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三论宗纲要 三论宗的史传和典籍 第二章 此宗的典籍

发布时间:2023-08-09 13:33:15作者:诵读

第二章 此宗的典籍

三论宗的典籍,可分为经论和章疏两大类。

第一节 所依经论

就经论中,此宗所依和注疏弘扬的经论很多。今择其主要者,说有四经四论。四经是:

《大方广佛华严经》

《摩诃般若(大品)经》

《妙法莲华经》

《大般涅槃经》

四论是:

《中观论》

《经百论》

《十二门论》

《大智度论》

一般都知道三论宗依《般若经》立宗,若说依这四部经立宗,有些人可能不知其所以,但在历史过程中确是如此,这里须要加以说明。

中观四论学的创始人,是龙树菩萨。从龙树起,直至鸠摩罗什,主要是弘扬《般若》与《华严》。龙树菩萨造《中观论》和《智度论》以释《般若》,又造《大不可思议论》和《十住毗婆沙论》以解《华严》。汉文中现存的《十住毗婆沙论》十五卷,就是龙树释《华严·十地品》的部分著作。故知龙树学说包括《华严》和《般若》深广两种法门。罗什传译也是如此。翻《大品》、《小品》、中观等四论以弘般若,又译《十住经》及《十住毗婆沙论》以弘《华严》,与龙树相一致。乃至摄山僧朗亦以“《华严》、《三论》命家”,盖是一脉相承。至于《法华》,从龙树起,就极为重视。《大智度论》中,曾多次引用《法华》,并说《法华》是般若的异名。罗什译出《法华》,即命道融为众讲说,其后道融、道生、昙影皆注有《法华经疏》。僧睿《小品经序》说:“是以《法华》、《般若》相待以期终。”是说《法华》与《般若》同等重要,二经不可偏废。足见《法华》是三论宗的要典。只有《涅槃经》纳入三论宗的时间较晚。至陈代兴皇法朗始讲《涅槃》。这是因为南北朝时,涅槃佛性之说盛行,故兴皇大师即以般若中观教义讲涅槃佛性,故与他宗讲佛性大不相同。嘉祥《涅槃游意》云:“摄山大师唯讲《三论》及《摩诃般若》,不讲《涅槃》,……自兴皇以来,始大弘斯典。”所以兴皇门下,常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

三论宗弘传上列四经四论,在陈隋初唐时期三论学者传记中,每多言及。兴皇门下法安传中说:“三论四经皆讲。”慧壁传中说:“四论三经。谘询赏要。”罗云传中说:“讲四经三论各数十遍。”兴皇法朗再传弟子义褒传中叙其师:“四经三论,江表高推。”法敏传中说他:“讲四部大经,功德难量。”而传中列出所讲的经名,是《法华》、《华严》和《涅槃》,虽未列举《大品般若》,只是意中事耳。查嘉祥著作,每论及释迦一代言教,总是举《华严》、《大品》、《法华》、《涅槃》四经为宏纲。解释法义时,也总是引这四部经作证次数最多。由此可见三论宗自兴皇起,弘宗演教主要是以上述四经四论为宗依。安澄《中观论疏记》中说本宗有四部大经,四部小经。四部小经是:

《维摩诘所说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

\

《佛藏经》

《诸法无行经》

这四部经,都是般若性空方面的典籍。《大乘玄论》卷五,叙说兴皇法朗讲三论,每次方式不同,共有十条,其第七条说:“七者或直唱《无行》、《佛藏》等经,然后入论,欲明经论相成,共显一道,经旨可见,论意易明。”这就是说,四经与三论相辅相成,以经显论,以论释经,故直唱《无行》、《佛藏》等经,即能达到“经旨可见、论意易明”的效果。欲示此等经论,同为今家所宗依。但后来这四部小经,只有《维摩》讲说盛行,其余三经就很少有人讲了。

三论宗亦称为四论宗。《中观》等四论,为本宗的根本教典,四论又以《中观论》为重心,所以此宗又称中观宗。所言中者,不偏之谓中,不邪之谓正,不虚之谓实,具此三义,名为中义。离偏邪无虚妄的观点智慧就叫中观。又简称《中论》,是发扬中道实相理论的著作,故名《中论》。有正确的理论才能发生正确观智,故名《中观论》。《十二门论》是发挥真空实相理论的论著,依此修学,就是修学真空实相观。有十二章论文,即以此为门修实相观,所以名为《十二门论》或称《十二门观》。以上二论,皆是龙树菩萨造作。

《百论》是提婆菩萨造。提婆造论,多名“百论”,亦有简别。今所知者,有三部《百论》,一是《四百论》,因有四百个偈颂故名《四百论》。玄奘所译的《广百论》二百颂,就是《四百论》的后半部。二是《字百论》,又名《百字论》,因为只有一百个字,故名《百字论》。唐代人称为《字百论》。三是罗什翻译的《百论》,《提婆传》名为《百论经》,唐人称为《经百论》。此论原有二十品,每品各有五偈,因有百偈,故名《百论》。今论只有前十品五十偈,后十品罗什以为无益此土,故缺而不翻。此论皆是散文。古印度俗习,满三十二字即为一偈。此论凡标有“修妒路”者,皆是提婆本论,无“修妒路”者,是天亲注释。“修妒路”又译作“修多罗”,即是“经”意,此论称经,原因就在于此。

《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释论。“摩诃”译大,“般若”翻智,“波罗蜜”为度,故名《大智度论》,应称《大智度经论》,通常简称《智度论》。此论虽是专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但论中有立有破,深广具足,内容非常广泛,为此宗不可缺少的根本大论。

第二节 此宗章疏

所谓章疏,“章”是指专章专著的作品,名曰义章,如三论宗的《二谛章》,法相宗的《唯识章》,贤首宗的《金师子章》等。又各家的《玄义》也属于“义章”之类。“疏”是注疏,是经论文言的注释,意为:疏通经论的文义,令人易懂为疏。如《法华经义疏》、《中论疏》等。今宗的章疏,主要的有:

《三论玄义》 两卷

《大乘玄论》 五卷

《净名玄论》 八卷

《中论疏》 二十五卷(流通本)

《百论疏》 十四卷(流通本)

《十二门论疏》 六卷 (流通本)

《维摩经义疏》 十二卷(流通本)

《法华经义疏》 三十卷(流通本)

《胜鬘经宝窟》 十五卷(流通本)

三论宗经论章疏总有数十种,今选其主要的说有四经四论,章疏中仅举出三经疏、三论疏和三玄章,可称作三三部。若欲广研此宗者,则不限于此。今宗虽有四经四论,但时至今日,人根转钝,精力有限,大经大论难弘,读诵一遍,尚且不易,何况讲说。今意:四论四经中,《华严》、《涅槃》和《大智度论》可以从缓,而《大品》、《维摩》、《法华》三经及《中》、《百》、《十二门》三论,不可放松。这几部经论,部头不大,比较易弘。可说是以此三经三论、三义章为基本典籍。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