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十疑论第六疑
第六疑问: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过三界? 答曰: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历代三宝纪 第五卷
历代三宝纪 第五卷 (译经魏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魏吴录者。洛阳建业二京都也。曹丕字子桓。沛郡谯人汉丞相操之世子也。初生之日而有青云状如车盖。当于其上竟日翠然。望气者称。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第三卷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第三卷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之一(释此一段有三卷。今之一卷正释外方便。是中明调伏欲界粗心中。浅近方便寻者。想不便...历代三宝纪 第八卷
历代三宝纪 第八卷 (译经苻秦姚秦)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前后二秦苻姚世录者。此等亦是权霸时君弘法主也。自晋室渡江匈奴焚[名*隹]。伊瀍泾渭非复帝京。夫子有云。四夷交侵中...定慧相资歌全文
祖教宗中有二门。十度万行称为尊。初名止观助新学。后成定慧菩提根。唯一法似双分。法性寂然体真止。寂而常照妙观存。定为父慧为母。能孕千圣之门户。增长根力养圣胎。念念出生成佛...大唐内典录全文 第二卷
第二卷 大唐内典录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之二。前魏南吴西晋。前魏朝曹氏传译佛经录第二序曰。自汉已来天下一统。建安之始鼎峙而分。袁曹竞逐于中原。刘孙分[馬*麃]于江峡。五岳尘...第三十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
第三十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十通品第二十八十通品第二十八将释此品两门分别。一释品来意。二随文释义。一释品来意者。为明前有十定品。此明以定起用即有十种神通。二随文释义者。...大觉普济能仁玉琳琇国师语录卷
机缘(二)众僧参师顾左立大众云春雨连绵炊烟欲断行脚须具行脚眼来此苦寒所在作甚么一僧进云久仰和尚得得而来伏望大开甘露门慈悲摄受师云恁么则饥时饥杀阇黎渴时渴杀阇黎师复顾右立大...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卷第三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卷第三[龙躬]清武林莲居 绍觉大师 音义 新伊大师 音响 法嗣智素 补遗 △三相应门(三)初问答总明。 此识与几心所相应(至)以是遍行心所摄故。 音义...大明三藏法数卷第四
大明三藏法数卷第四 昆六上天竺前住持沙门一如等奉 来集注二护(出涅盘经)【一内护】内即自己身心也谓佛所制大小乘戒人若受持则能防护身口意业之非成就种智菩提之果此禁...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