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佛说不增不减经讲记 讲经文

发布时间:2023-09-01 10:19:39作者:诵读

  讲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这一段文,称为证信序。换句话说,以六种因缘,成就证信。所以称为六因缘,亦称为六成就。

  如是,乃取信于人。谓佛作如是说法,今所结集经文无有错误。故称为信成就。

  我闻,是第二种因缘。证明佛如是说,我如是闻,所闻如所说,无有错谬。故称为闻成就。

  一时,是时节因缘,佛于某时说经也。因为印度当时之年代不便记载;同时佛说法十方普闻,无法以地区性之年代记载,故用一时代表。此称为时成就。

  婆伽婆,是主因缘,亦称为主成就。别的经称为佛,此处称为婆伽婆。婆伽婆译为世尊,极称其德也。「婆伽」译为德,最后一个「婆」字译为有,故婆伽婆是有德的意思。婆伽婆略有六义,如是六义,唯佛独具,不共三乘。

  一、自在义。佛证无上菩提究竟涅槃,于一切法得大自在。不但二乘不及,纵然菩萨,亦未究竟圆满得如是大自在。

  二、炽盛义。佛以法界为身,不生不灭,尽未来际,平等恒,犹如虚空,常住不灭。如是之德,不共三乘,纵然大菩萨,犹须上生兜率,降生人间也。

  三、端严义。佛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如果广说,则色具无量相,相具无量好,无比端严,非菩萨所能及。

  四、名称义。佛有大名称,普闻于十方。

  五、吉祥义。佛普益九道,无量吉祥。

  六、尊贵义。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出世间以佛为尊,以佛为贵。

  「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住即在的意思,故别的经中有云佛在某处。有人分别住与在说,久在曰住,暂住曰在,亦是很有道理的。

  王舍城,在中印度摩竭陀国。佛世时,为频婆娑罗王所居。频婆娑罗王原居上茅城,后都王舍城。此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云上茅城人民患火,王下令再有失火者,逐出城外。令下以后,王宫竟自失火。于是王以自责,迁于城外尸陀林,百官人民,随王迁居,于是尸陀林渐成都城,故名王舍城。不过说法不一,究不知那一种说法为正确也。

  王舍城周围有五座山,第一即为耆阇崛山。耆阇崛山即灵鹫山,佛于此说法最久。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

  比丘有三义:

  一、乞士。比丘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若乞食不乞法,不名比丘也。

  佛制比丘清净无为,乞食自活。一者为除比丘之我慢,二者令众生布施修福。

  二、怖魔。比丘出家,佛眷属增盛,故魔恐怖。

  三、破恶。比丘能破身口七支恶,即身无杀、盗、淫,口无妄语、恶口、绮语、两舌。

  大比丘之大,有三种义,即大多胜。大者,表其德腊俱尊,为人天所敬,于有学小乘中最尊。多者,表其博学强志,识解多,遍解内外经典。胜者,言其知见殊胜,超过九十六种外道。

  如是大比丘有千二百五十人。《过去现在因果经》云,耶舍长者子,与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与弟子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一千二百五十人,均先事外道,勤苦修习,毫无所得。后承佛教诲,均证果位。以感佛恩故,法会必预,随侍不离。

  「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菩萨摩诃萨具足称,应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谓如是有情,自既觉悟,复能觉悟其他有情,故菩萨者,觉有情也。

  菩提又译为大道,有情又曰众生。故菩萨又译作大道心众生。

  若论其德,自觉是上求佛道,觉悟其他有情是下化众生。故菩萨者,具上求下化之德也。

  上求佛道则智,下化众生则悲。故菩萨起悲智双运之用。

  摩诃萨是大有情,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也。如是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尔时慧命舍利弗。于大众中即从坐起。前至佛所到已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合掌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周旋六道往来三界。于四生中轮回生死受苦无穷。世尊。此众生聚众生海。为有增减为无增减。此义深隐我未能解。若人问我当云何答。」

  慧命是比丘之尊称,取其乞得佛法,以法身智慧为寿命也。又叹其博闻强记,智慧殊胜,故曰慧命。经中亦曰慧寿、具寿,皆是用来尊称比丘的。

  舍利弗是佛弟子,于声闻众中,智慧第一。

  舍利弗具仪请法。如是威仪,是请法之常规。

  退坐一面,应避六法。一者不可太近,恐口气污善知识故。二者不可太远。恐善知识闻或答费力故。三者不挡眼前,恐善知识瞻视困难故。四者不可在上风处,恐身上秽气污善知识故。五者不在高处,以不敬故。六者不可在背后,恐善知识问答困难故。退坐一面,避此六法,方不失敬佛之仪也。

  无始世来,不可作很久以前会。若作很久以前会,则仍为有始,焉得谓无始?

  佛谓一切法无生,既谓无生,焉得有始?佛谓一切法皆空,如是空法,焉得谓有始?佛说诸法实相,实相无相,既然无相,焉得谓有始?佛说三世平等,既然三世平等,焉得谓有始?所以无始世来,不可作很久以前会。若作很久以前会,便是众生执见。

  那么无始世来,应作如何解释呢?众生之迷,皆由一念妄动。而此妄动之一念,无根无本,无因无生。体即虚妄无有实义,故曰无始也。

  周旋六道,往来三界,于四生中,轮回生死,受苦无穷。文中即云六道,又曰四生,似有重复之感,其实并不重复。何以故?因为六道括生不尽,故又说于四生中轮回生死。

  像中阴身,即非六道所摄,而为四生中化生所摄。故于周旋六道以后,复有于四生中,轮回生死之语。

  最后舍利弗问,此众生之类,此广大之众生,为有增减,为无增减?

  此一段文,名发起序。由舍利弗请问发起。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为安隐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怜愍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饶益安乐一切众生。诸天人故。乃能问我是甚深义。舍利弗。汝若不问如来应供正遍知如是义者有多过咎。所以者何。于现在世及未来世。诸天人等一切众生。长受衰恼损害之事。永失一切利益安乐。」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为安隐一切众生……

  世尊先赞叹鼓励,然后开示。汝为安隐一切众生,安隐者,谓无分别心也。大众千万莫把「隐」字,改作「稳」字,那样便错了。所谓安隐,是有很深意义的。

  《大宝积经》有云,「云何安隐?谓无分别。」

  尤其《大方广三戒经》讲的最为详细。《三戒经》上说,「云何安隐?谓无分别。」当知若不安隐,必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如此便是无明根本。以无明故,便有住着、罣碍、生灭相续、忧悲苦恼……如果安隐,便无分别。若无分别,即得寂灭之乐。

  故《三戒经》继续说「若起分别,则便有常。若已有常,则有对碍。若有对碍,则便有住。若已有住,则有相续。若已相续,则有相违。若已相违,则重相违。若重相违,则有虚错。若已虚错,则有狂乱。若已狂乱,则有虚诳。若已虚诳,则有忧恼。若已忧恼,则有悔恨。若已悔恨,则有所害,善不善法,随所爱着。然实无有定法可着,但以想转,为想所缚……。」时间关系,我们不作解释。

  是知安隐实即涅槃义、安乐义也。汝为安隐一切众生,是总说。以下四句,系分别说。

  安乐一切众生。若众生不起分别,解脱于想、见,便可得到安乐了。汝为安乐一切众生,乃问佛不增不减义。

  怜愍一切众生。一切法本来无生无灭,清净安隐。然迷闷众生不觉不知,虚妄堕入生死。舍利弗尊者,为怜愍众生故,所以问佛不增不减义。

  利益一切众生。为令众生,得到佛法利益,故问如来也。佛法能令众生得何种利益?佛法能令众生断烦恼,了生死,成就无上佛道也。

  饶益安乐一切众生诸天人故。无生之法,能令一切众生得大饶益,得究竟安乐。诸法不增不减,即无生义也。舍利弗以此问佛,故为饶益安乐一切众生。

  所谓一切众生者,系指三界内诸天与人也。诸天与人,以不知不增不减的道理,以致轮回六道生死。舍利弗尊者,为饶益安乐彼等故,问佛不增不减义也。故经文曰,饶益安乐一切众生诸天人故。

  舍利弗!汝若不问如来应供正遍知如是义者,有多过咎。

  此是假设之词。假使汝不问我如是义者,有多过咎。何等过咎,下文自作解释。

  如来应供正遍知,乃佛十号中之前三号。何故经中往往偏说此三号,而略其余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此三号表佛三德,是故经中偏说。

  如来者,表佛法身德。诸佛乘如实道而来,故无来无去。无来而来,无去而去。来而无来,去而无去。此明佛之法身德也。

  应供者,表佛之解脱德。诸佛是无上福田,过无不尽,德无不圆,应受九道供养,故曰应供。

  正遍知者,表佛般若德。正名不颠倒,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不颠倒者,知一切法皆归毕竟空。于四颠倒无不通达者,知毕竟空建立一切法也。此是般若妙智慧,说明佛智圆明也。经中亦曰等正觉。

  以一切众生不知不增不减的道理,因而于现在世受诸衰恼损害之事,于未来世亦复受诸衰恼损害之事,以致失一切利益安乐。

  所谓衰恼损害之事者,生死流转也。利益安乐者,安隐涅槃也。

  「舍利弗。大邪见者。所谓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舍利弗此大邪见诸众生等。以是见故生盲无目。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现在世堕诸恶趣。舍利弗。大险难者。所谓取众生界增坚着妄执。取众生界减坚着妄执。舍利弗。此诸众生坚着妄执。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未来世堕诸恶趣。」

  舍利弗!大邪见者,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

  当知诸法性空无有生,以空故,以无生故,所以本来不增不减。谓有增有减者,皆众生之妄见而已。故法无增减,增减者,众生之见也。若放下其见,则不见增,亦不见减。众生以妄见,而见众生界增、众生界减,故名大邪见者。

  以是见故,生盲无目。众生多生多劫以来,被这种邪见所缚,以致生盲无目。八难中有盲聋喑哑,如是之难,遮蔽众生不见佛不闻法。然如是之难,须是生盲生聋生哑。如果后天的盲聋喑哑,不碍其未盲未聋以前,曾经见佛闻法,乃至问法也。

  如此大邪见众生,多生多劫以来,被大邪见所缚,以致生生世世,不见佛不闻法。故曰以是大邪见故,生盲无目。

  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现在世堕诸恶趣。自此句起,至未来世堕诸恶趣止,是言如是众生,以大邪见故,堕入十二因缘,生死流转也。

  由于生生世世被大邪见所缚故,所以生盲无目。以生盲无目故,于是于过去世以来,长夜妄行邪道。以长夜妄行邪道故,于现在世堕诸生死恶趣。

  过去世的邪见,是无明。众生于过去世被无明所惑,以致长夜妄行邪道。妄行邪道者,是十二因缘之行。由于无明行,于是于现在世堕入识名色六入触受。故经云堕诸六道恶趣。

  舍利弗!大险难者,所谓取众生界增,坚着妄执。取众生界减,坚着妄执。

  所谓大险难者,见思惑也,分段生死也。以见思惑,落入分段生死。故曰大险难。众生以见思惑故,乃取众生界增减,坚着妄执。

  此诸众生以坚着妄执故,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未来世堕诸恶趣。

  此是言十二因缘中,爱取有生老死等五支。坚着妄执者,爱取二支也。长夜妄行邪道者,有支也。于未来世堕诸恶趣者,未来世之生死也。

  故以众生界增减见,以致落入六道生死轮回,三世二重因果也。

  现在我们谈谈,何故众生界不增不减?

  有些人认为现在烽火连天,死人众多。人法界减少了,鬼法界一定增加了。又有人说,十方众生,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云何容纳得下?如此之人,皆因不知法性故,所以有如是增减邪见。

  怎样是法性呢?佛于般若经云,诸法性空、清净、不二不别、无相、不可得。

  何以故?因为一切法皆众因缘生,诸法既是因缘所生,故无自性。无自性法,当然性空。既然性空,当然清净,不二不别,无相,不可得。

  故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说:「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

  何谓众生界?所谓众生界者,并非仅限于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凡由因缘所生者,皆名众生。当然六道众生,亦是因缘所生,故名众生。六道众生皆五阴所成,而鸠摩罗什大师,译五阴曰五众。

  既然众生界皆因缘所生,故知众生界性空。犹如空华,乱起乱灭。生是众因缘生,灭是众因缘灭,此中无法亦无人。无法无人,焉得谓之有增有减?

  《心经》云,五阴皆空,故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五阴皆空,即是法性。故五阴身者,业报身也,是如幻的。五阴空者,法性身也,是平等恒常住的。论其依报,则是清净寂光。论其正报,则是横遍十方无量光,竖穷三际无量寿。故《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于众生心想中生。因为佛横遍竖穷,众生心亦横遍竖穷。是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所以古德云,往生实无生,无生是往生。谓十方众生往生西方,西方极乐世界容纳不下者,诚大邪见人也。

  「舍利弗。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舍利弗。如来在世我诸弟子不起此见。若我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于佛法中虽除须发。服三法衣现沙门像。然其内无沙门德行。如是等辈实非沙门自谓沙门。非佛弟子谓佛弟子。而自说言。我是沙门真佛弟子。如是等人起增减见。何以故。此诸众生以依如来不了义经。无慧眼故。远离如实空见故。不如实知如来所证初发心故。不如实知修集无量菩提功德行故。不如实知如来所得无量法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力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境界故。不信如来无量行处故。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法自在故。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方便故。不能如实分别如来无量差别境界故。不能善入如来不可思议大悲故。不如实知如来大涅槃故。」

  舍利弗!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

  诸佛世尊,如实知如实见,乃佛之知见。一切愚痴凡夫,滞于爱见,故不如实知不如实见,落入凡夫情见。

  何为如实?如者不二不异,实者真实不虚。佛知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佛见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是为如实知见。

  诸法皆因缘所起,纵观宇宙之间,十方三世,无有微尘许法,不是因缘所起。例如世人所谓的本体,本体若有,必是上下东南西北四维十方分因缘所成。若无十方分,便是说明无有此法。如果有此法,则此法必具十方分。由是可知,尽虚空遍法界,无微尘许法,不是因缘所生。

  一切诸法,既是因缘所生,则此法必然性空。理由如前面所讲的,既然无一法不是因缘所生,则无一法不是性空。故性空随缘现诸法,诸法随缘皆性空。

  诸法之空性,即是实性。诸法实性,真实无虚。空性所现诸法,如幻如化。究其实性,不二不异故曰如。

  所以从毕竟空建立一切法言之,则曰真如。从一切法皆归毕竟空言之,则曰如实。

  毕竟空者,理体也。一切法者,事相也。故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事事复不相碍,是之谓一法界。

  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不如实见一法界,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

  舍利弗!如来在世,我诸弟子不起此见。若我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

  如来在世,正法兴盛,故我诸弟子不起此等增减邪见。佛灭以后,正法衰替,所以多诸愚痴之人,生此增减邪见。

  过五百岁,有人说是正法灭后过五百岁,有云系末法时期。如果是正法灭后过五百岁,应在像法时期。我们依经义推测,应是指末法时期言。因为余经有译为「如来灭后后五百岁」,那是指末法时期言。此处如来灭后「过」五百岁,与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可能是译笔的出入而已。

  如来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虽于佛法中剃发出家,服三法衣现沙门像。

  三法衣者,名曰袈裟。梵文曰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

  安陀会,译为中宿衣或内衣,即近身衬体而著者。衣有五条,每条一长一短。

  郁多罗僧,译曰上衣、入众衣,为僧家常服之衣。衣有七条,每条二长一短。

  僧伽梨,译曰重,或合,为三衣中最大者,故又名大衣。此衣有三品,下品者,有九条、十一条、十三条,每条二长一短。中品者,有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每条三长一短。上品者,有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每条四长一短。此三法衣,均名袈裟。

  沙门是出家人之通称,无论佛道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不过既曰服三法衣,当然是指于佛道中出家者。故曰于佛法中,除须发……

  然其内无沙门德行。佛道沙门之德,须是正而不邪。其行广说则有八万四千;略说分为八种,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如是八正道,是佛道沙门法。无此八正道者,不名为佛道沙门。

  此八法即沙门德行,以其行不依偏邪,故曰正。行此八法,能通至涅槃,故曰道。

  其无沙门德行,故实非沙门,自称为沙门。非佛弟子,自称是佛弟子。像这种愚无智慧之人,起众生界增、众生界减之邪见。既曰沙门,又称佛弟子者,即明系佛道沙门也。余经简称为沙门释子。

  何以故下,如来申述其理由。此诸众生,以依如来不了义经,无慧眼故。先斥其所据不正、所见不真,故生此增减邪见。

  了义经者,究竟决了。然此法甚深,非钝根劣智者所能闻。故佛以大悲心,随顺众生根机,先作方便为之浅示,以便诱掖入深也。故有不了义之说。此斥其所据不究竟也。

  无慧眼故。此处之慧眼,非是二乘之慧眼,乃指佛真空慧眼言。言如是之人,据不了义经,又不能开佛知见,故生此增减之见。

  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远离如实空见故。如实空亦曰第一义空。佛于无量知空,于空知无量,是名如实空见。

  此如实空即名无上菩提,故曰了达于空义,即名为菩提也。不如实知如来所证初发心故。如来当初发心,即是发无上菩提心。而此菩提心,即是如实空义。如来当初发心,即求证此如实空义。而今亲证此如实空,于如实空中,岂有增减?如是愚人,不如实知如来所证初发心故,乃生增减之见。

  不如实知修集无量菩提功德行故。佛亲证如实空,所以知空即是无量,无量即是空。如是愚人,不知无量功德行,即是第一义,以致起增见减见。

  不如实知如来所得无量法故。如来所得无量法,即是第一义空。如是愚人,不如实知故,于是起增减见。

  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力故。如来亲证无上菩提,其智力无量不可思议。愚痴众生起增减见者,皆是依于可思议法,故曰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力故。

  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境界故。法界为如来之境界,而法界无界,以诸法毕竟空故。以法界无界,故如来以常寂光为境界。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境界故,于是起增减之见。

  不信如来无量行处故。如来行处者,毕竟空也。故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愚痴凡夫,不信如来无量行处,是游于毕竟空,故妄生增减之见。

  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法自在故。如来如实知无量诸法,皆悉性空,离于心思口议。是以不住着于法,不被法所转。以如来能转一切法,不被法所转故,所以如来于不思议无量法,得大自在。如是愚人,不知诸法性空,住着于法,被法所转,故生增减之见。

  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方便故。诸法性空,本无众生得度,亦无有法用度众生。如来度众生者,乃不思议善巧方便,犹如弄空拳令小儿不啼罢了。无五乘人,说有五乘人;无五乘法,说有五乘法,皆如来不思议无量方便而已。如是愚人,不如实知,竟谓有增有减。

  不能如实分别如来无量差别境界故。如来不动本际,示现十方;示现十方,不动本际。犹如虚空含万象,一月印千江。虽现无量差别境界,却如虚空湛寂不动。如是愚人,不如实知故,竟谓有增有减。

  不能善入如来不可思议大悲故。本来大千空空,无有生死。众生迷惑,以致不得解脱。诸佛怜愍,因兴大悲。佛兴大悲,只破众生颠倒迷执,不破于法。因为法性皆空,无可破故。凡夫愚痴,不知放迷执而求觉悟,反执着诸法有增有减。

  不如实知如来大涅槃故。诸法如虚空,假名大涅槃。故法界中,无有涅槃可入,亦无非涅槃。因为一切诸法,性相常住故。所以佛于《大般涅槃经》云,我不毕竟入涅槃。如是愚人,不知法界虚空藏性,致生增减之见。

  「舍利弗。愚痴凡夫无闻慧故闻如来涅槃起断见灭见。以起断想及灭想故。谓众生界减。成大邪见极重恶业。」

  最后佛告舍利弗,愚痴凡夫,无有闻慧,不知如实空义故,闻如来涅槃,便起断灭见。不知如来如虚空,常住于世间。

  既言断见灭见,复云断想灭想者,因为取相为想也。既生于见,便取着于相。既取着于相,便生忆想,相续不断。于是谓众生界减,成大邪见,造极重恶业。

  「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减见复起三见此三种见与彼减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三见。一者断见。谓毕竟尽。二者灭见。谓即涅槃。三者无涅槃见。谓此涅槃毕竟空寂。舍利弗。此三种见如是缚如是执如是触。以是三见力因缘故。展转复生二种邪见。此二种见与彼三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无欲见。二者毕竟无涅槃见。舍利弗。依无欲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无欲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戒取见。二者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舍利弗。依毕竟无涅槃见复起六种见。此六种见与无涅槃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六见。一者世间有始见。二者世间有终见。三者众生幻化所作见。四者无苦无乐见。五者无众生事见。六者无圣谛见。」

  这一段文比较复杂,为了使大家容易了解,我列了一个表,俾便醒目。我们先明白了它的系统,然后再来解释经文。

  众生界减见┬断见┐┌无欲见┬戒取见

  │(毕竟尽)├┤└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

  ├灭见┤└毕竟无┌世间有始见

  │(谓即涅槃)│ 涅槃见├世间有终见

  └无涅槃见 ┘├众生幻化所作见

  (谓涅槃毕├无苦无乐见

  竟空寂)├无众生事见

  └无圣谛见

  现在来讲解经文。

  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减见,复起三见。

  大家不可仅把「减见」二字来作理会,那样你会糊涂的。须知减见乃众生界减见的略说。有些邪见人,见人死了,便谓人死如灯灭,无有六道轮回,亦无有解脱成佛。所以说依于减见,复起三见,谓断见、灭见、无涅槃见。

  此三种见,与彼减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不相舍离者,是同根而生也。其根皆由于不如实知一法界,不如实见一法界故。

  犹如罗网,是说如是邪见迷惑众生,犹如罗网一般,令鱼不得出离,此等邪见亦复如是,令众生不得出离。

  何谓三见?一者断见,谓毕竟尽。

  邪见人谓人死无有后世,既无六道受苦,亦无成佛得乐。一切断尽,如灯之毕竟尽。

  二者灭见,谓即涅槃。

  本来断和灭,意思是相同的。不过有些外道,认为涅槃便是无有后世的灭,所以把灭单独来讲。断见是指一般邪见凡夫来说,灭见是针对外道以灭为涅槃而言。

  三者无涅槃见,谓此涅槃,毕竟空寂。

  外道邪见人,认为涅槃,不过是断灭空。所以无有安乐的涅槃境界,不过是毕竟空无而已。

  这三种见,断见、灭见、无涅槃见,与彼减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

  舍利弗!此三种见,如是缚,如是执,如是触。

  这是说此三种见,令众生落入十二重城,流转生死。如是缚者惑也,如是执者业也,如是触者苦也。于十二因缘中,被无明爱取所缚,坚执着于行有,终至落入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等诸触。

  以是三见力因缘故,展转复生二种邪见。此二种见与彼三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无欲见,二者毕竟无涅槃见。

  欲即精进,无欲即不精进。《大智度论》云,精进有三名,即欲、精进、不放逸。如人行进,初始曰欲,正行进中曰精进,不为余事所留曰不放逸。故无欲见者,即无精进于佛道也。

  既然一切法终归断灭,复无涅槃可得,行恶亦不下地狱,行善亦不能生天,学佛亦不能成佛,又何必勤苦精进于佛道呢?所以依彼三见,生无欲见。

  二者毕竟无涅槃见。三见中无涅槃见,是说涅槃即是断灭,即是毕竟空寂。此处毕竟无涅槃见者,是言毕竟无涅槃乐可得也。有谓涅槃最乐,如是愚人则谓,毕竟无涅槃乐可得。因为一切终归断灭,终归毕竟空寂故。

  我们于此可知,这种邪见人,实是拨无因果也。

  舍利弗!依无欲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无欲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戒取见,二者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

  戒取见者,是取着于邪戒也。如是邪见之人,既然不精进于正道,拨无因果,当然起邪执邪见,故有戒取之见。

  二者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如是邪见人,既然不精进于佛道,拨无因果,便存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思想,趁活着的时间,尽情享受。于是便于不净之身,爱惜纵情,起净颠倒想。

  近乎扬朱的思想。扬朱说,生为尧舜,死为腐骨;生为盗跖,死为腐骨。尧舜盗跖其异也,腐骨其一也。

  既然善恶死后同朽,又何必矜矜乎行善,戒戒乎除恶?故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所以他主张恣目之所欲视,恣耳之所欲闻,恣口之所欲尝,恣身之所欲安。且趣当生,何遑死后。这便是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

  舍利弗!依毕竟无涅槃见,复起六种见。一者世间有始见,二者世间有终见。既然毕竟无有涅槃,当然无有因果。既然无有因果,所以世间生灭,皆不依因果。而是自生自灭,自始自终。故曰世间有始见,世间有终见。

  三者众生幻化所作见。既然世间自生自灭,自始自终,故众生之作、起、生,亦是幻化而有。

  四者无苦无乐见。既然众生与世间,都是自生自灭,自始自终,所以无有后世,亦无后世苦、后世乐。

  五者无众生事见。众生事者,六道轮回也。既然众生自生自灭,幻化所作所起,故无六道轮回之事。

  六者无圣谛见。对凡夫而说有圣贤,圣贤所修为圣谛。圣谛有四,曰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众生幻化所作,当无凡夫。既无凡夫,当无苦集二谛。对凡夫说有圣贤,既无凡夫,当无有圣贤。既无圣贤,当无灭道二谛。所以如是愚人,起无圣谛邪见。

  是故依毕竟无涅槃见,起如是六种邪见。与无涅槃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

  「复此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增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彼增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涅槃始生见。二者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令诸众生。于善法中无愿欲心勤精进心。舍利弗。是诸众生以起如是二种见故。正使七佛如来应正遍知。次第出世为其说法。于善法中若生欲心。勤精进心无有是处。」

  以上讲过减见之过,以下再讲增见之过。我们还是先列一个表,以便帮助了解。

  众生界增见┬涅槃始生见────┬一切见(内、外、麁、细、中等见)

  └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

  首先我们须要注意的,所谓增见,具足说应为众生界增见。有此见者,便于无生中,妄见有生了。佛说的是无生法,而此人执着有生。根本违反佛法,所以是大邪见。

  若见众生界有生,当然此生法不是从不生不灭的涅槃中生,便是无因无缘忽然而生的。无因无缘忽然而生,便不如道理了。

  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增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彼增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

  所谓二种见者,即一者涅槃始生见,二者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

  涅槃始生见者,便是否定了不生不灭的涅槃性。换句话说,涅槃是有生有灭的,否则众生界增,是从何处增进来的呢?

  我们要知道,如果说涅槃有生,那么佛证究竟涅槃,亦应该有生灭。如果佛有生灭,便说明无有佛。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生灭者是众生。佛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性相常住的。因为佛等虚空,所以无有来去,无有生灭。

  进一步讲,谓有生必有灭,执有生灭,即是虚妄见。何以知之?若谓有生灭,则此「有」必是不生不灭。如果「有」亦生灭,便无此「有」。

  如果生灭是有,而「有」则不生不灭,是说明无有生灭。所以若执着有生灭,便是虚妄见。

  如是愚人,依于众生界增见,执着涅槃始生见,实是大邪见也。

  第二种邪见,是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换句话说,便是执着无因生。如果无因能生的话,应该无父无母,能生出子女来;地下无种,能生出菜来;锅中无米,能生出饭来。所以很明显,这是一种邪见。

  当知生即是因生,因即是能生义。生必由因,有因始有生,无因则无生。如是愚人执着无因无缘忽然而有,岂非邪见?

  彼不知诸法实性皆空,生灭之相空幻不实。生是空生,灭是空灭,生灭如幻,一切无生。彼于无生中,妄执有生,诚大邪见也。

  舍利弗!此涅槃始生见、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二种邪见,令诸众生于善法中,无愿欲心,无勤精进心。

  舍利弗!一切众生如果起这二种邪见,纵使七佛如来应正遍知,次第相继出世,为其相续不断地说法教化,彼等于善法中,亦不能起精进心。故曰彼等于善法中,若生欲心精进心者,无有是处。

  七佛者,是说过去庄严劫中,最后三尊佛。及现在贤善劫中,最初四尊佛。因为这七尊佛,于百劫中出世,故经中多举此七佛。

  据《长阿含经》说,过去九十一劫时,有佛出世,名毗婆尸。过去三十一劫时,有佛出世名尸弃。过去三十一劫时,有佛出世名毗舍浮。

  加上贤劫中四佛,于贤善劫中,一至八小劫无佛,第九小劫出四尊佛。第一尊佛名拘留孙,为贤劫千佛之首,于第九小劫减劫,人寿减至六万岁时,出现于世。

  第二尊佛名拘那含牟尼,于人寿减至四万岁时,出现于世。第三尊佛名迦叶,于人寿减至二万岁时,出现于世。第四尊佛即释迦牟尼世尊,于人寿减至百岁时,出现于世。至此第九小劫中,便无佛出世。待第十小劫时,有弥勒佛出现于世。

  「舍利弗。此二种见乃是无明诸惑根本。所谓涅槃始生见。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乃是极恶根本大患之法。」

  世尊强调涅槃始生见,与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为无明诸惑根本。此二种见,是极恶根本大患之法。

  惑有三种,为无明惑、尘沙惑、见思惑。故曰无明诸惑根本。经中虽有说到,不过后来天台宗方作详细发挥。例如《胜鬘经》说为无明烦恼、恒沙烦恼、见思烦恼。至天台宗方立无明惑、尘沙惑、见思惑之名。

  见思惑通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人所共断,所以称为通惑。尘沙惑者,障菩萨化道,别在菩萨所断,故名别惑。无明惑者,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方能断之,故亦名别惑。

  此二种见,于无生法中见生,故是无明诸惑根本,是极恶根本大患之法。

  总而言之,一切法等如虚空,本无增减。愚痴众生妄起邪见,见有增减。故增减者,非法也,乃众生邪见而已。

  「舍利弗。依此二见起一切见。此一切见与彼二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一切见者。所谓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中种种诸见。」

  舍利弗!依此二见起一切见。此二见者,仍指涅槃始生见、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言。因为此二见执有,所以能起一切见。

  所谓一切见者,即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中,种种诸见。

  若内者,内六根也。此邪见人,既执一切法有,于是或因六根而生诸见。若外者,外六尘也。此邪见人,或因六尘而生诸见。若粗若细若中,即是若坏若好若不好不坏等见。彻底讲起来,若粗若细若中,皆是了别,了别者识也。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邪见人或依六识生一切见也。

  「所谓增见减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依止一界。同一界合一界。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

  此处大家要注意了,所谓增见减见不是连在上一句的。不是「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中种种诸见,所谓增见减见」而是接到下一句的。「所谓增见减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依止一界,同一界合一界。」如果我们把舍利弗改到上边,或者干脆把舍利弗删除,句子便比较清楚了。

  例如「舍利弗!所谓增见减见,此二种见依止一界……」或者「所谓增见减见,此二种见依止一界……」这样便比较清楚了。

  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

  若知增减皆依一界,同一界,合一界,便不生增减见了。依一界、同一界、合一界,是说一切差别法皆是一相,所谓无相也。

  「尔时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界而言。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舍利弗言。善哉世尊。此义甚深我未能解。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令得解了。」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界?善哉!世尊!此一界之义甚深,我未能解。唯愿世尊为我解说,令我解了。

  一界者即第一义谛,是佛境界,非二乘人所能解了。所以舍利弗,至诚问佛。

  「尔时世尊。告慧命舍利弗。此甚深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亦是如来心所行处。舍利弗。如是深义一切声闻缘觉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见。不能观察。何况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测量。唯有诸佛如来智慧。乃能观察知见此义。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此一界甚深之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不是声闻缘觉劣智人所能知道的。

  一界即是无界,如佛言诸法一相,所谓无相。何为如来智慧?佛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一切。无分别智亦名根本智,即能分别一切法,亦名后得智。

  一界无界,无界法界,故法界是佛智慧境界。如文殊菩萨云,法界无界,无界法界。法界无界者,实相无相也。无界法界者,实相无不相也。

  实相无相,要须无分别智契合。若少生分别心,即不契入无相智。

  无分别智犹如净镜,镜体清净,一丝不挂一尘不染。正以镜体清净,故能照一切相。所以说佛得无分别智,即能分别一切。

  净镜虽照万相,而镜体清净,始终不染。所谓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故佛智犹如虚空,含万相而空寂,体空寂而含万相。此之谓大圆镜智,即佛智也。

  故佛以无分别智,契无相法界。故曰一界甚深义,是如来智慧境界。

  亦是如来心所行处。佛心如虚空,无着亦无染。譬如虚空,大火燃烧,虚空不着。大水稽天,虚空不湿。大风摧折,虚空不动。佛心亦复如是,能容纳一切境界,而不为一切境界所染。换句话说,如来心能破一切烦恼,不被一切烦恼所破。此谓之金刚般若波罗蜜。

  因为如来如实知法界一界故,无分别故。凡一切分别相,皆如幻化不实故。佛证大觉,故于一切行处,无着无染。此是如来心所行处也。

  这不是二乘人所能办得到的,故曰非二乘境界。二乘人分别生死,分别涅槃;分别凡圣,分别佛外,处处生分别心。所以一界甚深义,非其智慧境界,亦非其心所行处。一切声闻缘觉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见,不能观察。何况一般凡夫所能测量呢?所以他们起增减见。

  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

  二乘人之智慧,不能如实知见观察。因为二乘人,亦不能如实知一法界故。对此一法界义,唯有敬仰相信而已。

  舍利弗!此一界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

  谛者真理也。如此真理,横赅十虚,纵彻三际,故曰第一义谛。第一义谛,亦名一实谛。若论其义,便是毕竟空、离诸相、无所有、不可得。

  此一界甚深义,即是毕竟空、离诸相、无所有、不可得、不可思议。二乘人总以思议心求之,所以不能如实知见观察此义。

  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

  说一界,则一切界皆是一界,是名第一义。因为第一义毕竟空,故无二无别。第一义离诸相,故无二无别。第一义无所有,故无二无别。第一义不可得,故无二无别。

  以无二无别故,所以第一义普周一切。以如是故,横遍竖穷,无一法非第一义。故曰第一义即众生界。

  众生者,因缘所生,因缘生法即是毕竟空,故第一义即是众生界。众生界既空,当然无相,故第一义即是众生界。众生界既然无相,当然无所有不可得,故第一义即是众生界。

  既然第一义者即是众生界,则知第一义即是法界。因为法界者即众生界也。法界无界,即第一义也。

  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

  一切众生色心,不离真如法性之体,名如来藏。所以说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

  如来藏即众生之佛性。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清净佛性、清净真如,名如来藏。故众生界者,即如来藏。

  我们已经知道,众生界空。而此空性,即如来藏。所谓二空如来藏。一者空如来藏。心性理体,清净平等。随染缘建立生死,随净缘建立涅槃。而此心性理体,等同虚空,湛然不动。故生死涅槃,犹如空花,其性实空。故曰空如来藏。二者不空如来藏。此心性理体,常住不坏。具足一切清净功德,及一切有漏惑业染法。含藏包摄,无德不备,无法不现,故名不空如来藏。以如是故,说众生界即是如来藏。

  依《佛性论》,藏有三种义。一、所摄藏。二、隐覆藏。三、能摄藏。

  所摄藏者,即约真如理体言。谓一切众生,皆为如如理所摄。此者亦名如来藏众生。

  隐覆藏者,谓如来性,被众生烦恼所隐覆。又名众生藏如来。当此之时,如来藏名众生之佛性。

  能摄藏者,谓果地一切无漏清净功德,藏性摄之无余。

  总括来讲,第一句是以真实摄虚妄,第二句是以虚妄摄真实,第三句是以真实摄真实。如是三句,总成含藏义。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如来藏与法身,本是一个。法身在缠,则名如来藏。如来藏出缠,则名法身。如来藏出缠,便名成佛,所谓佛性圆显者是。法身在缠,仅名佛性,不名为佛。

  所以众生皆具佛性,然不得谓佛。以如来藏在缠,法身不得圆显故。

  《大方等如来藏经》,明法身在缠名如来藏,曾举九种譬喻。九种譬喻者,花萎喻、岩蜜喻、粳粮喻、真金喻、贫人珍宝喻、庵罗果喻、金像喻、贫女贵子喻、冶铸金像喻等,皆明如来藏与法身之关系。故经云如来藏即法身。

  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华严经》云,诸佛法身非是身。故法身犹如虚空,无相无二无分别。若谓其有,却是十方遍觅了不可得。若谓其无,却是横遍竖穷平等如如。

  所以法身义,即是一界义。一界者,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以法身出缠故,所以具足一切无漏清净功德。故与过恒沙,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不离不脱不断不异。

  「舍利弗。如世间灯所有明色及触不离不脱。又如摩尼宝珠所有明色形相不离不脱。舍利弗。如来所说法身之义亦复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以下以灯、摩尼珠为譬喻,说明法身与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不离不脱不断不异的道理。

  舍利弗!如世间灯,所有明色及触不离不脱。

  世间灯有灯炷,及灯光明。明色者言灯光也,触者言灯炷也。灯光与灯炷,不离不脱,不断不异。没有灯炷,便没有灯光;没有灯光,自然没有灯炷。若有灯炷,必有灯光;若有灯光,必因灯炷。

  又如摩尼宝珠,所有明色形相,不离不脱。

  摩尼译为离垢,即一种宝珠也。又译为如意,因为此摩尼宝珠,能出生一切财宝衣食等物,令人皆得如意,故名如意宝珠。此珠光明清净,不为垢秽所染。明色者珠光也,形相者珠体也。摩尼宝珠之光,与彼珠体不离不脱。

  舍利弗!如来所说法身之义亦复如是。

  此是以法合譬。譬以事明,法以理合。言法身之义,亦与过恒沙,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也。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非过去际。非未来际。离二边故。舍利弗。非过去际者离生时故。非未来际者。离灭时故。舍利弗。如来法身常。以不异法故。以不尽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

  不生不灭是总说,以下所论,皆分别说。都是解释不生不灭的。法身常住如虚空,故不生不灭。法身平等不二不别,故不生不灭。

  非过去际,非未来际,离二边故。

  法身者,即中道义,故离二边。中道义者,无所得义也。非是离二边,得于中道。不得于边,复不得于中,名中道也。故经中所说离二边者,无所得义也。

  此法身同于虚空,无有所得。非过去际,是无所从来也。故经中言,离生时故。离生时者,无所从来也。非未来际,离灭时故。此是言法身常住,无所从去也。

  于此可知,法身义者,即如来也。所以名如来者,用表法身德也。

  舍利弗!如来法身常,以不异法故,以不尽法故。

  此明法身常住如虚空,不生不灭也。不异法者,言法身不生也。法身若有生,必有差异。法身不生,故无差异。不尽法者,言不灭也。法身不生不灭,是故常住。

  舍利弗!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

  所谓恒,即常也。不过说常时,法身如虚空,无生无灭。今言恒者,即横遍竖穷义、实有义、平等义。故经中有云「平等恒有法」,即横遍竖穷义也。以如来法身平等、恒、横遍竖穷,于世间实有不虚,故尽未来际常可归依。

  不但菩萨尽未来际归依佛,是归依法身,纵然归依报身、化身,亦是归依法身。因为报身者,报法身也。化身者,化法身也。若离法身,则无报身,因为依法起报故。若离报身,则无化身,因为依报起化故。

  甚而言之,我们现在值无佛之世,言归依者,亦是归依法身佛。何以故?因为报身有生无灭,化身有生有灭,都不能作「常」归依。唯有法身,横遍竖穷,尽未来际,平等恒实有,常可归依也。

  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

  如来法身清净,具足无量功德智慧,不与一切染法相应,无有烦恼,无有生灭,故曰法身清凉。不二法者,无生灭变异也。无分别法者,自性清净,不与一切染法相应也。

  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

  如来法身不生不灭,故无有变异。非作法者,「作」即起也。无起无灭,故如来法身不变。

  「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

  此法身者,如如境也。无德不摄,无法不收。众生虽流浪生死,但不出如如法身以外。只是众生迷闷,不识自家本来面目而已。

  即此法身,被过于恒河沙的烦恼所缠缚,从一念不觉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六道,名为众生。

  我们已经知道,法身在缠即名如来藏。法身随着众生轮转六道,众生轮转六道,而法身不增不减。

  波浪者,识心也。众生以惑业因缘,随「识」而受生。以致有名色、六入、触、受、生、死。故曰随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如是名为众生。换句话说,众生者,不过法身在缠而已。众生往来生死,而生死性空即法身也。这便是一法界义。

  我们要知道,虽然波浪漂流,而水性不动。虽然识浪起伏,而法身湛然。这是同样的道理。

  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

  法身者本觉也,本觉地本来一界平等,如如不动。只怪众生妄想执着,故成不觉。今菩萨厌离生死,弃舍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修行法门,便是始觉。

  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诸有者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也。欲求便是爱取,于三界爱取,名为思惑。

  行十波罗蜜。菩萨发大乘菩提心,行十种波罗蜜。十波罗蜜者,位在地上。初地行布施波罗蜜,二地行净戒波罗蜜,三地行忍辱波罗蜜,四地行精进波罗蜜,五地行禅定波罗蜜,六地行般若波罗蜜,七地行方便波罗蜜,八地行愿波罗蜜,九地行力波罗蜜,十地行智波罗蜜。

  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此是总说。八万四千法门,是说菩萨万行也。修菩提行者,方名菩萨。所谓菩提行,即十种波罗蜜也。

  「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

  这一段话,是讲究竟觉。究竟觉者,即是佛地。菩萨始觉,与本觉法身合,名究竟觉。

  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

  即此法身离一切烦恼使缠,是说如来藏出缠也。亦即是说,佛性圆显,究竟成佛也。

  一切世间,是说九道世间。九道世间者,自佛以下,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鬼、畜生、地狱。出过九道世间,方名为佛。

  本来使、缠,都是烦恼的别名。如果分别说,使为十使。十使者:

  一、身见。亦名我见。迷五阴为身名为身见,于五阴妄计为我名我见。

  二、边见。断常二见,乖于中道,故名边见。

  三、邪见。谬执乖正名为邪见。例如计着邪因邪果,计着无因有果,计着有因无果,计着无因无果,这一切都是乖乎正见的邪见。

  四、见取见。取着有漏下劣之法,以为是第一。或者循世所见,非是其果,而执为其果。例如顺乎世间,见行善人受到恶报,便谓善无善报,恶无恶报。其实彼人受到恶报,非是行善之果。于三世中,另有其因。如是非果执果,名见取见。

  五、戒取见。迷执邪戒,非因执因。例如执持牛戒,以为是生天之因。

  六、贪。于顺境染爱。例如贪爱己身,贪爱五欲,贪爱名闻利养等。

  七、瞋。于违境忿怒。如瞋恚嫉妒等。

  八、痴。暗惑执取,无正智慧,即无明也。

  九、慢。即自高凌他。有所谓八种慢,其中我慢为通,其余诸慢为别。

  十、疑。于正法犹豫不信也。

  如是十法,随逐行人,如系如缚。犹如世间公门使者之随逐罪人,故名十使。

  现在来讲十缠。若总说十缠皆烦恼也,若分别说,其有十种。

  一、无惭。于所作罪不自羞。

  二、无愧。于所作罪外无赧惧。

  三、睡。心重欲眠,障乎于观。

  四、悔。又名恶作,追悔也。

  五、悭。于己财法,坚着不舍,秘吝无施。

  六、嫉。循己名利,不耐他荣,忌妒他胜。

  七、掉。掉散也,躁动也。令心于境不得寂静,障乎于定。

  八、眠。欲眠曰睡,既睡曰眠。身心离觉也。

  九、忿。对现前不饶益境愤恼。

  十、覆。隐藏己过,不肯发露忏悔。

  如是十法,烦恼众生之心,缚着行人,使不得脱,故名十缠。

  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过一切生死诸苦也。

  离一切烦恼垢。

  污心之法曰垢,亦烦恼别名。依《瑜伽师地论》,说七垢,即一、欲垢,二、见垢,三、疑垢,四、慢垢,五、憍垢,六、随眠垢,七、悭垢。

  若依《华严孔目》,说有六垢。一、诳,二、谄,三、憍,四、恼,五、恨,六、害。

  总而言之,无论六垢七垢,皆烦恼也。

  得净得清净,住于涅槃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佛地为一切众生所愿之地。

  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此赞佛功德也。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这都是赞叹于佛也。故最后说,名为如来应正遍知。

  总而言之,无论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同是法身之所显现。换句话说,同一法界。于一法界中,无有增无有减。

  法身本来无染,名为本觉。法身在缠,名为不觉。法身求出离修菩提行,名为始觉。法身出缠,究竟清净,名为究竟觉。

  于此我们可以知道,原来学佛者,实无一法可得。只要一切烦恼清净,名为成佛。都说众生成佛,实在没有众生可度,亦没有佛可成。

  所以众生谓迷,诸佛曰觉。只是觉与迷而已,于法实无增减。明白了这番道理,便知道我们未成佛时本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

  「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

  以法身如如,一切众生皆不出如如境故,是故不是离众生界有法身,不是离法身有众生界。所以众生界与法身,如如不二。众生界不异法身,法身不异众生界。众生界即是法身,法身即是众生界。

  舍利弗!此众生界与法身二法者,其义是一,不过名字差别而已。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不如实见一法界故,乃至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

  「复次舍利弗。如我上说。众生界中亦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何谓三法。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上来所说,皆讲法身。法身者,第一义真实之法。以下说众生,众生者虚妄法也。众生皆因缘所现之假相,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言众生界也。而因缘之法,其性本空,即此空性,便是真实。此真实者,性空如如。此如如义,名为如来。故经云若如实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法身在缠,名如来藏。如来藏出缠,名为法身。故法身与如来藏,亦一法之异名而已。

  不过如来藏被众生之烦恼业所缠,不得圆显。虽是法身,不得名佛,仅名佛性而已。如果烦恼业除尽,功德智慧圆显,则如来藏便名法身。

  故学佛者,并无一法可得,不过除尽烦恼业,令佛性圆显而已。若人以有所得心求佛法,反令自己的佛性,愈缠愈深,不得解脱。若人知除烦恼业,佛性便得出缠便得解脱。一旦解脱净尽,便得大自在。得大自在,便名法身便名成佛。是故有所得者为外道法,无所得者为佛法。

  复次舍利弗!如我上说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不离众生界有法身。如果单约众生界而言,其中亦有三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所谓「如」者,即不异不差。

  三法者,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

  此即法身也,清净法性也。因为此法身,被众生烦恼业所缠,所以名如来藏。

  所谓本际,亦名真际、实际、真如、法性。言如来藏究竟处,即真如法性也。

  如来藏真如体,与清净法相应。其实真如法性,横遍竖穷,原是一法性,并无所谓相应不相应。那么何故说,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呢?因为万法唯心所造,心生则法生。如果心净则法净,心染则法染。故如来藏本际,清净真如,与清净法相应。换句话说,众生的清净佛性,唯和清净妙法身相应。

  此法真实不虚,平等如如,不二不别。虽堕众生界,而此性不减。纵然成佛,而此性不增。

  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

  众生不如实知一法界,不如实见一法界,以致妄生分别心邪见心。以分别心邪见心故,妄生烦恼。以烦恼而造恶业,行诸不善。以被烦恼业所缠故,不见如来藏清净本际,随诸不净法流转生死。此烦恼缠及所造诸染业不清净之法,与如来藏清净本际,相违而起,故曰不相应法。

  又,如来藏清净本际,真实不虚。而烦恼缠,及因烦恼而起的染业不清净法,虚妄不实。与如来藏清净本际,体性相违,故曰不相应。

  此法因众生不如实知见,虚妄而起,亦是事实。然其究竟法性,却与如来藏性,同是一法界不二不异,故曰真实「如」。

  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此是讲如来藏与法身,同是一界。法身横遍竖穷,故如来藏亦横遍竖穷。所以说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若说此法是有,却同虚空,无一法可得。若说此法是无,却横遍竖穷,无法不收,故曰有法。

  未来际平等恒者,此法三世平等,常住无尽也。以此法常住无尽,故常为世间作归依也。

  《佛性论》立三种如来藏,一、所摄藏,二、隐覆藏,三、能摄藏。

  所摄藏是约自性佛性言,一切众生,皆为此如如境所摄。此即如来藏众生,亦即以实摄妄。隐覆藏是说如来性被烦恼所隐覆。即是众生藏如来,此是以妄摄实。能摄藏是说果地一切功德,住应得性时,摄之以尽。此即以实摄实。一切法,真本具,妄本空,皆为此法摄尽。故能摄者,唯以真实摄真实也。

  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即所摄藏义。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者,即隐覆藏义。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即能摄藏义。故真谛三藏曾说,言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一心之体,遍于三际也。虽然经中第一句及第三句,似乎均有能摄义,然详审「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义,应属以真实摄真实也。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舍利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舍利弗当知下,解释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及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以及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等三者。先讲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

  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

  此法如实不虚妄者,明此法即真如也,一法界也。于此一法界中,一切法不二不别,无有增减。换句话说,此法即出缠之法身也。

  不离不脱,此法具足一切清净功德智慧,故曰本际相应。本际相应者,即一法界也。以一法界故,所以与一切功德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不离不脱。

  真如法界者,清净法身也。不思议法即无相法,如实空法,不二法,无分别法。因为若法有相,则可思议。若法无相,则不可思议。若法不空,则可思议。若法如实空,则不可思议。乃至若法有二有分别,则可思议。若法无二无分别,则不可思议。

  此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无始无终,故曰无始本际来。

  有此清净相应法体。此法体性,有佛无佛常住不改。有佛出世,此法体性不增。无佛出世,此法体性不减。愚痴凡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

加素念居士共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