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心识净化的进程及净心的妙用

发布时间:2023-11-05 13:38:46作者:诵读

  心识净化的进程及净心的妙用

  陈兵/文

  彻底净化自心,清除一切粗细烦恼的污染和无明的遮蔽,令心识本具的清净光明像烈日驱散阴云般朗然显现,从而解脱一切痛苦,获得圆满的自我实现,是佛教所有修证法门的核心。心识彻底净化的人格表征,是成佛,由人而佛,是一个心灵自我净化、人格自我塑造的漫长进程,佛学对这一进程的必经之道、心路历程,有明确的阐述,对净化之心灵的特征及其妙用,有详悉的描述。这是佛教心理学独具的内容。

  净化心灵的进程,按所行道、所乘交通工具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小乘、大乘、密乘三门。

  一、小乘道净心的进程

  小乘(梵语hinayana)意谓载人到达目的地的小型车船或交通工具,是大乘佛教对部派佛教的称呼,大乘经中一般叫“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二乘”。小乘之“小”,主要是与以普度众生皆成佛果为宗旨的大乘相比,着重于个人超脱生死,其发心和所能达到的果境较小。据《阿含经》,小乘道的修证,因人的根器不等,有一步步渐修渐证者,也有顿悟顿证者,并非只有一条道。到部派、大乘佛教,形成了严整的修证次第,这种“道次第”,是一般修行者共同遵循的途径。关于小乘道的修证次第,南北二传佛教说法有所不同,但其内容和次第实际上大同小异。

  南传上座部佛教净化自心的学程,依次第分为七种清净,其后五种清净已在本书第九章第四节《南传佛教的修观法》中作了简述。综述南传佛教修证之道的巨著《清净道论》以“清净”为题并分修学次第为七种清净,意味净化自心是佛法整个修证之道的实质。北传佛教小乘道声闻乘的修证次第,依《瑜伽师地论·声闻地》等,分为七贤四圣凡十五个阶梯,总为顺解脱分等五位,如下表:

  1.五停心

  2.别相念住順解脱分

  3.总相念住

  4.暖七贤位

  5.顶顺抉择分

  6.忍

  7.世第一

  8.须陀洹(预流)向见道位

  9.须陀洹(预流)果

  10.斯陀含(一来)向

  11.斯陀含(一来)果修道位四圣位

  12.阿那含(不还)向

  13.阿那含(不还)果

  14.阿罗汉向

  15.阿罗汉果无学位

  以上十五阶位,修习内容主要是止观,在登上十五个阶梯之前,还应该有一个入门的预备阶段,须在了解佛教的前提下,行三归依,接受五戒(出家者受沙弥等戒),按戒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改正以前的不良习气,不作杀盗淫妄酒等恶业,若在家人,应尽职尽责,随力行善积德,布施修福,做一个好人、善人。《俱舍论》称此为“顺福分”,谓遵循五戒十善等法修集做好人、过好生活、能再生于人天的福报,生起世间有漏的善根,为该论所列见道前的三顺分之初。这一阶段,相当于南传佛学七种清净中的第一“戒清净”,清除了作恶破戒的粗重烦恼。在此基础上,观察人身难得、生死轮回之苦,发起超出生死的“出离心”,才有资格修习止观而进入七贤位。《瑜伽师地论》卷二一说在进入七贤位之前,须具备十二种证得涅槃的增上缘:自圆满(得人身、正信)、他圆满(正法住世)、善法欲(对涅槃的爱好追求)、正出家、戒律仪(受戒持戒)、根律仪(防护诸根)、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正知而住、乐远离(远离大众,独居寂静空闲处)、清净五盖、依三摩地(修定)。

  七贤位之“贤”,谓经过预备阶段的持戒修福发心等,心态与行为已经堪称贤善,超出了普通人,趋向于圣位。其中前三位又称三贤位,属五位中的第一“顺解脱分”,意谓一心趋求涅槃解脱,生起定能结出涅槃解脱果实的有漏善根。又如上路之前准备路费衣物等资粮,故称“资粮位”。第一五停心位,针对自己的烦恼习气,选择修习不净观或数息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以对治之,一般多修不净观以治贪欲,或修数息观以治散乱,旨在令驰骋躁动的心停息下来,烦恼习气初步被降伏,逐渐深入正定,打下以正见修慧观的坚实基础。五停心位相当于南传佛学七清净中的第二“心清净”,其修习主要从数息观与四界分别观二门入手修定,同时修死随念(念死)、不净观、佛随念(念佛)、慈心观(四无量心观)四着重禅以对治烦恼习气,与北传佛学所修十念内容大体一致。心清净,意谓以正定伏住烦恼之现行,摆脱散乱攀缘心而住于定心。第二别相念住位、第三总相念住位,所修皆为四念处观,属毗婆舍那的初步修习。四念处(住)是以佛法的正见如实观察身、受、心、法,被认为是可以总摄佛法的纲领,《在阿含》第607经中,佛称四念处为能净化诸众生令息灭忧悲苦恼、得如实法的“一乘道”。利根者仅修此观,便可以证得涅槃。在别相念住位,修习者对身、受、心、法一一分别观察,有自相与共相两种别观。自相别观仔细观察身、受、心、法各自的自性:身念处观身体的各个部位、构成身体的四大、造色及身体上的五根,一一皆因缘集起,污秽不净,无可爱乐;受念处观心领纳外境刺激所生的的苦、乐等一切感受,皆悉无常,终归是苦;心念处观自心依缘而起,念念生灭不住;法念处观六识所分别的一切法,没有常一自宰的“我”。北传佛学将四念处的内容概括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共相别观,逐一观身、受、心、法的共性,观其皆悉无常、苦、空、无我。《俱舍论·分别贤圣品》:“一切有为法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为共相。”总相念住位,进一步总观身、受、心、法的无常、苦、空、无我四种本性,由别相念住的一一别观转为总体直观。经过这一阶段的止观修习,修行者能时常住于禅定中,对佛法有了深切的体会,能伏住烦恼不起现行,心态与普通人迥异。别、总二相念住相当于南传七清净中的第三、四以正智仔细观察名色的“见清净”和“度疑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谓通过观察名色,清除了邪见和对佛法的疑惑,获得佛法的正见,确认不疑。

  七贤位的后四位,属五位中的第二“顺抉择分”,意谓能决断确认佛法四谛之精义,生起接近于见道证果的有漏善根,故称“四善根位”。又为见道证果前夜的准备阶段,故称“四加行位”。此四位的修习内容,是正修毗婆舍那深观四谛。第一暖位,喻如钻木取火,虽未出火,而木已发热,离出火已不远,《俱舍论颂疏》卷二三:“圣道如火,能烧惑薪,圣火前相,故名为暖。”此位逐一观察四谛的十六行相(特性):观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世间有为法因缘所生生灭无常,具逼迫性,一切执为属我所有者皆空,所执之我亦非真我,为苦谛四相(非常、苦、空、非我);观烦恼为苦因如种子生芽,由因必感果故烦恼的集合能令苦果显现,烦恼的集合令苦果相续不断生起,烦恼的集合令苦果成办,为集谛四相(因、集、生、缘);观诸蕴尽故生死之因灭,烦恼之火息灭故寂静无躁动,没有众患极为微妙,脱离诸苦众灾,为灭谛四相(灭、静、妙、离);观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为超出生死的必由之径,此道契合本来之真理,为可靠的正道,能使人永远超出生死,为道谛四相(道、如、行、出)。修至暖位,一天从早到晚多时住于定中,其观智不断转胜,《禅秘要法经》说此位之人“出定之时顶上温暖,身毛孔中恒初诸香,出定入定恒闻妙法,续复见身体温暖,颜貌熙怡,恒少睡眠,身无苦患。”其心情也时常悦怡平静,不为忧愁焦虑和喜怒哀乐所扰。但至此位,善根尚非坚固不可动摇,还有退失而造作恶业的可能,故称“动善根位”。

  第二顶位,意谓到了顶,如山顶或人的头顶,是最高处,具体指动善根位的最高处。《俱舍论·分别贤圣品》:“动善根中此法最胜,如人顶故,名为顶法。或由此是进退两际,如山顶故,说名为顶。”此位在暖位最后所得殊胜善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观四谛十六行相,观智渐次增长,对佛法获得更为确定的体认,从而不会再起邪见。《禅秘要法经》说顶位人“出定入定,恒见顶上火出,如真金光,身毛孔中亦出金光,如散栗金,身心安乐,如紫金光明还从顶入。”但还是有退失善根的可能性。

  第三忍位,意谓对四谛能确信明解,完全接受,入不动善根位,善根坚韧不可动摇,故名忍。此位修习,又分下中上三品,下品忍位深观欲界四谛十六行相与色界、无色界四谛十六行相,合观三十二行相。中品忍位就欲界与色、无色界之四谛三十二行相,渐次减缘而观。上品忍位唯以一刹那心观欲界之苦谛一行,进入上一位。

  第四世第一位,意谓达世间善法中的顶巅,得世间最殊胜法。《俱舍论·分别贤圣品》:“以有漏故,名为世间;是最胜故,名为第一;此有漏法世间中胜,是故名为世第一法。”此位亦同上品忍位,唯观欲界苦谛,以此一行一刹那心,直趋见道。四善根位观修的内容,大略相当于南传佛学七种清净中以生灭随观智等十四种正智观察四谛的第五“道非道智见清净”、第六“行道智见清净”。此二清净,谓对佛法的精髓四谛深切理解体悟,获得直趋见道的切实正见。

  《俱舍论》颂总括四善根位的功德说:“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谓修至暖位,即便退失善根而造恶业堕于三恶道,但涅槃的种子已经播下,必定不会堕落太久,将来必然会结出涅槃之果。修至顶位,再不会断了善根。修至忍位,即便轮回转生,也必然不再退失善根,不造无间业,不堕于地狱等三恶道,若达上品忍位,得五种“不生”:不卵生、湿生为畜生,不生不闻佛法的无想天与北俱卢洲、大梵天王三处,,不生为非男非女的阴阳人及诸根不全的残废人、畸形人。修至世第一位,即便死后转生,也必定能直趋向上,进入见道位。

  四圣位又各分向位与果位,凡有八阶,称“四向四果”,证入者超凡入圣,称“四双八辈”。向位,谓趋向、接近于正果位。四圣位相当于南传佛学七种清净中的第七智见清净,谓亲证出世间的智慧,获得直观真实的正见,清除了不如实知见的迷昧心。

  四向四果之第一须陀洹向(初果向),意译“预流向”,谓趋向于进入圣者之流。《俱舍论》卷二三:“诸无漏道总名为流,初预此流名为预流。”由世第一位深观欲界苦谛,观力纯熟,一刹那间亲证苦谛,得“苦法智忍”,进入预流向,继而没有间隔地次第观三界四谛而得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任、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共十五种无漏心,名为见道(亲见圣道);又名“入正性离生”,谓入涅槃圣道而离见惑烦恼;又名“圣谛现观”,意谓以无漏慧现见四谛,现观(梵巴语abhisamaya),谓以现量分明现见,《成唯识论》卷九:“现谓现前,明了现前,观此观境,名为现观。”苦法智等八智,谓由亲证而得现见四谛的出世间智慧,苦法智忍等八忍,则指证得八智的因或前奏,“忍”谓对四谛理认可承受。类智类忍,指关于色、无色界的智和忍,因为类似于先所得的欲界智、忍,故名。至须陀洹向位,因亲证真理,对佛法得到由切身体会所确认不疑的正信,故能于见道之一刹那间顿断三界的身见等共88品见惑,打开直观佛法四谛的智慧眼,名“法眼净”,《杂阿含》第262经佛言:须陀洹得法眼净,“不见于我,唯见于法”,此“法”指四谛、三法印之真理。《阿含经》》说法眼净者“远尘离垢,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瑜伽师地论》解释说:“见法”谓于四谛善见;“得法”谓获沙门果(证果);“知法”谓于己所证能自了知。此外法眼净者还有于佛法僧如实遍知、于自证无惑、于他所证无疑、不籍他缘宣说圣谛、一切他论所不能转等殊胜利益。《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说预流分顿渐二种出离,渐出离者见道后依次渐证二三四果,顿出离者见道后依未到地定发出世间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而证阿罗汉果。

  第二须陀洹果,意译“预流”,又名“初果”。从预流向十五心后,无间隔地证得第十六心“道类智”——亲证色、无色界道谛的智慧。从此证须陀洹果,开始进入修道位。此位圣者得“位不退”、“信不退”,若寿命长,继续进修,可以即生直证阿罗汉果,即便来不及继续修证而再入轮回,也不会退失对佛法的信仰追求,不会犯戒造杀盗淫妄等恶业,不会堕入三恶道,至多只在人天二道往返七次,最后必定得涅槃。一般说须陀洹断身见、戒禁取见及疑(对佛法的疑惑)三结,欲界烦恼相当淡薄。《治禅病秘要经》:“不贪世间,达解空法,豁然还得本心,破八十亿炯然之结,成须陀含。”《楞伽经》卷四:“须陀洹断三结烦恼,离贪嗔痴”,由住三昧之乐,离性嬉戏及性需求。《清净道论·说智见清净品》列举须陀洹所断烦恼和恶业有:身见、邪见、戒禁取见、疑、悭、引生三恶道果报的欲贪和嗔恚,以无常、以无我为我的想、心、见之颠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邪业、邪命(以不正当的手段谋生)及其他由于烦恼而不应有的行为(“不应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九说初果人“虽复有欲等者,道共戒力,性离邪行,他境自妻,一切不犯。”“虫常任运离刃四寸”,虽有事中与烦恼相关的独头意识生起,而了法本空不计其有实性,虽能润生于欲界而不生修罗、鬼、畜、地狱四道。但此位圣者尚未断能引生人天果报的欲界贪、嗔等烦恼,淫根、情根未断,当遇到特别有吸引力的境缘时,虽然不会做出违反戒律及社会道德规范的事,但还可能生起贪爱嗔嫉慢等有漏心,可能见色起意甚至堕入情网,因此未能免再生于人天。《修行道地经》云:“其修行者已得初果道迹,知诸五蕴皆归无常,不能尽除。……长夜修习离于爱欲,适见好色,淫意还动。”《大智度论》卷二八:“虽得初果第二道,犹为欲染之所蔽。”质言之,初果圣者在见地上是圣人,在本能性欲望上有时还是凡夫。

  第三斯陀含向,又称“二果向”、“一来向”,以所见之道继续修持,断欲界共九品修惑(随思而起的贪嗔等烦恼)中的下三、四品,烦恼较初果更为淡薄。断三品修惑者还会于人天中来降生三次,称“三生家家”,断四品修惑者会于人天中降生两次,称“二生家家”,其中皆分来往于人中的“人家家”和来往于人、天二处的“天家家”。

  第四斯陀含果,意译“一来”,谓因断了欲界九品修惑中的下六品,贪嗔等烦恼更为淡薄,只须再来降生于人中一次,即必定证得阿罗汉果,故名。又称“二果”。《清净道论》说此位圣者之智能断(粗的)嗔,不会因遇拂逆而发大火。此位圣者的人欲尽管非常淡薄,但还遗留有三分未断,还有对特别境偶然生起贪爱等的可能,《修行道地经》:“得往还道斯陀含人,若见外形端正姝好,淫意还动。若说恶露瑕秽不净,淫意即灭。”其烦恼比初果人要淡薄得多。

  第五阿那含向,又称“三果向”、“不还向”,进而断欲界九品修惑中的第七、八品,人欲几乎断绝,但因只余一点人欲未断,尚须于来生才能证得阿罗汉果,故名“一间”(有一生为间隔)。

  第六阿那含果,称三果,意译“不还”,谓断尽九品欲界修惑,不会再来欲界受生。此位圣者命终后,往生色界,于彼处继续修持,证得阿罗汉果,按其所断色、无色界修惑的不同而证涅槃的形式有别,分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行无色、现般涅槃七种。此位圣者中成就禅定者,能入受想灭尽定,能发诸神通。《清净道论》列举此位圣者所断烦恼和不善业有:细的欲贪、嗔恚、恶作(后悔)、邪思惟、以不净为净的颠倒想,两舌、恶口。《修行道地经》云:“阿那含果,不退还世,以脱爱欲,无有诸碍淫鬼之患。”但还有与色、无色界相应的色贪、痴、慢等未断。《大智度论》卷二八:“虽离欲染第三果,余残痴、慢犹覆心。”

  第七阿罗汉向,又称“四果向”,进断色界、无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八品,最后入像金刚石摧碎一切一样能破坏一切烦恼的“金刚喻定”,断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有顶”)的第九品修惑,同时引令能断尽三界一切烦恼的“尽智”,即证无学位阿罗汉果。

  第八阿罗汉果,称“四果”,阿罗汉(巴利语arahat)意为不生、杀贼、应供,谓断尽三界一切烦恼贼、不再轮回转生,因而应该受世间供养的圣者。〈摩诃般若经〉卷二:“断色染、无色染、无明、掉、慢,得阿罗汉。”《清净道论》列举阿罗汉道智所断的烦恼有: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痴)、昏沉、睡眠、无惭、无愧、(对名誉和称赞的)随贪、以苦为乐的想与心之颠倒、邪智、邪精进、邪念、邪解脱,绮语。阿罗汉又有两类六种之别。两类者,一慧解脱阿罗汉,唯依初禅未到地等浅定或顿观顿悟而发的无漏慧,断尽三界见、修一切烦恼,此类罗汉未必成就深定尤灭尽定及神通。二定慧俱解脱阿罗汉,不仅依无漏慧断尽三界见、修一切烦恼,而且成就禅定神通,能入灭尽定。六种者:1.退法阿罗汉,道力较浅,遇缘(如生病等)可能会退还至下三果。2.思法阿罗汉,常害怕退失果位。3.护法阿罗汉,精进防护所证果。4.安住法阿罗汉,虽不防护,亦能不退。5.堪达法阿罗汉,能迅速达到不动法阿罗汉。以上五种阿罗汉根钝,必须具备衣食具足、环境适宜等条件才能入定及解脱,名“时爱心解脱”(时常爱护所得法,在具备条件时得到解脱)。6.不动法阿罗汉,为最利根者,不为一切境缘所退动,不依赖任何条件而得入定及解脱,名“不动心解脱”。一般讲阿罗汉,都指不动法阿罗汉。

  关于小乘道的修证阶梯,《大乘同性经》等说声闻十地:受三归地(归依佛教)、信地(依人而信)、信法地(由了解、理解佛法而信)、内凡夫地、学信戒地(持戒)、八人地、须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罗汉地。其中第六八人(忍)地,相当于须陀洹向见道位。又说缘觉的修证也分十地:昔行具足地、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觉了四圣谛地、甚深利智地、八圣道地、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证寂灭地、六通地、彻秘密地、习气渐薄地。其中第七证寂灭地,相当于阿罗汉果,第八六通地证定慧俱解脱。一般说缘觉道的极果辟支佛不仅断三界一切烦恼,而且进断一分烦恼习气,其解脱、智慧皆超胜于阿罗汉。

  二、阿罗汉的清净心

  无论哪种阿罗汉,都亲证诸法无我的真实,彻底改变了凡夫以假我为中心的立场,永远断灭了能引起三界生死的一切烦恼,真正解除了对死亡的畏惧,自信“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如囚出狱,如鸟出笼,获得解脱生死的自由。他们自然不生任何烦恼,纵遇美色诱惑、刀剑逼迫,其心也纹丝不动,如古井水不起波澜,如大磐石风吹不动。他们没有任何欲望、需求、匮乏和恐怖、忧虑,如佛偈所言:“一切忧苦消灭尽,犹如莲荷不着水”[1],其心无依无系,安详平静,常浸润于涅槃的安乐里,这种安乐与世俗必依一定条件方得生起、起已即灭的快乐乐不同,不依待任何条件,恒常不灭或无生无灭。他们也可能有生病、饥渴、冷热等身体上的痛苦,但与凡夫遇到同样痛苦时身心兼苦不同,阿罗汉纵然“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2]即便面对死亡的威胁,阿罗汉也坦然无忧,神通第一的摩诃目楗连明知到敌视佛教的执杖外道们那里去有生命危险,还是毅然前往度化,在外道们的殴打下安然命终。某罗汉在坐禅时自知被一条毒蛇咬了,须臾必死,而面不改色,坦然无忧。阿罗汉最突出的心理特征是无我、无欲、超脱、快乐。《法句经·罗汉品》描述阿罗汉的清净心:

  “去离忧患,脱于一切,缚结已解,冷而无暖(意谓内心清凉而没有热恼)。”

  “心净得念,无所贪乐,已度痴渊,如雁弃池。”

  “量腹而食,无所藏积,心空无想,度诸行地,如空中鸟,远逝无碍。”

  “不怒如地,不动如山,真人无垢,生死世绝。”

  “于村落林间,平地或山林,何处有罗汉,彼地即快乐。”(新译)

  南传《法句》阿罗汉们自称他们“于憎无憎”、“于贪欲无贪”、“无物障”、“无垢离诸尘,深入诸禅定””、“脱落贪嗔慢,亦非沾虚伪”、“断除一切结,无有恐怖者”、“言语有礼貌,不触怒于人”、“忍辱忍挨打,而无有嗔恨”,“有甚深智慧,善辨道非道,证无上境界”,六尘境和苦乐称讥打骂毁辱等对他们而言有如水洒莲叶、芥子入针锋,他们的心“如月净无瑕,澄静而清明”,多次情不自禁地宣称:“我等真快乐!”。南传佛教经藏中的《长老偈》《长老尼偈》保存的337位证得阿罗汉果的比丘、比丘尼所作1812首偈颂中,有不少对自己清净心之描述。如满金长老偈:“今生得解脱,内心及外表;贪欲彻底断,进入涅槃道。心意甚宁静,一切无执着;世界之生灭,我亦悉知晓。”[3]阿吉得长老偈:“于死无所惧,于生无所恋,我有遍知智,身躯抛一边。”[4]亥陀克长老偈:“我身甚轻松,喜悦心神爽,犹如一棉絮,随风而飘荡。”[5]经载,佛的阿罗汉弟子们举止之安详,心情之恬静,迥然与众不同,使很多人仅见其外表,便不由得生起恭敬。

  罗候罗法师《佛陀的启示》总结阿罗汉的心理和人格特征说:

  “凡是亲证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他不受任何‘错综\’(complex)、迷执、忧、悲、苦恼等苛虐他人心理状态所拘缚。他的心理健康是完美的。他不追悔过去,不冥索未来,只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现在里。因此他能以最纯净的心情欣赏与享受一切,而不搀杂丝毫自我的成分在内。他是喜悦的、雀跃的享受着纯净的生活。他的敢管怡悦,无所烦扰,心灵宁静而安详。他既无自私之欲求、憎恚、骄慢、狂傲以及一切染着,就只有清净、温柔,充满了博爱、慈悲、和善、同情、了解与宽容。他的服务精神是最纯正的,因为他不为自己设想。他不求得、不积储,甚至不积储精神的资粮;因为他没有‘我\’的错觉,而不渴求重生。”

  阿罗汉中得定慧俱解脱者,还具有三明、六通、四无碍解等超人的智慧神通。三明,指三种明了不昧的智慧:以神通现量知晓自他前生宿世及因因果果的宿命明,知自他未来之生死及业果的天眼明,断一切烦恼及知他人烦恼有无及知断尽烦恼不再生的漏尽明。六(神)通,为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变五通加唯阿罗汉以上圣者才有的漏尽通。漏尽(断尽烦恼)被算作一种神通,大概因为这也是一种自主心意的超常能力。阿罗汉的前五通,要比凡夫的五通灵通得多,大得多,并有遮伏凡夫神通的力量。四无碍解为法、义、词、辩四种无碍解,指深解佛法、善于讲解辩说的智慧,此唯利根阿罗汉所具备。

  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的证得,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信仰,并非是来世彼岸之安慰,而是即生现世便可体证的事。据佛教典籍记载,释迦牟尼门下的出家弟子,很多证得阿罗汉果,经中常言:经常随佛听法的定慧俱解脱大阿罗汉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杂阿含》第964经佛告婆蹉:比丘、比丘尼中,非但一二三,乃至五百,有众多人得尽有漏、无漏心解脱,证阿罗汉果。即居家的佛弟子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中,证得初、二、三果者也很多。佛临涅槃前到一个村庄,说村中居家佛教徒证得初、二三果者便有五百人之多。《长老偈》《长老尼偈》的作者337位僧尼,皆自言证阿罗汉果,其中很多都自言得三明六通,如迦汪帕蒂长老偈自言其神通力“能使萨河水,随意而流动。”乌布拉婉那长老尼偈自称“我得诸神通”,“一车四马驾,我以神通演”。有的偈回顾了自己修证得果的心路历程。

  据《阿含经》和其它原始佛典,很多佛弟子们听完佛说经当即获法眼净,乃至成阿罗汉,有的依法修习几天、几十天便证得阿罗汉,也有修行几十年尚未证得果位的,没有修得阿罗汉需要多长时间的定说。到了后世论典中,有了依声闻乘法修行最快三生、最慢六十劫证果,辟支佛(独觉)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证果的说法,成为大小乘共认的定论。实际上,修证的快慢,取决于宿根、修行条件和修习之勤惰,大概不宜一概而论。龙树《十住毗婆沙论》说:“行声闻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过是数。随根利钝,又以先世宿行因缘。”这种说法较为合理。

  阿罗汉虽然断尽了烦恼,但还有烦恼的习气未断,此所谓习气,并不同于唯识学亦称为习气的种子,而指烦恼的一种残余势力,如装酒的瓶子,酒虽已倒尽而尚留有酒味。习气不足以使阿罗汉们生起能发动有漏业的烦恼,但使其性格带有某种似乎有烦恼的个性特点,如佛大弟子舍利弗证阿罗汉果后尚有嗔恚习气,有次佛批评他私自应请用斋不如法,舍利弗即吐出所食,并发誓永不应请。毕陵伽婆蹉成罗汉后尚有慢习,称恒河女神为“小婢”,女神到佛那里告了他的状,佛命他向女神忏悔,他合掌道歉说:“小婢请不要生气,我今向你道歉。”引得众人大笑。周利磐陀伽罗汉有淫习,入大众中问讯时先女后男。有一罗汉多生为猕猴,当听佛说法听得高兴时,常搔耳挠腮,跃上屋梁、树枝,颇像《西游记》中的孙行者。一些罗汉执着于空寂,倾向于离尘避世,不喜与凡人交往,不乐于利济众生,以入灭尽定“灰身灭智“为归宿,受到大乘的批评,斥之为“自了汉”、“焦芽败种”。这在阿罗汉中只是一小部分。据佛典记载,佛的大部分罗汉弟子,都遵从佛的教导,以弘法为己任,不辞辛劳,走到众生中去做度化工作,为众生排忧解难。

  三、大乘道清净心的历程

  大乘及在其基础上成立的密乘,都以普度一切众生皆共成佛为理想,以誓愿“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菩提心为动力,以“无所得”为方便的般若智为导,福慧双修,修施、、忍、进、定、慧六度(波罗蜜多),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等方法积极主动地摄化众生趋归善道、佛道,在六度四摄行的活动中净化自心、净化众生心。大乘道的修证阶梯,经论中有十地、十一地、四十一位、四十二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五位诸说,总分为三贤十圣、五忍、五位等,关于各阶位的所断所证,印度诸大乘经论及中国三论、唯识二宗、藏传佛教诸派,说法大同小异。现依《楞严经》列举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五十六位:

  1.信心(初信)。对大乘佛法确立信仰,乐欲修学。《梵网经》作舍心(施舍)。

  2.念心(二信)。对应学牢记不忘。《菩萨璎珞经》说为修习念佛、法、僧、戒、施、天六念。《梵网经》作戒心(持戒)。《仁王经》作精进心。

  3.精进心(三信)。于所修精进不懈。《梵网经》作忍心(承受力增强)。《仁王经》作念心。

  4.慧心(四信)。获得思慧,确立正见。《梵网经》作(精)进心。《璎珞经》作定心。

  5.定心(五信)。修习禅定。《璎珞经》作慧心。

  6.不退心(六信)。对佛法的信心达坚固不退,称“信不退位”。《璎珞经》作戒心。《梵网经》作慧心。《仁王经》作施心(布施)。

  7.护法心(七信)。保护所得法不令丧失。《璎珞经》作回向心。《仁王经》作戒心。《梵网经》作愿心(发菩提大愿)。

  8.回向心(八信)。所修功德回向于众生、菩提、实相。〈璎珞经〉作护法心。

  9.戒心(九信)。持戒清净。《璎珞经》作舍心。《梵网经》作喜心(得法喜)。《仁王经》作愿心。

  10.愿心(十信)。所去随愿,或随时修习种种净愿。《梵网经》作顶心(凡夫之极顶)。《仁王经》作回向心。

  以上十心,称十信,以建立对大乘道的信心为基本内容,为进入三贤位的预备,属资粮位,可包括于十住位的初发心住。

  11.发心住(初住)。发起十信之心,深信三宝,建固正信,远离邪见、五逆十恶,广学多闻,初悟空性,能以与空性相应的净心修学佛法。

  12.治地住(二住)。精心护持初发之妙心,常以与空性相应的心修学一切法门,其心明净,“如净琉璃,内现精金。”

  13.修行住(三住)。明了前二地之智慧,修行更上层漏,能游履十方而无障碍。

  14.生贵住(四住)。所行冥契真如之理,行与佛同,喻为生于佛家,安住圣胎,得到佛的血统,将贵为法王之子。

  15.方便具足住(五住)。学得种种度化、利乐众生的方便技巧,相貌无缺,能自利利他,修学菩萨六度四摄。

  16.正心住(六住)。成就第六般若度,容貌如佛,心亦同佛,常与般若相应。

  17.不退住(七住)。身心一致,修行功德日日增长,不退不惰,心常空、无相、无作。

  18.童真住(八住)。不起邪倒之心,犹如童子洁身守贞,佛身灵相,一时具足。

  19.法王子住(九住)。能代佛说法,承担佛的事业,为绍继佛位的法王子,“形成出胎,亲为佛子”,身相具足,形肖于佛。

  20.灌顶住(十住)。智慧方便成熟,堪承法王之位,如古印度王子成人,国王为其举行灌顶仪式,委以国事。此位菩萨,有堪度众生、入甚深境界、广学十种智慧了知一切佛法等前九住所无的特有功德。

  以上十位,称十住,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以深解佛法、成就正信、坚固菩提心为主要内容。

  21.欢喜行(初行)。具足佛的妙德,获得十方众生的欢喜敬爱。

  22.饶益行(二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23.无嗔恨行(三行)。修习忍度,能忍受打骂毁辱等拂逆而不起嗔怒怨恨,为人谦卑,对人恭敬,没有伤害心

  24.无尽行(四行)。又作无屈扰行。以大精进发心尽度一切众生,众生无尽愿无尽。

  25.离痴乱行(五行)。常住正念,以智慧了知种种法门,心无差误,离愚痴散乱。

  26.善现行(六行)。于一真如显现众相,教化众生,无缚无着。

  27.无着行(七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一无所着。

  28.尊重行(八行)。种种现前,悉是达到目的的法门,尊重智慧,成就利他功德。

  29.善法行(九行)。所说所行,一一符合诸佛规则,成就种种度化众生的善法。

  30.真实行(十行)。一一所行皆清净无漏,符合诸佛轨则。

  以上十位,称十行,以与真如相应的清净心修利益、度化众生之行为主要内容。

  3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初回向)。救护、度化一切众生而离能度所度之相。

  32.不坏回向(二回向)。以对三宝不可破坏的信心回向一切众生。《楞严经》:“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哦向。”

  33.等一切佛回向(三回向)。以等同于一切佛之心修回向。

  34.至一切处回向(四回向)。遍至一切处供养三宝、利益众生。

  35.无尽功德藏回向(五回向)。以随喜一切无尽功德之心修回向,而得无尽功德。

  3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六回向)。回向所修善根为诸佛所守护,增长一切善根。

  3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七回向)。以同体大悲等观一切众生而修回向。

  38.如相回向(八回向)。以与真如相应之心修回向。《楞严经》:“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着,名如相回向。”

  39.无缚无着解脱回向(九回向)。以于一切法无缚无着的解脱心回向,修普贤行。

  40.法界无量回向(十回向)。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功德。《楞严经》:“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以上十位,名十回向,回向为大乘修行之重要内容,谓将自己所修功德归属于众生,趋向于佛果,契合于真如。十回向位以大菩提心修利他行,将所修功德回向众生为要。

  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诸经论皆名三贤位,意味堪称贤善而趋向于圣位。唯识学以为修证五位(“唯识五位”)中的第一资粮位,亦名顺解脱分。《仁王般若经》谓得“伏忍”,能制伏烦恼令不起,为五种忍之第一。

  41.暖地。亦作暖位《楞严经》:“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燃其木,名为暖地。”唯识学说此位依“明得定”,发下品寻思,以唯识正见观所取的名、义、自性、差别,皆心识变现,没有实体,初获见道智慧火之前相。

  42.顶地。亦作顶位。《楞严经》:“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唯识学说此位依“明增定”,发上品寻思,重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法皆心识变现,实不可得,使智慧火明相增盛。

  43.忍地。亦作忍位。《楞严经》:“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唯识学说此位依“印顺定”发起下品如实智观,于所取、能取空决定认可,悟心外境及妄识本空。

  44.世第一地。亦作世第一位。《楞严经》:“数量消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唯识学说此位依“无间定”(没有间断的定境)发起上品如实智,双印所取、能取皆空,从此没有间隔,必入见道位,是一切世间法中的顶尖。

  以上四位,为大乘四善根位,唯识学以为五位中的第二加行位。此位以深修止观,观察诸法无我、一切唯识的真实,无间断地修习而直趋见道位。此位以定慧力摄心,能顿伏尽分别所起的烦恼、所知二障。

  45.欢喜地(初地)。又作极喜地、喜地。初证人法二空真如、圆成实性,见道,顿断分别所起的我、法二执之障(“异生性障”)及其种子,断身见、疑、戒禁取见三种结,永断恶道(在这一点上与小乘须陀洹向齐),开始伏俱生烦恼,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并开始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以实证真如的清净心发胜义菩提心,入大菩萨(菩萨摩诃萨、地上菩萨)位,为唯识学五位中的第三通达位,并开始进入第四修习位。因见从所未见的殊胜佛法,极大欢喜,“成就多欢喜、多爱乐、多适悦、多欣庆、多踊跃、多勇猛、多无斗诤、多无恼害、多无嗔恨。”[6]故名。此地圆满布施度,成就大舍,难舍能舍,难施能施,不住相而施。《楞严经》:“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华严经·十地品》说初地菩萨生广大清净决定解,成就一切经论智和世智,善应机说法,其福德常作阎浮提王(大国王)。《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三说初地见性,得人法二见对治智,名“见净菩萨”。

  46.离垢地(二地)。圆满持戒度,远离能够误犯禁戒的微细烦恼,断“邪行障”——一分俱生所知障及由之所生的误犯禁戒之业,言语心行能自然不犯诸戒,即便在梦中也不误犯。《楞严经》:“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华严经·十地品》说二地菩萨言行自然符合十善,多作转轮圣王。

  47.发光地(三地)。圆满忍度,成就殊胜禅定及五神通,断一分俱生所知障——能令所闻思修之法忘失的“暗钝障”,精于微妙的教法,成就法、义、咒、忍四种总持,菩提愿增长,得法光明,智慧光明朗照,故名发光。《楞严经》:“净极明生,名发光地。”《瑜伽师地论》卷五三说三地菩萨能降生欲界度众生而不被欲染所缚,能由自在愿力往生于清净世界。《入中论》三地颂:“此地佛子得禅通,及能遍净诸贪嗔,彼亦常时能摧碎,世人所有诸贪欲。”《华严经·十地品》说三地菩萨多作欲界第二重天三十三天天王,能以方便令诸众生离贪欲。

  从初地至三地,主要由亲证真正成就对佛法的净信,故《仁王经》称为得五种忍中的第二“信忍”。

  48.焰慧地(四地)。圆满精进度,断第六识所起俱生身见等“微细烦恼障现行障”,深层次见道,智慧光明如火焰般明照。《楞严经》:“明极觉满,名焰慧地。”《华严经·十地品》说此地菩萨多作欲界第三重天夜摩天天王,能以善方便除众生身见等惑,令住正见。49.难胜地(五地)。圆满禅那度,断能令菩萨厌生死而乐入涅槃的“于下乘般涅槃障”,深入诸定,神通无量,随顺世间,为度众生而遍知一切世间知识技艺,能使世俗谛有分别智与真实谛无分别智同时现起,这是前四地所难以达到的,故名难胜。《楞严经》:“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华严经·十地品》说此地菩萨多作欲界第四重天兜率天天王,能摧伏一切外道邪见,能令众生悟真实谛。

  50.现前地(六地)。圆满般若度,断执有染净粗相现行的“粗相现行障”,入甚深法门,智慧神通超越一切魔,能灭无量众生烦恼炽火,能入灭尽定。《楞严经》:”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华严经·十地品》说此地菩萨多作欲界第五重天化乐天天王,智慧超胜一切声闻,能令众生除灭我慢,深入缘起。《入中论》六地颂:“现前住于正定心,正等觉法皆现前,现见缘起真实性,由住般若得灭定。”

  从四地到六地,主要修习顺出世间之行,体证真如,《仁王经》以为五忍中的第三“顺忍”。

  51.远行地(七地)。圆满方便度,断执有生灭细相现行的“细相现行障”,顿伏与第七识俱起的俱生烦恼障,修习无相行,离一切烦恼及不善业,智慧超过一切小乘圣者,得无生法忍,能念念入灭尽定。《楞严经》:“尽真如际,名远行地。”由穷尽真如,满足一切菩提分法,起一切佛法,成就智慧功用,能入无量世界教化众生,虽示现生死而常住涅。《华严经·十地品》说此地菩萨自然通达世间一切知识技艺,成就三昧神通解脱,多作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天王。

  52.不动地(八地)。圆满愿度,断能障无相观不任运生起的“无相中作加行障”,永伏与第六识俱起的俱生所知障,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着,不加功用作意,无分别智自然相续,真俗二智恒俱生起,“得无功用法,身口意业念务皆息,住于报行。”[7]断俱生烦恼(与阿罗汉同),不被一切烦恼所倾动,一切心意识行皆不现前,转阿赖耶识为异熟识,为深行菩萨,得无量身,一切声闻缘觉及下位菩萨所不能及。此位菩萨若非诸佛现身教导,则可能与小乘圣者一样进入涅槃。《楞严经》:“一真如心,名不动地。”《华严经·十地品》说此地菩萨能自身不动而于无量佛土现身供养诸佛、度化众生,能以众生身作自身、国土身、业报身、虚空身,于所示现一一身具报得三昧神通,于随有可化众生之处示现成佛。多作管理千世界的大梵天王。

  53.善慧地(九地)。圆满力度,断“利他中不欲行障”,得胜妙智慧、四无碍解,能铺板十方善巧说法度化众生。《楞严经》:“发真如用,名善慧地。”《华严经·十地品》说此地菩萨能了知众生种种差别,随机演说种种佛法,教化众生令得解脱。多作管理二千世界的大梵天王。

  《仁王经》谓七八九地能长时任运观无相理,为五忍中的第四“无生忍”位。无生(法)忍,谓安住于诸法无生的本性。

  54.法云地(十地)。圆满智度,永断分别所起烦恼、所知二障的习气及与前六识、第七识俱起的俱生所知障种子,断“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成就大法智,其法身犹如大云,能覆蔽广如虚空般的烦恼、所知二障种子而含具众功德之水。《楞严经》:“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华严经·十地品》说此地菩萨得先所未得百万三昧,蒙诸佛灌顶授职,“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堕在佛数。”其智慧、光明超过九地以下一切菩萨,多作三界最高摩醯首罗天(色究竟天)天王。《摩诃般若经》卷六:“住十地中当知如佛。”

  唯识学以从初地到十地为五位中的第四“修习位”,谓以所见之道修行的阶段。

  《华严经·十地品》说,初地菩萨若出家勤行精进,能“于一念顷得百三昧,得见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能过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劫,能知前后际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门,能示现百身,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如此功德,二地有千,三地有百千,四地有亿,五地有千亿,六地有百千亿,七地有百千亿那由他,八地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九地有百万阿僧祗国土微尘数,十地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又总结菩萨十地各自的特征说:

  “所谓欢喜地出生大愿,渐次深故;离垢地不受一切破戒尸故;发光地舍离世间假名字故;焰慧地与佛功德同一味故;难胜地出生无量方便神通、世间所作众珍宝故;现前地观察缘生甚深理故;远行地广大智慧善观察故;不动地示现广大庄严事故;善慧地得深解脱、行于世间,如实而知不过限故;法云地能受一切诸佛如来大法明雨无厌足故。”

  《大智度论》卷一百说从初地至七地得无生忍法,八九十地深入佛智慧,得一切种智。

  55.等觉。又作“等正觉”,与佛相等,仅次于佛,为候补佛位的“一生补处菩萨”。《楞严经》:“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如交,名为等觉。”或为佛之异称。《璎珞经》于十地后立“无垢地”,相当于等觉。

  56.妙觉。即圆满成佛之位。《楞严经》卷八说从最初“信心”起,走完五十五个阶梯到等觉位,其所证之觉始获成佛之前“金刚心”(金刚喻定)中的最初乾慧地,然后再从信心开始历五十五位到更高一级的等觉,如此重复十二次,方入妙觉位成佛。其它大乘经中则说等觉菩萨入金刚喻定破最后一点无明而登妙觉位成佛。

  从十地到成佛,《仁王经》以为五忍中的第五“寂灭忍“位。唯识学以第五十二佛果位为五位中的第五“究竟位”。

  关于从初发大乘心到证得佛果所需的时间,经中没有定说。《宝雨经》卷九佛言:“我于无量劫积集资粮,证得如来不思议境,非唯于彼三僧祗劫而证得故。”菩萨只有悟解法性平等,方能进入三僧祗数的菩萨道历程。僧祗为梵语阿僧祗(asanknya)之略,意译无数、无央数,表示极为久远。历三大阿僧祗劫修行方能成佛,成为大乘论典中的通说,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八说,大乘道诸阶位,“总经三无数大劫,方得圆证。”这仅是就经常勇猛精进修行者而言,不包括非恒常勇猛精进者,经中也有十分精进能超越劫数而快速成佛的说法,然“或有能转众多中劫,当知决定无有能转无数大劫。”唯识学将三大阿僧祗劫修行分为三大段,说第一大阿僧祗劫历资粮、加行二位进入初地见道位,第二大阿僧祗劫入八地,第三大阿僧祗劫入等觉位,再于百劫中专修相好,方能成佛。真可谓“佛道悬远,闻者生畏。”但大乘经论中也有不同说法,如《惟日杂难经》云:“菩萨精进行,二十劫可得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赞叹善财童子因精进求法故,“初发心时即成正觉”,“于一生内,则能严净一切佛刹,则能教化一切众生。”《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说八岁龙女“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即于法会中忽然之间往南方无垢世界示现成佛。《十住毗婆沙论》云:“有菩萨初发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

\

  四、台、贤、禅三宗清净心的历程

  到中国佛教天台、华严、禅等宗,对印度经论中的种种说法加以判别组织,形成了有别于中观、唯识二学的大乘修证阶位说。

  天台宗将全部佛法判为藏、通、别、圆四教,依修行中所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对四教的修证阶梯作了判别。藏教指小乘,修证历七贤七圣。七贤中五停心等三贤为外凡,四善根为内凡,七圣为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得、身证、时解脱、不时解脱七种圣果。其极果阿罗汉只断尽见思(修)惑。(三乘)通教为大小乘共通,修证阶位分乾慧地(外凡)、性地(内凡)、八人地(初果向)、见地(初果)、薄地(二果)、离欲地(三果)、已办地(四果)、支佛地(缘觉)、菩萨地、佛地十地。(大乘)别教指《华严》《楞伽》等经及依这些经建立的华严宗等所说菩萨道地,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凡五十二位,其中十信伏见思惑,属外凡位;十住断见思惑习气及少分尘沙惑,十行断尘沙惑,十回向伏无明惑,此三属内凡位;十地、等觉断无明惑,属分圣(证)位;妙觉(佛)为极圣(证)位。

  圆教具乘“一乘圆教”或“一佛乘”,意谓最圆满的教义,指依《法华经》发挥的天台宗,其行位有八,在十信位之前立“五品弟子位”:一随喜品,闻圆教义理而信解随喜,外修忏悔、劝请、随喜、发愿、回向等,内观实相三谛之理。《宗镜录》卷八八说天台宗所谓五品弟子位之初随喜品人,“一心三谛豁尔开明,如临净镜遍了诸色,一念心中圆解成就,不加功力,任运分明,正信坚固,无能移动”。二读诵品,读诵《法华》等经。三说法品,说圆教法教化他人,内修观心。四兼行六度品,内修观心,兼修布施等六度。五正行六度品,观心功夫纯熟,主要外修六度以自行化他。五品弟子位属外凡(未亲证实相)。十信属内凡,初信即断见惑,与藏教初果向、通教第三八人地、别教初住齐。七信断思(修)惑,与藏教阿罗汉、通教第七已办地、别教七住齐。八、九、十信断尘沙惑,与通教菩萨地、别教八九十住、十行齐;初住开始断无明惑,证真如,即具佛的一分功德,能于无佛世界示现成佛,与通教佛地、别教初地齐。智者《释禅摩诃般若觉意三昧》描述进入圆教初信位的境界说:

  “若心安住,念想心息时,……自觉身心豁然空寂,如影不实,外视诸法似如浮云,亦如幻化,必当于此生方便慧解,及知诸法不生不灭,生死涅槃无有二际;若闻十二部经,亦自开解。得此慧故,自知身中秘密之藏一体三宝与佛无异,亦能巧说三乘法要,言语无尽。虽未证真,相似慧力,了了无碍。得此证故,名曰信也。但初信功德如是,况下九信。”

  这大概是智者据他自己亲证的体验所说。

  天台宗认为;圆教以圆满的见地或“圆解”观修,其证道的速度可以比前三教大大加快,圆教利根修行者若非常精进,有可能一生走完别教菩萨一大阿僧祗劫才能走完的菩提路,分破根本无明而证实相,分证佛德,入圆教初住位,可谓顿悟顿修顿证。《宗镜录》卷八八说天台宗主张“始自初(随喜)品终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证。”

  天台宗又以“六即佛”义配圆教行位。六即谓一切众生本来都是(即)佛,从依圆教观修实证而言,可分六阶“即佛”:一理即,谓凡夫在本具真如理上与佛平等,本来即佛。二名字即,知晓实相义,理解众生本来即佛之理。三观行即,依教修行,观察本来即佛,为五品弟子外凡位。四相似即,清净六根,见证相似的实相,断见思惑,属十信内凡位。五分证即,破无明惑,分证实相,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位。六究竟即,入妙觉位,成就佛果,真正达到“即是佛”。

  圆教修证又与转轮圣王之六种轮相配:一铁轮,十信位;二铜轮,十住位;三银轮,十行位;四金轮,十回向位;五琉璃轮,十地;六摩尼轮,等觉。

  四教修证道地就断惑而言,可列表比较如下:(略)

  与天台宗一样,华严宗也自称一乘圆教,将一切佛法分为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一乘圆教、顿教五教,五教的修证次第各别。小乘教的修证阶次,与《俱舍论》等所说同。大乘始教指唯识学(“相始教”)、《般若经》及中观学(“空始教”)所说,其修证就小乘人回向大乘者而言(“回心机”),为三乘共十地,即天台宗所谓通教;就直接修大乘(“直进机”)而言,为五十二位。大乘终教指《楞伽经》《起信论》等所说表示大乘终极义的如来藏思想,其修证阶位与天台宗所谓别教同。顿教指《维摩经》等所说,可包括禅宗,顿悟顿证,不立阶位。圆教指依《华严》《法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无碍的圆满究竟义建立的华严、天台二宗之学,其修证阶位大体与天台宗圆教相同。始、终、圆三教的修证阶位,就断惑而言,可列表比较如下:

  华严宗认为,由于圆教以佛果境界的圆满见地圆修诸行,故能超越多劫,快速成佛,甚至一生顿证,澄观《大华严经策略》云:“既圆解圆信,万行圆修,顿悟顿成,万德圆备。”修证进程说为三生:第一见闻生,由过去世曾闻知一乘圆教妙法,种下了解脱的善根。第二解行生,于今生开圆解、修圆行,历十信乃至十地,渐次断见、修、无明惑,圆满福智。第三证入生,于将来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证入妙觉佛位。这种一阶阶渐次修证,名“行布”。此宗又有圆融门,谓就体性而言,众生本来即佛,言修证,其实也是不修而修,不证而证。华严宗解释为十信位圆满即可示现成佛,名“信满成佛”。《大华严经策略》谓就圆融而言,行行相即,位位相入,因果不二,“以性摄相,一位之中具一切位,或初摄后,或后摄初、初后摄中、中摄初后,四十二位成四十重相摄之义。”“行布是教相施设,圆融乃理性德用。相是性之相,故行布不碍圆融;性是相之性,故圆融不碍行布。”

  禅宗尤其是高唱“顿悟成佛”的南宗,只论见性,不说修证,不立修证阶位,大有“见性即成佛”的意味。《坛经·般若品》;“一悟即至佛地。”神会语录有云:“但遇真正善知识,一念相应,便成正觉。”并引《法华经》龙女于屈伸臂顷示现成佛为据,谓禅宗所修如来禅“只显顿门,唯在一念相应,实更不由阶渐。”“若人见本性,即坐如来地。”如是见者即六度圆满,一时具备恒河沙清净功德。神会答崇远法师问云:“我六代大师,一一皆言单刀直入,直了见性,不言阶渐。”黄檗希运用“无心”二字表述佛心,说历十住十行十回向渐修得无心者,与从顿悟门一念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但依此说,谁若自称开悟,别人很可能会拿经上所讲佛菩萨的标准来要求他表演神通等,神会与崇远法师辩论中,崇远问神会“用心于三宝四果人在何地位?”答:“在满足十地位。”崇远即要求他现少许神变,神会的回答,大概只能说是讲“用心”并非言“实证”了。慧能之后,不少南宗禅师解释说,所谓顿悟成佛、见性成佛、本来是佛不假修证等语,只是就悟理、见地和持心之要而言,若论断惑证果,必须悟后渐修,依所断的烦恼及所证的福慧安立位次,其阶位多依小乘四果或大乘道地。沩山灵佑谓“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强调顿悟后须渐修以净除现业流识,渐除旷劫习气。一般多以见道得法眼净为开悟,以烦恼之有无判定所证阶位。如《宗范》卷下:“不对五尘而不起纤欲,是谓见惑尽相。”“外纷对五尘而了不迷逐,是谓思惑尽相。”

  五、密乘道清净心的历程

  在大乘基础上成立的密教,以依佛陀的果地功德修瑜伽行而期“即身成佛”为特质,与从菩萨万行之因修起的“因乘”(大乘、“般若波罗蜜多乘”)相对,称“果乘”。《大日经·悉地出现品》:“于无量阶勤求,修诸苦行,所不能得,而真言门行道诸菩萨,即于此生而获得之。”该经将障蔽本来觉性的烦恼妄执归纳为从粗到细的三重妄执,说破一重妄执即超一劫瑜伽行,若一生能破尽三重妄执,便能超越三阿僧劫,即身成佛,不需经历长劫。《大日经义释》卷一:“超一劫瑜祗行,即已度百六十心等一重粗妄执,名一阿僧祗劫。……若一生度次三妄执,即一生成佛。”《金刚顶经》说:“若有众生遇此教,昼夜四时精进修,现世证得欢喜地,后十六生成正觉。”《金刚顶瑜伽中发菩提心论》依密法修持,“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快速成佛的关键,在于众生与佛本来同一体性,由修密法,感得诸佛果位的三密加持,故能令自身本具的佛德快速开显。真言宗依《大日经》,立有三劫、六无畏、五种悉地、十地等修证阶位。

  三劫,谓初劫由观蕴处界空,越百六十种世间心,证寂然界、出世间心,断粗妄执,当于小乘见道至辟支佛位,当与辟支佛位齐时,名“极无言说处”,心滞无为法相。第二劫由观察蕴阿赖耶识无自性、诸法无我,知自心性,断细妄执,超越二乘,当于显教之见道位。第三劫离有为、无为界,极无自性心生,断极细妄执。越此三劫,初证作为佛果菩提之因的菩提心或得“佛慧初心”,入“一切智信解地”。

  六无畏,指一念菩提心的功德之六种位别,无畏为安稳苏息之义。一善无畏,谓修十善业而常生于人天,远离三恶道,指依三密之行供养本尊之位。二身无畏,指修有相的本尊观,至所观的众相现前,于己身离诸缠缚。三无我无畏,指于瑜伽境界,观心不可得,了知“我”乃五蕴假合,离假我之系缚。四法无畏,于瑜伽境界观察诸法无性无生,如镜像水月,远离诸蕴之缠缚。以上四无畏为初劫所修。五法无我无畏,由观察法无我性,觉了本不生际,得心自在,为第二劫之位。六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观心实际,住虚空无垢菩提心,远离有为、无为界之缠缚,为第三劫之位。

  五种悉地者,一信,谓随分清净诸根,当于资粮、加行位。二入地,谓入初地见道。三度五通仙人地,得五神通,当于菩萨三地。四度二乘地,当于菩萨八地。五成佛,当菩萨九地至佛位。悉地(梵语SIDHI),意为念愿成就。

  十地之名目,与显教经论所说相同。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解释,十地之每一地,皆分十心。初地从初心至第四心,得度五通境界;从第五心到八心,得度声闻缘觉境界;从第九心一向修菩萨道,至第十心名为成佛。此十心中,从第一至第八心名为见道,从第九至第十心名为观,初地十心圆满即得《华严经》所说分身于百佛土示现成佛等迟地菩萨功德。二至十地,每一地也都有如前十心,而上地其功德比下地更为圆满。十地百心圆满,至第十一地佛位,称“无上悉地”。此百心成佛义,出《宝炬陀罗尼经》。

  《大日经疏》卷一说,密法修行者修习无相瑜伽观心,入初地入心前半刹那,得“初法明道”,觉心本不生际,明见净菩提心生大智慧光明,善照无量法性,见诸佛所行之道,尔时“从妄想因缘所有烦恼业苦皆悉清净灭除”。继于初地入心后半刹那,得除盖障三昧,净除烦恼、业、生、法、所知五种障,得五神通,八万四千烦恼业垢忽然化为八万四千宝聚门,行住坐卧、去来睡寤,皆见十方诸佛显现心中,得此三昧,得与诸佛菩萨同等住,故名“位同大觉”,一生可证,但尚非究竟成佛之位,须继续进修,至十地圆满,方究竟成佛。

  无上瑜伽部密法父母二续的修证,分生起、圆满二次第。生起次第三密相应修本尊瑜伽,分三内步:一初加行三摩地,以供养、礼拜、忏悔、随喜回向、归依、发菩提心、誓约住道、持秘密戒八法积集资粮,建立护轮与曼荼罗,加持供物、铃杵、自身,自观为本尊。二曼荼罗最胜三摩地,于自观为本尊的观越量宝殿,于其中观无方佛等三十二尊。三羯摩王最胜三摩地,观想成就,得息灾等四小悉地。生起次第成就,由修随察、渐收二静虑,入相似空境,见心性喻光明。圆满(究竟)次第主要通过金刚念诵,修气脉明点,于寂定心的基础上修观,其进程分五或六次第。五次第者:一金刚念诵,由特殊的诵咒收摄心气,渐入正定。二心清净,引发寂静心。三自加持,定力增长,得飞行等八大悉地。四乐现觉,现证心性光明,见道。五双入,断尽烦恼,成就佛果。六次第者:一身寂,由修金刚念诵而渐入寂定。二语寂,止息念诵,入定。三心寂,同五次第之心清净,于气入中脉所现心寂上,究竟喻光明。四幻身,由细气成就与所自观本尊同样的微细身(不净幻身),可自由脱体而出。五(实)义光明,在气入住融于中脉的基础上,以正见修观,证心性光明,见道,得清净幻身,同五次第之乐现觉。五双入,分断、证二步。断双入又称有学双入,断尽俱生烦恼障,证阿罗汉果,得同类相续无间金刚身。证双入又称无学双入,断尽所知障,证得佛果。从有学双入到无学双入,据所断所知障,又分九个阶位。此六次第从语寂算起,亦称五次第,又作“五级邃路”、“深道五级”,出龙树《五次第论》。

  据《大乘要道密集·解释道果语录金刚句记》,道果法密乘的修证阶位,分五位:一资粮位,由修发愿、忏悔、供养、持咒、诵经等,积集外相、内咒、密主、究竟真性四种资粮。二加行位,由修本尊瑜伽、气脉明点,渐入定境,至明点炽盛为暖位,气至外顶、内心为顶位,气入中脉了达无生为忍位,超越轮回为世第一位。资粮、加行二位,统称世间道,其境界分三种“界集”(六大之积聚):初界集相为敌,于地、风二大发生胜妙禅定,心得止息,发生脉气之刺痛,梦见马。中界集空性为敌,观想境界坚固,生明点刺痛,身无内外虫蛆,不堕三恶道。后界集对治昏沉,应念能见数位化身。同书《道果延晖集》说,世间道虽然有殊胜的禅定,而不能超出三界,暖与智只是间或发生,不能持久。三见道位,入菩萨初地。由空乐禅定之力,见数化身佛,中脉结开,亲证真如。四修道位,从初地至第十三地之上半。五究竟无学位,成佛,为第十三地之下半。从初地到佛地,为出世间道。

  大手印法的修证,在初见明体后,分四瑜伽十二品。《大受印导引显明本体四瑜伽》以三品专一瑜伽配菩萨资粮、加行二位,下品离戏瑜伽配菩萨初地见道位,中品离戏瑜伽配二至五地,上品离戏瑜伽配六地,下品一味瑜伽配七地,中品一味瑜伽配八地,上品一味瑜伽配九地,中品无修瑜伽配十地,上品无修瑜伽配十一“普光明地”而成佛。

  大圆满心中心法的修证分前行、正行,不立三贤十地等阶位。前行分不共、外、内、密四步。不共前行修气脉明点,调和身与息,断对衣食的染着。外前行修身、语、力、心,通过观想咒字,摧除身障,通过生、住、灭三门观心,明白心性。内前行通过观想净除六道之种子及习气。密前行依金刚诵、观心等修定,得对心性的决定见。正行修彻却、妥噶二法。彻却体认心性,以三种守护之要自然安住于所见心性而修光明定。妥噶依秘密之气脉,融合六种光而修昼夜瑜伽,其成就分四步:一现见法性显现,依眼根现见法性清净光,身如龟在盆而无动作,语如哑巴无言,意如飞禽入网。二增长觉受显现,法界五光显现增长,身如重病人离一切严饰,语如疯子任意肆言,心如中毒者决定断除轮回。三明体晋诣显现,以所显光明界印契一切,于所显光明一一明点中显现五方佛及其净土,身如象入泥于刹那间挣脱,语随其所说令人欢喜信受,心如痘病已愈者决定不再流转三界。四穷尽法性显现,以本觉智慧光亲见究竟法性,神通无碍,显现佛陀之身利益众生,身如尸体毫不惊怖,语如谷响随声而应,心如虚空烟雾散尽,自然寂静明朗。

  注释:

  [1]《杂阿含》第913经。

  [2]《杂阿含》第470经佛言。

  [3]邓殿臣译《长老偈》《长老尼偈》页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同上页11。

  [5]同上页46。

  [6]《华严经》卷三四。

  [7]《华严经》卷三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