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般若
黄国达
很多人研读中观思想,但是谈到如何修习中观,却并不清楚,其实中观思想在于阐发般若,修习中观就是修般若,现在依般若的三种层次来说明:
一、文字般若:这是在文字、义理上的探讨。
二、观照般若:这是在止观禅修中的实际体验。
三、实相般若:这是能观的般若与所观的实相不二的清净寂灭相。
为何要说这三种般若?
这三者由浅而深,不能躐等,具足文字般若才能起观照般若,观照般若通透,才能契证实相般若。
有人喜欢研读佛书,但若不依文字般若得般若正见,就无缘进入实相般若。有些禅修人士,经典不通,依文解义,略有神秘经验,坐到身心皆无,以为证悟空性,这是增上慢。至于有些外道,窃取佛经名相,不得般若正见,却大胆谈空说有、自认为开悟证果,更是大妄语。根本之道在于文字般若具足般若正见。
由文字般若确立正见
文字般若,初修以听闻、读诵般若经典,理解空义为主,然后思惟、抉择,尝试在六根触对六境及色受想行识中一一认识它的空无自性,闻思成熟,才能修习观照般若。
这时须要清楚的辨正真实的空义。空的正确含义,以中观来说:一切法依因缘而有,所以是无自性、没有实在性,而正由于是无自性的,所以必须有因有缘才能存在,而它不同的存在形式,则是由于因缘不同所致。宇宙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皆是由各种因缘所造就,而身体的健康或疾病、心理的快乐或痛苦也不外因缘所生。
而无自性空不是顽空、断灭空,有人听到“四大皆空”就以为既然最后什么都没有,人生的任何努力都是白费心机,变得消极、逃避,这是误解空义,因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自性实体,所以要有因有缘才能成立,同时只要因缘具足,人生其实有着无限的潜能,所以人生也有着丰富多彩的一面,这是积极的心态。
另外,也有人认为一切人为的思想、观念、社会规范、道德约束都是执着,全都要空掉,完全回归自然,这样也有危险,人的情欲固然是人性的自然展现,但它所引生的冲突和痛苦却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顺其自然”很可能成了顺着欲望、烦恼、业力、习气,那是不能离苦的。空义不离缘起,当欲望、烦恼、业力、习气现起时,应以智慧来观照、以戒律来克制,而不是放任它,以为什么都无所谓。
观照般若如何修?
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解说般若波罗蜜中说:
“以无性正见,观察及安住。止观互相应,善入于寂灭。”
‘想修学般若,契悟真实,先要对于一切是世俗假名有,自性不可得,深细抉择,而得空有无碍的坚固正见。假名有与无性空,是相成不相碍的。所以说:‘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宛然有’。有极“无”自“性”的“正见”,而不坏世俗缘起有的一切,这就是闻思慧的学习。如定心没有修成,那还只是散心分别的观察。如修止而已得到轻安,已经成就正定,就可以不碍假有的空性正见,依定修观,入于修慧阶段。那时,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观察”,名‘有分别影像\’。观察久了,就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安住”──定,名为‘无分别影像\’(这是不加观察的无分别)。如安住了,再修观察;这样的止观杂修,都是以无性空为所缘的。观心纯熟时,安住,明显,澄净,如净虚空的离一切云翳一样。那时,‘一切法趣空\’,观一切法相,无一法可当情而住的,都如轻烟一样。修观将成就时,应缓功力,等到由观力而重发轻安,才名修观成就。以后,就“止观互相应”,名为止观双运。以无分别观慧,能起无分别住心;无分别住心,能起无分别观慧。止观均等,观力深彻;末了,空相也脱落不现,就“善入于”无生的“寂灭”法性。’
‘有分别影像\’是慧观,所谓分别是分别抉择到底“无自性”或“有自性”,这是没有预设立场,但有对象的观察,就好像观寮桌上到底是干净还是脏的,你可以去看、去摸,然后就知道真相。
我们见闻觉知所接触到的事物:无论是巨大的、微小的、外在的、内心的,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美丑、苦乐,一一观察它有没有自性,是否为自有、自成、自生、自灭的,它不须要依靠关系条件而存在,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所以是无自性的。
无自性的观察,对外是确认一一法的无自性,而对内则是破除“自性见”对于一一法的投射。所以只是回归它的真实本然,而不是别有“无自性”可建立。例如知道事业的成就只是本身的能力、作法、努力加上其他人和大环境的配合,所以不会认为事业成就是“有自性”的,所以当遭遇挫折时,就不会灰心丧志,视一切的变化为平常,用这种没有“自性见”的态度面对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心状态都是如此,那么由般若智慧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受用。
‘无分别影像\’指的是定心,不再分别是否无自性,而是以“无自性”的影像为所缘境,这是意根专注于“空”的定境,近于“空三昧”的禅修。这时若无自性观有所体会,就是在定心中品味没有“自性见”的禅味,以此安住身心。
观察而心即将散动时,就进入安住,安住一段时间又再次修观察,直到观察而不散动,一方面观察,同时又能安住,就是止观相应的“观照般若”。
由于观照般若,是与定心相应的止观,所以禅定的修习是必须的,现代人生活步调快速、时间紧凑,而事务也远比过去复杂精密,所用的思虑也很多,这是不利于禅定的。多安排、运用休闲时段专修禅定是有必要的。禅定而能定心,才能进入止观禅修。
止观成熟而寂灭现前,指的就是实相般若。这时不假思索,触目皆是清净实相,在此之前,是由般若正见为所依的观照,进入实相般若,则是如“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事事物物都是法音宣流,不必透过思惟观照,直接展示缘起如幻的空寂法性。
为何要修观照般若?
有人虽然具足文字般若,但是无暇用功禅修,对于身心、事物缺乏绵密的观照,停留在散心的观察,虽然对于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的分析确实无误,在观念上不再犹豫,但由于功夫不纯熟,经常失念、没有观照,所以没有能力降伏烦恼,这在修行上是不够的。必须止观禅修功夫绵密,定慧等持,烦恼才会明显减少,表现清净的身口意。
实相般若才是究竟真实
修习观照般若,即使止观纯熟,若未悟实相,仍然是有为有漏的造作心、有能观智与所观境的自性,还在观照般若的范围内。必须能所双泯、境智一如的无漏慧才是实相般若。这是重大瓶颈,若非功夫纯熟、自然脱落,就得有善知识来点破,否则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执取“自性有”,无论执着的是“心”、“法”、“佛”、“开悟”、“证果”、“空”、“觉性”、“寂灭”、“般若”、“修行”、“观照”、“自性清净心”、“大圆境智”、“真如”、“法界”,都无法知见清净、明悟实相。所以,佛说“一切法如幻如化,涅槃亦如幻如化;若有一法过涅槃者,亦复如幻如化”。
空亦复空,不是“不空”,一切法如幻,此法亦如幻,不是“真常有”,缘起法亦是因缘生,不是“自性有”。缘起即空、空即如幻,这是如实的中道,佛陀的决定说。若以为离开“缘起即空、空即如幻”之中道义,别有“常住不变、自性清净、真实不空”的实体,则是有所得的知见,不是实相般若的清净知见。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不只是外在尘境的空寂,连内心也不预存丝毫知见,可说深得般若妙旨。如《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品云:“迦叶!真实观者,不以空故令诸法空,但法性自空。……迦叶!非无人故名曰为空,但空自空。……当依于空,莫依于人!若以得空便依于空,是于佛法则为退堕。如是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依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实相是本性空寂,是一切法的本来面目,不是由有为造作而来,也不是观照则有、不观照则无的。实相如日处虚空中,不因为乌云遮蔽或眼盲不见便不存在。只要般若现前,便可以亲见实相。如《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品云:‘复次,迦叶!真实观者,不以空故令诸法空,但法性自空。不以无相故令法无相,但法自无相。不以无愿故令法无愿,但法自无愿。不以无起、无生、无取、无性故,令法无起、无取、无性,但法自无起、无取、无性。如是观者,是名实观。’
至于契证实相般若之后,从宗出教,化为文字般若,而又不拘泥文字相而化导众生,名为方便善巧。
由于习气未尽,实际上不能时时安住实相,所以观照般若的功夫仍然是必要的。若以为短暂的知见清净、悟见实相,就以为一得永得,不须修行用功,任运自然,终日清闲无事,那就是增上慢,大错特错了。等到悟境退失,才知虽有见地,而功力不足,起惭愧心,重新修习观照般若,知见清净,才又能悟见实相。
净除烦恼
即使般若现前无误,还不是真正的解脱,生死轮回以无明与爱染为主因,生物本能、食色的烦恼以及对周遭人、事、物的爱欲、嗔恨仍须由止观定慧的功夫当下照见它的虚妄、不为所惑,渐渐消除染着心、断尽贪嗔痴慢,才是真正的解脱。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这是修习般若不可不知的次第。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