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心的品质——禅修心钥(上)】
禅修的基本指导 —— 班迪达尊者
增长五根,悟入实相 —— 班迪达尊者
一、注意一切心的所缘是无常的
二、以审慎与尊重的态度禅修
三、持续不间断地觉知
四、选择适合禅修的环境
五、运用过去有助于禅修的细节
六、培养七觉知
七、培养认真禅修的意愿
八、耐心且坚忍地面对疼痛或其它障碍
九、决心继续练习,直到完成解脱的目标
禅修的基本指导
班迪达尊者 著
钟苑文 译
在禅定中,我们于身心上寻找一种深刻、清明与精确的觉知,
这直接的觉知会对我们展现生命的真理——身心相续的本质,
我们对「常」就不再存有幻想,而从「身心非苦」的幻想中解脱。
禅定与戒律的关系
修习禅定,并非为了获得别人的赞叹,相反地,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
我们努力领会佛陀的教法,同时也接受信赖的老师指导,希望自己也能达到如佛陀一般的纯净境界。一旦明了,这份纯净原本就存在于自心,我们便可鼓励他人 ,并分享此佛法与真理。总结佛陀的教法,可分成戒、定、慧三部分。
首先会先提到戒,因为它是其它两者的基础,其重要性再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缺少戒便无法进一步地修习。对在家人而言,基本须持守的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遵守五戒能培养人基本的纯净,使修习较易有所进展。
﹝戒律来自于人类基本的感觉﹞
戒律并非佛陀传下来的一套命令,也无须限制于佛教的教法之内,事实上,戒来自于人类的基本感觉。例如,假设我们有股突如其来的怒气,很想伤害别人,但如果易地而处,并如实深思原本想做的事,便很快会回答:「不!不要这样对待我,那是多么残忍又不合理!」假若我们对要做的事有这种感觉,那么,可以确信此事是有害的。
如此看来,道德可视为我们与其它人相同感觉的显现。当我们了解被伤害、不受呵护与照顾的感觉,就会开始避免伤害别人,也会决定说实话,避免恶口、妄语或毁谤。随着戒除愤怒的言行,粗重、不善的心就不再生起,或至少慢慢减弱,并降低出现的频率。
当然,愤怒并非我们伤害别人的唯一原因。贪欲也会让人尝试以非法或不道德的方式,侵占某些东西;或者,性欲也会让人去追求别人的伴侣。同样地,如果我们顾及这样做会伤害别人,就会努力避免屈服于淫欲。
即使只是微量的酒精,也会让我们变得不敏感,而容易被粗重的贪或瞋动机所支配,有些人便为毒品或酒精辩护,而说它们是无害的。相反地,它们非常危险,甚至会使善良的人变得忘失。就如罪犯的帮凶一般,酒精开启了众多问题之门,从语无伦次到爆发不可思议的狂怒,甚至发生害人害己的过失,每个酗酒者都令人无法预测。因此,戒酒是个保护所有其它戒行的方法。
对那些想更进一步持戒的人而言,还有在家的八戒与十戒、出家尼众的十戒,以及比丘的二二七条戒。
﹝持戒有助于禅定﹞
在禅修期间,改变某些行为是很有用的,有助于强化禅修。禁语与禁欲分别是正语与性行为的适当表现;要吃得清淡,以避免昏沈,同时还可削弱对食物的欲求。佛陀建议中午以后直到隔日清晨禁食,如果很难做到,只能在午后吃一点。这样可多些时间练习,或许还可发现,佛法的滋味胜过世上一切滋味!
洁净也有助于培育内观与智慧。你要洗澡、修剪指甲与头发,并注意排便的规律性,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内在清洁。于外在上,你的服装与寝室则应保持整齐清洁。如此奉行,可以让心清晰与敏锐。当然,你也不能沉迷于洁净,以禅修的情况来说,装饰品、化妆品、香水与花时间美化、修饰身体,都是不恰当的。
事实上,世上没有任何装饰品胜过纯净的行为—戒,没有比戒更具保护性,也无其它基础能让内观与智能之花绽放。戒带来一种美,不是涂抹在外表的美,而是发自内心并映照于整个人身上的美。这适用于任何人,不论年龄、身分、家境,是四季通用的装饰品。因此,请确保这项美德清新且具有活力。
然而,即使净化言行到一个相当的程度,戒也还不足以驯服心。我们需要一个方法,好让心灵成熟,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本质,同时让心获得更高层次的体会,这方法即是禅修。
禅修的基本指导
﹝一、坐禅﹞
◎选择持久又舒服的姿势
佛陀建议我们,不论是森林里的一棵树下,或其它安静的地方都适合禅修。他说禅修者应安详地结跏趺坐;如果盘腿而坐确实有困难,也可以用其它坐姿;而背部有毛病的人,坐在椅上也无妨。为了使心达到真正的祥和,我们必须要确保身体处于祥和的状态,因此,选择可以持久又舒服的姿势十分重要。
坐时背部要挺直,与地面成直角,但不要太僵直。坐姿挺直的理由显而易见,因为拱起或弯曲背部,很快便会感到疼痛,且在无其它支持下努力保持端身正坐,便可精力充沛地禅修。
◎觉知呼吸时腹部的起伏
闭上双眼,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自然呼吸,不要用力,不急不缓,只是正常呼吸。你会渐渐觉知到一些感受——吸气与呼气时分别感觉腹部的起伏。现在要更敏锐地对准目标,确保心专注在每个完整的过程中,觉知腹部开始膨胀时的所有感觉,并在中间结束阶段都保持稳定的专注;然后,觉知腹部收缩时的感觉,从开始直到结束。
我们描述腹部的起伏虽然有开始、中间与结束,但这只是为了要让你明白,觉知应该要持续且彻底,并非要你将整个过程分成三段。你必须仔细注意每个动作,从开始直到结束,把它视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一个整体。不要以一种过度集中的心盯着感觉看,尤其别想察明腹部的动作如何开始或结束。
禅修很重要的是,一方面要精进,同时也要有精确的目标,这样心才会直接而有力地与感觉接触。一种有助于精准与正确的方法,是在脑海里轻柔地注意觉知的所缘,温和地在心中默念着感觉,例如「起、起……伏、伏。」
◎拉回散乱的心
有些片刻心会散乱,你开始打妄想,这时,注意你的心!觉知你正在想的事,让自己清晰明白,安静地注意它,在心中默念:「想、想」,然后回到腹部的起伏。
要将同样的练习运用在其它觉知的所缘上,它们在六根门——眼、耳、鼻、舌、身、意任何一门生起。虽然大家都很精进练习,但没有人能永远完全地专注于腹部的起伏,其它所缘必然会出现,甚至渐渐明显。因此,禅修的范围包括我们所有的经验——色、声、香、味、触与法所缘,如想象的影像或情绪。当任何一种所缘生起时,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们之上,并在心中温和地「说」出它。
禅坐时,如果有其它所缘强烈影响觉知,而使注意力从腹部的起伏离开,就必须清楚注意它。例如,有个很大的声音在禅修时响起,在响起时就要立即警觉地注意它。将觉知声音当作是个直接的经验,并轻轻地默念「听、听」,将它简明地指认出来。当声音渐渐减弱,不再明显,就回到腹部的起伏。这是禅坐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心中默念时,无须使用复杂的语言,最好是一个简单的字,对眼睛、耳朵与舌头等根门而言,只要简单地说:「看、看……听、听……尝、尝。」而身体的感觉,则可选择稍有叙述性的词语,例如温暖、压迫、僵硬或移动等。法所缘出现时,则是种令人迷惑、变化万千的呈现,但实际上仍可以简单区分为几类,例如思考、想象、记忆、计划与形象化等。但千万记住,在运用默念的方法时,目标不在于获得词汇的技巧,而是要帮助我们清楚觉知这些经验的实际特性,而不会渐渐深陷于经验本身,它可以发展心的力量与专注。在禅定中,我们于身心上寻找一种深刻、清明与精确的觉知,这直接的觉知会对我们展现生命的真理—身心相续的本质。
◎一整天都可连续不断练习
禅修无须在一小时的禅坐后便结束,而是一整天都可以连续不断练习。当你起身时,要审慎地注意——从想要睁开眼睛开始,「想要、想要……睁开、睁开。」去经验心中想要的,然后去感受睁开眼睛的感觉。继续以充分的观察力,审慎且精确地注意着,从每个姿势的转变,直到站起来,开始走路为止。整天当中,你要觉知,并专注在所有的活动上,例如伸直手臂、弯曲手臂、拿起汤匙、穿上衣服、刷牙、关门、开门、闭眼、吃东西等。所有活动都要审慎地觉知,并轻轻地默念。
除了熟睡的几小时之外,你都要在醒着的时刻中,继续努力保持正念。事实上,这不是一项沉重的工作,只不过在坐着、行走时,简单地观察任何所缘的生起。
﹝二、行禅﹞
◎行禅能发展觉知的平衡性、准确性与专注的持久性
在禅修期,通常以相同的时间,一整天交替进行坐禅与正规的行禅。一小时是段标准的时间,四十五分钟也可以。对正规的行禅来说,禅修者可选择一条大约二十步长的小路,循着步道慢慢来回行走。
在每天的生活中,行禅也是很有帮助的。禅坐前的一小段时间,例如十分钟,进行正规的行禅,对心的专注很有帮助。除此之外,行禅所发展的觉知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身体在一天之中,总是四处活动。
行禅会发展觉知的平衡性、准确性与专注的持久性,在行禅时可观察到很深奥的佛法,甚至获得证悟!事实上,不在禅坐之前行禅的行者,就如开部耗尽电池的车一样,很难在坐禅时启动正念的引擎。
◎将心系在走路的感觉上
行禅由注意走路的每个步骤组成,如果走得相当快,则注意腿部的移动,而在心中默念:「左、右、左、右。」并觉知整个腿部的实际感觉。如果走得慢,就要注意每一脚的抬起、移动与放下,不论任何一种情况,都要努力完全把心系在走路的感觉上。当你走到步道尽头,立定、转身再度开步时,都要注意有什么动作发生。
除非遇到地上有障碍物,否则不要低头看脚,在你致力于觉知感觉时,心中留存着脚的影像,对你并无助益。你要专注于感觉本身,而那不是视觉的。对很多人来说,当他能纯粹地认知诸如光、痛、冷、热等身体的所缘时,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通常我们将行禅分成三个不同的动作——将脚抬起、移动、放下。为了维持精确的觉知,我们清楚地区分这些动作,在开始时,心中轻轻地默念每个动作,并让觉知确实清楚、有力地跟随,直到动作结束。有个微细的重点是,当脚开始向下移动时,就要立刻注意放下的动作。
◎发现感觉中的新世界
让我们想一下抬脚的动作,我们都知道它的传统名称,但在禅修中,重要的是要洞察并了解传统概念背后,整个抬脚动作的本质,从想要抬脚开始,继续经历实际的过程,其中包含着许多感觉。
我们精进于觉知抬脚,不要过度去感觉,也不要由于感觉太弱而失去目标,心清晰而准确地瞄准所缘,有助于平衡精进。当精进趋于平衡,同时目标也很清晰时,「念」就会坚实地建立在觉知的所缘上。只有在这三个要素——精进、准确性与念——都存在时,定才能发展。当然,定是心的集中、专一,其特相就是使意识不会散乱或涣散。
当我们的觉知愈来愈接近抬脚的过程,就会看到它好像成排的蚂蚁爬行过马路一样,远看似乎是条静止的线;近看时,它开始摇晃、颤动;再近一点,则分散成一只只蚂蚁。于是我们知道,原本整条线的概念只不过是个幻觉,才清楚明白它是由一只只蚂蚁连接而成。
如此,从始至终,准确地看着抬脚的过程,那么,慧心所便会更接近观察的所缘。当慧愈接近时,就愈看得见抬脚过程清楚且真实的本质。这是人类心智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当慧经由观禅而生起并加深时,存在的实相就会以明确的顺序显现出来,随着慧的进展,禅修者便能知晓这顺序。
禅修者最先经验到的慧,常常是开始明了——并非藉由智力或思考力,而是相当直觉的—抬脚的过程是由不同的心法与色法所组成,两两成对,一起发生。身体的感觉(色法)与觉知(心法)结合在一起,却又彼此不同。我们会开始看到一连串内心所发生的事件与身体感觉的全貌,而且能了解心法与色法关连的因果关系。
我们会非常鲜明且实时地看到心法如何引起色法——当想要抬起脚,身体移动的感觉便开始了;也会看到色法如何引发心法——当身体感到非常热时,就会想走到有遮荫的地方行禅。这种对因果的领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对我们而言,当它生起时,生命就会显得比以前单纯多了,只不过是一连串心法与色法的因果相续。这是传统内观发展中的第二个慧。
随着定的发展,我们可以更深入看到,抬脚过程所发生的现象是无常的、无我的,且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出现后消失。这是慧的下一个层次,也是有关存在的下一个观点,它是由定的觉知而成为可以直接看到的能力。这些色法背后并没有「人」,它们生起与消逝,根据因果法则,是个「空」的过程。这移动与实体性的幻觉就如电影,就一般的了解,它充满着人与物体,与真实世界无异,但若把电影的速度放慢,就会看到它实际是由一格格底片的静止画面所组成。
◎透过行禅发现正道
当人在单独的抬脚过程中保持正念时——当心随着动作,以念洞察所发生事情的本质时——佛陀所教导的解脱道,便在当下开启。
佛陀所说的八正道——众所周知的中道,包含八个要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在正念强时的每一剎那,八正道中的五个要素——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思惟,都会活跃在意识中,同时由于我们开始对色法的本质有所领悟,正见也会生起。八正道中的这五个要素同时生起时,心便完全地从各种烦恼中解脱。
在运用纯净的心洞察正在发生事物的本质时,我们就不再受愚痴所束缚,而只看到现象的来去。当慧使我们对因果作用的过程有了直觉的理解,明了心法与色法如何彼此相关,我们对「法」的本质便不再存有错误的观念。由于看到每个所缘只持续一剎那,我们对「常」就不再存有幻想。也因为了解无常与其背后潜藏的苦,我们就会从「身心非苦」的幻想中解脱。
直观「无我」,让我们不再骄慢,且从有个恒常自我的邪见中解脱出来。在仔细观察抬脚的过程时,我们看到身心的苦,因此,不会再受渴爱的束缚。有「不灭之法」(the perpetuating dhammas)之称的三种心的状态—我慢、邪见与渴爱,会在轮回中让存在永恒不灭,轮回是渴爱与苦的循环,是由对究竟真理的无明所造成。审慎地专注于行禅会击毁这「不灭之法」,让我们接近解脱。
你会发现,专注于抬起脚,竟有那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可能性!而它只是出现在向前移动脚,然后放在地上而已!当然,以上在行禅指导中,对觉知的深度与细节的描述,也适用于禅坐时专注于腹部动作,以及其它所有身体的动作。
◎行禅的五大功德
佛陀描述行禅有五项额外而特别的功德。首先,常练习行禅的人,可以增强长途旅行的耐力,这在佛陀时代特别重要,当时的比丘与比丘尼,除了双脚以外,没有其它交通工具。今日禅修的你,可以试着想象自己是位比丘,而思量这个能增强体力的功德。
行禅的第二项功德,是增加禅修本身的耐力。行禅需要双倍的精进,除了用来抬脚的一般机械性的精进之外,还需要心的精进来觉知动作——这正是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如果这种双倍的精进持续在整个抬脚、向前与放下的动作中,必能强化有力而稳定的心的精进能量,每位行者都知道,这对修观十分重要。
第三,据佛陀所说,坐禅与行禅之间的平衡有益健康,两者交替,会使练习的进步速度加快。显然地,生病时很难禅修,坐太久会导致许多身体失调的状况,但交换姿势与行禅的动作,会使肌肉复苏,促进血液循环与预防疾病。
行禅的第四项功德是帮助消化。消化不良会导致很多不舒服的感觉,因而成为修习的障碍。行禅能促进肠胃蠕动,保持通畅。饭后与禅坐前应该要进行一段行禅,以驱逐睡意。在早晨起床后立即行禅,也是建立正念的好方法,同时还能避免在一天的第一段禅坐时就打瞌睡。
行禅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项功德,是建立持久的专注。由于心在行走时集中于动作的每个部分,专注便会持续不断。每个脚步都在为接下来的禅坐建立基础,时时刻刻都帮助心保持在所缘上—最后在最深的层次里,揭露出实相的本质。所以我用汽车电池来作比喻,如果汽车一直未发动,电池就会耗尽。一位不曾练习行禅的行者,很难坐在坐垫上而有任何成就;但勤于行禅的人,则会在禅坐时自动保持强固的念与坚实的定。
我希望各位都能成功地完成这项练习,愿你们守戒清净,净化言行,以创造发展定与慧的因缘。愿各位审慎遵循这些禅修指导,以深入、准确、清晰的正念,注意每个剎那的经验,因此,你会洞察实相的本质。愿大家能看到心法与色法两者如何构成所有的经验,如何由于因果而互相关连,所有的经验如何被视为无常、苦、无我。最后,你终于能当下了解涅槃——彻底根除内心烦恼的无为法。
◎五资助
修观有如耕耘一片花园,我们有种子——清楚而完整的洞察力,就是用来观察「法」的「念」。为了栽培这颗种子,滋养植物,进而收成果实——无上的智慧,我们必须遵循五个步骤,称为「五种保护」或「五资助」(Five Anuggahitas)。
就如园丁所做的一样,我们必须在小小的土地上围起篱笆,以防止鹿与兔子等大型动物在柔弱的植物一发芽时,就吃光它们。
第一种是「戒资助」(sIlAnuggahita)—即「戒」的保护,以防止粗劣野蛮的行为扰动我们的心,使定与慧无法出现。
接着,必须为种子浇水,即是要聆听佛法开示,并阅读经文,然后审慎地应用所获得的体悟。而正如过度浇灌会使植物腐坏,此时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澄清观念,绝不是要令自己困惑,迷失于混乱的观念中。这第二种保护称为「闻资助」(sutAnuggahita)。
在此我将详述第三种保护,即与老师讨论的「议资助」(sAkAcchAnuggahita),这可用栽培植物的许多程序来比拟。植物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东西,要翻动根部附近的土壤,但又不能翻得太松,否则根部会失去抓地力。要小心翼翼地修整枝叶,并剪掉枯黄的植物。如此当与老师讨论禅修时,老师会依不同的需要,给予每人不同的指导,好让我们保持在正确的道路上。
第四种保护是「止资助」(samathAnuggahita)——「定」的保护,避开如毛虫与杂草等不善心。当练习时,我们精进觉知当下生起于六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的任何一种所缘。一旦心如此清晰、专注且充满活力,贪、瞋、痴就无机会潜入,因此,我们可将定比喻为清除植物附近的杂草,或是使用一种非常有益的且合乎自然的杀虫剂。
如果有了上述四种资助,内观便有机会开花。然而,行者有执取初观或与强定有关的不寻常经验的倾向,不幸的是,这点会阻碍他们的练习,而无法熟练地进入更深的内观层次中。于此,第五种保护——「内观资助」(vipassanAnuggahita)开始作用,这是强而有力地持续到高层次的禅修,不会停下来耽溺在由内心平静而生的喜,或由定而带来的乐。对这种喜乐的渴望称为欲贪(nikanti tanhA),它非常微细,就如蜘蛛网、蚜虫、霉菌、小蜘蛛——带有黏性的小东西,最后却会阻止植物生长。
即使行者陷入这种圈套之中,一位好老师还是可以在小参中发现情况,并轻轻地将他推回正轨。所以,对禅修而言,与老师讨论个人经验是种重要的保护。
﹝三、小参﹞
◎小参的步骤
在密集内观禅修期间,个人小参应尽可能地常常进行,最好每天都有。小参有正式的结构,行者依下列方法表达经验之后,老师会针对个别的细节提出问题,然后,才会简要地给予评论或指导。
小参的步骤相当简单,你可以先用十分钟,谈谈练习时的重点,把它当作是在进行一项研究自己的报告,这实际上即是内观。试着坚持科学界使用的简洁、准确且严谨的标准。
首先,报告最近二十四小时内,你花在坐禅与行禅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如果你对此相当诚实坦白,它便可以显示出你自己对修行的诚意。其次,描述你的禅坐练习,无须详述每次禅坐,如果有几次类似的禅坐,可将特色合并在一起综合报告。试着描述一次或多次最清楚的禅坐细节,从禅修最初生起的所缘—腹部的起伏—开始,然后加入在六根门生起的其它所缘。
结束坐禅的描述后,进入行禅练习的报告。你只要叙述与行走动作直接相关的经验,无须像禅坐一样,说明连续生起的所缘,如果你在行禅中使用三分法——抬起、移动、放下,试着包含每个部分与在其中的经验。
◎出现什么,如何注意到它,有什么事发生?
对一切所缘——真的在禅修中所生起的任何所缘,请以三个阶段来报告自己的经验。第一、确认出现了什么;第二、你如何注意到它;第三、你看见、感觉或了解了什么,也就是当你注意到时,有什么事发生。
让我们以最初的所缘——腹部的起伏动作为例,第一件要做的事,是确认腹部膨胀过程中出现了什么。
「腹部膨胀了。」
其次,要去注意,并在心中默念。
「我注意到『膨胀』。」
第三个阶段是描述膨胀时发生什么事。
「当注意到『膨胀』时,我经验到不同的感受,也就是当时各种感受的变化。」
然后继续小参,以相同的三阶段描述收缩的过程,与禅坐期间发生的其它任何所缘。先简单提及所缘的出现,描述如何注意到它,以及接下来的经验,直到所缘消失或注意力移开为止。
或许以比拟来说明会有助于明了。想象我正坐在你面前,突然伸出手并张开手掌,你会看到我握着一颗苹果,你把注意力直接对准苹果,认出它,并且(由于这是个比拟)对自己说「苹果」。现在,你继续辨识苹果是红的、圆的且有光泽。最后我慢慢拳起手掌,苹果便消失了。
如果苹果是禅定的最初所缘,你要如何报告关于苹果的经验?你会说:「苹果出现了,我注意到它是颗『苹果』,它是红的、圆的且有光泽,然后苹果慢慢消失了。」
你可以用如此清晰的方式,分三阶段来报告有关苹果的事。首先,当苹果出现的剎那,你能察觉到它。接着,你把注意力对准苹果,并认识它是什么,由于你以苹果为「禅修」的所缘,你特别精进地在心中默念它。第三,你继续注意苹果,并辨识其特质,以及它从你的觉知消失的方式。这三阶段过程与实际观禅所要遵循的步骤相同,不同的是,你所观察与报告的是腹部起伏的经验。千万要注意,当观察虚构的苹果时,不要延伸臆想其多汁的样子,或想象正在吃它。同样地,在禅修小参中,你的描述要限制在直接的经验里,而非对这个所缘的臆想、想象或发表意见。
一如你所了解的,这种报告方式是实际观禅中应如何运用觉知的指引,因此,除了接受老师指导的机会之外,小参也是很有帮助的。行者通常会发现,对禅修而言,做这种报告有激励性的影响,因为这会要求他们尽量清楚地专注于自己的经验。
◎觉知、精确、坚忍
对于所缘漠不关心、随性杂乱,或失念、无意识地看着它是不够的,这不是你无心地背诵一些脑海里东西的练习。你必须全心全意地看着所缘,尽可能精确地保持专注于所缘上,如此才能洞察所缘真正的本质。
尽管我们很精进,但心会散乱,并非总是规规矩矩地一直维持在腹部。这时,新的所缘——散乱的心——生起。要如何处理呢?我们要觉知散乱,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是在心中默念「散乱、散乱」。它生起多久后我们才有所觉知?一秒?两分钟?半小时?在我们默念后又发生什么事?散乱的心立即消失了吗?心还继续散乱吗?或思绪减弱,最后消失了?旧的所缘消失前,又有新的所缘生起吗?如果你丝毫未注意到散乱心,也要告诉老师这件事。
一旦心不散乱,就回到腹部的起伏。你应该要描述自己的注意力是否能回到腹部上,通常在新的所缘生起前,心停留在起伏动作的时间有多长,在报告中说明这点也很好。
禅坐一段时间之后,各种疼痛与不悦的感受一定会生起。假如突然生起一阵搔痒——新的所缘,要记得默念「痒」,感觉愈来愈痒或维持不变?有没有改变或消失?有没有新的所缘生起,譬如想抓痒的欲望?这些都要尽量精确地描述。各种色、声、味、冷热、僵硬、震动、刺痛与心的所缘的无止尽过程也是如此,不论何种所缘,都要应用三步骤的原则。
整个过程的所有部分,就像在进行一项沉默的审查,要与经验非常靠近——不要问自己一堆问题,而迷失在思虑之中。对老师来说,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够觉知所有生起的所缘,是否拥有精确的心来保持正念,是否坚忍地完整观察到它们。对老师要诚实,如果在心中默念后,还无法发现、注意或经验到任何所缘,并不意味着你的练习都是失败的!清晰而准确的报告,可以让老师协助你练习,指出错误或加以纠正,让你回到正道上。
愿你在这些小参指导中获得利益,愿将来有一天,老师能协助你去帮助你自己。
(译者按:本期专辑内容译自班迪达尊者(Sayadaw U Pandita)所著《就在此生》(In This Very Life: The Liberation Teachings of the Buddha)一书,中译本将由香光书乡出版社出版。专辑中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班迪达尊者简介
◎一九二一年生于缅甸仰光市近郊。
◎十二岁剃度出家,二十九岁接受马哈希尊者的禅修训练。
◎目前负责「清净智禅修道场」(PanditArAma)指导密集禅修,为缅甸当代颇富国际声望的禅修大德。
◎着有《就在此生》(In This Very Life: The Liberation Teachings of the Buddha)、《解脱道上》(On the Path of Freedom: A Mind of Wise Discernment and Openness)、《宁静安乐之路》(The way to the Happiness of Peace)、《炎炎夏日的雨水》(Rain Drop in Hot Summer: Words of Advice from Sayadaw U Pandita)等书。
增长五根,悟入实相
培养五种强大的心所——五根
班迪达尊者 着
钟苑文 译
我们可透过修行佛法,从这称为「垃圾堆」的身体萃取出黄金。
这黄金的一种形式是「戒」——行为的净化,使人的行为变得温顺且有教养的力量,
在进一步的萃取后,身体会产生信、精进、念、定与慧五根,这些都是无价的珍宝。
增长五根的九种方法
观禅(VipassanA meditation)可说是种发展积极的心所 (1) 的过程,直到它们的力量大到足以持续不断地掌控心的状态。这些心所称为「五根」——信、精进、念)sati)(2)、定与慧。特别是在密集禅修里,正确的练习能发展强而持久的信根、强大的精进根、深度的定根、敏锐的念根,以及愈来愈深的慧根。而最后的产物是智慧—得以悟入实相中最深真理的心的力量,让我们从无明中解脱,并远离愚痴所导致的结果—痛苦、无明与各种的不快乐。
为了让这些发展产生,必须有适切的因素出现。有九个因素能令五根增长,兹罗列如下:
一、注意一切心的所缘是无常的;
二、以审慎与尊重的态度禅修;
三、持续不间断地觉知;
四、适于禅修的环境;
五、记得过去有助于禅修的细节或行为,特别是当困难生起时,可以维持或再造那些因缘;
六、培养七觉支;
七、认真禅修的意愿;
八、耐心且坚忍地面对疼痛或其它障碍;
九、决心继续练习,直到完成解脱的目标。
行者即使只完成前三个因素,便会有长足的进步。也就是说,如果他谨慎、尊重、持续不断地觉知心法与色法的消逝,内心的状态就会具有信、精进、念、定与慧的特相。在这些情况中,禅修的障碍 (3) 很快便会消失。五根能令心平静,清除扰乱。如果你是这样的行者,就会经验一种过去未曾有过的平静,而充满敬畏:「太棒了,这是真的!我真正经验了所有老师们所说的安详与宁静。」因此,第一根——信,就会在练习中生起。这种特殊的「信」称为「初证信」)preliminary verifield faith)。经验会引领你,相信佛法更深层的承诺确实是真的。
伴随信心而起的是种自然的激励——精力的激发。精力出现时,精进便随之而来,你会对自己说:「这才刚开始,如果我再努力一点,就会有比这个更好的经验。」增强的精进能引导心,在每个剎那击中观察的目标,念根因而强固且深入。
念根有种不可思议的能力,能带来定——心一境性。当念根剎那、剎那洞察所缘时,心得以维持稳定而不散乱,浸淫于所缘而感到满足。在如此自然的状态下,定便根深柢固且强化。一般来说,念根愈强,定根也随之增强。
有了信、精进、念与定,便具足了五根中的四根,第五根——慧,便无须特别的导引。若前四根存在,慧根便自行展现。于是,可以开始非常清晰、直觉地看到心法与色法完全分离,且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了解两者的因果关系,证信也会随着每次的内观日益加深。
看到所缘剎那、剎那生灭的行者,会感到满足,「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只有剎那、剎那生灭的色法,背后没有自我,当中没有任何『人』。」这个发现,为心带来莫大的解放与自由感。其后对无常、苦、无我的领悟,则具有特别的强大力量,能激励信根。让我们充满强烈的信心,确信佛法所说皆真实不虚。
修观好比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要以正确的角度拿稳刀身,不能太高或太低,使出恰好的力量,持续不断地在石头上磨,直到第一面完成后才能翻转刀身,再使用相同的力量与角度,开始磨另一面—这是个出自佛经的比喻。正确的角度就如谨慎地练习;而力量与磨刀的动作,则像持续的正念。如果你真能谨慎且持续不断地练习,接着,便可确保心在短时间内变得很敏锐,可直接悟入存在的实相。
方法1 注意一切心的所缘是无常的
第一个发展五根的因素,是好好地注意一切事物在生起后,都会消融灭去。
禅修时,行者在六根门观察身心,要以此方法来观察——注意一切事物生起,都会依次消失。当你确实地觉知,这概念便藉由实际观察而获得确认。
这个态度是练习时非常重要的准备。一开始就接受事物是无常、短暂的,可以预防一些痛苦反应的发生—当你透过经验发现这些事实,有时是很痛苦的,如果不接受它,行者甚至可能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来处理相反的假设——相信世上的事物可能是永恒的,它会阻碍内观的发展。
你可以先相信无常,愈深入练习,自己的经验将能证实这信念。
方法2 以审慎与尊重的态度禅修
第二个加强五根的基础,是追求禅修的审慎态度。以极度的崇敬与严谨来看待禅修,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这种态度,也有助于你思考透过禅修想要享有的利益。
正确地练习身、受、心、法等念处,可使心净化,克服痛苦、忧伤,消除身体疼痛与心理压力,并证得涅槃。佛陀称之为「四念处」)satipaTThAna)(4),意指依止四个正念的基础而禅修,这真的是稀世之珍!
谨记这点,你要非常审慎、注意地觉知于六根门生起的所缘,在禅修时,你必须试着尽可能放慢动作,体会「自己的『念』还在婴儿阶段」的事实。慢下来得以让「念」跟得上身体移动的速度,注意每个细节。
经典以比喻来说明审慎与严谨的品质。有人要走狭桥过河,桥上无任何扶手,而下方水流湍急。显然地,他无法蹦蹦跳跳地快跑过桥,只能一步步地小心行走。
禅修者也好比捧着一满碗油的人,在不得让油溢出的要求下,你可想象那审慎的程度。在你的练习中,要出现同样程度的念。
第二个例子是由佛陀亲口所说。当时有群比丘居住在森林中,表面上在禅修,但实际上十分懒散。禅坐结束后,他们会突然且失念地跳起来,漫不经心地四处游走。他们看着枝头的鸟儿与天空的云朵,丝毫不管束自己的心,在修行上当然没有任何进步。
当佛陀知道此事后,发现这群比丘错在不尊重「法」、老师的教导与禅修,于是,向他们说捧油碗的譬喻。佛陀的教诲激励了他们,决定从此对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审慎、严谨。结果在短时间内所有人都证悟了。
你可以在禅修中以自己的经验来证实这项结果。慢下来,审慎地移动,你将能在注意自己的经验上,运用尊重的特质,你的行动愈缓慢,禅修的进步愈快。
当然,人活在这世上,必须要能适应一般的环境。有些情况必须要求速度,如果你以蜗牛的速度行驶于高速公路上,你最后可能会入狱或死亡。相对地,在医院中,则要以极度的温和来对待病人,容许他们缓慢移动。如果医生、护士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医院的工作,而催促他们,病人会很痛苦,也许最后还会进太平间呢!
行者要能了解自己的处境,不论身处何处,都要适应环境。在禅修或其它情境中,如果有人等在你后面时,最好要考虑周详,而以正常的速度移动。
总之,你必须了解,人的首要目标是发展正念,因此,当你单独一人时,最好回复缓步徐行。你可以慢慢地吃,用最强的正念来洗脸、刷牙与洗澡——只要无人排队在后面等待洗澡。
方法3 持续不间断地觉知
不屈不挠地持续正念,是发展五根第三个重要因素。行者必须试着尽量处在每个剎那中,一剎那接着一剎那,没有任何间断。以此方式,可以确立正念,它的力量也会增长。守护我们的「念」,以阻止烦恼)kilesa)—有伤害与痛苦性质的贪、瞋、痴—潜入,并使我们失念。烦恼无法在强念中生起,这是生命的真相。当心不再烦恼,就不会有负担,轻松且快乐。
尽一切努力来保持正念,一次只做一个动作,当要改变姿势时,先把动作分解成单一的小动作,并以高度的审慎注意每个动作。当你想站起来时,注意睁开眼皮的意图,然后,看眼皮开始要动时的感觉;接着,注意手从膝盖离开、抬起腿来等。一整天都要觉知,甚至是细微的动作—不只是行、住、坐、卧,还包括闭眼、转头、开门等。
除了睡眠时间外,禅修者要持续保持正念。事实上,如此密集地持续,是无时间考虑、迟疑、思考、反应,或以经验来和曾阅读过与禅修有关的书比较,时间仅仅足够用于全然的觉知。
经典将修习佛法比喻为升火,在火柴与放大镜尚未发明前,要以原始的摩擦生热法来起火。人们以手握着一种弓形的器具,将成圈的丝线缠绕在一根垂直的棒子上,其一端嵌入一小块有凹槽的板子,塞满木屑或树叶。随着弓前后移动,棒端会快速旋转,最后燃起树叶或木屑。另一个方法是以两手掌握着,简单地转动棒子。不论以何种方法,人们摩擦再摩擦,直到累积足够的摩擦力,而让木屑着火。想象如果他们摩擦十秒,接着便休息五秒,会怎么样呢?你觉得火升得起来吗?就以此方式,必须持续地精进,才能点燃智慧之火。
你可曾研究过变色龙的行为?经典以这种蜥蜴来形容断断续续的练习。变色龙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接近目标,一旦看到美味的苍蝇或其它猎物,牠会突然地迅速向前冲,但却无法立刻到手,牠快跑一小段路后,会停止下来凝视天空,东张西望,接着再向前跑一段,而后再次停下来凝视。牠永远无法在第一次向前冲时到达目的地。
如此一曝十寒地练习,以伸懒腰的时间保持正念,接着做白日梦的人,就是变色龙行者。尽管变色龙缺乏持续性,仍然得以生存,但行者就不能如此。有些行者会停下来反应,或在每次有新经验时停下来思考,想知道内观已达到何种阶段。有些人无须新奇的经验,他们思考并忧虑类似的事:「我今天觉得疲累,也许睡眠不足,也许吃太多了,或许正需要闭目养神。脚好痛,不知是否起了水泡,这会影响禅修!也许该睁开眼睛检查看看。」这正是犹豫的变色龙行者。
方法4 选择适合禅修的环境
第四个发展五根的因素,是要确保有个能让内观展现的适合环境。正确、合宜且适切的活动可带来观智。要符合七种合适的型态,以创造适于禅修的环境。
〔住所〕
首先是「住所」。禅修环境要配置完整,能维持生计,这种地方才有可能让人获得内观。
〔行境〕
第二项大家熟知的是「行境」(译按:指行乞的村落),这与古代每日托钵的例行路线有关。比丘的禅修地点与村落距离要够远,才不致分心;但也要够近,才能在托钵时依赖村民的供养。对在家行者而言,不但要容易取得食物,还得供应充足,但不能因这些事分心。此前提意指行者须避开会破坏个人禅修的环境,因繁忙且活动多的地方,会让心容易从禅修的所缘转移。简单地说,相当程度的安静非常重要,但不能太远离尘嚣,以致无法取得赖以维生的各种必需品。
〔谈话〕
第三项是「谈话」。在禅修期间,适合的谈话在种类与次数上,都要有所限制,注释书将此限定为聆听佛法。我们可以再加上与老师一起进行的佛法讨论——小参。在练习中偶尔花些时间讨论,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进行的方式感到困惑或不确定时。
但要记住,任何事只要过度就会有害。我曾在某个地方教学,那儿种有盆栽,有位学员过度热心地一直为盆栽浇水,以致所有的叶子都掉光了。如果你忙碌于太多的佛法讨论,同样的情况也会在你的禅定中发生。即使是老师的开示,也要仔细评估,一般原则是练习分辨,判断听到的是否有助于发展已生起的定,或令未生起的定生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行者必须避免那样的情况,甚至选择不去听老师开示,或不再安排更多的小参。
在密集禅修中,行者当然必须尽量避免任何交谈,尤其是闲谈俗事。甚至严肃的佛法讨论,有时也不适宜。在禅修中,要避免与同修者辩论教义。而最不适宜的是谈论食物、住所、生意、经济、政治等,这些称为「畜生论」(animal speech)[1]。
禁止这类言谈的目的,是在避免行者分心。佛陀慈悲地对禅修者说:「热切的禅修者不应放纵于言谈,如果经常交谈,会导致分心。」
当然,在禅修中可能免不了需要交谈,你应审慎地不要超过绝对必要的沟通,同时在谈话的过程中保持正念。首先会有想说话的渴望,要说什么与如何说的想法会在心中生起,你应小心注意,并在心中默念所有这些想法——心准备好要说了;接着是说话的实际行动,此时会伴随身体的动作,你的双唇与脸部的动作,以及其它随之生起的表情,这些都要成为「念」的所缘。
几年前,缅甸有位刚退休的政府高级官员,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读过很多译成缅甸文的经典与文学,也花了一些时间禅修。他的禅修功夫不深,但由于拥有很多知识想教导别人,因而成为老师。
有天,他来到仰光中心禅修。当我指导行者时,通常先解释禅修,然后将我的教学与经典比较,试着调和明显的差异。这位先生立刻问我:「这些引述摘录于那部经典?参考数据是什么?」我客气地劝他说,忘了这件事继续禅修。但他无法做到,连续三天都在小参时排队,质问相同的问题。
最后我问他:「你为什么在这里?你是来当我的学生,还是想来教我?」对我而言,他看起来似乎只是想来显示他的知识,而非真的想来禅修。
这个人轻率地说:「哦!我是学生,你是老师。」
我说:「三天以来,我都试着婉转告诉你,但现在我必须直接跟你说。你就如一位牧师,主要工作是为新郎与新娘证婚。有天,当自己要结婚时,却不想站在新郎该站的位置,反而站上圣坛主持婚礼,群众们都感到非常诧异。」他终于明白,而承认自己的错误,尔后成为顺从的学生。
真正想了解佛法的行者,不要试图模仿这位先生。事实上,经典也曾提到,一个人不论学得再多或经验再丰富,在禅修期间还是不要为所欲为,而须非常柔顺服从。就这件事来说,我想与你们分享年轻时养成的态度。当我在某个领域中技巧尚未纯熟、能力无法胜任或经验不足时,我不会莽撞强加意见;即使我已技巧纯熟,足以胜任且经验丰富,我也不会介入,除非有人征询我的意见。
〔人〕
第四项是「人」,主要与禅修老师有关。如果老师的指导能让人进步,发展已生起的定,并令未生起的定生起,他即是位适合的老师。
另外两个与「人」有关的部分,一是团体中支持禅修者,一是团体中相关的其它人。在密集禅修中,行者需要很多支持。为了发展念与定,他们放弃世俗的活动,因此,必须有朋友协助执行购物、准备食物、修护住处等琐事,以免在密集禅修中分心。对忙于团体练习的人来说,去细想自己对团体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敏锐地设身处地为其它行者设想,是非常有帮助的。唐突或吵杂的动作会打扰别人,请将这点牢记在心,尊重其它行者,自己便能成为合适的人。
〔食物〕
第五项是「食物」,意指找到个人适当的饮食,将有益于禅修的进步。然而,要谨记在心的是,不可能一直满足自己的每样嗜好。团体禅修有时规模相当大,为大家烹煮的食物要一起准备好,在此情况下,最好要能适应,接受团体所提供的任何食物。如果禅修被食物不足或厌恶的感觉所困扰,方便的话,可以试着修正。
◎玛帝卡玛塔的故事
曾经有六十位比丘在森林中禅修,他们得到一位非常虔诚的在家女众玛帝卡玛塔(MAtikamAtA)的护持。她试着去找出他们的喜好,并每天烹煮足量的食物供养他们。一天,她走近这群比丘,询问在家众是否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禅修。
他们告诉她:「当然可以!」并指导她禅修。她欢喜地回去开始练习,持续禅修,即使在做饭或做家事时也从未间断,最后证得阿那含果(AnAgAmI)(5)。由于过去所累积的功德,使她同时具有天眼、天耳通—可看到远方的东西,听到远处的声音,以及能了知他人想法的他心通。
玛帝卡玛塔满怀喜悦与感激,心想:「我所明了的佛法真是殊胜,虽然我这么忙碌,每天要料理日常杂务,并为比丘们准备食物,我相信那些比丘一定比我更进步。」她以天眼通察看六十位比丘的禅修状况,令她震惊的是,他们竟然无人获得丝毫的观慧。
「出了什么事?」玛帝卡玛塔纳闷极了!她又以神通探究比丘们的情形,看到底是那里出了问题—并非地点的问题,也不是他们发生冲突,而是没有吃对食物!有些比丘喜欢酸的口味,有些则喜欢咸的,有人喜欢辣椒,有人喜欢糕饼,且仍然有些人喜欢素食。出自于他们教导她禅修,而令她证果的感激之心,玛帝卡玛塔开始在饮食上满足每位比丘的喜好。结果,比丘们很快地都成为阿罗汉(arahant)(6)—完全觉悟的人。
这位妇女快速且高度的成就,以及她的智能与奉献,给为人父母者与照顾者一个良好的典范——为他人的需要提供服务的人,无须放弃对于深观的渴望。
◎在修学佛法上,无须有素食的限制
就此主题,我想谈一下素食主义。有些人认为素食才是道德。在上座部(TheravAda)(7) 佛教里,并不认为这作法能引导人对真理有特殊的理解。
佛陀并未完全禁止食肉,只是为此制定某些规则,例如不能特别为满足个人口腹之欲而杀生。提婆达多(Devadatta)(8) 曾要求佛陀制戒禁止食肉,但佛陀在深思之后,拒绝了这项作法。
当时与现在一样,大多数人吃的是肉类与蔬菜混合的食物,只有婆罗门与高级种姓阶级的人是素食者。当比丘们托钵时,他们接受所有种姓阶级的人供养,区分素食与肉食的供养,则有违托钵的精神。再者,不论是婆罗门或其它种姓阶级的人,都可以加入僧团成为比丘、比丘尼,佛陀也同时将各种可能性都考虑进去。
因此,在修学佛法上,无须有素食的限制。当然,平衡的素食有益于健康,同时如果出于慈悲的动机不吃肉,这个推动力也确实是良善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你的新陈代谢已适应肉食,或有其它的健康需要必须吃肉,则不必有罪孽深重或有害于修行等想法。所以,一种无法由大多数人遵循的规则是无效的。
〔气候〕
第六项是「气候」。人类对于气候有很强的适应力,不论气候多热或多冷,都可以找到让自己舒适的方法。当这些方法有限或无法取得时,禅修会被打扰。这时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温和的气候里练习。
〔姿势〕
第七,且是最后一项是「姿势」。在此谈及的是传统的四种姿势——行、住、坐、卧。坐姿对止禅(samatha meditation)(9) 最有帮助,在马哈希尊者(MahAsI Sayadaw)[2] 的传统中,修习内观即以坐、行走为基础。对所有型态的禅修而言,一旦建立起动力,姿势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四种姿势中的任何一种都很适合。
初学者应避免卧姿与站姿。站姿会很快带来身体的痛苦——腿的压力与紧张,这会干扰练习。而卧姿的问题则是会引发睡意,无须太多的努力就可以维持这姿势,且非常舒适。
检查你自己的情况,看看以上七种适合的环境是否已经出现。如果尚未具足,也许要做点调整以符合要求,如此你的练习才能有所进展。如果这些安排的前提是为了让禅修进步,就不算是以自我为中心。
方法5 运用过去有助于禅修的细节
第五个发展五根的方法,是以「禅相」成就内观禅修。
这来自过去曾有的良好禅修的细节——良好的「念」与「定」。我们都知道修行会起起落落,有时会高居于定境的云端;其它时候,可能会低落沮丧、充满烦恼,而无法觉知任何事情。
运用禅相的意思是,当你在定境的云端或念力强时,要试着注意是什么细节,导致这良好的禅修。你如何用功?有什么清楚的细节,在这良好的禅修中发生?下次遇到困难时,你就能记得这良好正念的因素,并且让它再度生起。
方法6 培养七觉支
第六个发展五根的方法,是培养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这些心所确实是产生觉悟的因素,当它们存在并活跃于心时,便会助长觉悟,或可说更接近觉悟。
再者,七觉支属于所谓的「圣道与果心」。在佛教里,我们所说的「心」是指特定的、剎那的心的型态—内心特别具有可辨认特相 (10) 的事件。道与果心是相互连接的内心事件,而此构成了觉悟的经验,它们是当心的注意力由有为法转到涅槃或无为法时所发生的情况。这种转移的结果,就是断除了特定的烦恼,因此,心已不同于以往。
当为了创造道与果心生起的因缘而修行时,了解七觉支的行者,可运用它们来平衡其禅修。当心沮丧时,以精进、喜与择法觉支来振奋它;而当心太活跃时,则以轻安、定与舍觉支来使它平静。
行者可能会常常感到沮丧、气馁、失念,或觉得禅修糟透了,也无法像过去一样以念撷取所缘。此时很重要的是脱离这个状态,他必须寻找具有鼓舞或激励作用的事情,让心活跃起来。有个方法是聆听精彩的开示,可以带来喜觉支;它可以激励更强的精进觉支;也可经由有关禅修知识的提供,而加深择法觉支。喜、精进与择法觉知,是最能帮助我们面对沮丧与气馁的三个觉支。
一旦激励的开示引出喜、精进与择法觉支,你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让心清晰地聚焦于观察的所缘上,因此,所缘会清晰地出现于心眼中。
其它时候,行者也许有不寻常的经验,或因其它原因而被愉快、狂喜、欢乐所淹没,心变得活跃而过度亢奋。在禅修时,可看到有的行者眉开眼笑,走起路来飘飘欲仙。由于过度精进,心会悄悄溜走,拒绝专注在现前剎那所发生的事情上,如果注意力接触某个目标所缘,它立刻会背离原来的所缘。
倘若你发现自己极度兴奋,则必须以轻安、定与舍三个觉支来恢复平稳。开始的好方法是了解自己过度精进,并反思:「没有什么好急的,佛法会自己展现出来,我只要平静地坐着,并且以轻柔的觉知来观照。」这会促进轻安觉知。然后当精进平稳下来,就可开始致力于定。最实用的方式是缩小禅修的范围,不要注意太多所缘,而完全专注在少数所缘上。心会很快恢复正常,放慢步调。最后就可采取舍的态度,以此想法来抚慰心:「行者没有偏好,没什么好急的,对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事,就是观照任何发生的事,不论好坏。」
如果你可以维持心的平衡,平抚亢奋,并从沮丧中振作,就可确信智慧很快便会自行显现。
事实上,有能力在练习时调整不平衡的人,就是位合格的禅修老师了。若老师能在小参中稳定地把学生的状态都记录下来,则可以辨认并纠正许多行者易犯的过度情形。
我想提醒所有行者,在想到禅修有那里出问题时,千万不要气馁。行者就如同婴儿或小孩,我们都知道,婴儿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当从一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时,必须经历许多心理与生理的剧变。他们会显得十分烦躁且难以照顾,不时地呜咽或嚎啕大哭,没有经验的母亲,在这期间也许就会为孩子感到担忧。
但事实上,婴儿如果未经历这种痛苦,便无法成长,他的苦恼通常是发展进步的征兆。因此,如果你感到练习的结果失败,不要忧虑,你也许像小孩一样,正从一个成长的阶段,过渡到另一个成长的阶段。
方法7 培养认真禅修的意愿
第七个发展五根的方法,是勇敢地精进练习,甚至愿意奉献出自己的身体与生命,为了能持续不间断地禅修。这意味着我们对身体的观照,比习惯给予的观照程度来得少,与其花时间装扮自己,或满足舒适的渴望,不如尽量奉献精力于禅修。
虽然现在我们觉得朝气蓬勃,但当我们去世时,身体便毫无用处。尸体有什么用呢?身体就好像脆弱的容器,只能在未受损时使用,一旦它掉落地上,对我们来说,便毫无用处了。
当我们活着,仍保有相当的健康,有幸能练习禅修,让我们在还不致于太迟、身体还未成为无用的尸体之前,试着从身体中萃取珍贵的本质吧!当然,我们的目标并不在于延缓这个结果,仍应注意维护身体健康,只要还能继续禅修。
你也许会问,我们能从身体中萃取什么珍贵的本质?曾有个科学研究,测定人类身体组成物质—铁、钙等—的市场价值。我相信一定不值一美元,萃取所有这些元素的成本,一定比这全部价值大好几倍。未经过这萃取过程,尸体除为土壤施肥之外,便毫无价值。如果死者的器官可以移植到活人身上,那是很好的,但在这个例子中,到成为完全无生命或价值的尸体,就已经迟了。
身体可视为垃圾场,充满污秽、令人作呕的不洁之物。对于缺乏创造力的人来说,在垃圾场里,即使可找到些东西,他们也会觉得毫无用处。然而,创新的人则了解资源回收的价值,他可能去除那些东西的脏臭,并清洗干净,便可再度利用,现在就有许多描述作回收生意而成为百万富翁的故事。
我们可透过修行佛法,从这称为「垃圾堆」的身体萃取出黄金。这黄金的一种形式是「戒」——行为的净化,使人的行为变得温顺且有教养的力量。在进一步的萃取之后,身体会产生信、精进、念、定与慧五根,这些都是透过禅修,而由身体萃取出的无价珍宝。
五根增长之后,心就不再受到贪、瞋、痴所支配。当心不再有这些痛苦与沉重的烦恼,便能经验微妙的、非金钱可买到的快乐与平静。他会变得安详而温柔,旁人也会感到振奋。这种内在的解脱不受限于任何环境与条件,只有热切禅修的结果可以获得。
任何人都能了解,这种内心的痛苦状态,不会如我们所愿消失。谁不曾在沉迷时,与那明知会害人的欲望搏斗?可有人不曾在暴躁、乖戾的情绪中,希望转为快乐与满足?可有人无法体验困惑的痛苦?根除生活里产生痛苦与不满的倾向是可能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容易。心灵的功课是严苛的,同时也是使人有所斩获的,然而,我们不应因此而气馁。观禅的目标与结果,可让我们免于各种形式、层次、阶段的身心苦恼,如果你渴望这种自在,应该高兴有机会努力来达到这结果。
现在就是开始努力的最佳时机,如果你还年轻,应该庆幸拥有良好的状态,因为年轻人最有精力来练习禅修;如果你年纪比较大,可能体能较差,不过,也许你因看透生命而获得智慧,例如了解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预期。
〔「我被迫切感抓住了!」〕
佛陀时代,有位来自富裕家庭的青年比丘,年轻健壮的他,出家前有很多机会享受各种娱乐。他很富有,也有众多亲友,财富让他拥有各式各样的嗜好。然而,他放弃这一切而寻求解脱。
一天,国王骑马经过森林,遇见这位比丘,国王说:「尊贵的先生!你年轻健壮,正值青春,又生于富裕的家庭,有许多享受的机会,为何你要离家而穿上僧袍,过隐居的生活呢?你不觉得寂寞吗?不会觉得厌倦吗?」
这位比丘答道:「哦!伟大的国王,当我听到佛陀的开示,心中激起一股迫切感,一股很大的迫切感抓住了我,我希望在死前,及时从身体中萃取最好的效用,所以,我放弃了富裕的生活而穿上僧袍。」
如果你还未有宁舍身命的迫切感,尚未被禅修的需要性所说服,佛陀的话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他说人应该要思考:整个有情世间,其实仅仅是由不断生灭的心法与色法所组成,两者不会在一剎那中停留,它们不断变迁,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在这样的身心中,就会知道无法做任何事以阻止它们发生。当我们年轻时,希望能快点长大;而当老去时,却又陷入不可逆转的衰老过程之中。
我们希望身体健康,但这希望无法保证实现,我们终其一生都会被疾病、受伤、疼痛、不适所苦。长生不老是不可得的,所有的人都会死亡。死亡正好与我们的希望相反,然而我们无法阻止它,唯一的问题是,死亡早晚会来临。
地球上没有人可以保证我们成长、健康与长生不老的希望,人们却拒绝接受这事实,老年人希望看起来年轻,科学家发明各种疗程来延缓人类老化的过程,他们甚至试着要让人起死回生!当生病时,我们服药来让自己感到舒服,但即使痊愈后,还是会再生病。我们无法蒙蔽自然的本质,也无法逃避年老与死亡。
这是有情众生的主要弱点—众生缺乏保障。没有可以避开年老、疾病与死亡的安全庇护所。看看其它众生,看看动物,而最重要的是看看你自己。
如果你深入练习,对这些事实就不会感到意外。如果你能以直觉的领悟,看见心法与色法如何剎那、剎那不间断地生起,便会了解没有任何庇护所可以让你逃开,你没有任何保障。然而,如果你的领悟尚未触及这点,也许思考生命的不稳定性,也能引发迫切感,激发想禅修的强烈动力。观禅可以引领你到一个超越这些恐惧的地方。
有情众生另外还有个很大的弱点—没有财产。这听起来也许有点奇怪,我们一出生,立刻开始吸收知识,获得证书。大多数人找到工作,然后以薪水购买很多物品,称它们为「自己的财产」。而在相对关系上,也的确如此,毋庸置疑。如果财产真正属于我们,我们就永远不会与之分开;如果我们觉得能恒久拥有,那么,它们还会破碎、遗失或遭窃吗?人类死亡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带走,一切所获得、累积、储存、贮藏的东西都会留下来,所以说一切众生都没有财产。
我们所有的财产都会在死亡那刻留下。财产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不动产——建筑物、土地与房地产等,习惯上这些属于你,但在你死亡时必须留下它们。第二种是动产——椅子、牙刷与衣服,当你存在于地球,四处游历时带着走的所有东西。接着,还有知识——艺术、科学,以及你赖以维生的技术与其它知识。
只要我们的身体处于良好、可工作的状态,这知识财产便不可或缺,然而,也不保证它们不会遗失。你也许会忘记所知道的事,或由于政府的命令与其它不幸事件,而让你无法发挥专长。若你是外科医生,有可能严重地跌断手臂,或因安宁遭到破坏,而神经质到无法维持生计。
没有任何财产于存在地球期间可带来保障,更遑论下一世了。如果我们可以了解,人无法拥有任何东西,而生命如此短暂,那么,当在不可避免的事发生时,我们就会感觉到平静许多。
〔唯一真正的财产〕
无论如何,有某些东西会跟随人类穿越死亡之门,这就是「业」(kamma)—行为的结果。我们的善、恶业都会如影随形,即使想摆脱也无法如愿。
相信业是你唯一真正的财产,可带来强烈的渴望,热切且彻底地修习佛法。你会了解有益的善行是自己未来快乐的投资,而恶行则会回报在自己身上。
因此,你会基于善意、慷慨、仁慈等崇高的想法来行事,会捐款给医院与那些因不幸而受苦的人。你会扶持家人、老人、残障者、贫困者、朋友,以及其它需要帮助的人。你会希望以纯净的行为、温顺的言行来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由于你致力于禅修,并平息心中生起的邪恶烦恼,而造就一个安详的环境,你会经历内观的各个阶段,最后了解终极的目标。所有具有功德的行为—布施、持戒、修习等,将如影随形地跟随你到死后。不要停止培养这些善法!
我们都只是渴爱的奴隶,真是可耻!却是千真万确。渴望贪得无厌,一旦我们获得某些东西,便会觉得并不如想象中满意,于是又去试其它东西。这是生命的本质,就好像企图用捕虫网来舀水一样,众生无法满足于听从渴望的支配,或物质的追求。渴望永远无法满足渴望,如果我们正确了解这项真理,便不会以这种自我打击的方式来寻求满足。因此,佛陀曾说知足是最大的财富。
有个故事,说有位编织篮子的人,他很单纯,喜欢编织篮子,吹吹口哨、哼哼歌,一天就在工作中快乐度过了,晚上便回到小屋就寝,一觉到天明。有天,一位富翁经过,看见这位贫穷的编织工人,生起一股悲心,并给他一千元。「拿着吧!」他说:「好好地去享受一番。」
这位编织工人满心感激地收下钱,他这生中从未看过一千元。他回到那摇摇欲坠的小屋中,不知要把钱存放在那里,但小屋太不安全了,他担心强盗,甚至担心老鼠会啃食它,于是整夜无法成眠。
第二天,他带着一千元去工作,但无法哼歌或吹口哨,因为他非常担忧这笔钱。那晚他再度失眠,隔天一早,便把这一千元还给富翁,对他说:「把快乐还给我吧!」
你也许会以为佛教不鼓励追求知识或证书,或辛苦工作赚钱,让你可以养活自己、扶持家人与朋友,并为值得的理由或团体而奉献。不!当然要利用你的生命与聪明才智,且以合法与诚实的方法来获得。重点是要对你所拥有的感到知足,而不要变成渴望的奴隶—这才是佛陀的教诫。思考众生的弱点,便可以在年老多病而无法修行,只能离开这无用的尸体之前,从身体与生命中获得最多。
如果你勇猛精进地练习,不执取身体或生命,你可以发展出得以使人解脱的精进,而完成禅修更高的阶段。如此无畏的态度,不仅包含于第七个培养五根的因素里,也包含在第八个因素中。这第八个特质,是处理痛苦时的耐心与坚忍,特别是身体的苦受。
所有行者都熟悉这种禅坐中会发生的不舒服感——心因反应苦受而生的痛苦,以及心因必须身处于练习之中,为抗拒此种控制而生起的痛苦。
一小时的禅坐有很多事要做。首先,你要尽量保持在最初的所缘上,对习惯四处奔驰的心来说,这种限制与控制是非常具有胁迫感的。维持注意力的过程会变成一种限制,这个心的限制——抗拒控制——是痛苦的一种形式。
当心充满了抗拒,身体通常会跟着反应,紧张生起,你很快就会为苦受所包围。有了最初的抗拒,以及这加在其上的痛苦,你手上有相当的苦差事要做哦!你的心受到限制、身体紧绷,你对直接观察身体的疼痛失去耐心,现在你的心完全疯狂了,也许充满着厌恶与盛怒。现在你的痛苦有三重——心最初的抗拒、身体实际的痛苦,以及色身的苦所导致的内心的苦。
方法8 耐心且坚忍地面对疼痛或其它障碍
这是你运用第八个因素来增长五根的好时机,试着以耐心与坚忍直接观察痛苦。如果你还未准备好以耐心来面对它,便是为贪、瞋等烦恼开启了一扇门。「哦!我恨这痛苦!但愿我能回到五分钟前美好舒适的状态就好了。」在贪、瞋出现,并且我们失去耐心时,心也会变得混乱迷惑。没有任何所缘是清楚的,同时也无法看到痛苦的真正本质。
此时,你会认为疼痛就如刺一般,是修习的障碍,也许就会决定变换姿势,好让自己「更加专注」。如果这种动作变成习惯,你便失去加深禅修的机会。身体静止不动,是心平静与安宁的基础。
不停地动,的确是隐藏疼痛本质的好方法。疼痛也许就在鼻子正下方——经验中最明显的部位,但你移动身体,故意忽视它,如此便失去了一个了解痛苦的绝佳机会。
事实上,打从我们出生在地球开始,就与疼痛一起生活,它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接近,为什么要逃离它呢?如果疼痛生起,客观看待它,将它视为是个以崭新且深刻的方法,来真正了解某件熟悉东西的绝佳机会。
偶尔当你不在禅修时,可练习以耐心对待苦受,特别是如果专注于某件感兴趣的事。假设你是个爱下棋的人,你坐在椅子上,非常专心看着棋盘,对手刚下了一步极漂亮的棋,将你一军。你或许已在椅子上坐了两个小时,但丝毫不觉姿势受到限制,因为你希望找到能脱困的策略。你的心完全沈浸于思考之中,如果真的有感觉疼痛,你也会彻底忽略,直到达成目标为止。
更重要的是,在禅修时练习耐心,这比下棋还能发展更高层次的智慧,也能让我们脱离初级阶段的困境。
〔对付疼痛的策略〕
洞察「法」的真实本质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发展定的程度,心愈定,愈能洞察并了解实相。当人在觉知苦受时更是如此,如果定力较弱,就无法真正感觉到经常出现在身体上的不舒服。而在定力开始加深时,即使最轻微的不舒服都会变得很清楚,它会被放大与夸张地呈现。大多数的人类都像近视一般,察觉不到这种感觉。没有定的眼镜,这世界显得朦胧、模糊且难以辨认,但当你戴上眼镜,一切都清楚明亮。不是因为所缘改变,而是视觉变敏锐了。
当你直接用肉眼看一滴水,看不到什么;但如果把它放到显微镜下,就会开始看到其中发生很多事情——很多东西在舞动、移动,你会被水吸引住。如果你能在禅修中戴上定的眼镜,你会很惊讶,在疼痛看来停滞不动又无趣的地方,竟发生很多变化。定愈深,你对疼痛的了解也愈深刻。你会愈来愈着迷于自己所看到的,也愈来愈清楚看到这些苦受处于不断变迁的状态,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改变、减弱、增强、变化与舞动,定与念愈来愈深刻、敏锐。偶尔,当这场表演变得精彩绝伦时,会突然意外地结束,好像戛然落幕一样,疼痛便奇迹般消失了。
不能唤起足够勇气与精力来面对疼痛的人,便永远无法了解藏在其中的潜力。我们必须培养心的勇气,勇猛精进来面对痛苦,让我们学习不逃避痛苦,而直接走向它。
当疼痛生起,第一个策略是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