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与修行,苦行不是用来自我
过去的古印度,许多苦行外道认为:“人的一生,注定要受很多苦。而这些苦是有定数的,只要提前把它受完,以后就不用受苦,就解脱了。” 有了这个思想以后,整天就想办...修行远离佛法正道,必将成为魔
...同样做功德有人得到多,有人得
...无我的智慧
无我的智慧所谓的「无我」、放下自我,并不是把我的身体放进某种佛法的碎纸机,然后粉碎身体,之后我就变成空洞洞的状态。 无我的智慧,指的是放下心中的妄念——对境界贴...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受支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受支受支,是依据触支形成的众感觉,即在外境、根、意识三者和合的基础上增长起来的人生感应,即能受到外境的影响至爱支之间所有感应。感受支分为苦感...先恩师真禅长老圆寂15周年祭
先恩师真禅长老圆寂15周年祭12月1日是先恩师、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禅寺、静安寺、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圆寂15周年纪念日。当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玉佛...学佛与实修
...布施 V.S. 牺牲
布施 V.S. 牺牲惠空法师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真正要学习的是“佛法的智慧”。佛法分有“世俗”与“出世”,所谓世俗指的是“人天之法”,出世就是“三乘的智慧”。我们现在是从人道开...妙云法雨满人间
妙云法雨满人间超定 人间佛教永远的导师 在亲近印公导师数十年的岁月里,我从来不曾正式地向他老人拜过寿,因为他一向不喜欢世俗那一套热闹的庆寿活动。记得导师八十岁那一年,弟...《僧眼看台湾》华梵大学不简单
下午参访的华梵大学,位于台北县石碇乡的茫茫青山之巅,由台湾知名的比丘尼晓云法师创办于1980年,原名华梵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梵人文科技学院,1997年经台湾“教育部”核准改...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