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太上老君静心咒翻译

发布时间:2023-10-23 11:31:18作者:诵读

  念诵道家静心咒可以让我们得到道法的护佑,使我们自身的罪业得到消减,也可以为我们增长智慧,使我们对人生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而且通过念诵静心咒还可以帮助我们化解内心中阴郁和黑暗,使我们的内心充满正能量和光明。那么太上老君静心咒翻译是什么呢?

  太上老君静心咒

  老君曰: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 强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 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静,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 惟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惟见于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住。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惟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既惊其神,即着万物。 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毒欲,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急急如律令。

太上老君静心咒翻译

  太上老君静心咒翻译

  (1)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又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说常清静经》,简称《静心咒》、《常清静经》。作者不详。此经主要阐述“如何清静,渐入真道”。“太上老君”,道教徒对“老子”的尊称。“太”为大之意,“上”为尊之意;高真莫先众圣共尊,“太上”系道门最高之辞,用以称呼其神仙体系中品位极高之神。老即寿,君是尊号,道清德极,所以称为君。说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常为恒也。清为元,静为炁,经为法。一则为圣人之径路,二则为神仙的梯凳。凡学道的人,都因经戒而成真圣。圣人没有不借经而成为圣人,不凭借元炁而成道的。《清静经》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历来为此作注者众多。《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把《清静经》放在众经之首,每日持诵,可知该经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每每朗诵此经“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静”、“渐入真道”。

  (2)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老君,太上老君的简称。曰,称、说。大道,道是至高无上的,是在没有天地之前,有一个没有形状的最高能源,《道德经》中说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间万物都是由她所生。《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天地万物皆为“道”的化生,故注称“大道”。她是不可名状之物,而又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无形,视之不见。生育,育,养育,长养阴阳,所以叫生育,阳为清,上升为天,阴为浊,下降为地,此言大道是永恒不灭的,天地万物,都是从她而生,由她所养,最后由她化解,她是万有之源,万化之本。所以说她生育天地。

  (3)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至高无上,极尊至贵的道。无情,没有偏爱及私情。运行,旋转运行,此处指化生万物。日月,指日月星辰及世间万物。此句言人有喜、怒、哀、乐等表现,都是从一个“情”字中而来,然而不可名状的大道,虽然万物都在她的包容之中,但她则是一视同仁,没有半点偏爱和私护,在大宇宙中旋转运行,没有止息,也没有偏差,试想这种充沛的能力及行为,是谁给她的呢?那就是没有一分一毫私情的大道。

  (4)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名,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大道,因无形无象,所以叫无名。《道德经》云:“道常无名。”无名指有功而不为名的意思。《道德经》又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不有指不为已有,也是指无名之意。长养,生长养育。万物,指世间万事万物。此句言大道自生万事万物而不为已有的博大胸怀和无私。

  (5)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吾,即我。不知其名,不知道她的名称,如何称谓她。强名,勉强称名。此句言大道是万事万物产生、发展、灭亡的根源,就连太上老君都不知道怎么称呼她,给她定称,就勉强称之为“道”。《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此段总的是讲,太上老君教人知道什么是万事万物的根源,她是没有形状、没有情欲、没有名字的大道之体,她是天地万物的运作长养的惟一操作者。没有她,世界将毫无生机可言,凡是有智慧的人士,应当观察她的永恒常存,向她学习。一要学习她的无形。“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二要做到无情,无情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七情六欲,心地才能清静,本性才能永住。第三要做到无名。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名中生出,修行的人,如果能做到舍去有形之身,忘掉肉体之我,即是大道无形之功;能做到一念不动,心地圆满无缺,即是大道无情之功。能做到这些,在你的性海中无一物可思,无一事可言。达到不可名状的元始先天境界,即有无名的大道之体了,到此则万福并致,圆满无缺,常此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

  (6)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夫,发语词。清为天,正阳之炁,上升为天。浊为地,正阴之炁,下结为地。有清有浊,指能清能浊,如宇宙中有清水就有浊水一样。动,指动态。静,指静态。有动有静,指能动能静。天清,指天动而清。地浊,指地凝而浊。天动地静,指天地有动有静。男清,男了有神炁之清。女浊,女有有败血之浊。男动,男子好动。女静,女子好静。降本,归于根本。流末,返于末端。此句说:道分清浊动静之喻,男女动静之机,清浊动静之理,男女清浊之用,动静之机,万物本末之由。

  (7)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源,源头。基,基础、根本。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指清、浊、动、静乃相对之态,有晴天就有阴天,有生就有死,两者相互转化的运动,才有生生不息的大道运行。

  (8)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此句言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鳖蛟龙,鱼鳖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于至道,至道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炁,体道合真,万物悉归耳。”

  此段总述了,所谓大道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无形的运作,丝毫没有一点自私的作为,这样才能做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境界。清、浊、动、静、天、地、男、女,万事万物的生生化化,由本到末的运行,永不停止,人在其境,如果迷于其中,随波逐流,便是生死轮回!如果放下身心,合于大道的清静无为,便是道德崇高的人了。

  (9)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神,此处指人的元神本性,来自无极中的真阳之灵。心,元炁结成的东西,圣人云:“声色不止神不清,思虑不止心不宁,心不宁兮神不灵,神不宁兮道不成。”七情六欲,是识神著了外境而生之贪念,元炁所结成之心,本来也是好静,但贪欲之念一起,牵动一心,就不再平静了。此句言人的心神本来清静,都是因世欲之事干扰,而使之不清静。

  (10)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遣,去除。澄,澄清。此句言人能去除七情六欲,内守元和自然之炁,内心自然而然就会安静,七情六欲就不能存在。古仙云:“欲从心起,息从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静。”

  (11)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六欲,指六根,六根指眼、耳、口、鼻、心、意。欲,染著之貌,情爱之喻。观境而染,谓之欲。所以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上之人如果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那么六欲自然而然就会消灭不能存在。三毒,指身、心、口。人有身时,身有妄动之业。心有妄思之业,口有妄语之业,又说三毒为三尸,上尸彭琚、中尸彭瓒、下尸彭矫。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人若能断其华饰,远离滋味,绝其淫欲,去此三事,就能使毒消灭,三毒既灭,就能神如炁畅,自然清静。

  (12)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所以不能者,所以不能够做到的,指人心被名利、声色、滋味等所动,性乱情惑。为心未澄,指心不能澄清。欲未遣也,指欲不能去除。此句言人心迷惑未断,心有所染,不能穷尽妙理。

  (13)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人能断情、绝贪、去欲,即无三业之罪,使心处于形内,不能够从外形上看到心内世界,心无其心。即无心可观,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就达到清静之道了。

太上老君静心咒翻译

  (14)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形由心主宰,心由形表现出来。形无主就不能安静,心没有形表现出来就不存在,心处于内,形见于外,内外相承,不可相离。心离开形体,叫做无心。无心,也就无形,所以叫做形无其形,形无其形就合于道。老君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5)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物,道之妙用,非世间的一般物体,五行造化谓之物,块需然有凝谓之形。凡是有形质的,都是后天之物,物无其物,谓之真,真空也。《道德经》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又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此句言修道之士,应当认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后天有形的假物,如此才能修道成真。

太上老君静心咒翻译

  (16)三者既悟,惟见于空:三者,指心、形、物。空,道之用。此句言凡夫俗子,都执著身、心、外物三种东西,而学道的人,又常常执著外面的法界,内里的元神,远处的神通,以至“凡”能证“圣”,“圣”不能成“神”。如果能摒弃这些,使大道赋予了神性,即可超凡入圣了。再进一步修炼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的高上境界,即是真空的境界了。

  (17)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空,真空。空有两种形式,有大空,有小空。此二空惧无即自然不染正性,以成真道。观空也空,大道无象,空也有空象,应把此空象也加以忘去,则真空之境更加真实。空无所空,凡居有质,都凭借大道而成形,一切物类,都是从道而产生。大道坦然常存于物,非为断灭也。

  (18)所空既无,无无亦无:大道没有穷尽,修道到了空也没有处所之后,空也没有了。如果仍然有空,就不能达到无的境界,再进一步做到无之又无,就无也不存在了。

  (19)无无既无,湛然常寂:无无,无执。世间万事万物,都归于无,功夫到了无也没有的地步,就万法都空了,达到湛然而又圆满的真本,即成真道了。

  (20)寂无所寂,欲岂能生:寂到了尽头,连寂都不存在了,就到了无为、无事、无欲的境界,自然成道了。

  (21)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自然无欲。求静必须先遣欲,有欲则患生,无欲则无忧,无忧则可进入真静。

  (22)真常应物:真,体无增减谓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则叫真常之法。法则真常应物,随机而化导众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而遂通”依旧“寂然不动”。才能真常应物。

  (23)真常得性:凡欲得成真性,须修常性而为道性。得者动也。动其本性,谓其得性。

  (24)常应常静,常清静矣:“事来则应”,常应则无所不应。常者道体也,应者灵机也。言道体可以随机而应万变。“事去则忘”如浮云过空,云过则天又清又静。可知,不管天之有云无云,而天体本净,不管心之有事无事,皆可常若无心,无心之心,是为道心,是为真心,真心乃清静无染之心,也即可应万境万变而永恒不变之心。

  (25)如此清静,渐入真道:真道,指清静之性。真,即为道。此句言经中不言,令人须假性修,渐进而成真。

  (26)既入真道,名为得道:此句接上句,言既入真道,名悟修真。炼凡成真,炼真成神。

  (27)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虽然从名目上说,似乎是得到了道,但其实道为天地之本源,宇宙之原动力,大自然之规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上无极大道,本无得无失,无形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故曰实无所得。

  (28)为化众生,名为得道:化,返以守真谓之化。化,迁变之义。逐换应见之名,化别种种,应见容仪。有无莫测,透化时人。透化者,指事为喻。恒劝开悟教道之名。普令后学之人。舍恶从善,惜身保命。故要归于圣教。只有太上西化流沙,八十一国,亦法视相,或见大人,身千丈;或见小人,身长丈八。变见无方,易形改号。或曰金仙,或曰梵仙。随方设化,同体异名。教人修道,去妄成真。乃立清静之教,是为得道。

  (29)能悟之者,可传圣道:悟,觉,犹通。此句言凡学仙之人,若悟真理,则不以西竺东土为名,分别六合之内,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为尊,也不以众教为异,也不以儒宗为别。能悟本性,非分别所得。但能体似虚无,常得至道。归身内修清静,则顺天从也,名合人事,可以救苦拔衰。以此修持,自然清静。人能清静,至道自来,不求自得,不学而成。清静自然,圣道归身,所以说可传圣道。

  此段总的是讲了要“遣欲”、“澄心”,在做到“无心”、“无形”、“无物”的境界后,还要把“空”、“无”及湛然之“寂”也当做有名之物,遣而忘之,以达到“真常”、“清静”,从而“得道”。所谓得道,并不是指有形有象之道,而是得证虚灵本性圆满无缺之道,得了此道之后,可以应物应事,玄同万物。妙合先天之炁,而运化于万物内外,绵绵无尽。

  (30)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士,有修为有涵养的上等智慧的人,是上德派生的。下士,指修为涵养各方面都次于上士的人。争,求静,执有之意。此句言有修为有涵养的上等智慧的人,不与外界争胜争强而自强。这是上士所获得的福炁,而下士由于一味争取身外之物,而失其内在真性,终使神丧炁绝,一无所获。

  (31)上德不德,下德执德:德,是道所表现出来的,通于道。经云:“道之在我即为德。”又云:“德者得也。”德的体性特征都同于道,道无形无象,含而不露,空虚而无迹象,却无所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无所不成。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不自恃、自彰。这种特征表现在人身上,就叫“上德”。上德和常德一样,是内在的、实质的、无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因而,无形的道是大道,无形的内在之德是上德。而下德之人,一味追求有为之法,飘流浮于开、情之间,自以为是,无法突破小我而进入无我的高上境界。

  (32)执著之者,不名道德:执著,指执德、下德。道德,指通变无方,存亡自在,应见即用,能尊能贵,悉皆自然。此句言下德之人,故执诸相,行流涉于有为,是不懂事理,不懂道德的人,不能成道。

  此段总讲了人能安分守己,善保自性,摒去一切尘障,乐道报德,自然灵性升华,福寿无边,切莫执著一事一物而自困愁城,成为一个不明事理、不能自拔的人。

  (33)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妄,动。情浮意动,心生所妄。动,乱思,因妄乱了本性。此句言一切众生不得真道的原因,都是被情染意动。妄有所思,思有所惑(惑,感其情而妄动于意)。意动其思而妄生于心。人一但有了妄动之心,自然不能清静,又说妄动即亡。都亡失道性。所以说逐境而感情妄动,不能得到真道。

  (34)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惊,指心之极畏,不只指尽惊。惊有两种情况,一指内修清静,忘了形而惊其神;二指外习事情,劳于心而惊其形。此句言外又既惊其形体,内诱自然惊于其神。想要心神安静,就要外欲不生,欲不能生,自然清静。

  (35)既惊其神,即著万物:人如果惊其神,外就有所著于境,内里就失去正性,也可理解为道贵守一,不可著于万物而惊其神。

  (36)既著万物,即生贪求:贪,过分追求、偏爱。有两种情况:一是贪于世事,外求华饰欲乐,这种情况为阴咎,不合于阳,就不能清静,是为沉滞;二是贪于进修穷寻真理,坚求至道,这叫内贪。这种情况属于阳,能体道合真,自然清静。

  (37)既生贪求,即是烦恼:贪求外事,要渐渐断除;贪求内事,要勤勤修进。虽然是内求至道,也不可以固执,如此也能生烦恼。这里的烦恼也分两种情况,有轻重之分,一是轻烦恼,二是重烦恼。轻烦恼是贪求至道,这种情况也生烦恼。二是外求世法,名重烦恼。轻就合阳,所以叫清,重即合阴,所以叫浊。虽然分了轻重,但两者这间又是相对的。贪就会生迷惑,但是要舍重弃轻,内守元和,湛然不动,所以叫怀道抱德了,自然而然就淳朴了。

  (38)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浊,染。辱,污。流浪,指反复。苦海,苦的大海,海指大。此句言人的身心逐于外物,忧苦自然而然就产生而扰乱自身,在生死之间反复,永远不能脱离轮回,流浪于苦海之中。忧苦的事不能够休止,都是出自人心造作的。学道的人,都内守其一外除其想(一,指身)。圣人云:“存三守一”。(三,指精、炁、神。)但守其身,必存于三。所以《西升经》云:守身不失,常存也,专守其一,不生妄想,即免于苦海,沉沦忧苦,不著于身。心自然解脱,自然清静。

  (39)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真道是常存的,无时不在,不生也不灭,她外包天地,内入毫芒,运行日月,长养万物,人能悟解,自然而得,得的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道。所以太上说,人能觉悟,悟则本性,谓之得道也,所得到的道不是大道,大道是难求难得的。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云:“道本无形,莫之能名,得悟之者,惟已自知。”善人常能守于清静,都是得到真道的人。

  此段总讲了众生所以不能得到真道的原因,是由于妄念之起,贪求身外有形之物,大伤自己精炁神,以至流浪生死,常存苦海浊辱之中,受苦受难。如果一心向善,修炼真常之道,一旦了悟大道的规律,修之不辍,自会有成。以达到常清常静,有至乐而无苦难的真常境界。

  通过以上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太上老君静心咒的作用,其实念诵静心咒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的清明和安宁,而且通过念诵静心咒也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的恶习和罪业,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并增加我们的修为。以上如有不正确之处请多多包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