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邪YIN改过的好方法,放生的大好处

发布时间:2024-06-25 14:43:25作者:诵读

  放生,是全世界的佛教徒都很喜欢做的功德。2500多年前,伟大的佛陀在印度诞生,成佛以后,在三十五岁开始第一次转法轮,也就是讲经说法,地点在“鹿野苑”,位于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以北大约十公里的地方。

  佛、法、僧三宝在这里圆满集结,第一个僧团就此成立,很多罗汉也在这里证悟,因此“鹿野苑”是个圣地。我一直称“鹿野苑”是全世界第一个动物自然保护区。

  金沙江里的鱼类特别多,但是没有人会去捕捞或伤害小生命。藏人不只是不吃鱼,所有小的生命在藏区一般都是不吃的,觉得要吃小生物来维持生计会杀害太多生命; 一头牛,全家人可以吃很久,但就算有几条小鱼,一家人是连一餐都吃不饱的,而且藏人只要有杀生都会记下来,如果太多了,就会觉得承担不起罪业果报,所以都会尽量约束自己不杀生。

  更可悲的是,人类会因为贪婪而杀生。很多人为了贪图口舌之欲,杀死很多野生动物,现在很多疾病、瘟疫,都是从人们食用的这些野生动物身上带来的。但是,为了满足自己舌头的欲望,就连有毒的野生动物都不放过。

  我们对某些动物,像蛇、蟑螂或蚊子,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或嗔恨心,不需要被教导就认为它们是有害的,是应该立即被杀的生物。

  所谓的圣战,就是认为宗教信仰和自己不同的人都是愚昧的,和自己相同的人才是高尚聪慧的,由此而发动的战争。

  有时杀生则是因为傲慢心。在很多人眼里,动物没有思想和感情,生下来就是为了当人类的食物。

  一样向往快乐,对死亡一样充满恐惧。

  我们过去世和今生杀生实在太多了,也造下很多恶业。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表面上在各方面的条件已经提高很多,但实际上得到各式各样疾病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从出生到长大再到老死,一辈子造了非常多大大小小的罪业,大到伤害亲生骨肉或同类,小到伤害看不到的小生物。

  但是,因为各自的业力和食物链的关系,小鱼还是有可能被大鱼吃掉或被渔民

  比如医院里的医生,依自己所学和能力去抢救病人,但是病人痊愈出院以后,是不是还会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再次遭遇生命的危险,都不是医生可以预见或掌控的,这是同样的道理。

  谁都不能保证一个生命被放了之后不会死掉,但是我们可以保证的是,在放生过程中它暂时不会遭受恐惧煎熬,不会感受刀割和油煎的痛苦,到一个没有恐惧威胁的环境继续生存。

  受业力的牵引,人生中有太多的不平顺,如果平时不抓紧时间好好修行,直到感觉身体不行了才想到为来世种一点福报而修行,希望马上改变即将成熟的果报,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像我们把努力赚到的钱存进银行,最多也就是钱滚钱、利滚利,让我们在短暂的生命里有点积蓄可用,心里暂时获得一点点安全感。

  有了这些福报资粮,才能真正让你挣来的钱、你的健康,特别是心灵、精神层面的健康获得永恒的存在,直到成佛为止,这些资粮才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大家一起共修放生获得的福报和功德是很大的。一个火苗的热量和成千上万的火苗集中在一起的热量完全无法相比,而且绝对不只是火苗数量上的不同。

  这样的放生是大家力量的总和,发心的心量就会非常广大了。但如果认为今天自己只是拿了几十块、几百块或者上千块来参加放生,发愿祈请也只想到自己,以这样的思维和发心,所获得的功德就很小。

  《普贤行愿品》讲到,观想自己幻化成和大地等量灰尘的身体,一起为将被放生的生命念经,这种功德无量无边。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这种心态,要如此观想,虽然我们每次放生的时间很短暂,但是这个功德即使以虚空作为容器,都无法容纳。

  总之,整个放生的过程都要以三种殊胜来摄持:放生前,发出菩提心;放生时,如梦如幻看待,不执着;放生结束时,无私回向。这样才是最圆满的放生,一定可以净化无始以来造作的杀生恶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