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通释名题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今依天台宗,五重玄义,解释经题。谓释名,显体,明宗,辨用,判教相。
一、释名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是一经之名题,为十卷宏文之纲要。如衣有领,举领缕缕皆齐,如网之有纲,提纲众目皆张。全经要义,尽摄于题,欲明经中要旨,须明经题之总纲。“佛心”、“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异于诸经,故名别题。经之一字,同于诸经,故名通题。诸经别名虽多,然古德判定,不出七种。谓人、法、喻、三单、三双,具足一。
第一、以人为名。譬如《佛说阿弥陀经》、《维摩诘所说经》等。佛、阿弥陀佛、维摩诘居士,均是人名。
第二、以法为名。如:《涅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等。涅槃、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均是佛所说的法。
第三、以喻为名。如:《梵网经》。
第四。以人法为名。如:《佛说仁王般若经》,是佛对十六个国王,即人王而说的。佛和人王都是人,而般若是法,所以是以人法为名。
第五、以法喻为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是法,心是比喻。
第六、以人喻为名。如《菩萨璎珞经》。菩萨是人,璎珞比喻庄严之意,所以是以人喻为名。
第七、以人法喻为名。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比喻证得大方广之果佛,其因地要修十度万行,如花层层开放,以庄严果上功德。
以上是佛经的七类命名。前三种或以人、或以法、或以喻为名,均是单数,是单名。后四种或以人法、或以法喻、或以人喻、或以人法喻为名,均是复数,是复名。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佛心经》是本经正名,因《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与本经部类相同。故名为《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亦有人简称《佛心中心经》。
以现代文法,此经名可句读为:
《佛心经 | 品亦通 | 大随求陀罗尼》
今释名,先释“佛心经”三字。
“佛”字,以下约名,约义,约德,约喻,约教,约观心,约因缘,约本迹,约六即,约时处,十义释之。
(一)约名:佛名有通有别,通具十号。
(1)、如来,是仿同先德号:以今佛出世,如先佛再来故。
(2)、应供,堪为福田号:以佛惑尽德圆,堪受众生供养故。
(3)、正遍知,遍知法界号:以实智证理究竟为正知,以权智通达法界事相因果为遍知,权实不二,名正遍知。
(4)、明行足,是果显因德号:明谓智慧,行足谓诸福德,福慧二严,成无上道,以显因中福慧双修故。
(5)、善逝,善往菩提号:众生背觉合尘,来去皆为善恶业缘所牵,不得自由,故曰不善;诸佛菩萨,来时乘愿而来,去时自知时至而去,来去自在故曰善逝。
(6)、世间解,达伪通真号:以其了达世间诸法,相妄性真故。
(7)、无上士,调御丈夫,摄化从道号:但求自利曰下士,自利兼他曰中士,广修六度万行曰上士,二行究竟,万德具备名无上士。佛为无上士,能调伏众生,心猿意马,摄化从道,谓之调御丈夫。
(8)、天人师,应机受法号;以佛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无不以佛为师故。
(9)、佛,三觉圆明号:亦名觉悟归真号,以佛自觉万法唯心,心外无法,且以此理遍觉一切众生,二利成就,修证究竟故。
(10)、世尊,十界独尊号:以佛智为十界之最,佛德为世间所尊故。以上十号通于诸佛,谓之通号。至于佛之别名,各各不同,如娑婆教主,号释迦牟尼;极乐教主,名阿弥陀;过去佛,名迦叶;未来佛,名弥勒等。今说此佛心中心大法者,正是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释迦译为能仁,牟尼译云寂默;能是般若,仁是慈悲,寂默是法身,佛以三德立名,故曰释迦牟尼。
(二)约义:佛是觉义,三觉圆明故。佛是光明义;心有智光,身有常光故。佛是真实义;破妄归真故。佛是安乐义;常乐我净故。佛是大富义;聚无量功德法财故。佛是威德义;摄诸邪魔外道故。佛是希有义;悬远值遇难故。佛是最尊义;九界圣凡所共尊故。佛是清净义;无诸垢秽故。佛是甚深义;功德智慧,深邃无底源故。佛是广大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故。佛是自在义;摄物利生,无不自在故。佛是庄严义;福慧二严,身相圆满故。佛是吉祥义;所到之处皆吉祥故。《华严经》天王赞佛:“迦叶如来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佛是过量义;凡小心思,所难测量故;《华严经》云:“有量无量,牟尼总超越”。佛之功德,佛之含义,说之无穷,赞莫能尽。如《普贤行愿品》云:“如来功德,假使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三)约德:德谓诸佛利生之功德。佛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七才八解,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一一功德、皆云无尽”华严经又云:“如来一毛功德聚,众生亿劫难思议”。《法华经》亦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又:“如来复有无量无边,功德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又“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故知佛德,赞莫能穷。
(四)约喻:诸佛甚多以喻立名,如日光佛,月光佛,日月珠光佛,日月灯明佛,日月净明德佛,日月灯王佛,山王佛,海王佛,树王佛,龙王佛,须弥佛,须弥山佛,须弥光佛,须弥灯王佛,师子佛,师子吼佛,师子游戏佛,师子奋迅佛,象王佛,天王佛,香王佛,旃檀王佛,琉璃光佛等,皆以喻立名。今以喻释佛义:则佛喻天,以佛大慈大悲无所不覆故。佛喻地,有情无情无所不载故。佛如日,无暗不破故。佛喻月,能除热恼故。佛如父,能生育众生,法身慧命故。佛喻母,能培养众生,菩提幼苗故。佛喻虚空,究竟清净,无所不容故。佛喻莲花,生死污泥不染,涅槃清水不沾故。佛喻宝王,能生法宝满众所愿故。佛喻医王,能治众生,烦恼重病故。佛喻药王,无病不除故。佛喻树王,普荫法界众生故。佛喻须弥山王,以戒定慧陀罗尼四宝所成故。佛喻海王,佛之境界如普光摩尼香水海,莫能尽其边际,穷其底源故。佛喻狮王,謦亥弹指,十方世界六种震动故。佛喻龙王,能雨法雨,令大地众生,皆获清凉故。佛喻转轮圣王,以三乘五乘统令大千,法界众生,皆共成佛道故。佛如大导师,能导众生,出生死海,至涅槃岸故。佛喻船师,不住生死此岸,不住涅槃彼岸,亦不住烦恼中流,恒驾大愿船,往返生死,入俗利生故。
(五)约教:教谓藏、通、别、圆、四教。转生灭四谛*轮,是藏教如来。转无生四谛*轮,是通教如来。转无量四谛*轮,是别教佛。转无作四谛*轮,是圆教佛。本 “将心示众生,众生即佛体”皆指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是诠无作四谛理。故约教释,此中该是圆教佛。
(六)约观心:心谓众生本具真心,前约名、约教、约德、约义、约喻、释佛,总不出一心。纵经无量劫修行,亦不过显此真心本具之功德。故马祖云:“即心是佛”。若观心从缘生,无常、苦、空,不净、无我、是藏佛教。若观心即空,非灭故空,既无自他心境,亦无能观所观,是通教佛。若观心,先空、次假、后中、是别教佛。若观心即空、即假、即中,是圆教佛。
本经诠“执法像法事法我都不为,唯有心法至心实际”即空;经中佛“忽起光明过百千日”而“此欢喜光,从心中心生”即假;“微小现十方,俱获大功德”即中,举一即三,言三即一,故本经是圆教观心。
(七)约因缘:众生虽本具佛性,然必假修德方显,修德因缘,有亲有疏,亲缘谓自己发心,疏缘谓善友资助。如本师释尊,初居凡夫,为大光明陶师,因值遇古佛释迦,发菩提心。初阿僧祇劫,行菩萨道,至毗婆尸佛,共值七万五千佛,于其中间,一一佛所,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复从毗婆尸佛起,第二阿僧祇劫行菩萨道,至燃灯佛,其间共值七万六千佛,一一佛所,亦皆供养承事。时燃灯佛,即与授记,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复从燃灯佛起,第三阿僧祇劫行道,至尸弃佛,中间共遇七万七千佛,一一佛所,承事供养,皆蒙授记作佛,是谓三祇修福慧。复从尸弃佛起,经百劫种相好因,至迦叶佛世,蒙佛授记,一生补处,名护明菩萨。生兜率陀天,于此娑婆世界,贤劫中第九小劫,人寿减至百岁时,降生中印度,迦毗罗维国,母名摩耶,父字净饭,号名悉达多,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此约因缘释佛。
(八)约本迹:本谓本来,迹是示迹。前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是本师释尊,迹门示现之成佛因缘。若约本来,久已成佛,《梵网经》云:“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法华经》亦云:“我自成佛以来,甚大久远,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于其中间,所经国土,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为微尘,一尘一劫,我成佛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法华经开迹显本,故知释尊,实已久远成佛。
(九)约六即:六即之理,遍于诸经。而隋朝智者大师,始发明其名。
(1)理即佛,又作理佛,指一切众生。盖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之理,与诸如来无二无别,皆即是佛,故称理即佛。
(2)名字即佛,又作名字佛。指或从善知识处闻知,或从经卷中见得,而了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之人;此等之人,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故称名字即佛。
(3)观行即佛,指既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进而依教修行而达于心观明了、理慧相应(即境智相当)、观行相即之人;此等之人,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以证此位,故称观行即佛。此位分为五品位,即: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
(4)相似即佛,指于前述‘观行即\’位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之惑,制伏无明之人;此等之人,虽未能真证其理,但于理仿佛,有如真证,故称相似即佛。此位分为十信位。
(5)分证即佛,又作分真即佛。指分断无明而证中道之位;无明之惑有四十一品,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渐次破除一品无明,而证得一分中道。
(6)究竟即佛,指断除第四十二之元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者,即证入极果妙觉之佛。
此六佛虽因智(悟)情(迷)之深浅,而有六种之别,然其体性不二,彼此互即,故称为“即”。六即虽同名为佛,然相去天渊,圣凡有别。若知六而常即,则不生退屈心;若知即而常六,则不生我慢想。本经显理,是六而即,即而六。六而常即故,即事即理;即而常六故,即理即事。事理圆融,正是究竟即佛。
(十)约时处:时通三世,谓过去、现在、未来。处通十方,谓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三世,无不有佛。本经所谈之佛,既非过去迦叶佛,亦非未来弥勒佛;既非东、南、西、北、四方,亦非四维上下,而是中央娑婆国土本师释迦牟尼佛。今释尊虽已入灭,然其所说法宝,尚在人间,塔寺所供,皆释尊舍利,及其圣像;故得谓之现在佛。
十义释毕,归纳言之,经题之“佛”字,非独指释迦牟尼佛,乃十方三世一切佛之简称。
“心”字,心有多种——有草木心、肉团心、缘虑心、精要心、真如心。
(一)、草木心乃指草心、花心、树心等无情之物,但有生长,毫无作用。
(二)、肉团心,属生理物质,即五脏六腑之心,但有形质,全无知觉。
(三)、缘虑心,即吾人现前见、闻、觉、知、对境攀缘,发生分别思虑之妄心,此心有明了意识、独头意识二种差别。明了意识,同前五识,俱时而起,缘五尘境界。又名五俱意识;独头意识,缘法尘独影境,即前五尘落卸影子。二种意识,俱有分别,又名妄相心。
(四)、精要心,是为取喻,如中心、心要等,但取其义,没有实质。
以上所说四种心,除借喻精要心的意义之外,余者皆非本经所取,本经题其所取者,即第五真如心。即人人本有,竖穷三际,无有初后,横遍十方,无有边涯之实相般若之真心;为万法总持,乃众生佛性。
“经”是通题。梵语修多罗,或苏怛览、译善语教,或名契,或名经,古德合称名之为契经。契有契事、契理、契教、契机之分。经有出生、显示、涌泉、绳墨、结鬘等义。
事谓佛以方便权智,说因果修证等法,皆与事相相应,谓之契事。
理是佛以实智,所说第一义理,如富楼那赞佛:‘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是名契理。
圣是十方诸佛,释尊降生娑婆,说法利生,与十方佛无二无别。如华严经诸菩萨说完住、行、向、地。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大菩萨,同名法慧,同名功德林,同名金刚幢,同名金刚藏等,赞曰:‘善哉善哉,汝等佛子,所说真实不虚;我等国土,亦说此法,乃至文字名句亦同。’是名契圣。
机是众生之根机,众生根机虽大小不一,然依经修行,无不得益,是名契机。
依佛经教修行,能出生一切善法因果,是出生义;
佛所说经,能显示世出世间,事理因果等法,是显示义。
佛说经教,一一字中总一切法,含无量义;如水之泉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涌泉义。
佛经诠理,能令众生,分辨邪正,知因识果,去恶修善;如木匠之绳墨,能定曲直,知所取舍,是绳墨义。
以线穿花成鬘,作装饰品,谓之结鬘;佛经能贯串事理因果,令不散失,是结鬘义。
此外经尚含有舟航,药王,威德,庄严,安乐,希有,等义。
《金刚经》云:“我所说法,如筏喻者”,众生依佛法修行,能渡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故经是舟航义。
世间药物,可治色身生理之病;佛所说法,能治慧命心理之病,众生依经修行,能远尘离垢,康复法身慧命,故经是药王义。
众生诵经持咒,能降魔制外,诸患不侵,故经是威德义。
又诵经持咒,能得福慧二严:‘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是则名为,香光庄严。’故经是庄严义。
又经咒功德,能断惑证真,获自受用,常乐我净,故经是安乐义。
《法华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说是法亦难;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譬喻优昙花,一切皆乐爱,时至乃一出。”又“佛所说法,譬喻大云,雨一味雨,润于人花,各得成实。”故知不独《法华经》希有,一切佛经皆为希有。
又经喻日喻月,喻水,喻镜,如路亦如门。
以依经修行,能破一切烦恼暗故喻日;
能除一切烦恼执,故喻月;
能荡除一切烦恼污垢,故经如水;
能照彻邪正,明辨事理,故喻镜,
能直趣菩提,归还宝所,故经如路;
能入法王室,继法王位,故如门。
若依字义,则经者、经也、法也、常也。意谓佛所说经,不但示人法度,轨则,更能示人成佛证果之正途。此法则,此正途,诸佛同由,万圣共臻;古今不改,历劫常新,故谓之经。
综上所述,若本《佛心经》经题之“心”字作“精要心”解释,是为人喻立名,若作“真如心”解释,是为以人法立名,实际此“心”字,含义甚广,故也可为人法喻立名。
“佛心经”讲毕,先解“大随求陀罗尼”六字,再释“品亦通”三字。
“大随求”,梵名Maha^ -pratisa^rah! ,音译作摩诃钵罗底萨落。乃观音菩萨之变身。具名大随求菩萨,略称随求菩萨。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中之一尊。观音菩萨之变身别名也。念此菩萨,诵其真言,则随众生之求愿而施与,故称大随求。其形像,身呈深黄色,有八臂,作贡高无畏状。其右第一手持五钴跋折罗,其余三手依次持镑鉾、宝剑、钺斧钩;左手四臂依次持莲华、梵筴、宝幢、索,坐于莲华上。密号与愿金刚。种子为揬(pra)或傆(hu^m!),各代表此尊之众德及大日之分德。其随心真言为:唵(om!)跋罗跋罗(bhara bhara)三跋罗三跋罗(sam!bhara sam!bhara)印捺哩野(inariya)尼戌驮宁(vis/uddhane)吽吽(hum! hum!)噜噜(ruru)左黎(cale)娑缚贺(svaha^)。诵其真言,可息诸灾、灭罪障,一切愿求皆得满足。
“陀罗尼”,华译为总持,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佛地经论》五卷云“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此陀罗尼,略有四种。一、法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三、咒陀罗尼,四、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如瑜伽论广说其相。云何唯于一法等中,普能任持一切法等?谓佛菩萨,增上念慧不思议力,自心相分,一法相中,现一切法。文义亦尔。又能示现无量无尽功德法门。见分自体,亦具无边胜功能故;任持一切,令不忘失。如是念慧不思议力,名陀罗尼。”
“大随求陀罗尼”,梵名Maha^ -pratisa^ravidya-dha^ran!i 。又作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大随求无能胜陀罗尼、随求即得真言。略称随求陀罗尼。指消灭一切罪障,破除恶趣,随所求即得福德之陀罗尼。
此陀罗尼之字句,诸经所载不同,明本不空译《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载列二九○句,宝思惟译《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高丽本列二五○句,明本列二五二句。内容可分三段,首段揭示归命诸佛菩萨与三宝之理,次段叙说随求菩萨拔济一切众生所有罪障、恐怖、疾病,而令身心安乐、所求圆满。末段宣示受持此陀罗尼者可得诸天、龙、神等之守护,与一切如来之护念。
关于其灵验,据《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所载,迦毗罗大城中,罗侯罗童子仍于其母耶输陀罗胎内时,母曾投火坑;时,罗侯罗以忆念此陀罗尼故,火坑顿成莲华池。又摩伽陀国王施愿手无子,以此陀罗尼书带于其夫人颈下而终偿宿愿。此外,于随求菩萨感应传卷三,更载有各种有关之灵验,要之,听闻、受持读诵、书写、传布大随求陀罗尼,可得:火不能烧、毒不能中、降伏邻敌、破无间狱、除龙鱼难、产生安乐、免除王难等诸种功德。
“品亦通”,乃指本经品目章节,与大随求菩萨其他经典、行法相通。如本经“一切佛心中心大陀罗尼”与《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之心中心咒、《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之心中真言相通,本经“菩提心契”即《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之“忏悔印”,本经“一切佛心中心大陀罗尼”亦为“大随求陀罗尼”之心中心咒,其功德力用亦相通不二,故本经经题为《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二、显体
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实相”,于本经名:“心中心”,也即如上所释,第五真如心。即人人本有,竖穷三际。无有初后。横遍十方。无有边涯之实相般若之真心;为万法总持,乃众生佛性。
何故名为“心中心”?佛于本经言“同诸佛无印可故,同诸如来无所得故,一切诸相亦无见故,守慎诸根无舍离故,使诸魔怨不得便故,能遮魔王诸道路故。以是因缘,名心中心”。
须知佛立此“心中心”之名相,初破缘虑妄想心不可得,次破真心亦不可得,何以故?《楞严经》曰“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中论》云:“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若对妄立真,真外有妄,乃至有印可、有所得、有所见皆是尘劳妄想。
然于此真、妄以及一切分别对待,言语思维,皆不可得、不可印、不可见之时,亦有学人堕落无为深坑,于百尺竿头,未能更进一步。故佛说心中心,接引学人,即此不可得、不可印、不可见亦不住,而虚灵不昧、了了常知者,正是一切佛心中心。其义如《圆觉经》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行人若能现量亲证,则知此心中心,亘古至今,真常不迁,不生不灭,本经言“我此心中心,常于我前,我未出世此心出世,我未受生此心受生,我未得定此心先定。如是定慧力,是佛住处、是佛行处、是佛定处、佛思惟处、佛觉悟处、佛行道处、佛决定处。”
又此心中心离一切相而遍一切法,离一切相故,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能离虚妄之相,即见实相。遍一切法故,尽十方世界,是沙门一只眼,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譬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故相外无性,性外无相。
又心中心具恒沙功德故,作用广大,随染缘现六道;随净缘现四圣,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全体是用,全用是体.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究竟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
三、明宗
前显体是约法身,今明宗则著重般若。般若有三:一实相般若,即法身;二观照般若,即实智;三文字般若,即权智。本经之宗,属于实智,以不分别之实智,与不生灭之理体相应,即名如来。若但随分相应,是名菩萨。声闻缘觉,是相似相应;若不知根本,错乱修习,别成天魔外道,是全不相应。
本经依咒印为法,速证心中心,圆成果地修证,方名究竟相应。故知本经之宗,是速证心中心为宗。
四、 辩用
用有宗用,用用之分;若以速证心中心,是宗;则救护十方众,于法无所得是用。
本经依咒印为修法至究竟妙觉,则为宗用,如经言“能令诸魔生大慈故,能令诸法随应现故,能令诸佛常不离故,能令诸菩萨为眷属故,能令诸金刚施威力故,能令诸天众常拥护故,诸大药叉罗刹成助法众故,能令一切诸大鬼神生欢喜故,能令所持诵者等佛力故、等佛心故、等佛智故、等佛威故,能令持者心所为作无不办故,能令所有障难皆断绝故,帝释梵王常扶持故,能令一切直至菩提无退转故,世间所有事业自明了故,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世界有通无通、有智无智、有贤无贤,尽归伏故。”此十八种作用,皆为宗用。
成佛后从体起用,广利群生是用用;每会说法,皆令闻者,转迷为悟,转凡入圣是用用;如本经“诸菩萨等从地而起,即有赤色云现,雨诸一切细末栴檀之香,洒大众身。次雨香水,浴诸大众。浴大众已,应时即得此通自在。得自在已,具修此法,经七日已,普同佛身”皆是用用。
而用用中,有出世用有入世用;法会大众,“应时即得此通自在”,是出世用,佛传随心陀罗尼,其中求财、召呼、求雨、除病等等是入世用。
五、.判教相
上以贤首国师之三时五教论本经藏乘分摄,今以天台智顗之五时八教论本经教相。五时即华严时,喻为牛初乳;鹿苑时,喻为酪味;方等时,喻为生酥味;般若时,喻为熟酥味;法华涅槃时,喻为醍醐味。
今按此经,若依通五时,其义理因缘,通于前后。
如本经实具十玄,性海圆融,应属华严会(详见上文藏乘分摄)。本经亦讲七菩提分、八圣道,则属鹿苑时。若据弹斥经义,应属方等会。本经云:“尔时阿难于其闷中,心有少省,强自意持,即起问毗卢遮那言:世尊,其此光者唯说诸佛耶?佛言:是,善男子,唯佛能知。虽有菩萨,未同佛见。”此皆弹偏斥小,意令舍小入大之文。
佛于般若时说诸法皆空,淘汰大小别见之执情,本经云:“自身不见苦,于法无所得”应属般若会。
佛成道后四十余年,见众生根机渐熟,遂于灵鹫山说法华八年,开方便之权门,显一乘之真实,并授二乘作佛之记,此为法华时。又临入灭之一日一夜间,为现前之弟子与末代之众生说涅槃经,谓一切众生悉具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之真理,此为涅槃时。法华、涅槃二经皆说大乘教,又同配醍醐味,故共一时。佛于本经,直指佛心真常,众生即佛,与会大众,得佛授记。应属法华涅槃会。
若依别五时,本经经义要旨,则属判归法华涅槃会。
八教:谓顿、渐、秘密、不定,化仪四教;及藏、通、别、圆,化法四教。
顿教中有部相之分:谓华严了义大教,令诸菩萨,顿解顿证是顿教部;修行不立阶次,一超直入,纵然小乘,亦可初修,便证四果,无须经历初二三果,是顿教相。
渐教亦有部相之别:若以阿含为渐初,方等为渐中,般若为渐后,诠义由浅入深,如登高山,如入大海,从卑至高,由浅至深,名渐教部。若渐次修行,历住行向地,位位深入,名渐教相。
秘密亦分部教:一切陀罗尼咒,是秘密部,同于佛前闻法,由于根性不等,得益各异,互不相知,名秘密教。
得益虽殊,彼此互知,名不定教。若顿若渐,若秘密若不定,皆无体用,但有化仪,名化仪四教。
藏教以阿含为经藏,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诠生灭四谛理:谓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是有苦集可断,有道可修,有涅槃可证。必以所修道法,灭除世间苦集二谛,而生起出世涅槃寂灭之法,谓之生灭四谛。正化二乘,傍教菩萨;三人同行,证果各殊,名藏教。
通有二义:一指利根,通后别圆;钝根通前藏教。二是共不共般若,通于三乘行人,诠无生四谛理:谓诸法缘生,当体即空;既无苦之逼迫相,亦无集之惑业相;五阴诸法,本自不生,今亦不灭;虽曰修道,然能修所修,同一真空,本无生灭,谓之无生四谛。正教菩萨,傍化二乘,三人同行,共证空理,名通教。
别教之教、理、智、断,行、位、因、果,既别于藏通,亦别于圆教,诠无量四谛理。谓苦有无量,二种生死不同故;集有无量,五住烦恼不同故;灭有无量,诸波罗蜜不同故;道有无量,恒沙佛法不同故;谓之无量四谛。纯教菩萨,不兼二乘。别教行人,修次第三观,先观因缘即空,证真谛理;次观因缘即假,证俗谛理;后观因缘即中,证中道理。此隔历三谛,次第修证,中道不具诸法,佛性超出二边,故名但中。
圆教诠法界圆融之理,以事理相即,五阴诸法无非藏性,故无苦可舍;尘劳妄想,本来清净,故无集可断;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故无道可修;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无灭可证;谓之无作四谛。唯教利根菩萨,显圆三谛理,圆修圆证,名圆教。前三皆权,唯此属实,共名化法四教。
本经于化仪四教中;亦顿亦渐,亦秘密,亦不定。以其顿修顿证,一超直入,故属顿教。以六印一咒,轮修证取,属渐教。坛城神咒,是密教。法会大众,闻佛说法,皆得自在;唯阿难潜然忧愁,狐疑不决,是不定教。
于化法四教中,本经七菩提分、八圣道是藏教;“自身不见苦,于法无所得”是通教;六度四摄、十二相貌是别教;本经所诠,教理行果,无一不是圆教。故知此经,具化仪四教,而于化法四教中,正属圆教,兼摄藏通别三。
【唐】 三藏菩提流志 奉诏译
“唐”为中国历史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佛教于唐朝达到了鼎盛阶段。
“三藏” 藏即含藏之义也。三藏即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谓经律论三。各含文理。故名三藏。一大乘经藏经。法也。常也。谓《华严经》等诸大乘经。唯谈法界中道之理。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证晨之法。是名大乘经藏。二大乘律藏律即法也。谓《梵网经》等经。唯制大乘菩萨所持之戒。是名大乘律藏。三大乘论藏论即论议。谓起信等论。唯决择诠辩大乘菩萨修证之法。是名大乘论藏。
“菩提流志”(562~727)梵名Bodhiruci 。意译作觉爱。初名达摩流支(梵Dharmaruci ),南天竺婆罗门出身。天资聪睿,十二岁出家,师事婆罗奢罗外道,通晓声明、数论,又通阴阳历数、地理天文、咒术医方等。年六十始悟释教之深妙,隐居山谷,修习头陀。又从耶舍瞿沙学三藏,未及五载,皆悉了达,遍临诸讲肆。唐高宗遥闻其雅誉,遣使迎之,长寿二年(693),至长安。则天武后厚礼之,敕住洛阳佛授记寺,同年译出佛境界、宝雨等十一部经,中宗神龙二年(706),移住长安崇福寺,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一字佛顶轮王经等。又继玄奘之遗业,译大宝积经,历经八年,遂毕其功,新译二十六会三十九卷,新旧合有四十九会一二○卷。后辞译业,专事禅观,寿过百岁,道业不亏。开元十年(722),入住洛阳长寿寺。十五年九月绝饮食药饵,而神色与平常无异,十一月五日奄然示寂,世寿一六六(另一说为一五六)。帝追赠‘鸿胪大卿\’,谥号‘开元一切遍知三藏\’。师所传译凡五十三部一一一卷,为唐代译经之雄。
“奉诏译”即指菩提流志法师奉唐朝皇帝命,翻译此经。按法师生平,此经估计为唐高宗或唐中宗时期译著。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