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发布时间:2023-11-29 16:02:29作者:诵读

  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唐金台接引怀玉禅师

  千佛灵应塔碑铭

  临海古城东南,沿江镇孔化岙村,有山名公南。山间径曲林幽,诸峰围合,苍翠之元宝峰下有精蓝,旧名弥陀庵,为唐代金台接引高僧怀玉禅师诵佛之地。宋治平三年,赐净明寺额。侍郎陈公辅,曾憩寺阅藏,自谓:“三载功夫一藏经,非禅非道亦非僧。但凭方寸行诸善,也是如来最上乘。”寺历千三百余年,代有圮兴。上世纪八十年代,净华法师从普陀飞锡至此,看此山顶有瑞云盘旋,谷中存祖师道场,山下灵江迤逦,马头峥嵘,东岗有泉,洁冽甘芳,汲灌不竭,此道场非有道者不能居,而居之者必于道力有助,遂有定居之志。师既驻锡,即独坐禅床,熏以戒德,慈悲悯人,法音大扇,远近道俗顺风争趋。乃有弥勒殿之建,大雄殿之造,放生池之凿,僧寮、饭僧堂之成,飞锡、吉祥诸亭,错落其间。华师更念此刹为玉祖之道场,为报祖恩,遂有此千佛灵应宝塔之建。玉祖毕生精进,日持弥陀圣号五万声,积诵弥陀经三十万卷。由弥陀名号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故以念一佛即念十方佛,念十方佛即念一佛之意,并一佛出世千佛护持之旨,思念玉祖更当怀念千佛,因建千佛灵应塔,以报佛与祖之恩。铭曰:

  先祖玉公,名节峭然。执持律法,一食长坐。

  课佛五万,经卅万卷。临行趺坐,异光满室。

  佛及圣众,金台来迎。香气盈空,含笑而寂。

  千佛护持,选佛道场。住持净华,重新绀宇。

  宝塔矗立,胜迹更新。不二梵刹,僧俗来皈。

  泐石贞珉,冀道场永。

  弥陀净寺住持释净华立石

  菩萨戒优婆塞林克智撰文

  佛历二五四七年荷月

  古延庆寺重建天王殿碑记

  出临海古城西行万步,有垂流千仞、漱石成渊之地,名龙潭岙。虎头山麓有伽蓝,名龙山,梁天监初建。唐会昌中废于法难,大中间复建。后梁开平中改龙潭院,钱忠懿王赐名戏龙。宋大中祥符中,都纲道恭主丈席,改额延庆,为台郡名刹。清康熙十二年废,旋由僧善友重建。民国间,天台宗高僧兴慈讲经于兜率寺,观此寺傍溪林,峰回路转,龙潭深碧,为理想修净之所。又见寺只住二三苦修之尼,殿宇破落欲圮,大师即输银重建大殿、厢楼,修天王殿,并栽植花木,遂使本寺成一专修净土之道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荣清、荣瑞两师太先后西逝。护法居士王献泉大德,不忍寺无住僧而败落,乃四处请僧住院,终因发心久住之师难觅,居士即削发披缁住于寺。大德出家后法名智泉,受具于湖北东方山正慈和尚座下。戒期毕即回山,着手整饬寺风,定行在净土,立月月打佛七为常规,来寺礼佛者常年不断。

  旋因天王殿建于清,又加白蚁蛀蚀,虽经多次修葺,难免榱崩墙倾,覆圮在即,泉师遂下重建之愿。承蒙三宝加被,龙天护佑,立得有关领导部门照准。天王殿重建领导小组,由智泉法师主持,龙潭村除人力相辅之外,更输地、伐木以助,本寺各护法居士等,出力尤多,功不可没。四众佛子,或捐净资,或助人力,欢喜赞叹。重建工程由毛连璋先生义务设计,并负责施工。

  今殿宇新成,圣像重塑完竣。福有攸归,金无虚弃,祈乐助者同登宝所,喜舍者共证菩提。天地久长,亘古流芬。并祈

  国泰民安,福寿富乐,佛日增辉,正法久住。

  乐助芳名另碑详列。

  临海古延庆寺住持释智泉立石

  菩萨戒优婆塞林觉智克智撰文

  时在佛历二五四七年岁次癸未年季冬吉旦

  甘肃省通渭县华严寺新铸千佛铁塔疏

  大觉世尊,愍诸众生,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众生根,为说妙法,普令有情,皆获利乐。通渭县境,佛教之兴,迟在清末,亦未有进展。当今政通人和,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切实贯彻党和国家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通渭佛教始得以重振。

  华严寺者,本邑南屏山麓之宝刹也,久经沧桑,寺院倾颓殆尽,破屋难蔽风雨。前住僧人早去。今国家升平,四众佛子欲重兴之。幸蒙政府批准修复,遂请得本乡赤子,中国佛协法闻法师、普陀山理航法师共襄其事。理航法师,童贞出家,勤策三业,倡导戒杀放生,又扶贫资教,故里多受其益。在师带头捐赠单资的感召下,本省、本邑檀护及师远在泰国与京、沪、辽、桂等地之弟子,亦纷纷解囊相助,巍峨之寺宇,迅即重现目前。

  师为庄严道场,并壮观瞻,更为民植福,拟再建宝塔于南屏峰。有云: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恳祈十方檀越,感佛恩德,发菩提心。打开宝藏,培植福田。俾巍巍宝塔,矗峙云中。穰穰群生,得瞻法相,灾障冰消,身心安泰,家门迪吉,前程远大,更获富寿康宁之征。复愿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甘肃省通渭县南屏山华严寺常住谨疏

  普陀山菩萨戒优婆塞觉智林克智 撰文

  佛元二五五零年(公元二零零六年)岁次丙戌孟秋佛欢喜日吉旦

  佛灵岩重新绀宇记

  释迦世尊,垂迹娑婆,应遍尘刹;阿弥陀佛,本愿弘深,庵周沙界。须达多长者,布金只园,大雄氏教阐念佛,耀慧日于昏衢,转*轮于浊世,从而明心见性者如麻,带业往生者似粟,是为福田之流庆,法道之胜缘。临海佛灵岩,岩壁间坐佛,位在巾子山北麓,始建于清。建国后,则茂师太奉请迁锡于此,“文革”期间以纺纱、带婴为生,虽经周节亦不改初衷。改革开放之初,师即于每月朔望及佛期日领众念佛,力行救济贫病,兼行修桥铺路等善举。四方善信闻风前来皈依及来山念佛者日众,原本矮小之百年老屋难以容众,遂有念佛堂与寮房之造,继发新建大殿之志,奈岁不容人,事未果而师西归。幸有其徒安方承师之业,并得诸大护法之助,巍峨庄严之大雄宝殿及金碧辉煌之佛像,始展现于临城之南。毛工连璋先生见此大悦,遂发心助建东向大道,以竞师太未毕之心事。经先生精心设计及四方奔走,终得城建等部门的认可,亲为鸠工督造。道路通、行人便,人心大快。佛灵岩绀宇之重新,众善信之功德不可思议,愿喜舍者同登菩提,乐助者咸臻觉岸,功无虚弃,福有攸归,特具文以志。

  菩萨戒优婆塞林觉智克智 作记

  时在佛历二五四七年 菊月

  重印《净土生无生论》序

  天台山高明讲寺了文大和尚,承天台之学,“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为弘扬祖辈之教,乃预选多种天台诸祖之作,请陶裕祥居士整理后重印出版。今以高明寺重兴祖传灯大师之作《净土生无生论》为首选。

  《净土生无生论》为天台传灯大师不朽之作,是书从诸经论中,择取要旨,阐明生不生净土之理,凡学净土者不可不读。

  传灯(1554—1628),号无尽,明代僧人。师早岁习儒,母张氏尚佛修斋。师因读《龙舒净土文》心动。弱冠,父卒番禺,千里扶榇归,矢志出尘,礼补怛洛迦,而母恩不可割。年26病剧,母虑师病不起,乃命出家,即投进贤映庵门下。万历十年(1582)受衣钵于百松,十五年卜居天台山幽溪高明寺,立天台祖庭,教授学徒,习禅修净,一意精修。石城(今新昌大佛寺)讲《生无生论》,众闻天乐随论寂响,有《天乐颂》。育王讲《妙宗》,正明十六妙观。四十年建楞严坛于高明寺,忏法重兴,自大师始。四十四年,修法华三昧于临海精进寺。天启I~@Z(1624),效远公匡山社,六时率众行道。翌年,讲《妙宗》于延庆。天启七年春,告弟子以期七日前命书《观经》、《起信论》要语,以示西归。又云:法身自己,亲悟此法身,即是诸佛法身,时时现前,无劳动念。令众念佛。顺化之日,手书《妙法莲华经》名,侍者进粥,忽敛手足,如入禅定。至入龛时,如兜罗绵。时崇祯元年(1628)五月二十一日申时。世寿75岁,僧腊50夏。

  大师著作等身,净土撰着有《弥陀经略解圆中钞》4卷,《净土生无生论》1卷,《净土图经图说》3卷,《净土法语三妙门》1卷,《七日持名三昧仪》1卷,《无生有生论》1卷等。大师大开讲席70余期,实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忏无虚日。其所作《净土生无生论》,融合三观,阐扬净土法门。又有《法语》一篇,为弘净之切要:“杨次公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矧(音shen)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矧多念乎?夫爱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宇田园,林泉华卉,珍宝玩物,不可枚尽。有一物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遣,爱也。有一爱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不归于一,则不得生!’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于一念。’‘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于轻爱。盖念不一,由散心异缘使然。散心异缘,由逐境纷驰使然。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众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纷若尘沙。故欲轻其爱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万缘都寂。万缘都寂,一念自成。一念既成,则爱缘俱尽矣。’曰:‘杜境有道乎?’曰:‘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也,亦非闭目不观也。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也。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万法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原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即情自绝。情绝则爱不牛,而唯心现、念一成。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曰:‘轻爱既闻命矣,一念如何?’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求生极乐,以敦信为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自佛,非是他佛。二、修行者,行门有二:一正,二助。正行复二:一称名,二观想。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称佛名,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设心缘外境,摄之令还。此须发决定心,断后际念,拨弃世事,放下缘心。使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 而后已,事一心也。苟能得已,则极乐之因成就,垂终之正念必然。亲见弥陀,垂手接引,得生净土必矣。理一心亦无他,但于事一心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可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二、观想者,俱如《观无量寿佛经》。境有十六,观佛最要。当观阿弥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黄金色像,立华池上,作垂手接引状。身有三十两种大人相,相有八十种随形好。此两种正行,须相须而进。凡行住睡卧时,则一心称名。凡趺坐,则心心作观。行倦,则趺坐以观佛。坐出,则经行以称名。苟于四威仪中,修之不问,往生净土必矣。二、助行亦有二:一、世间之行,如孝顺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杀,具诸戒律。一切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无非助道之行。二、出世之行,如六度万行,种种功德,读诵大乘,修诸忏法。亦须以回向心而助修之,无非净土行也,更有一种微妙助行,当历缘境,处处用心。如见眷属,当作西方法眷想,以净土法门而开导之,令轻爱而一其念,永作将来无生眷属。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得生净土,得离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第三、愿者,净土舟航,要以信为舵,行为篙橹樯缆,愿为风帆。无舵则无所指南,无篙橹樯缆则不能运行,无风帆则不能破浪疾到,故次行以明愿也。第愿有通别,有广狭,有遍局。通,如古德所立回向发愿文。别,则各随己意。广,谓四弘,上求下化。狭,谓量力,决志往生。局,如课诵有时,随众同发。遍,则时时发愿,处处标心。但须体合四弘,不得师心妄立。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速觐弥陀。一切净土法门,举不外于是矣。”师每岁修四三昧,身先率众,精进勇猛。注《楞严》、《维摩》等经,凡染翰,必被戒衲。

  传灯大师所撰的《净土生无生论》,全l卷,收于《大正藏》第47册中。明代智旭大师编的《净土十要》,也收有此论。

  本论综合多部经论之精华,以阐明净土生、无生之理,论分十门:一真法界门;身土缘起门;身土相即门;生佛不二门;法界为念门;境观相吞门;三观法尔门;感应任运门;彼此恒一门;现未互在门。此论为净土宗重要论着,并与智顗大师之《净土十疑论》、飞锡大师之《念佛三昧宝王论》合称“净土三论”。

  《净土生无生论》的注释书有:

  明代正寂大师之《净土生无生论注》,全1卷,收于《卐续藏》第109册中。

  又有受教法师之《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2卷,收于《卐续藏》第109册中。师为传灯大师的法孙,今本即以此为准。

  清代红螺山比丘,达默法师集《净土生无生论会集》,全1卷,收于《卐续藏》第109册中。其题名会集,是因释题一科,皆出彻悟大师之笔;论中着述,尽采天台宗之旨意,作者自谦,故名会集。

  近代季圣一居士述《净土生无生论讲义》2卷,收于《净土丛书》第6册中。书首是《印光大师序》与作者《自序》。上世纪30年代初,古吴(苏州)觉社汪鼎丞居士等请讲此论,季居士乃搜研古德受教之《亲闻记》、达默法师之《会集》和道霈大师之《续生无生论》,略参臆见述为《讲义》。先以天台之五重玄义释题,再详解《生无生论》。

  此外,尚有现代海灯法师之《净土生无生论讲要》等。

  清代鼓山沙门道霈,仿其体例造《续净土生无生论》,此书收入《净土丛书》第6册及港版《净土十要》中。道霈大师于《序》中说:“天台无尽灯法师,本一家教观,作《净土生无生论》,理无不圆,事无不彻。乃净土之正宗,往生之捷径。故当时论成,师登座为四众讲演,感天乐鸣空,众共闻见。每日皆然,讲毕乃止。其灵应不爽如此。净业行人,依之修持,复何惑哉。然余今日复有是作,貂续于其后者,盖于十门中,有旨别而门同者,有门别而旨别者,皆足以互相发明,究竟净土旨归。聊备自修,兼示同见同行者,同生净土云尔。”是书论分十门:一真法界门、性心具造门、心佛互遍门、心佛同体门、唯心即至门、性德庄严门、佛佛同体门、心佛感应门、三无差别门、因果互具门。

  道霈(1615—1702)大师为清代僧人。字为霖,号旅泊庵,建安(今福建建宁)人。幼习儒,18岁至宝善寺,叩问出离之道于闻谷广印和尚,明崇祯六年(1633)依止永觉元贤禅师,翌年禅师移住鼓山,师则随往,住4年。辞师至杭州听《法华》、《楞严》等经。后又谒密云禅师于天童山。再侍鼓山元贤禅师,遂大悟,于清顺十五年(1658),嗣禅师法,开堂于鼓山涌泉寺,一住十四载。康熙十年(1672),让席石湖宁公,游历诸方。康熙二十二年刊刻《华严经疏论纂要》120卷。师年70,再请还居鼓山,二十六年着《禅海十珍》1卷,三十四年着《法华经文句纂要》7卷。有关净土之作则有《净土旨诀》、《净业常课》、《续净土生无生论》、《西方发愿文注》各1卷,《语录》2卷,《餐香录》2卷,《还山录》4卷,《法会录》1卷,《旅泊庵稿》4卷等。其中,《餐香录》、《还山录》等书中,有《普劝念佛放生文》、《普劝念佛文》及有关净土序、赞等10多篇。师常言:“志在宗门,行在净土,求生西方,精修净业。”《旅泊庵稿》卷4,载师之《发愿文》:“至于舍报之日,空慧不昧,佛境现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大圣众,亲承供养,亲闻妙法,入正定聚,具十神通,开三秘藏,然后称法界性,起法界用,不离安养而身遍十方,在在处处赴众生感,愿为慈航,导归彼岸。”又从《餐香录》卷下,载有《五松图赞祝林印自居士八十初度序》说,“开莲社于寺之别院,每喜里中耆英入会,依翁为其一。”得知师于康熙之初,于鼓山之别院,结有莲社,结众专修净业。师之《净土旨诀》,系康熙二十年间之作,纂辑法语、序、赞等,《餐香录》中亦收录不少。主要绍述天如惟则大师之说,以信、愿、行为净土之资粮。又说念佛有事念、理念。事念唯一心念佛,字字分明,句句相续,不昏不散,一句佛号,历历现前,自然成就念佛三昧。理念者,现前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因缘合成本无所有,了达当体性空,同时能念所念,历历现前,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为空、假二观也。空假不二,法身现前为中道观也。与此观行相应,名之为理念。又出家、在家皆应期求明悟心性,而净土一门是横出三界之胜方便,径路之修行法门,故不论事念、理念,唯一心念一句佛号,以自己信、愿、行之修持力,及仗弥陀、观音、势至之慈悲摄受力,决定能够登彼岸。康熙四十一年,师88岁而寂。

  海灯(1928—1996)法师为现代僧人。又名明镜、宗如、法灯、腾智、本明等,俗姓温,江西石城人。生于信佛世家,父母早年皈依佛门,净守五戒。师7岁即礼荣华山宝日寺完融和尚为师,皈依三宝赐法名善乾。15岁至福建宁化南山寺,投盛镛和尚座下剃度出家,1934年在广东南华寺受具足戒,得戒和尚虚云大师为取名宗如。后随巨赞、首安法师学戒。1940年就读于宁波观宗寺习天台教观。1948年冬,在南华寺得复仁和尚传授曹洞宗法脉,为56世,派名腾智。1949年夏,继完融和尚后就任南山寺住持。1954年,在江西云居山,于虚云和尚座下,承嗣临济宗法脉,为第44世,得派名本明。1956年被诬蒙冤入狱,判刑6年。此间,仍坚持信仰,暗中持诵《金刚经》、《心经》等。1962年出狱回石城,隐居潜心研读《大藏经》,通宵达旦,长年坚持不倒单。1964年,应请回宁化观音堂,1966年移民回江西石城,栖身于岩岭茅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再次受到迫害,师仍坚持单身素食,暗中诵经,夜间拜佛。1979年,拨乱反正时海灯法师得到平反,60年代之冤情亦得昭雪。随应福建闽侯县之请,出任雪峰寺首座兼主讲法师,开办佛教学习班。1980年,应中国佛教协会安排,赴北京参加接待日本护送鉴真和尚法相回乡探亲团。1981年冬,应请为庐山东林寺传授108单罗汉戒,任教授师。此后,相继至江西云居山、山西大同与五台山、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庐山东林寺等地讲经说法及佛事活动。法师少年出家,数十年如一日,严净毗尼,禅净双修,劝人念佛。80年代后,应请任福建宁化南山寺、江西石城岩岭香炉净寺方丈;兼任福建闽侯雪峰寺、江西庐山东林寺、广东仁化丹霞山别传寺、江西省靖安县宝峰禅寺首座。法师的著作中有《净土生无生论讲要》,此书深入浅出地阐明净土。

  沪之陶裕祥居士,本研究科学,曾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我与居士相识,始于2004年4月,其后每年总有几次接触。在交谈中,知居士之学佛历程有几个转折:在2000年之前着重修学中观与唯识,特别是对唯识更为醉心、痴迷与推崇。居士还认为学习与研究此法门,更适合自己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身份与地位。当时,他瞧不起西方净土法门,认为它浅显简单,是老头、老太等缺乏文化知识的人所修的方便法门。在他的《关于(净土生无生论)的学习与思考》前言中说:“现在看来,这恰恰是自己愚钝、无知、幼稚的表现。但那时,自己又很不以为然,还自以为得意,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可悲、可怜!但佛菩萨并没有因此而抛弃我,而是似乎在有意与无意之中,运用他们的大智大慧、善巧方便、适时地在一步步地引导我、启发我、教育我,使我逐渐地步入了净土法门。”从2004年起,居士开始一心学修净土法门的理论与实践。他在修学中发现,在“净土法门貌似简单易行的背后,却有着极其深刻而又精妙的理论!而根据这一极其深刻且又精妙的理论,发明创造并开示出这一简单易行,至圆、至顿、至捷、至极的修行法门,则实在是佛菩萨的大智大慧、大慈大悲。实在是佛菩萨救度众生、普被三根、普摄群机的无量功德!”因此,他在修学净土法门的同时,作文以弘扬净土,并说他之所以要写作弘扬净土之文,“是对自己的一个反思,一个检讨,一个否定,一个忏悔!我要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我过去的愚钝、无知、幼稚、暗昧、痴迷。切愿所有的众生要从我身上吸取教训,不要再重犯我的错误,尽快尽速地皈依净土法门,让我们大家悉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吧!”

  承法师、居士索序于我,盛情难却,特写此书之流通因缘以应付。祈阅者仔细阅读该论,皆入净土法门之堂奥。

  林克智

  2006年12月2日于普陀山

  《兴慈法师年谱》序

  沈居士去疾,悯正法之陵夷,恐诸大德史料之湮没,乃于时过境迁,资料匮乏的今天,发心编诸先贤年谱,俾后者学有所依。在居士多方搜寻、整理后,一本本去讹存真之大师行状,先后献之于世。《应慈法师年谱》、《印光法师年谱》、《来果禅师年谱》等先后出版。今《兴慈法师年谱》辍笔并邮寄来山,喜有缘先睹大作,亦忻台、净两宗来者之幸。

  近代佛教诸大德中,兴慈大师可谓我印象中最深的一位。这位台、净两宗高贤德高望重的品格,为法为人操劳不息的行止,诸如:大师一家的八口出家;大师勤于学习、修持夜不倒单;大师于抗战时期的救济事业;大师的办学育才;大师的创建法藏讲寺为专修净土道场;大师在江、浙、沪各地的讲经弘法;大师的创建海会寺,重建华顶寺,修建中方广寺、下方广寺,重建赤城山塔、智者大师降魔塔,乃至修建临海延庆寺……等等,书不尽书。可在眼前这本《兴慈法师年谱》中,大师的高风亮节与鲜见之留世文献,无一或缺。是书可谓台、净学人之良导,故乐于推荐!

  大师之建临海延庆寺事,为世所罕知,今略述其概:

  据《临海县志》卷三十五载:“延庆寺在县西八里龙潭岙,旧名龙山,梁天监初建。唐会昌中废。梁开平中改龙潭院,钱忠懿王改戏龙。宋大中祥符中改额。康熙十二年(1673) ,十五年僧善友复建。”

  寺旁溪林,亦近于城,峰回路转,龙潭深碧,是十分理想的修净之地。1939年,兴公大师赴临邑兜率禅院讲《阿弥陀经》,见此绝妙之地,只住二三苦修之尼,寺宇败落,遂发助修之志。乃于战乱中输银维修天王殿、兴建大雄宝殿、厢楼,遂成一专修净土之道场。上世纪八十年代,荣清、荣瑞两尼师西逝后,今为比丘所居。现住持智泉法师,于大师修复延庆寺六十年后的今天,仍继大师之志,月月打佛七以为常规。大师悲心之真切,影响之深远由是可见。

  承居士索序,愧不敢当,谨叨数语,以申随喜赞叹!

  辛巳清明林克智沐手书于普陀山

  《真心修净土万修万人去》序

  净土法门是契理契机的特别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宋智明居士说得好:“净土是佛的家,是菩萨依止的地方。我们已经沉沦了无量劫,随业漂流,悲苦不尽。阿弥陀佛的因地法藏比丘,为了使一切众生有一个极其快乐、永不轮回的家,于是发四十八愿、经无数劫的勤苦修行,终于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了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终于如愿以偿地具足了宝池、莲花、行树、灵禽、宝阁乃至一生不退,皆成佛道的所有庄严与功德,这真是法界的光辉,是生命的奇观,是佛德的妙严,是众生的家园。”西方极乐世界是韦提希夫人,从十方诸佛净妙国土中挑选出的净土,也是释迦世尊特别指出的、末法众生想得到解脱的可靠去处,在西方净土就可一生成佛。

  释迦牟尼佛还在《大集经》中说过:正法时期的众生,根性敏锐,靠持戒律就能证得果位;像法时期的众生,根性差了一些,修禅定还可以证果;到末法的时候,只有修净土法门才能成就。我们现已进入末法时期,所以只有修净土法门才最适合大家的根机,修起来也更有把握。所以当代大德道源法师说:“末法时代的众生,非念佛无以了生死,非念佛无以度有情。”

  龙昂居士,法名隆盎,早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的学术专着有《天然气工程手册》、《天然气工业分析》,居士的发明专利“民用合成燃料”及“保温材料”曾获国际发明奖。居士出生于信佛之家,正信净土法门,善根深厚。主要佛学著作有《观无量寿佛经白话解》及《菩提一叶》等七种,在佛刊发表文章达五十余篇,曾在四川省佛学院函授部任教,并协助昌臻法师主编《蜀中净土》,办有“完美人生”网站,矢志弘扬净土法门。

  我与居士虽只有一面之缘,但书信往来与著作交流已有十多年。今收居士电子邮件,内有所着《真心修净土万修万人去》书稿,并嘱为作序。隆盎大德悲心真切,此作专弘净土法门,全文浅显明白,事理圆融,的指念佛往生之路,确指念佛修证方法。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书中对似是而非的附佛外道,痛加针砭,更对初学佛者指明方向。本书虽文字不多,但显义周全,照此而行,今世必能生净土。佛道虽远,但既生净土,那也不用忧愁能不能成佛了!着者龙昂居士之盛情难却,书此文共赞净土之殊胜,亦助居士对净土的弘扬,是为序。

  林克智 佛历二五四九年观世音菩萨

  成道日写于南海普陀山

  《往生论·往生论注白话解释》序

  自东汉末年佛教东渐,净宗经论亦随着次第迻译,专谈净土及带说净土的经论,有数百种之多。历代祖师大德在如此宏富的净土经论中,慧眼择取“五经一论”作为净土宗根本经典。但净土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历千余年的料简,降至晚近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足证历代祖师大德的谨慎重法之态度。大凡净土的缘起、因果、事理等精义,“五经一论”等摄无遗。五经一论即:1.曹魏康僧铠译的《无量寿经》;2.姚秦鸠摩罗什译的《佛说阿弥陀经》;3.刘宋畺良耶舍译的《观无量寿佛经》;4.唐般若奉诏译的《华严经·普贤行愿品》;5.唐般刺密谛译的《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6.世亲菩萨造,元魏菩提留支译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净土“五经一论”是宣说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净土宗所宗依的根本典籍。原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清代彭绍升居士《重刊净土三经序》中,点示三经并传之原由:“净土三经者,大小《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佛经》是也。此三经者,如鼎三足,不读小本,不入信门;不读大本,不入愿门;不读观经,不能成就三昧门。三经合,而净土资粮备矣。”晚清魏承贯居士,再以《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补入,合刊为《净土四经》,付梓流通,明欲入毗卢性海,先归净土玄门,印光大师对此亦加允肯。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纳入净土根本经典,乃印祖之首倡,合称《净土五经》。印光大师曾开示:“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并在《净土五经重刊序》中,赞《圆通章》为:“此经实为念佛最妙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佛道乎哉?”《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简称《往生论》,为古印度诸多论书中,专说净土教的唯一典籍。逻译我国后,受到历代祖师大德的推重,与净土五经并列而成净宗之要典。《净土五经一论》合刊为净宗要典,经印光大师楷定,并得中外学人的认同,遂大行于世。

  其中之《往生净土论》为世亲菩萨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名《净土论》、《往生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无量寿优婆提舍经论》、《愿生偈》等。收于《大正藏》第26册中。本论依《无量寿经》作愿生偈,赞叹极乐净土之庄严,阐说修习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念门,劝往生西方。谓修习五念门可得种种成就,并次第得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园林游戏地门等五种功德;前四种功德为人功德,能人于莲华藏世界,自受法乐;园林游戏地门则为出功德,即回人生死烦恼,游戏神通于教化地,如是自利利他,速成就菩提。本论以智慧慈悲方便,修五念门为宗;以成就自他往生净土为趣。本论为唯一印度撰述的净土论部著作,故净土宗特重之。其论述颇为深妙,大旨与无著造的《摄大乘论》十八圆净之说一致。北魏昙鸾大师着有《往生论注》2卷,是最权威之作,印光大师赞说:“昙鸾法师之注,文畅达而义深邃,洵足开人正智,起人正信,乃净宗学人之大导师!”另有太虚法师《往生净土论讲要》、性梵法师《往生论注讲义》等疏释本论。

  元魏昙鸾大师所述注解,全名《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全书2卷,收入《大正藏》第40册,文义甚妙,修净业者,应当详阅。惜天亲菩萨之原着及昙鸾大师之释文,均系文言,虽文义畅达,含意深邃,但今之净友阅读困难,故使此宝书流通不广。

  今有隆盎大德,深入经藏,归心净土,着有经、论白话译解多种,期净法普及。我有缘得读大居士所作《净土论》及昙鸾大师所《注》的白话译解,得益甚深。今居士之《白话译解》即将再版,承蒙索序,故叙净土五经一论之史略,权充答卷。

  林克智

  2006年春节 于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

  《天籁梵音》序

  佛经之汉译,久经中外高僧大德之通力合作,历千余年而成,为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之一大奇迹。此震古烁今之巨大工程,可谓世界翻译史上绝无仅有。

\

  佛经的翻译,不仅传播了佛教文化、促进了佛教的发展;更使当时封闭的中国,首次接触到大规模的外来文化,不仅使国人了解到印度的哲学、因明、语言、文学,也带来了古印度医学、天文、地理、艺术等各领域的影响,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由于佛经的大量翻译,使我国的文学产生深刻的变化。在南北朝时出现的“志怪小说”,其内容不能不说是受到佛教的影响。此后,更产生了唐代的“变文”与“传奇”,最后形成至今于民间尚颇具影响的“说唱文学”。我国戏曲的取材,至今尚有佛经故事之内容。

  此外,佛典中还有大量的寓言和譬喻故事,其影响之大,还往往使人不得自知。例如“水中捞月”、“盲人摸象”、“三重楼喻”、“头尾争大”等等,尽人皆知,又有多少人知其出于佛经呢?

  随着佛经的翻译和流布,汉译佛经的语言、词汇、文体直至文风,也使同时代的非佛教文学作品,受到不同的影响。此外,还使汉语增加了许多来自佛经的语汇。不读佛经,谁又能知“借花献佛”、“聚沙成塔”、“顽石点头”、“现身说法”、“作茧自缚”等成语,及“实际”、“世界”、“现行”、“平等”、“相对”、“绝对”等词源于佛典呢?

  佛教传入我国虽有两千年的历史,佛典中古印度的故事、寓言、譬喻等也早就随着佛经的翻译而传入,但因卷帙浩繁使人无所适从,或因文字古奥而难以读通,从而使广大读者有失奇文共赏之机。

  普陀山佛协的界定法师及舟山市文化局的方伦新先生,奉佛情殷。遂从《六度集经》、《杂宝藏经》、《杂譬喻经》、《贤愚因缘经》及《经律异相》诸典中,集百余则成书,名为《天籁梵音》。该书文笔洒脱,故事精悍,读之妙趣横生,可得大益。承作者索序,愧不敢于佛头着粪,求之再三,遂撰此文以报,并愿读此书者,皆法喜充满,六时吉祥,万事如意。

  壬午夏于补怛洛迦山

  《居家二众皈戒手册》前言

  三皈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它是每个佛教徒自信仰佛法、修习佛法,直至断除烦恼,证得涅槃的阶梯。佛教徒如离开三皈,即是失去了佛教的生命,故三皈依是佛教徒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弘一大师在《受三皈大意》中说:“佛,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法,如大小乘经、律、论三藏;僧,如菩萨僧、声闻僧、剃发被袈裟的凡夫僧等。”细说之,三宝有三种意义:

  一、别相三宝,如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教化三千世界的众生为佛宝,所讲说的谛理教法为法宝,度懦陈如等五比丘乃至佛在世时的广大僧团是僧宝。

  二、住持三宝,如佛涅槃后的形像塔庙为佛宝,三藏经典为法宝,戒法仪相为僧宝。

  三、一体三宝,就是我们现前的心识的体大包含无外,是体大的佛宝之意;心识的相,能有轨范的作用,流转升沉时,还能任持自性,遇三宝善友缘时,能生起智解,是相大的法宝之意;心识的用是周遍的,有过尘沙般的妙用,无尽之用,一一同于觉性,是用大的僧宝之意。

  此外,尚有本觉是佛宝,始觉是法宝,本始觉不二是僧宝等解释。又有理体三宝是指佛所证的戒、定、慧、解脱知见五分法身为佛宝,所证的四谛的灭谛道理无为的是法宝,声闻的有学、无学功德,初果以上同见真谛理的叫理合僧宝。

  因为皈依是以皈投依凭而请救护为目的,所皈依者必然是要真实有救护的能力。而其救护的能力非是从神权的迷信中发生出来,而是从因果规律上,合乎真理的功德中发生出来的。

  必须清楚,皈依的究竟对象是理三宝:佛,一切智五分法身;法,灭谛涅架;僧,诸贤圣学无学功德、自身他身尽处。受皈依者应该使信心寄托在此理三宝上。但也必须知道理三宝是依持于住持三宝的,故住持三宝是直接的礼敬对象。受皈依者必须明白此理,只有正确了解此理,才不会在三宝的理、事、圣、凡上胡猜乱想,方可在受皈依时依法得无作体。

  关于受持三皈依的时限,虽然可以随日多少受,但在我国一般都是尽形寿受持的,故在受持之前必须明了,切不可不发尽形寿受持的心愿,也不作若干时间受持的表示。

  现在授受三皈时,往往为师者既不讲三皈依的意义,也没有什么仪式,只取一个法名就算是皈依了,受皈依者甚至连什么是三皈都还不知道,这是不合轨范的作法,更不能得到三皈之体。故在受持三皈之前,应先学三皈的意义及方法,在受三皈者能理解受持三皈的真义之后,仪式不妨精简,不过必须诚敬而郑重。由于授受者的真诚,恭谨的作为,所受的皈戒才能纳于受者的心中。所谓“圣德纳心”生“无作体”,从此受者尽形寿任运自然地随时随地会提高警觉,得到皈依三宝的利益。重要的是在授受三皈之后,授者还要负起教导的责任,受者要经常做三宝弟子应做的事,护持圣法纳心结成的三皈之体,使它时常依于心而不忘失,永远发挥防恶增善的作用。

  赞云:“三皈纳体,五戒培基”,故受持三皈依之后,应进一步受持五戒。经云:假使布施给满四天下所有众生的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的供养,纵然时间长到一百年,也不如一日一夜短时间中持戒的功德。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功德呢?这是因为初受戒时,即已对尽众生界行了财、法和无畏三种布施:

  一、尽形寿不偷盗,即为己施法界有情之财了,因为不侵损法界有情的利益,就是对他进行布施。

  二、尽形寿不杀生,使有情安乐,就是施予法界有情以无畏。

  三、用戒法自行与化他,即是以法布施予遍众生界。

  因为戒德是无尽的,所以有限量的财施之功德远不及它。同时还因财施是物质集散之事,集聚的时候,就要产生贪求之欲,散去之时,又有取舍爱憎的心理。如此得喜失瞋,最易生起烦惑恼害,所以不如戒施的清净。如果先能持戒,断绝了不合理、不合法的强求,进而财法兼施,成就清净业行,直到成就佛果,那就圆满了。我们知道了戒德的高胜,也就能深生受五戒与持五戒的坚固信愿。

  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信士(女),因为犯,则破五分法身(佛和阿罗汉自体所具备的五种功德,即戒身、宝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为大小乘之最高悟境——无学位,但大小乘之五分法身名称虽同,而含义有别)及一切佛法。此因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罗(戒律)之根本,若犯五戒则不得更受大小乘戒;若能坚持,即是五大施。此五者通称为戒,以防止为义。以能防止恶律义之非,能止三业所起之恶,故通称防止。

  有关五戒之授受与毁犯的忏悔,据忏云法师之《五戒表解》,应注意下面数项:

  受五戒者须从大僧(比丘、比丘尼)边受,若无大僧,乃依沙弥、沙弥尼受之。

  五戒必须尽形寿受。五戒不能悉持,可受一、二、三、四戒,但以总受全分,乃为得戒。

  受三皈依者应随分修学五戒,受五戒者应随分修学八关斋戒及优婆塞戒。

  三皈为破迷启悟,明慧之源;五戒为断恶修善,行持之本。

  受五戒后,应于每日朝暮诵念五戒相,即:一者不杀生,二者不偷盗,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

  病时、遇魑魅时,遇障难时,亦应诵之。若有毁犯,不应覆藏过宿。当于僧前(比丘三人或一人)发露忏悔,顶礼忏悔。又应常自礼佛忏悔罪业。或专礼一佛或八十八佛或千佛等,或修大悲、占察、梵网忏法,亦得灭罪。

  责心忏:若意业起杀、盗、淫、妄之心,虽身口未犯,亦当即时呵责己心,不应起犯戒恶念,应即转念念佛,此即责心忏。能使意业清净,身口不犯,防祸未然,亦即转识成智的功夫。

  八关斋戒为佛陀为在家弟子所制定暂时出家的学处,受此戒时在家居士能得出家功德。

  “八”是所防止的境界有八件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不非时食。

  “关”是受戒者静定自己身心,禁闭非法的事,有如世间设门关以防止偷窃等事故那样的作用。

  “斋”是以过了中午不食为体,以八戒防止过恶,才能显出清净的斋体之意。此外又含二义:一是齐的意思,齐是齐其杂乱思虑,专注一境,心无差别;二是清的意思,即静摄心念,远离过失,断绝杂想。

  “戒”是止恶的行为,有制止恶法的力量和作用。

  受持八关斋戒是世间戒过渡到出世间戒的戒法。而在五戒过渡到八戒的学习过程中,不淫戒是进入学习出世间戒的重点。如《大乘义章》说:“五戒是在家人持在家戒,唯制邪淫,不防自妻,以是义故,但言不邪淫。八戒则是在家人得持出家戒,故似出家者有淫皆离,非但制邪淫,自妻亦防,故说不淫”。过午不食戒,则是解脱因缘的前方便。因为少食加上禅观本心,必然少睡与减低淫欲之念,有助修道。不着华香、不卧好床,则是引导在家求道者朝向不放逸、不享受、不贪睡等入道之路前进。其余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饮酒等,亦是引导在家居士不仅要做到身、口不作恶行的戒法,更应深入使心念也不起恶念。由此可知八关斋戒的整体意义,是引导在家学戒者发清净持戒心,走向入道资粮的前方便。

  修净行者再进一步于持八戒时,如能在一日一夜之中以念佛、诵经、拜佛之行,使心思远离杂念及烦恼,念佛心如明镜般地清净,以此功德回向净土,那就说明你的身、口、意三业,已确实朝向西方极乐世界前进了。

  因为八关斋戒比五戒前进了一步,故其受持功德利益亦大大超出受持五戒的利益。

  经中说:作阎浮王于人间宝物一切自在,但不如受持八戒所得的清净自在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善生经》说:受持八戒,除去五逆重罪,其余的罪障都能够灭除。

  《成实论》中,佛说受持八戒与三乘圣人的无漏福相等。

  《拾毗尼义钞》说:优婆塞受三皈五戒的,闻佛说法,可以证得初果、二果,不能证三果、四果;受八戒的,闻佛说法,就能证得殊胜的三、四果的果位。

  由于以上原因,在家居士若欲早日解脱,成就佛道,应尽量发起大心,抽时间求受一日一夜的出家持戒法,以作未来成佛资粮的助道因缘。

  在世间戒过渡到出世间界的戒法中,除了五戒与八戒引导我们净化心、口、意三业外,十善更能深入达到彻底清净心、口、意三业的行持。《受十善戒经》载:“某甲忆念、坚持汝身,持身如佛、持身如法、持身如僧,身三业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如是身三,汝当受持。”“某甲忆念、坚持汝口,持口如佛、持口如法、持口如僧,口四业者:一不妄语,二不两舌,三不恶口,四不绮语,如是口四,汝当受持”。“某甲忆念、坚持汝心,持心如佛、持心如法、持心如僧,意三业者:一者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痴,如是忆三,汝当受持。一日、十日,乃至终身。”

  由上三段引文可知,修习十善业的重心在心地,如果不能深入地用一颗心如诸佛与阿罗汉的修道心、正见心、慈悲心来修学十善业,则十善亦成世间戒。能在心地上下功夫,逐步使贪、瞋、痴断除而不起现行,这是修习十善业的目的。

  最后,谈一谈居士菩萨戒,居士菩萨戒即菩萨优婆塞戒,也即《优婆塞戒经》所说的“六重二十八轻”戒。

  居士在受五戒之后,要进一步学佛,则必须于六斋日修学八关斋戒,八关斋戒若能守持得好,则更应进一步求受菩萨优婆塞戒。这是继五戒、八关斋戒之后,培养居士向佛、向法、向僧及护持三宝之发心,而更深入的学习内容。居士能进一步发心求受菩萨优婆塞戒,方能说是真正踏上修学佛道之路,则可从此种下在未来的菩萨道上,生生世世六根具足的引因。

  居士若能发心受持菩萨优婆塞戒,便说明你已初发要成佛的心,已是一位实实在在的、行持实修、实证的佛弟子了。但现实社会的一些实际情况,某些戒可能会不能如法尽持,即使你发慈悲心去帮助他人,也很可能会惹起许多麻烦。因此,在一些具体的场合,你必须悲智双运地去分辨,决定什么事应做或不应该做。在某些情况下,碰到不能尽如戒法的要求的去做,则应知此是过去已经造下的业障,要以礼忏心来忏悔自己不能尽持戒法的言行,绝不能因为不能守持完整的戒法而望戒却步。

  如因环境因素,不能进一步求受在家菩萨戒的佛弟子,可以在内心依戒法的内容,慢慢的学习,能受学几分,就学习几分。但不可因为勉强受戒而影响家庭生活,令妻子、丈夫咒骂佛教而造罪,要谨慎反省自己所处的环境,作出明智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既不妨碍家庭生活,又能学习戒法。

  净业行人发心求受菩萨优婆塞戒,最好应到念佛道场求受,福建莆田广化寺就是这样的道场。求戒者必须依戒法的内容,谦虚、谨慎、用心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持戒者的身、口、意三业趋于净业因缘中,使念佛心与持戒心两者俱清净,从而能在今生就可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

  菩萨优婆塞戒的受持,虽因环境等等的关系,往往不能守持完整的戒法。我们既已学佛就要不怕一切困难,处处小心谨慎,时时忏悔求三宝加持,一定能成为佛陀的菩萨弟子的。因为菩萨戒不同于五戒只是尽形寿受持,它是尽未来际、并且是对一切众生的。你在受持中即使犯了,但只是对某个众生在某件事上的犯戒,对无量无边的众生,你还没犯,还存有菩萨之心,所以仍可忏悔清净。退一万步说,此罪即使没有忏除掉,你要去恶道受报,待报满之后,以此受戒因缘转生善道,亦可作为未来世的证果因缘。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五戒的持犯重在律仪;菩萨优婆塞戒除以六重二十八轻的律仪来防止身、口的恶行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心不犯。学菩萨戒的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举心动念之间,都不可忘记“我是一个菩萨行者”,时时刻刻存菩提心于心内,应该以最虔诚求学佛道的心,谨言慎行地学习菩萨心地大戒,以使自己早日与佛心相应,早同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上品上生的大愿相应!

  《护生放生手册》前言

  释迦世尊初成正觉时的第一句话就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佛智慧德性,但以种种贪着不能证得。”佛教导我们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们的本体都是一样的,因为存心不同,行为有异,障蔽了原有的光明智慧,故有众生有各种人、天、鱼、鸟、畜生的分别,并且认为各类众生,最后都可以成佛。因此,“慈悲为本”就成了大乘佛教的重要观点,甚至认为佛心就是大慈大悲心。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把平安、快乐给予人,就是与乐;以同情心、用种种办法,来解决和消除他人的种种痛苦,叫做拔苦。

  读者同修们都知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真直无私的爱,正因为父母对子女有纯厚的爱和悲愍同情之心,才能将子女抚育成人。若能将这种精神推广到社会,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无限美好。一家人,大家都互助互济,家庭和睦了;邻居之间互谅互让,社会上敬老护幼,互相谦让,道德风尚提高了。随着大家都心情舒畅,精神也文明起来了。这就是从父母之慈爱,扩大到全社会所得到的效益。

  佛教所提创的慈悲,比这更要进一步,即所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是。佛教徒对种种动物,应有一体观念。动物也和我们一样地贪生怕死,也知恩知怨,虽然口不能说,但在行动上也会表现出来,想同修们都有这个感觉或体会。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人类还要吃众生的肉,于心何忍呢?

  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有灵性,在杀害宰割之时心惊胆碎,临死挣扎,惨痛哀号,在挖肠煎煮时,有些生灵还肉跳筋抽,故有仁心的人,当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有人说荤食有营养,可补身,但动物肉中所含的胆固醇及种种病菌、毒素,对人体带来的影响不堪设想,想健康长寿反而多病短命。佛经说的“杀生害命者,得多病夭折报”,真实不虚!

  学佛者都知道,佛教对一切事物现象,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因缘所生法,也就是因果法则。当因缘成熟了,各种事就成功;因缘分散了,就坏灭。这种现象,在空间上通达十方;在时间上连续不断,即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每个环节都受前后左右影响,所以看起来非常错综复杂。虽然错综复杂,但亦非常准确,分毫不差。犹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以此观之,假使过去造了恶业,难免今生堕入畜生道,因此现在的各种动物中,可能就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子女或六亲眷属,故《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夫食肉者断大慈种、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又《入楞伽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为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所以放生非但是救物命、使生态平衡的善事,也是救我们过去世亲人的大事。

  还有一条最重要的事,就是《楞严经》上说的:“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人之食众生肉,今世你杀他,来世他杀你,冤怨相报,互相残杀,无有了期。小而横祸仇杀,大而战争侵夺,都受此恶因影响。我们为消灭恶报相续,为得大众都能无病长寿,要尽力放生!

  杀生得无量罪,放生得无量福。戒杀放生之心是慈悲心,此心与十方诸佛之心相应,故感应最速,故凡祈福禳灾,祝寿荐亡,皆宜多作放生功德。如能再以此功德,回向十方众生,同生极乐世界,必定会蒙佛慈悲摄受,永脱苦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