至心信乐」。很特别,值得注意。 三、「愿生我国」,就是解释「欲生我国」。 四、「下至十念」,解释「乃至十念」。 五、「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还是原文,没有动。(四)《观念法门》之文 再看下面,这条文引自《观念法门‧摄生增上缘》(《善导大师全集》三百五十四页)。整句是: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分为五节: 一、「若我成佛,十方众生」,与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差不多。 二、「愿生我国」,即是「欲生我国」。不过次序上提前了。 三、「称我名字」,同样用来解释「至心信乐」,同样值得注意。 四、「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解释「乃至十念」;又加了四个字「乘我愿力」。可以知道善导大师是怎样地强调乘佛愿力。 五、「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原文不动。(五)《往生礼赞》之文 好,下面《往生礼赞》文(《善导大师全集》五百三十九页),整句是: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分为四节: 一、「若我成佛,十方众生」,对应「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二、「称我名号」,对「至心信乐」。仍然是用「称名」来解释「信心」。 三、「下至十声」,对「乃至十念」。 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原文不动。增减必有特别含义 我们把这张表格这样看了一遍,下面就来对照说明它增和减的地方。 善导大师是弥陀的化身,他增一个字、减一个字,或者改换一个字,都有必然的道理,我们不能轻易、含糊地疏忽了。之所以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就是为了让我们能一目了然,不至于简单地疏漏过去。 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只有「乃至十念」和「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下面每行都有解释,其它愿文的解释都有省略。可知再怎么省略,这两句不能省。 二、「乃至十念」的解释,文字最多、最丰富,是重点。 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下面全省略,这有特别的含义。 我们来看解释。其它都明白好懂,但关于「至心信乐」、「乃至十念」的解释,必须加以说明。「至心信乐」的解释 「至心信乐」,有的人解释得很复杂、很艰难。善导大师在这里解释得很简单,有两点: 一、一心信乐。 二、称我名号。 「至心」就是「至诚心」,也就是「诚心诚意」,善导大师解释为「一心」;所以,善导大师讲「一心」,并不难,就是一心一意,诚心诚意,并不是那种要怎样禅定的一心。为什么把「至心信乐」解释为「称我名号」?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至心信乐」本来是讲信心,可是善导大师把它解释为「称名」──「称我名号」,而且不是在一处,在《观经疏》、《观念法门》、《往生礼赞》好几个地方都这样解释,这就有点不好理解了。「至心信乐」是讲「信」,「称我名号」是讲「行」啊,怎么把「信」说成「行」呢?善导大师为什么这么解释呢? 因为所谓的信心,是信他所信的;离开了所信,谈不上信心不信心。所谓「至心信乐」,就是相信「称我名号,必得往生」,并不是信别的。所以,善导大师就直接依「称名」这一边来说明信心。 打个比喻说:你现在饥饿,饿得快要死了,人家拿米饭给你吃,让你解除饥饿。哎!你心中就有活下去的信心,对不对?你有活下去的信心,实际上来讲,是因为你有米饭吃。如果没有米饭吃,你就没有活下去的信心。有米饭吃才是信心,对不对?没有米饭吃,就没有信心。你不用讲「我有信心活下来」,你只要说「我有米饭吃」就可以了,更实在,更准确。 那我们「至心信乐」,信什么?信有「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可以称念、称念此名号必得往生,所以就直接说「称我名号」,这是本质。 善导大师的思想是一致性、贯穿性的,信和行不分开。《观经疏》里面说「就行立信」──根据称名之行,建立往生之信。这里直接以「称我名号」四个字来说明信心的内容。 依善导大师的解释,清楚明了,人人听得懂、做得到,而不会让我们在那里猜测、揣度:「信什么?怎么信?信好了没有?我的信心够吗?」想来想去,觉得有所畏难。依善导大师的解释:信,就落实在老老实实地称名念佛,你能老老实实念佛,就是信。你如果不老老实实「称我名号」,你说你再至心信乐、再感动,感动得都掉出眼泪来了,感动得怎样怎样,那也都是凡夫生灭不实的心。 依善导大师的解释,人不会走偏激,不会落在凡夫的体验哪、感受啊、欢喜啊、激动啊……通通不会落入这些死胡同,而是扎扎实实地落实在「称我名号」当中。 信心,以他所信的对象为本质内容;抽开所信的对象,所谓的信心只是一种空洞的主观意识,一种自以为是的观念。 凡夫的体验、心情,不是信心;称念弥陀名号,才是信心。这是很重要的地方!「乃至十念」的解释 好!我们再来看「乃至十念」的解释(这里就有很多的讲究啦): 一、加了「上尽一形」。 二、「乃至十念」解释为「下收十念」。 三、「乃至」解释为「下至」。 四、「十念」解释为「十声」。 五、加「乘我愿力」等四字。 善导大师解释「乃至十念」,都是一辈子的念佛:只要你寿命还存在,就尽形寿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叫「上尽一形」。 「上尽一形」和「下收十念」相对。向上多到一辈子的念佛,向下少到临终十念。「下」是最少,「收」是包含、收进来,跑不出去,「下收十念」就是最少临终十念念佛,都包含在内,收入在弥陀的救度之中。连临终十念的人都收摄在愿网当中,那何况一辈子念佛的人?那就更容易往生。所以「上尽一形,下收十念」是显示: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愿生净土,坚持念佛,直到临终,都可以往生。也就显示这个法门容易、易行。你直到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了,也没有一个众生会遗漏掉。 「乃至」解释为「下至」。「下」与「上」是互相对应的,既然说「下至十声」,那必然地也就是「上尽一形」。不过,「下至十声」是侧重针对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的人,他念十句佛,甚至念一句佛,也往生。因为这个是「对文增减」的,所以,善导大师直接把「十念」解释为「十声」。「十」字就不再做别的解释,「十」还对「十」。在别的地方,有时候解释为「下至一声、一念等」。 所以,以善导大师来说,是以闻到念佛法门开始,一直到临命终时,一生念佛,称为「乃至十念」,也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号」。 还有,「十念」说为「十声」,「念」即是「声」,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解释,成为古今奉行的标准。这在后面我们还会再说明。为什么加「乘佛愿力」四个字? 这里有几个字非常重要:「乘佛愿力」、「以佛愿力」、「乘我愿力」。解释「乃至十念」时,善导大师处处不忘加这四个字。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可以从四点来说明: 第一,显示乘佛愿力的方法。「上尽一形,下收十念」后面紧接着「乘我愿力」,显示「上尽一形,下收十念」的念佛,就是乘佛愿力。这个很显然,不用再做更多的解释。 当然,这是指信顺、愿生的人,你不愿往生,那谈不上。所以,愿生、称名,即是乘佛愿力,没有那么复杂。讲「乘佛大愿船」,什么叫乘佛愿船?「我感动了,我激动了,我突然欢喜、跳跃起来了,我就是乘上了。」或者「我念佛冥想入定了,心清净了,伏住烦恼了,我就是乘上了。不然没有乘上。」那都是落入歧途,误导众生。 直接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信顺不疑,这就是乘佛愿力。佛的愿力,毕竟就是一句名号,称佛名号,就是乘佛愿力,直截了当! 第二,令众生安心。怎么叫令众生安心呢?令我们十方众生安心自在。「哎呀!我光是念佛,这么念几句,能往生吗?」如果不明白之所以能够往生的原理,我们心里必然怀疑、不安。现在讲出「之所以下至十声的念佛就能往生,在于乘佛愿力」,既然是乘佛愿力去往生的,那么,担心自己没有修行、烦恼重、杂念多等种种疑虑,就像冰一样消掉了。所以,加这四个字,能令我们得大安心。我们这样称佛名号,就是乘佛愿力。既是乘佛愿力,就没有不往生的,所以说「莫不皆往」。 第三,破凡夫执情。破我们凡夫执着的情见。有的人以为「念佛是凭着我的称念功夫,这样才能往生」。善导大师说了:「不是的!你念佛往生,乃是乘佛愿力!不是靠你称念的功夫。」称名往生,不是我们自己的功力,而是弥陀之力。 第四,说明往生容易。为什么容易?在佛的愿力──「以佛愿力,易得往生!」那大家不用怀疑了,「为什么这么容易往生呢?」「以佛愿力」嘛! 世间的事情也是一样,有难有易。你没有这个力量,难如登天;他有这个力量,就易如反掌。如果让我们自己解脱生死轮回啊,善导大师说:「若待娑婆证法忍,六道恒沙劫未期」,恒河沙劫、恒沙劫尽都没有出期。可是如果我们仰凭阿弥陀佛大愿业力,那就非常容易。「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解释 后面「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善导大师既没有文字解释,也没有原文引用,而是通通略掉。好像愿文里面根本就没有这八字似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这两句话,从字面来看,是除开五逆谤法这两种人不救,但善导大师根据《观经》下品下生,认为这只是一种方便说,真实来讲并没有除开五逆谤法的人不救。这里略掉这八个字,就是要显明:五逆谤法的人,念佛愿生,也能往生。 以善​​导大师的思想,能够障碍我们往生的,不是我们的罪过,乃至五逆谤法这样极重的恶业,都不能​​构成我们往生的障碍。能够障碍我们往生的,就是我们自己不相信、不愿意、不念佛。只要信愿念佛,没有不往生的。 关于「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解释。小结 这张表格大家回去可以复习一下,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把「至心信乐」解释为「称我名号」。 二、把「乃至十念」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接着又加了四个字,「乘我愿力」。 这都是我们净土宗宗义最重要的地方。二、总显其义 第二部分,不是以愿文逐句比对的方式,而是揉和第十八愿的总体精神,总体地显示第十八愿的义理。我们总共选了善导大师的六条文,略微地贯穿一下。(一)「善恶得生皆佛愿力」之文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善导大师全集》二十二页)《观经》主题 这一条文,出在《观经疏》第一卷〈玄义分〉,〈玄义分〉分为七门,这是一开始「第一序题门」的地方。所谓「序题」,就是开宗明义,说明《观经》一部的主题、《观经》的内容主要在说什么。 善导大师说,说了两件事:「要门」与「弘愿」。要门,就是《观经》的定散二善──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以此定散二善,回向求生极乐。弘愿,就是指《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专念弥陀名号得生。第十八愿为净教根本 可是,序题门是说明《观经》的主题,为什么讲到《大经》「弘愿」呢?从本质上来说,《观经》也好,《阿弥陀经》也好,乃至一切讲说极乐净土的经典,都不可能离开《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说到往生,则离不开第十八愿,这是根本。所以,善导大师这里就是以《大经》中阿弥陀佛的弘愿,来解释、显明《观经》的宗旨,这是善导大师《五部九卷》一贯的思想。这一条文可以说是善导大师疏释《观经》的眼目所在,给我们教理上的启发和证据──净土门,一切本源于第十八愿,以第十八愿为标准,以第十八愿为眼睛;千说万说,不离第十八愿,终归第十八愿。 怎么知道这一条文是在说明第十八愿呢?下面我们看文: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大经》就是《无量寿经》;弘愿,总的来说是指《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然而根据下面的解释,可知就是第十八愿: 「一切善恶凡夫」,就是解释第十八愿中的「十方众生」。 「得生」,即是解释「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就是第十八愿中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三重得生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首先说「得生」,能够往生。什么样的人能够往生?分三重说明: 一、凡夫得生。 二、善恶凡夫得生。 三、一切善恶凡夫得生。 一般认为:「极乐世界既然是高妙的报佛净土,那只有圣人才可以往生,凡夫绝份。」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这些凡夫通通完了。可是善导大师根据第十八愿,在这里明确地说:「凡夫得生!」第十八愿并不是重在救度圣人,反而是偏重凡夫,是凡夫往生之道,所以说「凡夫得生」。我们听了才欢喜,才有希望。这是第一重 ── 重在凡夫。 虽然说凡夫往生,可凡夫之中有善有恶,一般人认为:「即使凡夫往生,也应该是善凡夫才能往生,恶凡夫不能往生。」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也造过恶,以佛门的五戒十善为标准,恐怕很少有人能称为善人,那岂不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往生了? 但第十八愿并不是只有善人才能往生、恶人不能往生,而是善恶平等救度往生,所以说「善恶凡夫得生」。这是第二重──善恶平等。 虽然说恶凡夫也能往生,但恶凡夫当中有轻罪、有重罪,有先恶后善、有一生为恶不善,一般认为:「即使恶凡夫能够往生,也是轻罪或改恶行善这一部分才可以往生;如果重罪或一生为恶直到临终之人不能往生。」如果这样的话,仍然有许多人绝了往生的希望,阿弥陀佛的救度仍然不够圆满。 但第十八愿是不论轻罪、重罪、平时、临终,只要念佛愿生,都能往生,没有一个人不能往生,所以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这是第三重──无一遗漏。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意思就是:一切善凡夫能够往生,一切恶凡夫也能往生。「一切」两个字很重要,一切,一刀切,没有一个例外,这第十八愿是所有善恶凡夫平等​​得救之道。 「者」是语气助词,提起下面解释为什么一切善恶凡夫能够往生的一种语气。三重「莫不皆」 「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接着上面,为什么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往生?给出答案,是因为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 如果不是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不要说恶凡夫,善凡夫也不能往生;既然是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不要说善凡夫,恶凡夫也同样往生。这样就很清楚了。 「莫不皆」:没有一个不是,通通都是。先说「莫不」,又说「皆」,很强调。 「莫不皆」也有三层含义: 一、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愿。 二、善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愿。 三、一切善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愿。 首先从凡夫来说,凡夫往生弥陀报土,一切不是凡夫自己之力,一切皆是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所以说「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愿」。 凡夫之中,有善有恶,恶凡夫要想往生固然是要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善凡夫往生是不是可以靠自己善行的力量,而不必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呢?回答是:即使善凡夫,他的往生也是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所以说「善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愿」。 又,善有世间善、佛法善,小乘善、大乘善,下善、上善,散善、定善。世善、小善、下善、散善凡夫,往生要靠佛愿,大乘、上善、定心凡夫,往生是不是不用靠佛的愿力呢?或者:虽然也要靠佛力,但只是部分靠佛力,还有部分靠自己善行之力呢?回答是:即使是大乘上善定心凡夫,他的往生也是全部靠佛力,所以说「一切善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愿」。 「一切」,是全部;「莫不」,也是全部;「皆」,还是全部。恶凡夫不用说,一切善凡夫往生,也「莫不、皆」靠佛愿力,一丝一毫、一点一滴靠不上自己的修行力。 比如坐船过海,不会水的残疾人全部靠船,即使是世界游泳冠军也全部靠船,不靠自己。大愿业力──南无阿弥陀佛 「大愿业力」:大愿、大业、大力。 阿弥陀佛因地五劫思惟的誓愿,称大愿。 阿弥陀佛因地兆载永劫的修行,称大业。 阿弥陀佛果上无量光寿的能力,称大力。 从发愿,到修行,到成佛,合起来叫做「大愿业力」;简单讲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就是救度苦海众生的菩提愿船。五劫思惟的发愿好比是设计的过程,兆载永劫的修行好比是建造的过程。船造好了,在海上渡人了,当初设计​​的用心、建造的辛苦,点点滴滴自然都在里面。做为乘客,虽然看不懂设计,也不知道怎么造船,也不懂怎样在海上驾船航行,他只要坐上船,设计师的智慧、造船工人的辛苦、船长的经验与勇气,他都享受到了。念佛人,只要会念佛,会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阿弥陀佛一切的智慧与修行,我们就都用上了──这就叫「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增上缘 「增上缘」:又叫「强缘」。〈玄义分〉说:「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般舟赞》说:「正由不遇好强缘,致使轮回难得度。」凡夫众生能不能超越轮回,能不能往生净土,就看他有没有遇到阿弥陀佛的「好强缘」,有没有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强缘与弱缘 佛教讲因缘,一切事物万象都是因缘。因缘具足,再难的事也不难;因缘不具足,再简单的事也做不到。 拿往生极乐世界来说,我们愿往生的心,就是因;往生所依靠的力量,就是缘。以凡夫的身份,想往生极乐净土,很多人都感叹很难。难在哪里呢?难就难在他不知道能往生的缘。他愿往生,因有了,能不能往生就看缘了。 强缘一定往生,弱缘不能往生。强缘是什么?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凡夫众生要往生「极乐无为涅槃界」,必须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作为强缘。前面善导大师所讲的,我们把它整合在一起来看:正由不遇好强缘,致使轮回难得度。一切善恶得生者,莫不皆乘弥陀愿。正由佛愿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得入。 能不能往生,就看我们是不是乘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 除此之外,凡夫众生自己所修的一切定散二善的力量,通通不够,通通都是弱缘,太弱了。要靠这个往生,那不可能。善导大师说:「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要想回向我们自己所修的杂毒之善,往生阿弥陀佛净土,那是不可能的。又说:「回生杂善恐力弱,不如专念弥陀号。」回向种种杂行杂善,想求往生,力量太弱了,不如专念南无阿弥陀佛,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强缘。 我们所修的那一点点善,跟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怎么比? 比愿,阿弥陀佛是五劫思惟的大菩提愿,毫不利己,专为众生。我们呢?整天所想,全是自私自利,纵发清心,犹如画水,一转眼就消了。 比业,阿弥陀佛是兆载永劫的难行苦行,三业所作,无不清净。我们呢?《地藏经》说:「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就算诵几卷经,磕几个头,早晚功课,做点布施,也只是可怜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人天有漏福业。 比力,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以无量光寿之力救度十方众生。我们呢?只有下堕地狱的罪业之力。所以,善导大师警醒我们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念佛就是乘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除此以外所有一切善行,都是靠自己之力,所以全非比较。 可怜有的人,太过于看重自己那一点点善行的力量,反而看不起专靠佛力的念佛,认为专念佛往生不保险。 比如,两个人都想过大海,谁能过海,谁不能过海,那就不是看他们个人的本事,而是看他们是采取什么方法,也就是依靠什么缘。如果能坐上坚固的大船,那就能够安全渡过大海;如果只是自己弄几块木板,钉一钉,想靠它过海,肯定半路要遭灭顶之灾。 凡夫众生想渡过生死大海,到达极乐彼岸,不是看他会不会修行,而是看他念不念佛。念佛就是乘坐阿弥陀佛的坚固大船,肯定往生;杂行杂善,好比自钉的小木船,恐怕还没出海就翻了,想到达对岸就更不可能了。强缘与弱因 以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强缘,一方面也反衬出我们的愿生心,不管是多么迫切、多么强盛,也都只能算是弱因。善导大师形容为:深广无边的贪瞋水火二河当中「四五寸宽的白道」,又经常被贪瞋水火所侵。凡夫这么微弱的愿生心也能往生,完全是因为遇到了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强缘! 好比要过海的人,只要他肯登大船,那么,不管他的心是怎样微弱,担心风急浪高、怕不得过,都没有关系,决定可以过。相反地​​,如果他不乘大船,不管他多么想过海、多么勇敢,都不能过。唯见佛光,不见己善 关于「善凡夫往生也是完全乘托佛的愿力」,还想多说几句。因为我们一般人总是看重自己的些微善行,而不能完全靠倒在六字名号上。一个真正谦卑、恭顺的念佛人,他看不到自己的善,他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恶,因而能完全仰投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像在太阳光下面看不到蜡烛的光,你如果还看得到蜡烛的光,那说明你在黑暗的房间里面。 在《无量寿经》快结束时有一段文,当时阿难尊者听完阿弥陀佛的大愿威神、极乐​​世界的庄严美好、一切众生皆可往生,他非常向往,便向西方五体投地礼拜阿弥陀佛,并秉告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我愿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并一切圣众。」话一说完,阿弥陀佛及时显现,放大光明。阿难看的景像是:所有菩萨的光明都看不到了,只是看到阿弥陀佛的一片光。经文说:「譬如大水,弥漫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唯见大水。」像一片浩瀚的大水,高山啊、低山啊、房子啦、树啦,全都淹掉了,抬头一看,都是浩浩渺渺的一片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也是这样的。「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声闻」就是阿罗汉──我们看画像,阿罗汉头上会画一个圆圈,代表他有光;菩萨头上也画一个圆圈,也代表他有光。声闻也好,菩萨也好,他们的光明都盖掉了,都隐蔽了、遮住了、看不到了。那看不到怎么样呢?只能看到佛光,「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光明代表智慧,代表功德。在佛光当中,声闻、菩萨的光明都看不到了,代表一旦进入念佛法门,所有一切修行、一切功德、一切善根、一切证悟,都不能为比,不值一提,甚至隐而不见。不见了并不是没有了,而是都提升了、增长了,提升到与佛平等。阿罗汉不见阿罗汉自己的光,见的也是佛光;菩萨不见了菩萨自己的光,见的也是佛光,跟佛一样的明亮。那更何况我们凡夫的小小善行,怎么能见得到呢! 所以,我们一个专修念佛的人,称念名号,「如彼名义,如实修行相应。」彼阿弥陀佛名号是光明名号,是「十方诸佛所不能及」的光明名号。那么,在这样一尊纯善、绝对性的「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的名号当中,我们是丝丝毫毫见不到自己的修行力量和自己的善行功德的。既然入「一向专称」弥陀智愿海,那就完全随顺佛愿;完全随顺佛愿,就是如实修行。 如实修行,本来是指证悟实相的大菩萨,能如真理实相而修行,凡夫根本做不到。但我们念佛,放下自己的知见,完全顺著名号的力量,那就是如实修行,如阿弥陀佛所证悟的实相而行。好像瘫子不能走路,但他坐上汽车,汽车的行就成为他的行。小结 这一条文对第十八愿总体性的解释,略有四点: 一、第十八愿是净教根本。解释《观经》,也依第十八愿。 二、第十八愿是《大经》一部的宗旨。 三、依第十八愿,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往生。 四、一切善恶凡夫之所以能往生,靠的就是第十八愿之强缘。(二)「四十八愿唯明念佛」之文 第二条文,就是《观经疏》「真身观」(《善导大师全集》二百零六页)当中所说的,这段文大家都很熟悉:《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目的 《无量寿经》上卷说四十八愿,下卷说四十八愿成就,可见《无量寿经》也就是说四十八愿之经,合起来说「《无量寿经》四十八愿」。 愿虽然有四十八条,但只不过说了一件事,所以说「唯明」,「唯」是唯一,「明」是说明,唯一说明。唯一说明哪一件事?「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就是第十八愿的内容,四十八愿毕竟只说了一件事情:「念弥陀名号,得生西方极乐世界。」第十八愿就是整个四十八愿的宗旨,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四十八愿条目再多,内容再丰富,其根本宗旨只有一个,永不改变,就是:念佛往生。核心也在此,目的也在此,唯一不二。所以说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宗旨、核心、目的。 善导大师,他是弥陀化身,阿弥陀佛自己来解释自己的四十八愿,干脆利落,简单明了,抓住核心,点明本质。如果我们这个「文字匠」来读《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会说:「四十八愿讲了很多啦,第一愿说无三恶道啦,第二愿说不更三恶道啦……怎么就说了一件事呢?」这就叫死于句下,死在具体文句里面出不来,抓不住要点,不知道它的精神实质。 「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这句话如果是一般人说的,那我们肯定不买他的帐,会认为:「他经都读不懂,文义都不通!」可是,是善导大师讲的,「善导大师讲的?哎呀,考虑一下!」善导大师名气太大了! 比如我们这次筹办听经法会,不要以为莲友来到讲堂开始听讲才叫办法会,从一开始建讲堂、购买桌椅床铺、接待、买菜、备置生活用品,林林总总,无一不是办法会。具体办事的人可能埋头一件一件去做,但主事的人心里清楚明白:这一切都只为一件事──筹办法会,迎接大家来听法。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一条「国无三恶道」,也是为了让你往生极乐世界,预先说明那里没有三恶道;第二条「不更三恶道」,也是为了吸引我们往生、召唤我们往生,说「到那里不会再落入三恶道」……每条每条都是为了吸引我们去往生,发起我们的欣慕希求之心。具体如何去往生?归结、落实在第十八愿。所以,四十八愿只是讲一件事:「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对第十八愿的极略解释 第十八愿,愿文有三十六个字,善导大师这里用「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八个字,作了极略的解释。意思是:只要专念弥陀名号,就能往生弥陀净土。 「专念弥陀名号」是方法,也就是愿文中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得生」是结果,也就是愿文中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在善导大师的释文中,往往会略掉「至心、信乐、欲生」,而把这些融入念佛中,直接就说「专念」、「一向专称」。一向专念弥陀佛名就通通都有了,通通包括了。这是善导大师一贯的立场,一切的一切,落实于「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法然上人乘此而说:「闻名不信如不闻,虽信不称如不信,唯应常称弥陀名。」专念佛名即是乘佛愿力 那么,这也说明:「专念佛名」就是「乘佛愿力」。为什么呢?因为这里说「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前面说「乘佛大愿业力得生」,互相对比的话:乘佛大愿业力,就是专念弥陀名号;专念弥陀名号,就是乘佛大愿业力。是不是? (是!) 这很显然啦!前一条文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能得往生,是因为乘佛愿力。怎么样乘?没有解释。在这条文里边,就说明了:「专念弥陀名号得生」,那很显然:专念弥陀名号,就是乘佛大愿业力。所以,在前面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时,把「乃至十念」解释为「下至十声」,后面往往加上「乘佛愿力」几个字。小结 那这一条文又是怎样总体显示第十八愿的意思呢?略说有三点: 一、示第十八愿是整个《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的宗旨、核心、目的。 二、用八个字极略解释第十八愿,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三、明「专念弥陀名号」就是「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三)「两种深信」之文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这就是著名的「二种深信之文」,出自《观经疏》「深心释」(《善导大师全集》二百四十四页)。「一者决定深信……」就是所谓的「机深信」;「二者决定深信……」就是所谓的「法深信」。「机」就是众生,「法」就是阿弥陀佛。几个问题 在具体学习文句之前,先讨论几个问题。 一、怎么晓得两种深信之文是在解释第十八愿? 二、两种深信是不是两个信心? 三、有什么必要说「机深信」,直接说深信阿弥陀佛不行吗? 四、根据「机深信」,可以说净土法门只是接引罪人的低级法门吗? 五、信弥陀救度,可是并不承认自己就是那么差劲的凡夫,能不能往生? 第一个问题:怎么晓得这两种深信之文是在解释第十八愿? 「法深信」先说「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接下来说「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当然就是说的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因为说「定得往生」的,四十八愿中只有第十八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如果比对第十八愿愿文,「机深信」就是说明愿文里面的「十方众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法深信」是说明其余的内容:「无疑无虑」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乘彼愿力」就是「乃至十​​念」;「定得往生」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第二个问题:两种深信是不是两个信心? 当然不是!是信阿弥陀佛的一个信心,分两个方面来说明──信自己无力,信弥陀有力;信自己必定堕落,信弥陀必定救度。 第三个问题:不说自己是造罪凡夫,直接说深信阿弥陀佛不行吗? 不行!因为如果我们众生对自己的根机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是无力的,靠自己是不可能出离生死轮回的,那就不可能对阿弥陀佛产生决定的信靠而归投于阿弥陀佛的救度。 好像一个瓶子,本来是空的,想把水装进去,可是被瓶塞塞住了,这样,就是把它泡在水里面,水也不能进去。要想装水,必须把瓶塞打开。 凡夫众生就像这个瓶子,是空的,本来没有一点点功德力量,可是却被自己骄慢心的瓶塞塞住了,自己觉得很满,有修行、有功德、有力量,像这样子,阿弥陀佛救度的法水怎么能入他的心呢?所以,必须有「机深信」,拔掉骄慢心的瓶塞,才能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第四个问题:「净土法门救度造罪凡夫,所以是低级法门;我是善人,应当学其它高级法门。」 净土法门救度的人低,并不代表净土法门低,反而说明净土法门高。比如医生治病,所治病人的病越重,说明医生水平越高。 至于说善人,没有超过普贤、文殊等大菩萨的,这些大菩萨都求生极乐,还有什么人不应当学净土法门求生极乐呢?《阿弥陀经》里说:「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善导大师《般舟赞》说:「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若能念佛人中上,愿得同生诸佛家。」念佛人跟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作同学,人中称为最上,所以,善人应当念佛。念佛是善中最善,不念佛不能称善。净土门的棒喝 禅门有棒喝,净土门也有棒喝。「机深信」就是净土门的棒喝,想入净土门,先过这一关。来到净土门边,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有多大的名气、学问有多深、悟境有多高、戒定慧修持多么严格、多么受到信徒的崇拜……只要还有贪瞋烦恼,先遭一喝:「汝是凡夫!罪恶生死,旷劫轮回!」一喝之下,内心震动,好像醉酒的人,来到门外,冷风一吹,醉意全消,顿时清醒,马上想起来自己姓甚名谁、家住哪里、所为勾当──「原来我姓凡名夫,家住娑婆,造罪造业,轮回生死啊!」如果再迟疑,紧挨一棒:「汝自身,无有出离之缘! 」 这一喝一棒接住了,净土大门洞开,念佛趟直而入。如果躲过了,那这个人就没救了,入不了净土门了。 第五个问题:虽信弥陀救度,但不承认自己就是那么差劲的凡夫,这样的人能不能往生? 不能往生!因为他所说的信弥陀救度,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观念,并没有落实在自己身上。机深信──诊断病情 好了,我们来看文。 「一者决定深信」:这一段就是「机深信」。只有先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法出离,才能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首先说明「机深信」。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首先要让病人了解他的病情,他才会好好配合。如果病人不了解自己的病情,癌症晚期还以为只是伤风感冒,甚至认为有人说出他的真实病情是危言耸听,那就没法治病了。二种决定 「决定」就是没有任何含糊,不会说「可能这样,可能不这样」。 有二种决定: 一是所信的事决定。 二是能信的心决定。 只有所信的事决定,真实不虚,能信的心才能决定,才有意义,才正确。如果所信的事本身就是虚妄,能信的心越是决定,就越陷于错误,那就叫迷信。所以,信,正确不正确、决定不决定,关键在所信的事上面。 「机深信」当中,「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等,是所信的内容;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我们本来就是如此。 事实虽然如此,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认识,有人能认识,有人认识不到。认识不到就没有深信,谈不上决定。只有认识到自己正是这样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才是「决定深信」。 「决定深信」:就是决定信、深信。「决定」,不改变;「深」,不动摇。「决定深信」就是不改变、不动摇的信。像大树根深,风吹根不动摇;小树根浅,风一吹根就动摇。一个人信根不深,听到人家说什么马上心里动摇──「我这样的人,念佛真的能往生吗?」信根深厚的话,不管人家怎么说,自己心里不动不摇,明明白白。自身三样 「自身」这两个字很重要,很亲切,所谓「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吃饭个人饱」,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和自己了不相关,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自身是什么样子呢?善导大师下面用了三句话来说明: 一、「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现在的样子。 二、「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过去的样子。 三、「无有出离之缘」──未来的样子。 三句话,就把我们现在、过去、未来的样子画得很清楚了。凡夫五笔 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不仅在净土宗教理上楷定古今,而且在佛教雕像、壁画、音乐、梵唱、歌偈等各方面都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世界著名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就是大师监造的,大师一生画了几百幅净土壁画。我觉得善导大师这几句话,也好像画画一样,寥寥几笔,就把我们的凡夫样儿,活生生地勾画出来了。 我们来看,先看现在的样子(也像看一幅画一样,先看总体,再看细部)。 总体:是凡夫,不是圣人;在生死,未出轮回;造罪恶,缺少福善。我们总体就是这个样子。 再看细部,好像绘画运笔,大师用了五笔: 第一笔:用「凡夫」二字,画出轮廓。凡夫的样子出来了。 第二笔:用「生死」二字,画出步态。正在生死路上蹒跚摇摆。 第三笔:用「罪恶」二字,画出神情。蹒跚生死的凡夫,一身罪恶的神情。 第四笔:用「现是」二字,画出面容。从远到近,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第五笔:用「自身」二字,画出眼目。定睛一看,啊?不是别人,竟是我! 这样由粗到细,从远到近,我们越看越清楚,越看越明了,原来那个蹒跚生死的罪恶凡夫就是我啊! 凡夫前面有四个字「罪恶生死」。既然是凡夫,就还在生死(出了生死就是圣人、不是凡夫了),所以说「生死凡夫」。为什么会生死?因为罪恶,不造罪恶就不会有生死,所以再说「罪恶生死凡夫」。 「罪恶生死凡夫」前面又有四个字「自身现是」。「现」,是现在,从无量久远的时间,一下锁定到现在的时刻,一个点,这就很贴近了。「自身」,是从无量多的众生锁定到自己一人,也是一个点,这就更切己了。虽然过去未来都有无量无边的罪恶生死凡夫,但那都和自己无关。这里「机深信」不说别人,只说自己。「本来是佛」与「现是凡夫」 我们听惯了「本来是佛」这样的话,乍一听「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可能觉得太难听,不顺耳,不舒服,但这也正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样,反而对我们是有利的。体性本来虽然是佛,但现实却是凡夫,当下起心动念都是罪恶。任何一个关心自己生死大事的人,不能满足「本来是佛」这样一种观念,而要切实解决「现是凡夫」的问题。要想摆脱罪恶生死凡夫的名份,就要专念阿弥陀佛名号。 二、「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旷」是广大,像虚空一样广大,「旷劫」是广大久远长劫的时间,是没有起始的久远,又叫「无始劫」。无始劫来,一直流转于生死,从来没有出离过。这是我们过去的样子。如果不说明,有人可能还认为自己是乘愿再来的菩萨呢。 三、「无有出离之缘」:没有办法出离生死轮回。「缘」和「因」相对,如果一个人不想出离生死轮回,就是没有出离之因;这里说「无有出离之缘」,是说虽然想出离,有了因,可是没有办法出离,也就是没有缘。比如想过河,但是没有船,还是过不了。 谁没有出离缘?自身!自身无有出离之缘。向茫茫未来而看,我们就是这个样子,靠自己出离不了生死,当然,过去、现在也都是这个样子,只不过过去已经过去了,把希望转向未来吧,未来还是这样──这不等于是判了死刑了吗!「机深信」的结论 总结一下,「机深信」也可以读作三句: 一、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二、决定深信:自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 三、决定深信:自身无有出离之缘。 前两点是事实,第三点是结论。重点是信第三──自身无有出离之缘。 自身既然没有出离之缘,那要怎么办?必须把眼睛从自身引开,看向身外,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因为自己身上找不到出离缘;从过去旷劫,到现前念念,不管怎么找也找不到。 我们只要把眼睛稍稍一转,就可以了。转向哪里?转向阿弥陀佛,所谓「一向专念」──唯一向着阿弥陀佛,不向其它;一向向着阿弥陀佛,不向自己。这就是下面的「法深信」。「法深信」──对症下药 如果拿医生看病作比喻,「机深信」就是诊断病情,「法深信」就是对症下药。「机深信」诊断的结论是──自身无有出离之缘,死定了!「罪恶生死凡夫」,重病号,绝症患者。 这样的绝症患者,有什么神医、什么妙药能治?我们来看: 「二者决定深信」:「二者」以下就是「法深信」──法药。 「一者」、「二者」是表示有义理上先后的关系。必须先信知自己是病人,然后才谈得上信医生;必须有「机深信」,才会有「法深信」,所以说「一者」、「二者」。 「决定深信」:还是一样,不改变、不动摇的信。 信什么不改变、不动摇? 「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来了!神医──阿弥陀佛;妙药──四十八愿!信此,不改变,不动摇。 「摄受」,就是救度;「众生」,就是前面「机深信」当中「无有出离之缘的罪恶生死凡夫」,也就是「我自身」。「只有阿弥陀佛医王能救度我出离生死,只有四十八愿的法药能对治我的罪恶」,所以加一个「彼」字──「彼阿弥陀佛」,而不是其他的佛菩萨,其他佛菩萨没有四十八愿;「彼四十八愿」,而不是其它法门,其它法门治不了我们的罪根。 「无疑无虑」:无疑也无虑,没有疑心,也没有顾虑。没有什么疑心呢?「我这样的罪恶生死凡夫,阿弥陀佛救不救?」没有这样的疑心了,因为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救的正是我。没有什么顾虑呢?「虽然说阿弥陀佛发愿要救我,但我福善少、罪业多,怕不能往生吧?」现在知道:往生不是靠自己的福善,而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定得往生,所以没有顾虑。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我,所以无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所以无虑。盲人学盲文 如果因为自己是造罪凡夫,反而怀疑弥陀的誓愿,那就冤枉了。在座的有一位北京的张居士,她做什么的呢?她是做盲文教育的。盲文教育,我就想到,盲人眼睛瞎了,他要读书怎么办呢?就要给他发明盲文,盲文是用手来触摸的,是不是?正是因为慈悲你是个盲人,看不见,才为你发明盲文。你却说:「我是个瞎子,我怎么能看见、我怎么能读书?我怎么能识字?」正因为你是个瞎子才要你来学盲文好识字啊!你不要以为你是一个盲人,反而退回去,说:「我是个盲人,我不够资格学盲文。」盲人没有资格学盲文,还要让不盲的人学吗?你是盲人,最有资格学盲文! 阿弥陀佛正是慈悲我们不能修行,才为我们发明六字名号,让我们好念佛往生。若说「十方造罪的众生,没有资格念佛往生」,那让阿罗汉念佛啊?让菩萨往生啊?所以,我们是最有资格念佛往生的。这个,不要推。 阿弥陀佛为什么把手伸下来?你往后跑,他伸一节;他赶一节,你退一节;他又赶一节,你又退一节。所以,阿弥陀佛老是弯着腰,很辛苦地追你。 希望各位莲友,慈悲慈悲(现在不讲阿弥陀佛慈悲了,希望你慈悲慈悲)!把你的小手伸出来,不要退缩(「哎!阿弥陀佛,你的手这么干净,我的手不好意思。」收起来了)。哎呀!你这个手,干坏事、抓贪瞋痴勇猛得不得了,抓住不放,让你抓佛的手,你不敢──凡夫的卑劣心态! 所以,「机深信」要这么信,因为机和法是相应的,如同刚才讲的盲文,盲文正好对盲人,盲人正好学盲文;我们造罪众生,正好念救度造罪众生的阿弥陀佛,这不是铁打铁、刚好嘛!是不是?涵盖相称,非常吻合。造罪凡夫今天刚好遇到阿弥陀佛本愿,这是歪打正着啦!是弥陀为我们发愿成佛,我们才专念这尊佛。 当然,其他诸佛都会宣传阿弥陀佛的誓愿,都会劝导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从这个角度讲,诸佛的慈悲跟阿弥陀佛平等;但是,慈悲的源泉,来自于法藏菩萨的第十八愿。如果没有这第十八愿,诸佛的大慈大悲就不够圆满,对我们来讲,永远是个空洞的名词。因为我们没有得到利益啊!所以,机法两种深信说明: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就是我们罪恶的凡夫。 下面说「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善导大师讲的话,真的是有味道。「自身无有出离缘,乘佛愿力定得生。」这个叫做绝处逢生。 我们看前一句,完蛋了!绝望啦!「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从自己身上找不到一点点出离的机会啦,一点点可能性都没有,所以「自身无有出离之缘」。 很多人在自己身上找出离之缘:「我这样修,应该能修出点出离缘吧?我那样修,应该有点出离之缘吧?」善导大师一棍子就把我们打醒了: 「没有啊!你怎样修都是造罪凡夫,常没常流转,没有出离之缘!」 那怎么办?要调过头来看,眼睛不要老盯在这里看,我们心里边是一片黑暗,要调过来,看阿弥陀佛,出离之缘在那个地方。所以,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为我们成就大愿业力增上缘;以四十八愿摄受没有出离之缘的造罪凡夫。我们仰赖阿弥陀佛大愿业力,而能够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前面说「无有出离」,下面说「定得往生」,那简直是从最低谷一下子跳到最高峰。「无有出离」之人,获得「定得往生」,这就是《观经》下下品的众生,造作五逆重罪,眼看着马上堕落地狱──他是没有出离之缘啦!但是临终遇到善知识,给他讲南无阿弥陀佛,缘来了!他称念了十句,当下就往生西方。 这就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慈悲,让那个决定不能出离的人,而定得往生、定得成佛。这个不可思议! 古往今来,对净土法门信心的解释,以善导大师的「机法两种深信」最为突出、最为鲜明、最为生动、最为直接,单刀直入,直切根源,开门见山,彻底明了。一机一法,凡夫即是死,弥陀即是活。靠自身即是死,乘佛愿即是活。由死转活,完全在乘佛愿力,乘佛愿力是关键。 如果不乘佛愿力,罪恶生死凡夫永远不能出离。一旦乘佛愿力,「罪恶生死」也好,「旷劫流转」也好,「无有出离」也好,通通一扫而空,毫无障碍,决定往生。 所以,这两种深信,可以讲是绝妙无比啊!如果没有「机深信」,只讲「法深信」,谁都信不来,你讲一万遍他都不能相信,「是啊!专念名号就决定往生啊!那是指那个有修行的,是指那个出家的,是指那个能读诵大乘经典的。我是没有份的,我罪业重啊!业障深、烦恼多、妄想多!」善导大师在前面首先讲了「机深信」:「就是这样的罪恶根机,常没常流转的凡夫,阿弥陀佛为你发愿啦!」为我啊!为自身啦!说「四十八愿,摄受众生」,就摄受这样的众生。那我们是这样的众生,刚好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是阿弥陀佛发愿摄受的对象,所以,我们念佛往生是天经地义!是理所当然 ​​,是铁板钉钉、不能改变的事情!小结 两种深信之文,主要说明了第十八愿当中「机」和「法」血肉相连、一体不离的关系。 一、让我们彻底明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凡夫,而对自己不存一点幻想。 二、让我们彻底归投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一丝疑虑。 三、「机」和「法」互相含摄、互为答案。没有出离之缘的罪恶生死凡夫,需要什么样的法?答案在下面: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救度谁?答案在上面:无有出离之缘的罪恶生死凡夫。 对「机」的描写让人觉得:有千山万水在聚积、在盘旋、在回荡,层层叠叠,找不到出口;来到「法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突然就像群山搬移、水路顿开,心中所有积郁一泻千里,所谓「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心水迸然而出,直奔阿弥陀佛功德大宝海。真是畅快!(四)「正定业」之文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接着来学习善导大师对于第十八愿的解释。 我们已经说过:善导大师的解释是有多种的层次、多种的角度。最明显的就是「对文增减」──对照第十八愿的愿文,或者增加几个字、或者略掉几个字的解释。我们昨天用的表格一目了然。 第二部分就是「总显其义」,不是工整地对照愿文来解释,而是把第十八愿的精神融会贯通在心中,以一种自然的、比较自由的形式来解释,文句长短各不一样,但是能体现第十八愿的要点。我们已经学习了三条文,下面学习第四条,「正定业」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百五十一页):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这一条文怎么晓得是对第十八愿的解释呢? 其实,通过文句,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讲专念弥陀名号,这就是第十八愿的内容。四十八愿中唯有第十八愿称为「念佛往生愿」,说的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往生净土」。底下说「顺彼佛愿故」,那就是顺了这一条誓愿。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这是对愿文「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三句的解释;「正定之业」,来自「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释迦牟尼佛说「一向专念」,善导大师又说为「一向专称」、「一心专念」。「一向专念」、「一向专称」都一样,说的都是一回事。 怎么样「一心专念」?下面是补充说明: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在四大威仪中,走也好,停也好,坐也好,卧也好,在任何因缘情况下、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称念,也都应该称念;也不论我们称念弥陀名号,时间是忙还是闲,我们的寿命是长还是短,总之是以「念念不舍」为原则。两种念念不舍 有人讲:「这个『念念不舍』谁能做到?常会忘记了。」 「念念不舍」有两种含义: 一个叫「机相策励」,「机」是根机,「相」是相状,「策」是警策,「励」是鼓励。「机相策励」就是从众生根机这一边来说,我们自己鞭策自己,虽然说不能做到每一念、每一念念佛,但在内心策励自己:「我要多念佛,念念相续地念佛,念念不舍地念佛。」这样想,也尽力这样做。尽每个人根机所能,没有一定的标准。这样的「机相策励」,当然是每个人能做得到的。 第二种是「法德不断」。「法德」就是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六字名号这一法,它具有这样的德能,它能够对我们摄取不舍。像《观经》里边所说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因为我们一向专念弥陀名号的缘故,阿弥陀佛的光明对我们摄取不舍,念念之间不舍离我们。 有两种「不舍」:一是凡夫,尽心尽力,随忙随闲,念念不舍阿弥陀佛。二是弥陀,光明摄取,日夜不断,念念不舍念佛众生。 两种不舍分不开,有一必有其二。《观经疏》里面讲「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法事赞》说「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就是这个意思。 又有两种不舍,行不舍与心不舍。行持上不睡不眠、念念不舍我们做不到,但心灵上的归依、全心全意地归投、依靠阿弥陀佛,是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除非他不愿意,这也是念念不舍──心心念念、全依全靠阿弥陀佛,一丝一念也不舍阿弥陀佛去靠别的佛菩萨、法门。有了这样的心不舍,行上面自然也就专了,所以说「一心专念」:「一心」,所以「专念」。 有的气功师、神婆等外道,声称可以更有把握让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有人听信,转而求外道,那就荒唐了。「正定之业」与「杂散之业」 「正定之业」:就是纯粹、正直、决定往生之业。如果称念弥陀名号还需要杂七杂八,还需要绕东绕西,还往生不定的话,那就没有资格称为「正定之业」。 「正」对「杂」,「定」对「散」,「正定之业」对「杂散之业」。《观经》下品上生当中,将闻经和称名相比较,阿弥陀佛来接的时候,只赞叹称名念佛,而不提闻经功德。善导大师解释说​​:「望佛愿意,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往生是大事,很急迫,从佛意来说,就只劝我们正念称名,称念弥陀名号是正定之业,闻经等一切算是杂散之业,这两个不能相比较。 这个不是从我们凡夫的心──是定心还是散心,不从这个角度来说明;而是从我们行持的法能不能达成决定往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使我们的心妄想杂念,是散乱的,但是也叫做「正定之业」──由弥陀誓愿决定:「任何众生,称念我名,必得往生」,所以叫做「正定之业」。反过来,如果不念佛,而是修其它法门,即使你心中很清净,有禅定,也是杂散之业,因为没有弥陀誓愿的保证,往生不定。 「顺彼佛愿故」:这就说得很清楚了,专念弥陀名号,行法非常简单,而且又不论时节、地点,不管行住坐卧(行,就是在外面行走,就是在大街上、马路上、田间、城镇……都可以;住,就是停步,住在某一个地点;坐,是安坐在那里;卧,或者是卧在临终,或者是晚上睡觉,或者是有病患,躺在床上)。不管哪种状况,都可以念佛,这可以讲是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如果是其它法门的话,就没有这样方便。比如说修禅定的话,总需要采取坐的姿势,比较能够得定。念佛,行住坐卧都不论,专念弥陀名号,这样简单,对于时间、对于地点、对于我们的四大威仪、对于我们周遭的环境都没有选择。而这样的念佛,就能成为正定之业,决定往生。人们难免要怀疑:「为什么?」因为「顺彼佛愿故」──念佛,顺从了彼阿弥陀佛因地誓愿的缘故,决定往生,所以称为「正定之业」。这个「佛愿」就是第十八愿:「若众生称念我的名号,愿生我的净土,而不得往生者,则我不成佛。称名愿生,决定往生,我才成佛。」信与行 这一段「正定业之文」,其实是和「法深信」之文相对应的。「法深信」是讲一种信,内心的信,信这种法;这个法怎么落实下来?就是行,这就在「正定业之文」当中。可以说这两段文,一个讲信,一个讲行,是一件事情,表达的角度不一样。 想离开生死轮回,要有大功德、大力量,「机深信」说自己没有力量,无有出离之缘,那么谁有力量呢?「乘佛愿力」!就把佛的愿力突显出来。「乘佛愿力」是一个总的原则──仰靠佛的愿力去往生,这样内心就有一个安住。怎么样乘佛愿力呢?就在「正定业之文」当中,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念念不舍,是名正定之业」。念佛名号,就是乘佛愿力!乘佛愿力,才是正定之业! 「法深信」说「乘彼愿力」,这里说「顺彼佛愿」,相吻合。 「法深信」说「定得往生」,这里说「正定之业」,也完全一致。小结 这一条文是对第十八愿最重要的解释,就是说明:依着第十八愿的念佛,是往生净土的正定之业;其它都不是。念佛往生必定,其它往生不定。(五)「要弘废立」之文 好!下面,第五条文: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在《观经疏》结尾的地方(《善导大师全集》三百一十七页)。 《观经》最后,释迦牟尼佛总结付嘱阿难说: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第五条文便是对付嘱文的解释。 既然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毫无疑问,这也是对第十八愿的一种解释。 这一条文,文字很短,可是却非常重要,它是善导大师整部《观经疏》的总结论,也是整个净土法门的总结论,甚至也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总结论。 这是最重要的释义,也给我们最重要的启发。《观经疏》总结论 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义理很广泛,一般人很难看得明白,很难把握要点。但即使其它所有的文字都不明白,只要能把握这一句话,可以说《观经疏》全部都看懂了,都掌握了,因为这句话是总结论。 结论,就好像考题的最后正确答案。 考题是:罪恶凡夫,怎样往生弥陀净土? 答案是: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结尾的地方,给出了这个答案;这之前,都是为了得出答案的推算步骤。 善导大师把题目做出来,把答案告诉我们,我们只要接受就好;至于推算步骤,能了解也行,不了解也没关系。好像我们正在危险的地方,不知道怎么出来,有人来为我们探路,各个方向、各条路口都查遍了,最后来告诉我们说:「哪里哪里不通,哪里哪里险阻,只有哪里可以通行。 」我们只要听他的话,顺着往前走就好。 既然是《观经疏》的总结论,也就是净土法门的总结论。净土法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外乎「凡夫怎样往生弥陀净土」。善导大师正是通过《观经疏》,建立了整个净土法门。 既然是净土法门的总结论,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代佛教的总结论。佛教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外乎「了生死,成佛道」,一旦往生弥陀净土,生死不了而了,佛道自然而成。净土法门正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 下面我们来看文。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上来」,就是从上以来。是指这部经从一开头,直到这句付嘱文,之间所有的内容。 什么叫付嘱文呢?付嘱,就是总结交待。释迦牟尼佛讲一部经,快要结束时往往会做一个总结,交待给弟子,什么是重点,应当如何去落实。这就称为付嘱文。像《观经》流通分:「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观经》付嘱文,付嘱持名。 「定散两门」:从上以来那么多的经文,说的是什么呢?说的就是定散两门──定善门、散善门。定善就是十三定观,散善就是三福九品。九品细分,前六品说三福──行福、戒福、世福,回向求生;后三品说念佛──三福无份的恶人,念佛往生。「门」是通往的意思,本来定善、散善都是圣道门的修行方法,与往生极乐不相关,但回向定散二善,求愿往生极乐世界,定散二善就成为通往极乐的门径,所以说「定散两门」。 「之益」:定散两门之益,就是指定善、散善的修行,可以用来回愿求生极乐,有这样的利益。 「虽说」:善导大师用了「虽」这个字,很有味道。「虽」是转折,虽然有这样的利益,但还有更大的利益不在这定散两门之内。这定散两门之益,虽然也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但释迦牟尼佛的本怀并不在这里,释迦牟尼佛并不付嘱定散两门给阿难。更大的利益是什么?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的是什么?就是后面的「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望佛本愿 「望佛本愿」:「望」,是往远处看,人站在这里,眼睛却向着远远的地方看。 望哪里?望向阿弥陀佛的本愿。 是谁望阿弥陀佛的本愿?释迦牟尼佛!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除了佛,众生看不到阿弥陀佛的本愿。众生没有这个眼,必须借着佛眼,明信佛智,才能看到。 释迦牟尼佛跟我们站在一起,站在凡夫执着定散二善的立场,随顺我们的根机、习性,说我们喜欢听的、听得懂的话。因为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自己所修的一点定散二善,舍不得定散二善,认为这是最宝贵的,释迦牟尼佛就说:「也可以。修此定散二善,回向求生极乐。」但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并不在这里,释迦牟尼佛的眼睛早就跨过定散二善,看向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 释迦牟尼佛并不是在《观经》结尾流通的时候才望佛本愿,而是从一开始就望佛本愿:心怀弥陀本愿,来到王宫;心怀弥陀本愿,光台显现十方国土;心怀弥陀本愿而微笑。这些在善导大师的《观经疏》里面都有详细生动的解释。可以说释迦牟尼佛说十三定观每一观、九品往生每一品,都是「望佛本愿」而说,到最后付嘱的时候,和盘托出,再也没有遮拦,而让我们心中明明朗朗了。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口说定散二善,而心望弥陀本愿呢?他有什么意图?下面说: 「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意思就是要让我们能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被弥陀本愿所救。 从上以来,释迦牟尼佛一边随众生的根机,宣说定散二善回向求生,一边心里望着阿弥陀佛的本愿,目的就是要牵引众生执着定散二善的眼睛,随着佛的眼睛看向弥陀本愿;一旦看到弥陀本愿,就定格在弥陀本愿,落实下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就好像以手指月,目的是要让我们顺着手指看到月亮,并不是停留在手指上。一旦看到月亮,手指就收回来了。「定散二善」就是指月的手指,「一向专称」才是所指的月亮。一向专称──舍定舍散 专修念佛的人,他没有靠定善往生的心,也没有靠散善往生的心──就是念佛!也不存在是定心还是散心的问题。他已经舍掉了这些观念,他就是念佛。定心也是念佛,散心还是念佛,定心念佛也往生,散心念佛也往生,反正念佛往生。念佛往生,与定心、散心无关,念佛往生是阿弥陀佛的誓愿,这就叫「一向专称」。一向专称──舍信舍疑 本来净土法门特别强调信心,讲信心是破除我们的疑惑。因为信和疑是相对而存在的,一旦我们真正落实在专念弥陀名号上,所有的信啦、疑啦,这些都不再作为心中的观念,所以「舍信舍疑」。 初次接触一桩事情的时候,我们对它不了解,产生误解,产生疑惑,这个过程需要破疑生信;一旦这桩事情作为事实被我们认定下来,就谈不上信、谈不上疑。疑都谈不上,还谈什么信呢?信都谈不上,还谈什么疑呢? 比如我们跟别人从初次打交道到熟识也是一样的。只见过一两次面,再见面时,「到底是不是这个人?从面貌形象看起来,似乎像,似乎不像……」我们的心就在那里疑惑。然后有些证据说明啦,比如一张照片啦,哎,你相信了:「某某人,就是他了!」一旦认识了他,「噢!对呀,这就是老张嘛!」认识老张之后,你还会说:「老张啊,我相信你确实就是老张。我相信,我不怀疑,你真是老张!」那么你讲这句话,说明你还在怀疑他不是老张,你都知道他是老张了,你就直接喊他:「老张,你来。」 我们已经舍信舍疑了,不谈什么信疑了,已经是作为一个事实,「如是如是」而已。你还在讲信啦、讲疑啦,就好像在那里还提着一个东西,心上还有一个东西,挂在那个地方。 舍掉信,舍掉疑,就这样念佛,「如实修行相应」,一向专称就是如实修行相应。 这个,请大家体会。一向专称──舍一切心 不仅如此,所有的善啦、恶啦,净啦、秽啦,所有这一切缠绕我们的是非分别观念,也通通都不存在。念佛就是念佛,念佛很单纯。不顾及心中的一切,唯一口称名号,就是一向专称。一向专称──净土门的落脚点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开的法药。好像信仰医生,就落实在服用医生开的药。我们净土门的落脚点,以善导大师的解释,就是落实在「一向专称。」 讲定散二善也好,讲信心也好,目的是引导我们进入一向专称。已经能够一向专称、愿生净土,这样的人,没有必要再跟他谈什么信啦、疑啦,没有必要。讲那些就太远了。 在现实往生人的事例当中,我们也经常发现:其实很多老太太,她也听不懂很多道理,念佛,也谈不上怎样的欢喜,也不存在什么功夫不功夫。她只知道:「我在这个世界活了这一把年纪,酸甜苦辣我都尝过了,我下一辈子不愿意再来了。听说有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很慈悲,念他的名号就能去往生,那我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就天天念,就这回事。」这样的人,可以讲是净土门的上上根机。她很实在,很妥贴,她没有夸张自己,她也没有「我念佛,心不清净能不能往生?」的问题,念佛往生是阿弥陀佛说的,是阿弥陀佛的誓愿,跟我们的心净不净怎么扯得上关系呢?过犹不及 可是,我们总也能遇到一些人,要嘛过,要嘛不及。 或者担心自己功夫差、功德小、心不清净,虽然念佛,怕不能往生。这是过于紧张,信心不及。 有的则把念佛搁在一边,在那里夸张自己的感受啦、体验啦、心情啦,心中还以为这样一定往生。这又过于狂慢,念佛不及。 过犹不及,都靠不住。常称佛名,不疑往生,才是中道。预知时至 昨天也有莲友来问(这个问题蛮好的),她问:「一向专称的人是不是都能够预知时至?」「我也专心念佛了,那我临终之前是不是一定知道什么时候往生呢?」 这个,不一定的。能够提前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知道自己要走了、走得自在,这都是念佛有一定的功夫,或者是他的心很能放得下。如果说每天世间的事情还是烦烦恼恼、缠缠绕绕,念佛也念不到几句、几百句、几千句,那要临终能够预知时至、自在、走得好,可能只有碰运气了,不敢讲你一定能走得好;当然我也不敢讲你一定走得不好,可能是碰运气了。什么运气?就是宿善──宿世善根。看往生传记,凡是走得好的人,他一定是沉下心来默默地念佛,一门心思念佛,他也不存在说「我要达到什么样的功夫」,他就是沉下心来一心念佛,一心求往生。 我给大家讲一个现实的例子,这是倓虚大师讲的: 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一九三七年冬,在青岛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位家庭妇女,姓张,年纪也不大,大概三十来岁,丈夫在码头上拉车,是一个很贫苦的人家,靠卖苦力过日子。妻子信佛念佛,有一天清早起来,她忽然对丈夫讲:「某某人啊,从今以后,你好好带着两个娃过日子,我今天要往生佛国了。」她丈夫平时为生活奔忙,对佛法不了解,一听她这么说,便没好气地说:「算了吧!我们家穷,你还嫌不够受吗?还来扯这一套。」意思是「我们家是什么人家,你还讲这个天方夜谭的话?还要到佛国去?」说完之后,头也不回地拉着车去码头了。这样呢,她还是那个心情,然后把两个小孩叫过来:「两个娃,你们从今以后好好跟着你爸过日子,不要淘气。」她的两个孩子,大的不过十岁,小的五、六岁,哪能听得懂?听不懂,又出去玩去了。到中午,两个小孩就要回来吃饭了,一回来吃饭,喊妈妈,她坐在那个地方也不动,一推也不动,二喊也不动,看来看去,两个小孩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了,就吓哭了,跑出去了。邻居就过来了,一看她,端坐那里往生了。她丈夫回来,也只有一把鼻涕一把泪哭一场。因为家里穷,买棺材都困难,还是知情的佛友凑钱入葬。 你看这个妇女,在家要拉扯两个孩子,要料理家务──我们好多人讲:「我念佛,没有地方啊,没有时间啊。」你就在心里默默地念,不要大张旗鼓,好像自己还没怎么念佛,就已经把招牌打出去了(我看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要请你当了),天底下都知道你是个修行人了。然后还呵斥这个、呵斥那个,指责这个、指责那个,你不是自己闹矛盾、找烦恼吗?这个妇女就有智慧,她从来不讲,她丈夫都不知道。她自己念佛,谁能干扰她(人家知道你了,就能干扰你;人家不知道你,就不能干扰你)?她就默默念佛。她也有家庭,也有事务,她就是把心沉下来,在这个世间过一天,还是过家庭的日子,她也没有说家务不好好做,还是做。你看,丈夫出去拉车,所有家务不还是她做吗?她不论做什么事,都是在一向念佛,所以她才能够走得这样自在。我们各位如果想走得自在,向她学习。边疑边念佛 法然上人有一句话,非常微妙:「虽然怀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边疑边念佛,即得往生。」 有人问法然上人说:「我念佛,但想来总多多少少还有怀疑心,能往生吗?」(道理虽然明白,念佛肯定往生,心里面说不清楚怎么回事,就是有点疑惑心。这个就是凡夫的烦恼。「疑」是我们的根本烦恼之一。)有这样一个人,他来这样问。法然上人就直接跟他讲:「没关系,边疑边念佛,你即得往生。」你虽然有怀疑,但你只要不放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你肯定往生。 这个是什么道理呢?就是说他这个疑没有障碍他的行持,应该说他内心里边还是相信。这时候的疑是一种烦恼,凡夫众生嘛,「这么容易的法门,这样就能往生吗?」想到佛的慈悲,觉得应该能往生;想到自己的罪过,又好像不敢相信一样。拔河 一个人内心里究竟是信是疑?各占多少成份?我们没有一把尺子,量不出来,甚至他自己也说不明白。但我们只要看他外表的行为,就知道他的内心。 为什么说外表的行为是内心状况的反应呢?这个是很显然的。比如说我们要到火车站,路线不熟悉,我们往那里走,走,走,边走就边在那里怀疑了:「哎呀?」东边看看,西边看看,「哎呀?是不是去火车站的路啊?上一次怎么走,我也不太记得了。」这个时候,怀疑的因素在增加,他的脚步开始放慢了;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他就站在那里不动了。「哎!我得看看。」这个时候,信和疑达到平衡了,就像拔河,你往这边拉,他往那边拉。一个力量说:「前面肯定是火车站,往前面走!」往那里引导;一个思想在想:「哎呀,可能不是!」在那里拉锯,拉到平衡了,站在那里不动了。再看看,「噢,应该错了。」这个时候,他就回头了。他只要一回头,这个时候,他的疑心──或者说认为不是火车站这个观念已经超过了他认为是的这点心,他就往后退。如果他还要往前走,还一直在往前走,说明在他心中认定前面是火车站的这个想法比较强,他才还一直往前走。对不对? 我们一个念佛的人,他想:「念佛能不能往生呢?」一个想法是:「念佛一定能往生!」往那儿拉;一个想法:「哎呀,恐怕不一定啊!」往后退。不管是拉是退,他如果还在专修念佛,说明他心中还是认定念佛能往生,这个心愿是强的,才能够把他的心拉着去念佛。如果有一天,改换法门了,不念佛了,这就知道他已经退下来了,已经从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上下来了。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人,话说得不知有多感动:「阿弥陀佛好慈悲啊,我感动得哭了一个晚上。」我听到都为他欢喜。可是下次我再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不念佛了,甚至跑去信其它教去了。 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我们愿意相信一个人嘴上说的,但还要看他的行持。你说他当初感动的话纯粹是假的、是故意装出来的吗?那倒也不是。这是一种凡夫的情绪,我们的情绪都是生灭的,欢喜也好,感动也好,是一时的机缘凑合;这个机缘不存在了,就没有了,消失了。所以,这个不是正因,真正的正因是阿弥陀佛的誓愿,他赌誓我们说:「你念佛必然往生!」哎!我就念佛,信顺弥陀。这样,必得往生。 所以,善导大师所解释的根本思想,都是把我们从定散二善的杂行,或者信疑不清的迷云当中,把我们抓回来,让我们紧紧地安住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顺彼佛愿,决定往生」这么一个行持上,让我们不会落空,每一个脚步都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要弘废立 这一条文也叫「要弘废立之文」:废要门,立弘愿。 要门,就是「定散两门」;弘愿,就是「一向专称」。虽说定散两门,但本意不在定散两门,本意唯在一向专称。所以称为「要弘废立」。 《观经》中,释迦牟尼佛开说了三种往生净土的门径: 一、定善门──十三定观回向。 二、散善门──三福散善回向。 三、念佛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可是到最后,释迦牟尼佛只将「持无量寿佛名」的念佛付嘱给阿难,只给我们留了念佛一门。这就好像虽然拿出三样东西,但只给我们一样东西,另两样只是拿出来给我们看一下,又收起来,不给我们了。为什么只给这一样?因为这是最好的;为什么不给那两样?因为不是最好的。那又为什么要把那两样拿出来给我们看?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两样是好东西,把它拿来比较,更显得给我们的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定散两门做比较,也就显示不出念佛的殊胜了。 定散两门虽然也有利益,但是利益有限;念佛一门有大利益,真正利益无限。 定散两门有三种限:不普及、不直接、不究竟。 一、不普及。定散二善,有人修得起,有人修不起;修得起的人少,修不起的人多。不像念佛,人人都能念,人人念了,人人往生。 二、不直接。先修定散二善,再来回向求生,这就拐了弯了;不像念佛,是直达车,不拐弯。又好比坐船,专修念佛的人,直接就上阿弥陀佛大愿船;修定散二善的人,不直接坐阿弥陀佛的大船,而是坐在自己善行的小船上,用回向的绳子勾住阿弥陀佛的大船,拖着往前走。 三、不究竟。凡夫所修定散二善,力量太薄弱,往生困难;即使往生,也只是在极乐边地。因为他不相信念佛就能往生,他怀疑弥陀佛名;怀疑弥陀佛名,就是怀疑弥陀佛智。《无量寿经》说:「疑惑佛智,生彼边地。」不像念佛,明信佛智,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究竟圆满,直入「极乐无为涅槃界」,而且往生非常容易。小结 好!小结一下。根据这条文,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几点结论: 一、第十八愿,是释迦牟尼佛讲述《观经》一部的主轴,是整部《观经》从头至尾贯穿不变的宗旨,是释迦牟尼佛来此世间成佛度众生的本怀。 二、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三、第十八愿,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四、「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超过一切定散二善。 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整部《观经》、整个净土法门,乃至一代佛教的总结论。(六)「光号摄化」之文 我们学习第六段,「光号摄化之文」(《善导大师全集》四百七十九页)。这段文昨天其实已经学习过了,我们再来简略地复习一遍。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善导大师的加持力 善导大师讲的话,其实是很好懂的,我觉得也不必解释,你就是每天拿来反覆地读,读来读去,就有味道了。所以,我们这里有莲友把《善导大师全集》后面的《善导大师法语》专门印作一个小册子,当作读经一样地读,每天读,反覆读,自然信心充满、法喜倍增。 善导大师的话,确实有加持力。你读了欢喜,读了有信心。善导大师总是讲: 念佛,易得往生! 念佛,定得往生! 念佛,必得往生! 念佛,即得往生! 念佛,皆得往生! 念佛,莫不往生! 念佛,莫不皆往! 多肯定!没有说不往生啊!很简单,很容易,很明了。你把这些话拿来,每天读一遍。「谁跟我说的?弥陀化身善导大师!」 好,我们来看: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为什么深?他的愿要深深地探到凡夫贪瞋烦恼的心底,乃至是五逆谤法的众生,都要把我们救度起来。五逆谤法的众生,要堕落阿鼻地狱之底,这样的众生都要把他救起来。所以,所愿之深,所愿之重,殷重不虚,叫「深重誓愿」。「本」,是本来、来源,又是根本。我们念佛之所以能往生,是因为阿弥陀佛本来就发了这样的誓愿,这是源头,是根本。离开了这个根本,就没有我们凡夫的念佛往生。像一棵树,离开它的根本,不可能有果实。 有的人想往生,但他不知道从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中获得,他想从自己的善行中获得,这就好像想吃苹果,但不知道从苹果树上摘,却使劲往地里挖一样,把方向搞错了,颠倒了,虽然想要苹果,得到的却只是土,除了土还是土。 一棵南无阿弥陀佛的正觉树,上面结满了十方众生往生的果,我们只要轻轻称名,就品尝到往生之果,很甜美。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阿弥陀佛誓愿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用他的光明名号来救度十方的众生。「摄化」,摄取、化度,就是保护、救度的意思。 「但使信心求念」:阿弥陀佛用光明名号来救度我们,我们怎样获得名号的救度呢?只要信心求念,很简单,很容易。「但」是只要,「使」是使得。只要使我们信心求念,就可以了。谁使我们信心求念?阿弥陀佛!他只要使我们念佛就可以了,剩下的事由他来办。「信心、求、念」──信佛、求佛、念佛。 信佛,信阿弥陀佛是救度我的佛。阿弥陀佛比我们更知道我们的罪业深重,他并不因为我们罪业深重而嫌弃我们,反而更加慈悲地怜愍我们,主动发愿要来救度我们。我们罪业深重,弥陀誓愿更深重。医生不嫌病人病重,越是病重越要治;弥陀不嫌罪人罪重,越是罪人越要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求佛,向佛求救,愿意让阿弥陀佛救。 念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念佛,是信佛心中所念出来的佛,不必边念边在那里怀疑说:「阿弥陀佛到底救我不救?要不要我?嫌不嫌我?」我们念佛,是求愿被阿弥陀佛救,不是那种不靠弥陀救、想靠自己修的心。所以说「信心求念」。求救信号 国际上通用的求救信号是SOS,看电影电视,像海船啦,飞机啦,一旦遇难,需要求救,就不断发出「SOS、SOS、SOS……」的信号,周围的船只或者雷达监听站收到这个信号,都会立即想办法驶往出事地点救援。 阿弥陀佛与我们十方众生约定的求救信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并且用他无远弗届的心光,遍法界日夜守候、日夜倾听、日夜搜寻,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求愿阿弥陀佛救我们往生净土,便立即被发现,立即光明摄取。《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善导大师解释说​​「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就是这个意思,佛光遍照,专门寻找念佛的人,谁念佛就找到谁,一旦找到,就日夜不离开他,保护他,救他到极乐世界。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这种「信心求念」,从众生的角度,愿被佛救,是贯穿一生的,不会改变的,所以叫「上尽一形」;又从佛的角度,是立即兑现的,立即救度,不会等待第二声,所以说「下至一声」。也因为众生遇到这个法门有早晚的不同,平时就遇到的,就「上尽一形」念佛;临终才遇到的,就成为「下至一声」的念佛。不管是「上尽一形」,还是「下至十声、一声等」,都必定往生。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前面都是过程,这里是结论。容易往生,为什么?因为佛的愿力! 念佛法门之所以称为易行道,容易往生,是因为佛的愿力。不然的话,没有这么容易。人家就会说啦:「某某人哪,你念佛就能往生,有那么容易吗?」 你就回答说:「有啊!」 「为什么?」 「以佛愿力嘛!很简单!」 之所以这样问,他是站在众生这一边。「你就念念佛,这样就能往生?」他没有想到,这几句佛来之不易啊!他没有想到念这几句佛背后的力量,是「以佛愿力」,是阿弥陀佛誓愿所赌誓、所保证的。他只是看到表面的凡夫,动动嘴唇念了几句佛,他认为这个不殊胜,不尊贵,没有什么了不起。他是没有探求它的根本──根本就是六字名号。冰山一角 俗话说「冰山一角」。「冰山一角」是什么意思呢?在海中航行的船,最怕碰到冰山。冰山,底下很大,浮在面上的只有一点点,尖尖的小角,绝大部分埋在水下面。船如果撞上这个冰山的话,那就完了。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从我们凡夫口中出来的,不过是散乱心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字,好像是微不足道──这也正像是冰山一角一样。你不知道,这「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表面是凡夫的轻松称念,下面构成「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的,是法藏菩萨五劫的思惟、兆载永劫的修行,是无量无边的六度万行,所有的功德具足在里边,才能从我们凡夫口中露出那么一个小角,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有人看不起那个小角,说:「这么一个小角有什么了不起?我的船这么大,开过去!」啪!全船覆没。所以,如果有人看不起念佛的话,认为说:「你只不过是念了几句佛嘛!有什么了不起?我修这么多的善行功德,多大啊!」拿他的善行功德和专念佛名对抗,不愿意专修念佛,那也怎么样?肯定全船覆没,再去轮回。 不管怎么样,我们这一生的念佛,从凡夫行持的角度来说,都是很弱的,都是很少的。可是它背后的力量、它底下的基础,是法藏菩萨兆载永劫的修行所成就的无上功德。以此之故,易得往生!小结 我们把这条文再贯通一下。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这个是本源。 什么样的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怎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怎样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这样信心求念,结果怎么样?「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这一段话环环相扣,一气贯通。最后的「以佛愿力,易得往生」,与前面的「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遥相呼应。 这一条文著重说明:第十八愿,是易行道;以第十八愿之力,念佛易得往生。(七)总结列表 六条文我们简单学到这里。这六条文内涵非常丰富,我们主要是围绕第十八愿作了相关解释。为了便于大家扼要掌握,下面列了两张表。一张是「第十八愿释义要点表」,从中,第十八愿与四十八愿的关系、与净土法门乃至一代佛教的关系,念佛与诸行的关系,机与法、信与行的关系等等,都能一目了然。第十八愿释义要点表标题内容对第十八愿的解释要点善恶得生皆佛愿力之文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一、第十八愿,是净教根本。二、第十八愿,是《大经》宗旨。三、第十八愿,是《观经》眼目。四、第十八愿,凡夫为本,普摄善恶。五、善恶往生,皆靠第十八愿之强缘。四十八愿唯明念佛之文《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一、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宗旨、核 心、目的。二、第十八愿,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三、「专念弥陀名号」就是「乘阿弥陀 佛大愿业力」。两种深信之文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一、第十八愿,机法一体不离。二、第十八愿,令认清自己,归投佛力。正定业之文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念佛是正定之业,往生必定;余行是杂散之业,往生不定。要弘废立之文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第十八愿,是《观经》主轴。二、第十八愿,是弥陀本愿。三、第十八愿,是释迦本怀。四、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第十八愿的 落脚点。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超过一切定散 二善。六、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观经》、 净土门、一代佛教的总结论。光明摄化之文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第十八愿,是易行道。 第二张是「释文愿文分段对照表」,就是用表格的形式把第十八愿的愿文分段,与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总的解释这几条文的相关文句,作一个对照。当然,这个对照不会那么完全的工整,因为善导大师解释的意义总是有多种角度,只能取其大体来作这番对照,作为参考。释文、愿文分段对照表标题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恶得生皆佛愿力之文弘愿一切善恶凡夫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得生四十八愿唯明念佛之文四十八愿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两种深信之文四十八愿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众生决定深信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正定业之文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顺彼佛愿正定之业要弘废立之文本愿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光号摄化之文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三、重列诸文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一)对文增减 1、《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三十一页):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2、《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五十一页):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3、《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五十一页):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4、《观念法门》(《善导大师全集》三百五十四页):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5、《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五百三十九页):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二)总显其义 1、《观经疏》「弘愿文」(《善导大师全集》二十二页):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2、《观经疏》「唯明念佛」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百○六页):《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3、《观经疏》「二种深信」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百四十四页):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4、《观经疏》「正定业」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百五十一页):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5、《观经疏》「要弘废立」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三百一十七页):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6、《往生礼赞》「光号摄化」之文(《善导大师全集》四百七十九页):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摘自《第十八愿浅释》http://www.jtzhome.com/amtf/201404/97799.html编者按:学净土法门的都知道往生条件是【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持佛名号就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但什么是真信?什么是切愿?历代祖师大德能解释清楚的不多,现代某些法师也解释得过于玄妙,也因此很多净土学人陷入了迷茫,总在担心自己是不是真信、是不是切愿,或以为念佛要念到激动涕零,感动得都掉出眼泪来了,感动得怎样怎样才算真信切愿。依善导大师的解释,清楚明了,人人听得懂、做得到,而不会让我们在那里猜测、揣度:「信什么?怎么信?信好了没有?我的信心够吗?」想来想去,觉得有所畏难。依善导大师的解释:信,就落实在老老实实地称名念佛,你能老老实实念佛,就是信。你如果不老老实实「称我名号」,你说你再至心信乐、再感动,感动得都掉出眼泪来了,感动得怎样怎样,那也都是凡夫生灭不实的心。依印光大师的解释,就是【老实念佛,莫换题目】,但凡夫喜欢咬文嚼字,所以并不都知道【老实念佛,莫换题目】就是净土法门的【真信切愿】。把这八个字与善导大师的【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对照,才知道这两者完全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善导大师对经文做了逐句逐字的解释,目的是令众生完全信服。依善导大师的解释,人不会走偏激,不会落在凡夫的体验哪、感受啊、欢喜啊、激动啊,通通不会落入这些死胡同,而是扎扎实实地落实在「称我名号」当中。信心,以他所信的对象为本质内容;抽开所信的对象,所谓的信心只是一种空洞的主观意识,一种自以为是的观念。凡夫的体验、心情,不是信心;称念弥陀名号,才是信心。这是很重要的地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讲义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