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 摄影 乔育平
书堂山位于今望城区铜官街道书堂山村,距捞刀河畔不远。书堂山——欧阳询。欧阳询——书堂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书堂山不高,也没有特别的奇和怪,但有了欧阳询,加之又紧靠着秀美的湘江,这山自然也就是名山了。清乾隆《长沙府志》载,书堂山“在长沙北五十里,山不甚高,而林峦攒秀。唐欧阳询父子读书处,今尚有洗笔池、读书台在寺侧。明统志云:在府城北五十里,唐欧阳询读书于此”。
书堂山清代学者、有“洋务先知”之称的郭嵩焘之弟郭崑焘,曾经在朋友的推介下,游了一次书堂山,感觉不是很好。因为他去的那天,正好下雨,泥一脚水一脚的,狼狈得很。后来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迢迢远道踏泥泞,皇皇觅路愁饥疲。
入山一望爽然失,牵率信宿宁心期。
强吟短句遣烦闷,欲状形胜难为词。
虚名误人类如此,身苟不到焉能知。
这首诗较长,这是其中的几句。那天很有可能郭老先生是一个人去的,天雨,路又不好,爬到那山上一看,或洗笔池或读书台,无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水池和一块可以坐着的石头而已。其心情不爽,可以理解。任何一个名人的故居或与名人有关的山水,都是要靠后人去规划与建设的。
如果任其原始,那便真的是见面不如“心期”了。一提到欧阳询,凡对书法二字不陌生的都知道,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苏或颜柳欧赵,欧阳询都是稳坐其中的。日本《朝日新闻》现在所用的报头便是出自他的手笔。他的《九成宫醴泉碑》和《皇甫诞碑》等碑刻估计每一个书法爱好者都要敬临追摹。
欧阳询谈书法的文字有些简直就是想像极丰富的诗。比如“八诀”:“如高峰之坠石。似长空之初月。若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劲松倒折,落挂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利剑截断犀、象牙之角。一波常三过笔。”点、竖弯勾、横、竖、斜勾、横折勾、撇、捺如何写法,要是换了某些书法理论家去写,那种干巴可想而知,而他却是如此地纵横驰骋,诗意盎然。
欧阳询才高八斗,书艺超群,但其相貌却不敢恭维。据宋代李昉所辑《太平广记》说,在文德皇后的治丧期间,文武百官作悲伤状。可是当他们见了“状貌丑异”的欧阳询之后,便开始指指点点。有一个叫许敬宗的“中书舍人”居然还大笑不止。为此,这位笑得不是场合的许大人因此还降了官,被遣至洪州当了个司马。
有一次,太宗大宴近臣。也可能是皇上高兴,大臣们喝得有点多了,于是就乱开玩笑。有一位赵无忌大人当着欧阳询的面念打油诗一首:“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这用小品演员宋丹丹的话便是:太伤自尊了!欧阳询觉得忍无可忍,再不回击一下,你也就不知道我们长沙人的厉害。于是,他眉头一皱,应声曰:“索头连背暖,俒裆畏肚寒。只由心溷溷,所以面团团。”你看看你那肥头大脑的样子,你裤腰带系在肚脐上,是怕肚子冷吧,你胖得面团一样,是因为心里装了太多的垃圾。太宗见欧阳询这么得理不饶人地反唇相讥,便提醒他道:你就不怕得罪了皇后?原来这位赵大人是皇后的弟弟。欧阳询的相貌是丑了点,但不是有句古语叫“男子无丑相”吗?再者,这丑要怪也只能怪父母。老是拿人家的相貌来调笑,真是“人不知自丑,马不知脸长”了。
书堂山,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书法圣地,来这里朝拜的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络绎不绝。今日书堂山已经成了望城区名镇中一个极具特色的小镇。其山景色绮丽,今存洗笔泉等遗迹。
原有“书堂八景”,即:欧阳阁峙、玉案摊书、双枫夹道、桧柏连珠、稻香泉涌、洗笔泉池、读书台址、太子围圩。书堂山的南面有麻潭山。清郑板桥《咏书堂山》诗巧妙地把此八景都概括进去了。诗云:
麻潭长耸翠,石案永摊书。
双枫今夹道,桧柏古连珠。
稻香泉水涌,洗笔有泉池。
书堂称故址,太子号围圩。
今寺宇被拆,老树早已不见踪影,欧阳阁与太子围或可寻到痕迹,惟有洗笔泉水长流不息,祭祀着这位在长沙土生土长的杰出书法家。明代曹廷用《洗笔池》诗云:
洗笔迹存人去远,墨云浮水尚依然。
临池欲写当年事,碧草凄凄锁暮烟。
2006年发现稻香泉遗址,并出土“稻香泉”石碑,十足欧体。将碑与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帖相对照,出土石碑上的泉字与欧帖上的泉字如出一辙。由此可断定“稻香泉”三字为欧阳询所书。
稻香泉书堂山小镇今建成欧阳询文化园,恢复了“书堂八景”。文化园由“八区一街”组成,即:欧阳询纪念广场区、书堂八景文化游览区、书堂山森林生态游览区,书堂水库水上游览区,书法研究教育培训区、楠竹山农家休闲区、冲子湾艺术家区、书堂山会议接待区和文房四宝商业街。
欧阳询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