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问:“出家人能舍家,离开父母、夫妻、子女、兄妹、朋友等,说这是离欲离染,修行清净无生法忍;是不是无情无义就是无生法忍?有的在家学佛人,别人打他、骂他、辱他、害他,也不生气,好像没事人一样,都窝囊透了,这是无生法忍吗?”我也有此疑问,请给方便地讲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离欲染出家,是放下俗缘,身与众生广结法缘,心与诸佛广结佛缘;修行清净无生法忍,而不是证得无生法忍;即无情无义与无生法忍是两码事。无情无义,可形容为人冷酷、残暴,不讲情面道义。无生法忍,是菩萨行人心生大悲,定观诸法空相,证悟身空、心空、法空、性空,明了一切法不增不减,于一切法无得无失,故心无作法相,天性不生无明。菩萨行人修习无生法忍,次第证得信不退、位不退、证不退、行不退菩萨品位。《大智度论》中有,七地菩萨证位不退,方得无生法忍。
在家学佛人,若能依法持戒,大精进禅行,大修忍辱又无辱可忍,是可以证得无生法忍;但于世间在家学佛人中,可为凤毛麟角,极其稀少。在平常人眼中,在家学佛人也其貌不扬,与常人没有两样,若有人打他、骂他、辱他、害他,都能忍受,这不是窝囊,而是修习忍辱。因为无生法忍,是从修习忍辱得。无生法忍,是菩萨行人成就菩提的关键,以智不执诸法空相,以慧超越二乘知见。但是,无生法忍是明了所缘顺逆境界真相,是通达一切法不生不灭真理的智慧。所以无生法忍,缘于忍辱,又高于忍辱。
依据不同经典法义,忍法有多种。一是生忍与法忍;生忍,也称众生忍;为菩萨行人,在行道中遇顺意、柔情、赞颂、财物与打杀、骂辱、毁谤、攻击等,能生七情六欲而扰其心之因缘,皆能堪忍,不起嗔喜。法忍,也称道法忍;为菩萨行人,在行道中遇舒适、美食、华衣、用具与饥渴、寒热、灾祸、疾病等,能生七情六欲而扰其心之苦乐,皆能堪忍,不起嗔喜。二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观法忍;耐怨害忍与安受苦忍,法义与生忍、法忍相同;谛观法忍,也称无生忍、不起忍;为菩萨行人,于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法理,无碍不退心行,谛观真理而安住无生智慧。还有伏、信、顺、无生、寂灭五忍,信、法、修、正、无垢、一切智六忍,色蕴(无作)、受蕴(知见)、想蕴(定观)、行蕴(智慧)、识蕴(解脱)、欲界(空寂)、色界(无愿)、无色界(无相)、俗谛(无常)、真谛(无生)十忍等,不一而论。若具足忍法行菩萨道,即得清净无生法忍。
故此,世间的菩萨行人,荣辱不惊,顺逆不动,远离嗔恨;还会感恩与人,成就了忍辱行无量福德,成就了无生法忍无量慧德;还发愿心成佛之时化度,一阐提除外。可打他、骂他、辱他、害他等人,当世减福减寿,多遭苦厄;身灭后罪识堕无间地狱,无量劫难得出离。偶有菩萨行人悲悯,唯恐扰害之人苦报,示现一下愤怒相,令其止恶;应知是大菩萨乘愿再来,不可轻慢;否则,可获罪无量。2015/12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