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不但在寺院与庙堂中有敬香的,实际上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用香的,只是用的方法与形式有所不同罢了。在有些地方特别是寺院,春节期间屡见有人手持大把大把燃着的香,这些香均用劣质的木屑加上少许香水制成,不但达不到敬香的目的,而且很容易燎燃他人衣物、甚至有产生火灾的危险。
香,可想而知,是指泛有好闻的气味的物质。天然的诸如檀香、花香、五谷之香等,还有动物、矿物质也能产生香,如麝香等。人工的如合成的香精等,现代人虽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但仍趋向于用天然之香,因为自然之物毕竟符合生物之节律,人也不出其外。
香有净化空气、振奋情绪之功用。古时读书人,在阅经读典时,便燃上一炉好香,文章的美好意境配上佳妙的嗅味,极易产生好的心情,文人们则乘兴而发,因此也就能写上优美的诗文了。艾篙是大家最常用的一种有香气的草,旧俗用艾篙结成的草人,在端午节以艾人悬挂于门上,据传可以避邪除毒。不知其理的人认为迷信,这实际是利用艾之香气净化空气,杀灭空气中的有毒细菌,制成草人的目的不过是要多些艾篙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日常生活中也有人常燃蘭香以净化或芬芳空气的。
香的用法很多,多用其气,古代如用香染衣,是用香木与衣物放在一起封之,数日后衣服即散发浓郁的香味了。现代人则享受科技的方便,用香水喷一下或涂一下即解决问题。
香作为敬天、敬祖或敬佛、神之用,则是用其引申义了。古时战争用狼烟通信,可以很快地传递紧急消息到遥远的地方。香燃亦能产生袅袅轻烟,后人在祭祀中以其烟气能通云霄,直达天庭,故多用香表其传达功能,用上好的香则示其虔诚敬仰之心。北京故宫中大殿前、天坛、地坛等均有宝鼎,即是作为焚香之用的。
佛教烧香也是多用其引申义,大约有两层含义,一是表信,即是对佛陀的教诲信而不疑,并且施于生活当中,如拿相信因果来说,则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要对自己有行为负责。如果敬香后而自己仍恶事如旧,或者不信,即使烧香也没有用。二是表传遍法界(即全宇宙)之义,如《增一阿含经》云:“有设供者,手执香炉,而白时至。佛言:香为佛使,故须之也。”《资持记》曰:“以能通信,故云佛使。”世人以敬佛或求愿,以香为媒介传达自己的希望到佛菩萨处。
过去人燃香均择上好的檀香木,今人用一般的锯屑等制成香,在气味上没有了其功用,但作为表达自己心愿尚可,终究不如用好的檀香更能表达自己虔敬之心。
燃香一般以三柱为规矩,世间上则表示福、禄、寿具全,佛教则表示戒、定、慧三学具足。春节期间,在归元寺、宝通寺等处,多见有人手持整把的香,因其香质劣,难闻的烟雾到处弥漫,不仅污染了空气,事实上也起不到诚敬的目的。甚至于整把的香烧出明火来,更象是纵火者,可谓适得其反了。
敬香要以诚心为态度,不是到处插燃的,要到寺院指定的香炉才能起到真正的功效。燃香不要见明火,手持三柱香要恭恭敬敬的插进香炉,有敬香人的诚敬为感,才得诸佛菩萨应。否则象有些人胡乱到处插,香也是七倒八歪,哪里能得到感应?!试举一喻,有人瞪着眼对你喊:“请你过来呀!”,你会过去吗?又喻如,有人以随随便便的态度求你帮忙,你会真心去帮助他吗?
总之,香有芬芳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在祭祀或敬佛神时,也有表达诚心和传达的功能,敬香以三柱为准,要心存善良、恭敬其心,才能真正地所求如意,万事顺心。
2005年1月8日
释迦能利于武昌佛学院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