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佛教教育是一种社会普世教育,近年来在国内外及社会各界得到了共同认可。对于佛教伦理作为佛教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中最容易被普通民众所能接受的部分,所以佛教伦理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教化大众的作用。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从而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教育,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普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佛教伦理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主要从对于人们生活比较有密切关系的部分进行论述。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佛教“止恶修善”的伦理思想教育,二是、佛教“戒杀放生”的伦理思想教育,三是、佛教“严持戒律”的伦理思想教育,四是、佛教“知恩报恩”的伦理思想教育。本文主要想通过以上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教育,对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得我们人类得到真正的和平共处、慈爱平等、互助互爱的精神,共同建设我们人类赖依生存的美好社会环境。
关键词:佛教教育伦理道德善恶报应慈悲平等报恩
作者:向学中国佛学院教务长研究生导师
绪论
道德教育是人类的主要教育,由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步,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使人们生活走上了富裕道路,现代化的科技创造出的成果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也由于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使得人类社会产生了互相斗争、相互残杀,破坏了人类本有的平等、和谐的生存环境;严重者使得世界连年战火不断、生灵涂炭,无数的百姓失去亲人和家园;或使得社会你争我夺、烧杀抢劫,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轻者使得人与人之间明争暗斗、争名夺利,失去了相互的信任和相互的理解。为了自身的利益父子亲人之间反目成仇,为了名利争夺上下级之间互相勾结互相排挤,失去了人类本有的父慈子孝慈爱与真诚的伦理道德;为了名利争夺上下级之间互相勾结互相排挤,失去了人类本有的互亲互爱的伦理道德。正因为物质的诱惑和名利的的诱惑,使得人们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风尚日下,我们所共同生存的社会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为了加强道德教育和社会伦理道德风尚,我们应当重视发挥和运用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
佛教伦理教育是关于佛教道德思想、道德观念的学说,主要是用来调解佛教信徒之间的关系,以及佛教信徒与普通人群之间的关系,是规范佛教信徒在修持实践过程中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佛教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佛教的伦理道德本文认为主要体现在:“止恶修善”的善恶报应之因果观;“戒杀放生”的众生平等之慈悲观;“清规戒律”的遵纪守法之自觉观;“知恩报恩”的尊老爱幼之孝亲观等方面。佛教伦理道德的建设目的主要在于指导佛教信徒的修行实践,教导人们如何善待众生完善自身的人格等为主导,以此来达到去恶从善、转凡成圣的人生最高境界。佛教的这种伦理教育对于我们人类的伦理普世教育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一、佛教“止恶修善”的伦理普世教育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其劝善化俗的思想,最为中国本土化的思想道德领域所接受,其劝善化俗的作用也对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宗密在《原人论》中说:“天竺世教,仪式虽殊,惩恶劝善无别,亦不离仁义等五常,而有德行可修。”[1]由此可见,佛教的教育是一种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的伦理教育。今就佛教对于善恶报应说、性善性恶说及劝善化俗等方面说明佛教教育对伦理道德教育所具有的意义。
关于“善恶”的论说在佛教涉及非常之广泛,在佛教各个经论中都对“善恶”的界定作了明确的说明。所谓“善”者,是指顺应、顺理之义,即随顺佛法使自己和他人皆能得到利益;言“恶”者,是指违逆、违损之义,即违背正理损害自己和他人利益,与贪嗔痴等烦恼相应障碍圣道。如《大乘义章》卷十二说:“顺理为善,违理为恶。”[2]又《成唯识论》卷五云:“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为不善。” [3]在佛教经论中将善法称为白业,将恶法称为黑业,白业是指清净无染污之法,黑业是指污浊染污之法。白业是属于净业,是众生的善行,通过善行可以去除烦恼达到安隐涅槃;黑业是属于染业,是众生的恶行,而恶行能造三恶道业轮回生死。如《俱舍论》云:
安隐业说名为善,能得可爱异熟、涅槃,暂永二时济众苦故;不安隐业名为不善,由此能招非爱异熟,与前安隐性相违故;非前二业立无记名,不可记为善不善故。[4]
所以说,“善”是指能感得资益有情身心的可爱之结果;“恶”是指能感得损害有情身心的不可爱之结果。不能感受爱非爱之结果者称为“无记”。这是佛教对于善业、恶业、无记业的明确界定。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中,一般以善恶来论人性,认为善恶是人性的本质和本性,认为“善”是天所赋予人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而“恶”是人原来就具有的贪欲等自然本性。所以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由此而有了对人性是善是恶的不同论点,从而也引起了学术界对人性善恶的研究。而佛教的善恶论则不同与中国传统的说法,主张人性本非善恶,而不存在所谓的绝对善与绝对恶,是一种非善非恶的无记性,心性平等。并且佛教所讲的善恶,不完全是谈人性的善恶,还包含对佛与众生本质上的善恶判断;同时也不完全是世俗善恶伦理上的善恶,其善恶还包含有法性、真如、佛性、如来藏等含义。所以道生(355~434)法师在谈佛性时,认为佛性即是善性,如道生法师解释说:“善性者,理妙为善,返本为性。”[5]也就是说在道生法师认为得理为善,乖理为不善,这里的“理”就是指法性、佛性乃至如来藏等。因为,在佛教伦理思想理论上主张“自性本净,自性本觉”,所以有善恶之分别,是由于我们众生的虚妄分别所至。如《坛经》中说:
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一念恶,报却千年善亡;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6]
佛教之所以主张善与恶皆是人们自心的分别者,其目的就是为了能“止恶修善”。因此,佛教“止恶修善”的伦理观念,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解脱和自我的完善。而且,还担负着扶世助化、劝善化俗的伦理道德教育使命。佛教的善恶伦理观除了教人们分清善恶外,还以善恶业报轮回的理论与世俗的道德观相结合,从而使佛教伦理思想不仅在众生中产生了信仰的力量,而且在社会道德教育中起到了扶助社会实现伦理普世教育的劝善化俗作用。在佛教伦理中把善恶观与业报轮回相连,由净染业力决定人生轮回果报,由净业得善报,由染业得恶报。如此善业恶业在因果规律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善业善果、恶业恶果的善恶因果报应。进一步在时间与空间上将因果报应延伸于前世、今世、来世,形成“三世二重因果”的业报轮回思想理论。佛教认为人们现在的善恶作业,决定来生的善恶果报;今生所受的果报取决于前世的善恶修行。人们要摆脱这种六道的轮回,就必须要勤修善业以便证得善果,得以脱离六道轮回而成就佛果。
由此可知,人们通过佛教的善恶报应来认识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从而可以确定佛教的善恶伦理观既受到了世俗伦理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内涵;既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伦理特色,也极大丰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所以佛教的善恶伦理观对人类伦理普世教育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佛教“戒杀放生”的伦理普世教育
人们在五浊恶世中被世间名利和五欲所染,失去了人们本有的善良和友爱。为了名利和五欲的享受互相残杀、互相猜忌、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如此弱肉强食的景象处处可见,使人们变得父子反目成仇,兄弟骨肉相残也见而不怪。由此向大而言扩张成为世界性人类战争悲剧,也由此导致了自然界毁坏给人类带来的重大自然灾害,使得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这些千千万万的灾难中虽然说有不少是天灾,但却有更多的是人祸,由于人为才导致了自然灾害,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也是目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去了解和研究人们的“心灵”问题,也就是思想认识理论。由于人们对个人利益的重视而忽视了带给社会的负面作用,这也是人们“自我”意识的作怪。只有打破这种自私的“自我”意识,把自己看作是社会组成部分的一份,那破坏他人利益也就是破坏自己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人们关心社会、建设社会,使得我们共同生存的社会更加完美。
在佛教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认为世界之所以变得战争不断,天灾人祸变得越来越多主要是由于众生杀业太重。今天你杀了他,明天他又杀了你,这样冤冤相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大家本来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和平环境,逐渐变成战火绵绵的杀生地;本来一片祥和、平静的家园,一夜间变成屠杀生灵的屠宰场。佛教讲“欲知世间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意思是说世间之所以有战争,就是人们平时杀生太多,众生共同的杀业所感。因此,佛教主张“戒杀放生”的慈悲精神。如《戒杀放生文》云:
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虱犹知避死;将雨而徙,蝼蚁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罟于渊,多方掩取;曲而钩,直而矢,百计搜罗?使其胆落魂飞,母离子散,或囚笼槛,则如处囹圄;或被刀砧,则同临剐戮。怜儿之鹿,舐疮痕而寸断柔肠;畏死之猿,望弓影而双垂悲泪。恃我强而凌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7]
由此段文说明了生命的珍贵和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所以佛教的伦理思想教育人们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我们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予他人。养成慈悲助人为乐和爱护动物生灵的道德品质,使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祥和、和平与平等。
在当今社会人们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自己的物质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餐桌的食物更加应有尽有。俗话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凡是有生命的人们无有不吃的。更加残忍的是有的动物专用来“活吃”,吃的方法也是花样繁多。这样一来,一些对人类有益和珍贵稀有的动物,已经在我们的世界上绝种,人们只能从动物园或历史书本上看到,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最大的悲哀。如《戒杀放生文》所说:“一举箸则万钱,一染指则千命”[8]。人们为了自己餐桌上的富有而杀害众生的生命,造成地球上的生态失去平衡,使得环境变得也越来越恶劣,以至于种种疾病而起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这一切归根而言,皆是人们自作自受、自食其果,哪能怨得他人半点,一切皆是众生共业所感。所以在佛教的伦理道德观上而言,要使世界和平共处、人们身体安康、百姓安居乐业,那就首先要提倡“戒杀放生”的伦理道德思想。如《大智度论》中所说杀生者有十种罪业:
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者、众生憎恶眼不喜见;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者、众生畏之如见蛇虎;五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六者、常有恶梦;七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者、种短命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堕泥梨中;十者、若出为人常当短命。[9]
由此足可以说明杀生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态平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我们应当大力倡导佛教的“戒杀放生”之伦理道思想。
如果我们能够“不杀生”者,不仅对于修行者有很大利益,就是对于一般世俗之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很大利益。如《戒杀放生文》中所列事例:
“一活蚁也,沙弥易短命为长年,书生易卑名为上第。一放龟也,毛宝以临危而脱难,孔愉以微职而封侯。屈师纵鲤于元村,寿增一纪;随侯济蛇于齐野,珠报千金。拯已溺之蝇,酒匠之死刑免矣;舍将烹之鳖,厨婢之笃疾瘳焉。贸死命于屠家,张提刑魂超天界,。易余生于钓艇,李景文毒解丹砂。孙良嗣解矰缴之危,卜葬而羽虫交助;潘县令设江湖之禁,去任而水族悲号。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甘雨;曹溪守猎人之网,道播神州。雀解衔环报恩,狐能临井授术。乃至残躯得命,垂白壁而闻经;难地求生,现黄衣而入梦。”[10]
《戒杀放生文》中所举事例只是自古以来“戒杀”所得之功德的部分而已。从以上事例可以说明了“戒杀”不仅只是为了修行者而言,而是对于所有人类都是有很大利益。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最注重对生灵的护持,古人从小教育子女要有慈善、仁爱之心,“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传统美德的佳话。从而说明,佛教的这种“戒杀放生”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我们人类今天战争不断,社会极不安定的现象而言,是应该值得重视和发挥的。所以“戒杀放生”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促进人们共同关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佛教“清规戒侓”的普世教育
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反映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人们的道德需求和对善的伦理追求。佛教对于伦理道德的追求,除了教理和教义之外,具有抑恶扬善的佛教戒律就体现出佛教对人生善恶道德的要求,如五戒十善等皆是说明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在佛教戒律二字是梵语的译意,“戒”梵语尸罗,意思是清凉、道德、规矩之意,具有防非止恶的作用;“律”梵语毗尼,意思是调伏、善治、化度之意,具有调伏诸恶的作用,所以佛教的清规戒律就是佛教伦理道德的主要体现。
佛教的戒律种类细分很多,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11],但是五戒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的共同戒规,凡是佛教信徒皆要受持和遵守此五戒十善[12]。如果我们将佛教五戒与儒家五常相比较,二者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就是修身养性、治家、齐国、平天下,是我们社会伦理道德思想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佛教的五戒所主张的伦理思想,也是教育人们净化身心、自利、利他、广度众生。如儒家讲:仁、义、礼、智、信;而佛教讲:不杀生相当于仁,不偷盗相当于义,不邪淫相当于礼,不妄语相当于信,不饮酒相当于智。而佛教与儒家最大不同者,就是儒家主张“孝”是奉养父母、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佛教主张剃除须发,远离父母、辞亲出家。所以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看来佛教是为“不孝”,既然是为不孝何有伦理道德可言。而其实际上佛教不仅非常重视“孝道”,而且还主张“大孝”。其实儒家所说奉养父母那只是“小孝”,只能给父母肉体上的暂时安慰,不能解决生死根本问题。而佛教主张“辞亲出家”是引导父母信仰三宝,修行佛法出离生死之苦,这是一种舍小家而入大家,舍小孝而敬大孝。关于佛教主张孝道的例子非常之多,如《善生经》云:
子以五事敬顺父母:一者、供奉能使无泛;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13]
佛教不仅孝养当生父母,而且还主张要孝养三世之父母,认为一切众生皆是我过去父母,应当敬重、关心、度化信仰三宝修行佛法。如《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14]由此可见佛教的伦理观不是不重视“孝道”,而是将孝道扩大了其“孝”的对象和范围,使得“孝道”的伦理观更加完美和全面。
从佛教的“清规戒律”我们不仅看到了对于“孝道”的伦理道德思想,而且我们还应当认识到佛教的自律、自觉的伦理道德观。佛教戒律的作用与我们世间法的法规一样,对人们的所作所为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得人们对哪些事应该作,哪些事不应当作起到一定的约束力,对社会起到止恶扬善的伦理道德规范。如果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每个人都能象佛教徒自觉遵守戒律一样遵守国家法律,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呈现出一片和平、安定的景象。比如人们最熟悉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5]的这一着名关于佛教“清规戒律”的偈颂,是佛教戒规的通戒,也是佛教戒律精神的总的概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涉及世间法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对恶行进行制止,而对善行要加以赞扬的伦理规范。这就无形中从自身作起而影响和教育他人,作一个人益于众生和社会的人,这也是一种人类伦理道德思想的普世教育。
四、佛教“知恩报恩”的伦理普世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金钱意识也越来越强,无论是做任何事都会无意识中与经济挂上钩,没有经济利益的事无论如何也没有人去做。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可谁又能不受金钱的诱惑呢?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明人们做任何事总是为自己有利益,这好像是天经地义的。由于社会经济变轨时期形成的具有特殊性社会现象,明显给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新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象,人们开始重视“道德教育”,而佛教的伦理道德教育正好能够填补社会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使得社会道德教育更加完善和有效。
佛教主张“知恩报恩”的伦理道德观,在佛教认为每个人在一生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受他人的帮助,一切众生对我们皆有恩,我们应当报一切众生之恩。父母养育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传授我们知识有教导之恩,三宝指引我们出离生死有解脱之恩,国土为我们提供了居住环境有安居之恩,农民耕种粮食为供给我们吃,工人织布给我们穿,乃至一切众生皆在无时无刻为我们的生存和工作辛勤劳动和服务,所以我们要报众生恩。如《心地观经》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16]如果人们都能在内心中时刻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那就不会有五逆不孝虐待乃至杀害父母等人间悲剧;如果人们都能够在内心时刻想到国家的强盛和社会安定给了我们生存的幸福环境,那就不会再有人们为了自己利破坏社会环境人态平衡;如果人们能够时刻想到自己的知识和文化都是老师教授的,那人们就应当重视文化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有恩不报非君子”等举不胜举的佳句,可人们却因为一己之利而忘记了对我们有恩的人和社会,这就是我们人类伦理道德教育的悲哀。而佛教主张“知恩报恩”的伦理道德思想,正好弥补社会当前伦理道德严重缺泛的不良现象。只有人们共同存有一颗真诚“知恩报恩”之心,每个只想回报社会、回报人类,就会抵制社会上贪得无厌的罪恶现象,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团结和谐、互帮互助,我们生存的世界才会呈现出和平安定、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结论
总之,佛教伦理道德教育是我们社会的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乘佛教精神的根本所在。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止恶行善”[17],同时也是建设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我们只有能够正确认识佛教和认真研究佛法,才能认识到佛教的这种伟大思想境界。使得大乘佛教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教育添加力量!“道德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根本,同时也是佛教教育的根本。佛教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非常深远,本论文前面所举几条只是佛教所有伦理教育的典型部分而已。自古以来凡是佛教兴盛的地方,国家必定安定、经济文化也随着发达,所以有学者们说佛教是“和平的宗教”,这说明了佛教是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佛教徒每天做功果时都有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词句。如果我们能够重视佛教的这种伦理道德教育,大力提倡和正确宣扬佛教的“舍已为人”的精神,使佛教育的伦理道德教育能够普及于社会教育中,对于普及道德教育一定有巨大的推动。使得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内涵更加丰富,将会对于人类伦理普世起到积极因素,对于人类伦理普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
[1] 见《大正藏》第45卷,第708页。
[2] 见《大正藏》第44卷,第697页。
[3] 见《大正藏》第31卷,第26页。
[4] 见《大正藏》第29卷,第80页
[5] 道生《大涅槃经集解·德王品》,《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第24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6] 敦煌本《坛经》,见《大正藏》第35卷,第8页。
[7] 云栖祩宏莲池大师所着《莲池大师全集》,《嘉兴藏》第32册《云栖法汇》。
[8] 同上。
[9] 见《大正藏》第25卷,第155页。
[10] 云栖祩宏莲池大师所着《莲池大师全集》,《嘉兴藏》第32册《云栖法汇》。
[11] 在家信众优婆塞(近事男)、优婆夷(近事女)受持三、五戒;出家沙弥、沙弥尼受持十戒;出家比丘、比丘尼受持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菩萨戒包括在家、出家二众。
[12]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13] 见《长阿含经》第11卷,《大正藏》第1卷,第71页。
[14] 见《梵网经》第2卷,《大正藏》第24卷,第1006页。
[15] 见《法句经》卷下,《大正藏》第4卷,第567页。
[16] 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2卷,《大正藏》第3卷,第297页。
[17] 止恶行善:止恶是要人们对一切恶绝不去做,行善是要人们对一切善努力去做;善与恶是相对而言,而不是绝对的存在,在佛法中认为凡是对他人有利的事情就是“善”,凡是对他人不利的事情就是“恶”。所以说“止恶”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行善”是全心全意帮助他人。这也是人类社会“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说大乘佛教的菩萨行就是建设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