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发隐
原文
(民二十七年为弟子朱清泰说)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故先以治心病为前导。果能依法修持,则身病即可随之而愈。身病有三,一宿业,二内伤,三外感。此三种病,唯宿业难治。 傥能竭诚尽敬,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超度宿世所害之怨家对头,彼若离苦得乐,病者即可业消病愈。不但不复为崇,反感超度之恩,而阴为护佑。凡婴此病,及医此病者,均不可不知此义。二内伤,或用心过度,或于酒、色、财、气,各有嗜好。若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兼用药治,必易痊愈。傥不注意于根本,唯仗医药,亦难见效。纵效,亦不能永不复发。三外感,但能依前内伤所说之法而行,纵有外受风寒暑湿之患,亦极易治。若不注意于惩忿窒欲,闲邪存诚,即外感亦不易治。以根本受伤,徒治枝末,殊难得益。所以圣人致治于未乱,保身于未病,虽无治保之奇绩,其为治保也大矣。余素不知医,颇欲世人咸皆无病,日持大悲咒,加持净水。有久婴痼疾,中西医士均不能治者,令其戒杀护生,吃素念佛,及念观音。果真至诚,即可立刻回机,不久自愈。纵不即愈,决无加重之理。且能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又无所费。汝欲学医,虽以针灸药品为事,须以大菩提心,常以佛菩萨圣号,及大悲咒,普为自他持诵。以期彼此同获现生身心安乐,临终决生西方。则不负为佛弟子,随分随力,普利自他之道。若如世之庸医,唯期得利,不以救人病苦为事。纵令财发巨万,亦只得其自身永堕恶道,子孙或成败类,或竟灭绝。徒得自利利他之机,反成害人害自之果,可不哀哉,可不畏哉。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独世之大聪明人,多多皆是欲得福乐,反召祸殃。汝能不随彼流,当可得大国手之名实,否则便是民贼而已。何取何舍,祈自择焉。——《印光法师文钞》之《学医发隐》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译文
(民国二十七年,给弟子朱清泰的开示。) 佛作为大医王,全面地医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而生死大病,是由于心而起的,所以应当先把治疗心病作为前导。果然能依教修行,那么,身病就可以随即而痊愈。
身病有三种,一宿业,二内伤,三外感。
这三种病,只有宿业(指过去世所造的善恶业因)这个病最难治。如果能竭尽诚敬之心,发起利益自他的大菩提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及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超度过去世所害的怨家对头,他们如果能够离苦得乐,病人就能够业消而病愈。到那时,这些怨家对头,不但不再为害病人,反而感念对他的超度之恩,而暗中为之护持保佑。因此,凡是碰到了这种病的人,以及医治这种病的人,不能不懂得这个道理。
二是内伤,或者用脑过度,或者对于酒、色、财、气(气指习气),有种种的不良嗜好。如果能敦守伦常道德、恪尽自己的天职本份,远离邪非、心存诚敬,各种坏事不要做、各种善事要奉行,再加上用药治疗,这个病也必定容易痊愈。如果不注意于做人根本的德行,只是靠医药治疗,也难以收到效果。纵然有效果,也不能保证今后不复发。
三外感(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病邪侵犯人体。),只要能依照前面内伤所说的方法而实行,纵然有外面受到风、寒、暑、湿等疾患,也极其容易医治。如果不注重于忍辱、节欲,远离邪非、心存诚敬,就是外感的疾病也不容易医治。因为做人的根本已经受伤了,而只是白白地在枝末上下功夫,实在是难以收到效果。所以说,圣人治理天下在未动乱之先,保养身体在未生病之前,虽然表面上来看,没有天下大乱后治理、身体失调后治病的功绩卓越和显著,然而这实在是治乱和治病的最好方法啊。
我向来不懂得医术,然而却非常希望世间人都能够没有病,因此,每天加持《大悲咒》、加持净水,为人治病。有长时间患顽症、中西医都不能医治的人,就教他戒除杀业、爱护动物,吃素念佛,以及念观音。果真至诚恳切,疾病就能够即刻回转,不久自然痊愈。纵然不能当即痊愈,决不会有加重的道理。而且还能消除恶业,增长善根,还不用花钱。
你要想学医,虽然是把针灸、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病手段,然而必须以大菩提心,常常念佛菩萨圣号,以及《大悲咒》,普遍地为自己和病人持诵回向。以此期望彼此都能共同获得现世身心安乐,临终决定往生西方的大利益。能这样做,则不辜负作为佛弟子的身份,和不辜负随着自己的职责和本份,普遍利益自他的道法。如果像世间的庸医一样,只希望得到财利,不以救人病苦为志事。那么,纵然能发巨万的财富,最终也只会得到自身永远堕入恶道,以及子孙或者成为败类、或者灭绝干净的恶报。白白地把利益自他、广做功德的大好机会,反而成了害人害己的恶果,怎能不让人感到悲哀?怎能不让人感到畏惧呢?《感应篇》中说:“祸福从来不会针对于哪一个人,全都是自己心行招感而来的”。只有世上的那些大聪明人,往往都是想要获得幸福、安乐,却反而召感来祸殃和不幸。你能够不跟着那些人随波逐流,就能得到大国手的声名和实际的利益,否则,就只是民贼而已。怎样取舍,请你在其中自己选择。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