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就没有停止过讲法。他的一生,讲了很多的法,无论是在印度本地流传的,和后来流传到中国来的佛法,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亲口讲述出来,然后经过后人的结集成经。虽然佛教中将释迦牟尼佛讲法的时期,根据不同的讲述内涵分为五个时期,但是,其中只有一个核心思想,这个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字!
无论是初期的《华严经》还是中期的《般若波罗蜜经》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及后期的《大涅槃经》,都是围绕着这一个字在进行不同的论述。这个字就是我们熟知的“空”字。但是这个空,不是指的物质空,而是指的人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将一切事物看空,一切执著修空。
佛陀(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成就无上的正等正觉的菩提之后,发现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但是这个佛性又被自己的妄想执著所包裹,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为了帮助众生脱离烦恼,佛陀就开始了他的普度众生的过程。
初期佛陀讲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被结集成一部《华严经》,《华严经》的主要宗旨,就是将的如何明白因果,并且最后要做到跳出各种因果。其中“一切法无住,定处不可得”就告诉我们,无论怎么修,都不能执著于任何东西。哪怕是用来修行的东西,都不能固定的去看它,因为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也会成空。
在佛陀讲法的初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因缘在讲空,而且对于因缘,也有一句著名的佛界。《杂阿含经》中就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里的此,就是人的妄想执著,彼则是指的显现给我们的任何东西,包括人的念想。意思就是人有妄想执著,则因缘就存在,等到妄想执著没有了,连因缘都不复存在,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中期,就有我们熟知的《金刚经》。《金刚经》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着相来论述一切事物都是空,即使不空,也要将它看空,最后一切都会成空。但是这里的空,包括空相,也是指的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并非指的是人的佛性。因为在佛陀看来,人的一切是空,但是人的佛性是自性本有,这才是一切众生的根本。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根本,才能知道一切皆空。《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就是不能执著于外界的一切事物,因为那些事物,都是因应人的五蕴所生出来的一种外物。如果人的心攀附于外物,最后会“不能见如来”,也就是不能证悟自己的佛性。怎样才能证悟出自己的佛性来呢?
《金刚经》中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就是说,要将所有的相都看空了,才能证悟出自己的佛性。不然的话,就如同水中捞月、镜中看花,即使修行到最后也会终究成空,无法证悟除自己的佛性。
在后期讲法中,特别是《大涅槃经》,对于这种空的论述,就更为奥妙。《大涅槃经》中所说的,是指的一切物质“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也就是说,无论任何事物,到了一定的时候,都会走向空的地步。但是,这种空,并不是消极的,而是要人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生出修行的信心。所以,后面还有一句“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等到真正的一念不生,万念不起,就不会存在生灭的现象。
达到这种地步的时候,万事万物对人的佛性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对于人的佛性不再缠缚了,也就是达到了真正的空。换句话说,也就是人的一切妄想执著都没有了,人的佛性就会显露出来,不被任何事物所带动。达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就是无余涅槃。
佛陀一生讲法49年,其核心内容,就是这个空字。但是,这种空,不是指的外界的物质空,而是指的人的心要空,妄想执著要空。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又不能执著于这种空。
当人发觉自己有了妄想执著的时候,不能为了达到空而去看空。否则,又会落入有为的地步,反而是对自心执著的另一种表现。只有让心空下来,连执著于让自己的心空起来的这种执著都没有,才真正达到了佛陀所讲的空。《心经》中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人的佛性本来就是自己具备的,即使慢慢地去掉了执著心,甚至是得到了所谓的智慧,这种智慧也是佛性本有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得到。所以,一切修行最终的得到,还是空。
但是,这种空,是针对人的妄想执著说的,每个人的佛性,都是一直存在的。所以,《金刚经》中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因为,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人的如来智慧德相,从来都没有变动过,也就是佛陀所讲的空的参照物。
本文由/水往云来原创并独家发布。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