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开悟

发布时间:2023-08-22 12:00:30作者:诵读

  开悟

  明法比丘

  开悟即是证得「三菩提」(sambodhi; perfect knowledge or enlightenment)或正觉,这是依循解脱贪.瞋.痴的八正道,远离无益的苦行及纵欲而行中道,努力受持戒律,修习「观禅」(vipassana)或兼学「止禅」(samatha),而得到圆满的成果,解脱者完全灭除一切习气(sabbasamkhara-samatho)、执取(sabbupadhipatinissaggo)、渴爱(tanhakkhayo),离欲(virago)、灭(nirodho)而获得涅槃(nibbana),称他为「阿罗汉」(arahant,值得尊敬的人),若无师自通者则称为「佛」(Buddha, Sammasambuddha),如释迦牟尼佛陀。若是片刻体证涅槃,未断尽烦恼,则属于初、二、三果。

  寻师访道的悉达多(Siddhattha一切事成)太子,订出明确的修行目标:寻求无上安稳涅槃( )。结果经过六年的修行,排除错误修行法,终于成为正等觉者。证悟后,佛陀还多次省察缘起;因为有无明才有生、老死、愁忧、苦恼,而灭了无明,则灭尽了生、老死等,完全确定了灭尽一切烦恼。在《转*轮经》佛陀表示:「此是苦圣谛,诸比丘!前所未闻法,而我生眼(cakkhu)、智(bana)、慧(pabba)、明(vijja)、光明(aloka)」眼等语皆表示圣慧。而证悟的法是甚深(gambhiro)、难见(duddaso)、难解(duranubodho)、寂静(santo)、美妙(panito)、超越辨证理论(atakkavacaro)、微妙(nipuno)。(见南传《律藏》〈大品〉;Vinaya, Maha-vagga)

  修习解脱有阶段性的工作,由戒、定、慧,一阶一阶地修习,《中阿含经》《念处经》说:「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进;暮行如是,朝必得升进。」解脱(开悟)的进程,有「七清净」(见《中部》《传车经》或《中阿含经》《七车经》),当前南传佛教则对七清净更进一步的解说而成为「十六观智」(见《清净道论》或《摄阿毗达摩义论》及其批注),修观禅者,则可一步一步自我检证修到哪一阶段。取五蕴(色.受.想.行.识),或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颜)色.声.香.味.触.法),或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为观察对象,在适合修观的近行定中,反复观其无常(变易性)、或苦(逼迫性)、或无我(无永恒性、无实质性),若因缘不成熟(或波罗蜜不具足),或曾有发菩萨愿者,则顶多只能修到第十一观智(行舍智)。若因缘成熟,则心转向取涅槃为对象,初次修到第十四观智(道智),则是初果向(须陀洹道),第十五观智(果智)是初果,第十六观智是省察的智慧,省察已证的涅槃、道、果,若有修止禅者,则有能力省察已断及未断的烦恼。若继续省察名法(受、想、行、识)或色法(物质)的无常、苦、无我,观智成熟则可能第二、三、四轮证悟到二、三、四果。证果是自知、自觉、自作证的,不待时(akaliko无时,随时可证,不用在特定的时空),现法(当下即可体悟)。通过名.色法来省察无常、苦、无我是必要的,那是被称为「三解脱门」,舍此三个门则无由解脱。由省察无常而解脱称为「无相解脱」,由省察苦而解脱称为「无愿解脱」,由省察无我而解脱称为「空解脱」。

  证悟初果者,即入圣人的行列,它断除了三结──身见(我见,以为有永恒不变的我)、疑(怀疑因果、缘起、佛.法.僧)、戒禁取见(邪因以为正因,邪道以为正道)。他对佛、法、僧、戒的信心是不可动摇的。他的证德还包括顶多只有七次人天往返,就证得无余涅槃。证二果欲界的贪、瞋变薄弱,三果完全断了欲界的贪、瞋。若是证三果、或四果(阿罗汉)且熟练四禅八定者,则可尝试修灭尽定(灭受想定),在定中灭除了所有身.口.意的活动(无任何意识作用),只存寿(命)、暖(体温),出定后再做省察所入的定。俱解脱阿罗汉(也已体证第八解脱的灭尽定),可以省察到所有证悟后的身.口.意造作都不会引生未来的果报,而当生为最后一生,死后(般涅槃)绝无任何名.色法生起,亦即不再轮回转生于三界。佛陀说俱解脱之外,无更殊胜的解脱(《长部》《大缘经》)。若是未修定的慧解脱阿罗汉,在生活中也能透露讯息:六根触六境恒常保持正念、无梦、无不安、不哭(欲界瞋心)、无傲慢、无贪.瞋.痴、无杀.盗.淫.妄的行为、无如在家人蓄积物品享用等。证果者可以随意愿再证入果定,欲证入前,先决定要证入果定,然后次第地培育诸观智,直至证入果定(samapattiphala),再次地享受涅槃之乐,灭除世间的任何可意、可爱、可乐之想。

  有些人未证悟而误会自己是阿罗汉,佛经提到的有优楼频螺迦叶(Uruvelakassapa,见南传《律藏》〈大品〉第一)、大龙长老(Mahanaga,见《清净道论》第二十章,Vism. p. 634),或怀疑自己是阿罗汉婆希(Bahiya,见《自说经》第一品第十经)。未证悟任何果位而自以为证悟是「增上慢人」(abhimana),向人宣告,受人崇拜,是今生.来世的潜在堕落因缘。而骗说已证悟果位则是大妄语、世间之大贼,若欺骗者是出家身份则犯波罗夷,无法忏罪。若缺乏对自己所证悟的涅槃、道、果乃至已断、未断的烦恼省察.再省察的能力,或省察时有障碍,则对自己的「开悟」应要有所保留,以免遗害自己,误导别人。

  在汉传佛教,一般开悟的境界可能三摩地(禅定)的身心现象居多。印顺法师在《大乘起信论讲记》369页说:「中国的禅宗,否认他们的禅为禅定,以为是般若,其实也还是重于止修。如晚期盛行的看话头,即显然是重止的。众生的妄念无边,用一句话头,一个『是什么』,激起疑情,使心在这『是什么』上息下来,剿绝其它的情念。等到这疑念脱落,三昧现前,即以为是开悟了。又如一般念佛的,也是一种止门。以一净念而绝一切染念;等到净念能一心不乱,即是念佛三昧…。一般不知三昧现前,必有『空』、『明』、『乐』的证德,每误以为是寂寂惺惺的慧悟。如共外道的四禅:中间禅无寻有伺,二禅无寻无伺,内等净,即无分别而净心呈现。三禅的正念正知,与定心相应,何尝不是寂而常明,明而能寂!」若未证悟而误会自己证悟,大都是体验禅定,又缺乏以经教的检证。

\

  在汉传佛教界,谈开悟最多的是禅宗,但几乎每个开悟者所说的悟境,都不容易让人马上了解。当然所体悟的若是「涅槃」,它是超越一切现象界的概念,难以一般的语言来表达。事实上,行者在开悟的片刻或持续一段时间,息灭三界的一切执着是非常显著的觉受,若以「贪.瞋.痴止息」来检视及表示悟境,应较为具体。南传《相应部》〈无为相应〉就举了三十二个词来描述涅槃。

  别的教派的信徒是否也能开悟?《大般涅槃经》〈第五诵品〉佛陀说,无八支圣道,则无第一沙门果(初果),乃至第四沙门果(阿罗汉);有八支圣道,则有第一沙门果,乃至第四沙门果。外道的言论皆空无。又说,行此(八)正道者,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任何教派的信奉者,在开悟前除非舍弃了邪见(如偶然论、梵我一体论等断见、常见),接受并实践八正道,不然不可能证到任何果位。(《嘉义新雨杂志》第36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