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修学导引 作者: 编述 隆盎
第二章净土与净土宗
第一节 净 土
一、什么是净土
清净、平等、庄严的国土称为净土。
佛的净土是人类众生,乃至九法界众生的最完美最究竟的归宿。
佛的净土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各尽所能,任需享用,物资无量丰富,国土无比平整美好的地方。这里人人心地真诚平等,只有无尽快乐美妙,没有任何丑恶痛苦,人人思想觉悟极高,心灵最美,个个都一心为度众生,一心为成佛道而积功德。这是真、善、美、慧的大乐园。人类的大同思想,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佛教净土思想的影响而提出的。佛的净土的创立是人类美好的理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佛教的全部教育,都是在讲如何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厌离秽土而欣求净土,脱离六道,了生脱死,而求得不生不灭的涅盘寂静的净土。
佛经云:“心净则土净。”要求生到涅盘寂静的净土,就要心净。所以佛教就是净化心地的教育。八万四千法门,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中国大乘佛教的八宗(天台宗、唯识宗、三论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密宗和净土宗),归根结底,不外都在教人修清净心。
净土又称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刹、净界、净国、净域、净世界、净妙土等,是佛居住的非常美妙、快乐、幸福、脱离了一切世间恶行,烦恼垢染的地方。秽土如我们现实世界,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恶多善少,污秽不净,业障蒙蔽本性,苦难无量无尽。我们的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又叫堪忍世界。这是由于众生的共业,造作的无量恶业所感而成的脏臭之地。众生在生死苦海中头出头没,永无出离之期,却偏偏安于忍受众苦,不肯熄灭贪瞋痴三毒烦恼,不肯出离生死火宅。
与众生一起共同出离秽土,共同往生佛国净土,就是大乘佛教的根本信仰和归宿。
以大慈大悲精神为出发点,菩萨在因地修行,都要发出成佛度众生的誓愿,发出建成什么样的佛净土的誓愿,这就是菩萨的本愿。愿力是不可思议的,愿有多大,愿力就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菩萨修六度万行,本愿成就时,就是成佛之时,就是建成此佛净土之时。
菩萨在因地的共同本愿是“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本愿就是菩提心,就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
每位菩萨在因地还有各自不相同的别愿。依此各自不同的本愿,建成了不同的佛净土。在佛经中讲述较多的佛净土,主要有阿閦佛净土、弥勒菩萨净土、药师佛净土、文殊菩萨净土和阿弥陀佛净土。这些净土,都是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发起的不同的大愿,经多劫修行,积功累德而建成的净土,都在娑婆世界之外的地方,成为人们向往的去处,众生都可以发愿死后往生到这些佛净土去。
中国净土宗及净土法门的净土,专指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净土。
二、各种净土简说
(一)阿閦佛净土
阿閦佛又称阿閦鞞佛,意译为不动佛,无瞋恚佛。《阿閦佛国经》上说,东方过千佛刹有阿比罗提世界,大目如来说,学菩萨道甚难,菩萨应该对蜗飞蠕动等一切众生,都不得瞋恚发怒。有一比丘即发二十无上大愿,要断瞋恚,断淫欲,最后成佛称为阿閦鞞佛,建成的佛国叫妙乐世界或妙喜世界,现今阿闪佛正在彼世界说法。
往生阿閦佛妙喜世界,要求精修六度万行,所以条件是比较高的。
(二)弥勒菩萨净土
弥勒又叫阿夷多,意译为无能胜。
弥勒净土的经主要有六部,影响较大的是《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和《弥勒上生经》三部。
弥勒菩萨是候补佛位的补处菩萨,现在正居住在兜率天内院说法,这是三界内的唯一净土。弥勒兜率净土,不是弥勒菩萨创建的,所以没有建设兜率净土的本愿。这是大乘各种净土中,有净土而无本愿的唯一例外。弥勒有建设人间净土的本愿,那就是成就十善业。
弥勒兜率净土是一个理想的天堂佛国,可以尽情享受诸乐,而且可得“不退转”,将来随弥勒下生到娑婆世界。在《弥勒上生经》中说:“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
往生弥勒兜率净土的条件,在《弥勒上生经》中说:“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除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之道,应当系念念佛形象,称弥勒名,如是等业,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天,于莲花上结跏趺坐。”往生弥勒兜率净土的条件也相当高。
弥勒菩萨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即下生到娑婆世界成佛,当时人的寿命可达八万岁,“人民炽盛,五谷平贱,千乐无极。”是一个理想的人间天堂。
弥勒从兜率天内院下生到娑婆世界的鸡头国,当时国王名傣伽。弥勒成佛后在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度化众生。他率领弟子到灵鹫山(鸡足山)唤醒在定中的大迦叶,迦叶尊者出定后,将释迦牟尼佛遗留下来的金缕袈娑供呈弥勒佛,成为正式继承释迦佛的另一尊佛。释迦佛还预言:“弥勒如来当寿八万四千岁,般涅盘后,遗法当存八万四千岁。”当时的娑婆世界已变成人人行十善的人间净土。
弥勒佛称为未来佛,离我们最近,又正在说法。弥勒净土及未来的人间净土都很有吸引力。在中国,弥勒净土信仰曾经流行过一段不长的时间。民众中多将弥勒净土认作升天做天人(神仙)的信仰。
(三)药师佛净土
药师佛又称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如来。药师佛的本愿在玄奘译的《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中,药师佛共发十二大愿,又称为十二愿王。药师净土为琉璃世界,其美好景象如《药师经》所说:“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
供养恭敬药师佛,有大量现世利益:“若能全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稳乐。”
药师佛净土中,药师佛为教主,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为其左右胁侍,合称药师三尊,又称为东方三圣。
(四)文殊净土
文殊,是文殊师利或曼殊师利的简称,意译为妙吉祥、妙首、普首、妙德等,文殊菩萨常称为法王子,他是上首妙觉菩萨,智慧的化身,是早已成佛而以菩萨身份说法的佛。
在《华严经》中的尽善尽美的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为教主,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左右胁侍,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表智,普贤表理。佛是理与智结合之果,理与智是成佛之因。经云:“依理而发智;有智方证理”,这叫“理智相即”。开发众生本有的如来智慧的学问叫般若学,即慧学。求佛道最重要的是对佛的信仰,文殊表众生能信的心,众生心中本有的与佛等同的如来智,便能信佛、成佛。普贤表理德、行德、定德和所信;文殊表智德、证德、慧德和能信。理智相即,行证相应,定慧双修,能所相融,便成佛了。
众生修行成佛的关键在于觉悟宇宙人生的真实相状。觉悟是靠主观智慧而得的。通过精进修行,先天的如来智开启出来,证得无上菩提(即觉悟),悟得佛一样的知见,即证悟佛理,智与理湛然合一,以成佛道。因为智慧是成佛的主观先决条件,所以说智慧是成佛之因。文殊代表智慧,所以说文殊是成佛之因,即佛因文殊而生,所以说文殊是诸佛之母。《文殊师利般盘涅经》说:“文殊师利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诸佛之师。”
文殊师利早已成佛,称为龙种上如来、升仙佛、大智如来、大身如来、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等。因为一个佛国不能有二尊佛,一佛出世,万佛拥戴护持,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文殊师利以菩萨身说法,并成为释迦牟尼佛的胁侍。
文殊师利净土依文殊十三大愿建成,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生活良好,民众身心很健康,是很理想的净土。文殊净土的特点是文殊自己不愿很快成佛,但文殊净土的众生却有无量一生补处菩萨充满其中,未来世即可成佛。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