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凡事正面思维

发布时间:2023-08-04 15:19:03作者:诵读

  凡事正面思维

  所谓“凡事”就是说,不管我们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情,不管在什么环境因缘情况下,都要这样做,这叫“凡事”。所谓“思维”,就是我们的意识活动,审虑,推度,思考,判断,人心一遇到境界,就会思考,就会分别。这种意识活动有两种趋向:要么就是正面的,要么就是负面的。但多数人还是负面的多,负面思维不用学习,生下来就会,这是因为烦恼我执。

  正面思维要学习,不学习不具备。什么是正面思维呢?所谓“正面”,就是加分的,引导事物向着善,向着好,向着有利、阳光的一面,这样的思维模式就称为正面思维。“负面”就是减分的,让我们的心沮丧,让事情糟糕,不利,不顺,阴暗,这就称为负面。

  正面思维和负面思维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大。不管在家庭,还是在团体,负面思维往往伤害特别大,不和,产生负面的效果。

  正面思维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符合佛法理则,趋向真理。

  以什么标准判断它是正面思维还是负面思维呢?所谓正面思维,就是符合佛法的理则,至于佛法有什么样的理则,这个要学习,底下我们会介绍。

  佛法是佛陀所说的,是圆满证悟真理所自然流现的语言。如果按照佛法的理则去思维,我们就会接近真理,趋向真理,这就是正面思维。

  反过来说,违背佛法的理则,根据自己的想象、经验、主观臆断、我执情绪、烦恼习气,“碰到这事我就这么想的,我就过不去”,这就彻底是无知无明。

  第二,自性清净离染,令人喜乐。

  正面思维以净心为体,离开染污。这样的思维让我们心有喜乐,心是很欢喜的,很安乐的。这种喜乐是清净为性,不是说“我打麻将赢了,快活了,高兴了”(那是染污的),不是!

  正面思维所带来的法喜法乐,是清净喜乐。

  反过来说,负面思维就不这样了,负面思维是因为任凭了烦恼习气,负面思维其实就是我执,我——尤其是当这个坚固的“我”受到攻击或者危害,它就要保护自己,马上起一种情绪,它的自性是不清净的,是烦恼为性的。它所产生的作用,是令我们心中染污,苦恼,越想越苦恼,越想越难过,大家可能都有经验。心里难过,为什么?负面思维就难过了。

  沮丧!一想,头都耷拉下来了。

  失败!这个心沉沦,沉堕。

  到后来没办法了,有的人就寻短见,有的人就报复社会,有的人跟别人吵闹,争执……这一切都是从负面思维生发出来的,它让我们的心不净。

  以上两点说的是正面思维的作用,下面说它的相状。

  第三,对人恩慈体贴,给予爱与温暖。

  正面思维的相状表现在对他人,就是《宗风》里所说的“恩慈体贴”,正面思维一定是这样的。

  负面思维就不是这样。缺乏爱心,对他人没有恩慈体贴,只会保护自我,以我为中心,依我为标准,这样就会令大众不喜,令大众不乐,令大众远离。

  你只要负面思维,对方就立即感受到,不需要打电话,也不需要发信息,互相之间就感觉到不和,然后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大家自然就疏远了,团体就分裂了。

  家庭也一样,夫妻两个负面思维的话,这个家就不成一个家了,打仗,或者冷战,不能好好过日子。

  正面思维给人爱和温暖,就像我们刚才诵念的“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这些都是正面思维;“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这都是正面思维。若能正面思维,大众当然很喜乐,喜欢跟你亲近。

  第四,处事理性客观,向善向净。

  正面思维所产生的效果是——处事理性客观。既然是符合佛法的理则,判断、处理事务就是理性的,不情绪化的,就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公正,全面,不偏颇,这就是正面思维。这样的思维,会引导我们向着善、向着净的方向发展。

  一般人做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有一个主观的意识,“这件事情我一定要做成”,这是一般的观念;“为了做成,不管怎么样都行”,就产生了很多负面的东西,一味要达成目标。其实事实未必如愿,因为也可能我们的目标不正确,也可能我们的方法不正确,如果我们一定要强力推行,不按照正面思维去做,即使这件事情表面看做成了,其实是失败的;因为不是向着善,而是向着恶;不是向着净,而是向着染。跟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人事环节都感到很累,都受到伤害。只有你一个人事情做成了,那不可能!到最后也一定失败。

  如果正面思维的话,也可能这件事情做不成,但是从长期来看,非常符合自然法则,这件事本来就不该成,成了就不合时宜,不是时机,不是因缘,对自我、对他人都不利。

  “按正面思维老是受人家欺负,正面思维,你看事没做成”,你觉得没有做成,其实是大大地成了——人心都成了。所以,不是为了单独把这件事情做成。

  我们总结一下,正面思维有这么四个特点:

  第一,符合佛法理则,趋向真理;

  第二,自性清净离染,令心喜乐;

  第三,对人恩慈体贴,给予爱与温暖;

  第四,处事理性客观,向善向净。

  反过来,负面思维也有四个特点:

  第一,违背佛法理则,无知谬误;

  第二,任凭烦恼习气,自性不净,令心染污、苦恼、沮丧、沉堕。

  第三,缺乏爱心,令他不喜,令众远离;

  第四,处理事情主观臆断,情绪用事,让事情复杂化,变得更加糟糕失败。

  我们主张凡事正面思维。事情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其实和我们的心念有关系。我们如果正面思维的话,会引导种种因缘向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为什么要正面思维呢?如果从我们佛弟子来看,最基本来讲就是为了实践佛法。我们学佛,学了很多理论,如果不应用到实践当中,这就失败了。就像慧净上人讲的,一般的人都是习气做主,情绪用事,遇到事情就自然爆发出来,这就是“我执”,伤害“我”了,侵犯“我”了,冒犯“我”了……即使我们学佛,往往学了一些道理,也都把它放在那个地方,生活当中遇事逢缘不一定用得上,还是凭着烦恼习气,遇到一点什么事情,压不住,这就不好。我们学佛人、念佛人、修行人,特别是出家人,人家说“你们寺院应该很清净的,怎么到了寺院好像也有许多矛盾”,为什么?一是因为大家都是凡夫,本质都是这样;二是没有正面思维,学的东西没有用得上,都停留在理论上。我们要学习佛法,更要实践佛法。

  有人说“我不是佛教徒,不一定要实践佛法,我也没学”,即使这样,也要正面思维,因为这会让我们的心受到保护。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幸福,都不希望自己受到伤害。但是恰恰相反,如果采取负面思维这种形式,无一例外首先伤害的是自己;伤害了自己又不平衡、不满,然后就要报复,又要伤害别人,这就是负面思维带来的结果。所以,如果不想让自己受到伤害,最好是正面思维。

  没有人能伤害你,除非你自己伤害自己,尤其在心这一方面。

  身体,碰它一下,可能把它碰坏了;心上的事情,谁能伤害你呢?人家讲的话,还是靠你去思维。“他讲这个话,就是跟我过不去!我几天都睡不着觉,高血压都犯了”。他讲的话已经过去了,像风一样飘走了,可是你还在那里不断地加工,负面思维,这样就伤害自己了。如果我们正面思维的话,你听到很高兴啊。同样一句话,张三听到就非常苦恼,李四听到,“哎呀好啊,是好事”。

  就是思维方式不一样。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君子就很宽厚,会正面思维,他就很快乐,很幸福。如果不会正面思维,就很沮丧,总是戚戚然,总是提心吊胆,总是感到路不宽敞,“人家都对我不利,周围的人都对我不好”,这都是我们负面思维感召来的。

  佛法的理则,这里简单说四点:

  一是唯心观;

  二是因缘观;

  三是慈悲观;

  四是念佛观。

  我们这个道场专修净土,这几方面大家要有所认识。

  第一,唯心观。

  什么叫唯心观呢?就是佛法所说的“万法唯心”,一切在我,这是佛所讲的真理。如果这种认识深入骨髓的话,就不会去怪人家,也不会有负面思维,因为我们所遇到的一切境界,人哪,事啊,物啊,环境啊,因缘啊……都是我们的心所招感的。

  如果没有这种业力,绝对不会招感这个境界。比如说现在假药、假广告、地沟油到处流行。有的人说“管他呢,随大流”,在里边推波逐浪,也来分一杯羹,发一点昧心财;有的人愤世嫉俗,“社会怎么这样!”其实我们人人都有份,如果我们心中没有这种恶种子,这种事情你连听都听不到,一滴地沟油都吃不到。你能吃得着地沟油,对不起,你肯定是沾上了。这么一想的话,怎么能怪人家?不能怪人家,“这我有责任哪”。

  这个世界这么不好,发大水啦,海啸啦,地震啦……你有责任哪!责任多大?你听到多大,反应多大,就是这么大,这就是你的责任。如果你的心中没有这个种子,绝对听不到这个话,也看不到这个境界。夏天蚊子多,为什么蚊子多?你感来的。观世音菩萨坐在旁边,他不会说“哎呀,蚊子很多”,没有蚊子去叮观世音菩萨的。

  我们这个地球,大家看到的都是高山、洼地、沙砾、暴风雨……佛菩萨看这个世界都很清净庄严,都是琉璃为地。《维摩经》里不就有吗?释迦牟尼佛足指按地,大地马上就清净无染。

  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人,听到什么消息,都是我们感来的。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把网络一打开,坏消息都进来了,你不打开、不感召,不就听不到吗?坏事听到之后,就在那里起反应。所以,这些最好给它屏蔽掉。

  有的人就是这样的,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经常会有这样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的心不对那里,他不感召那个。同样一句话,大家都听到了,只有他没听到。“哎呀,这家伙装假,那么多人都听到了,就你听不到”。对,为什么?他就不想听这句话,就自然听不到,修行好的人听不到坏话。

  弘愿寺的宗福法师,他耳朵不好,你讲别的事,他讲:“我听不到。”你要是讲佛法的事,小小声他也听着了,他的心是这样的。所谓“心”,它会搜集信息,它会招感境界。

  有的人专门听坏话、负面的话,张家长,李家短。为什么?他的心就是招感这些,不听这个他心里难过,别人不讲他要问一下子。不想听的人,没人给他讲:这都是我们的心招感来的。

  你会遇到什么人、听到什么话,绝对是你招感来的。不喝酒的人,人家不会喊你喝酒;不打麻将的人,人家不会喊你打麻将。你想喝酒,想打麻将,电话就来了,信息就来了。

  所谓“万法唯心”,一切在我,一切是我们自心所招感的。每一个人对我们所遇到的境界是顺、是逆,是善、是恶,对种种因缘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不可以半点责怪人家。

  如果抱有这种观点,你说这个人心量多广大呢?他不好意思讲坏话,因为都是自己的事情。你说“我遇到一个恶人”,不好意思,你怎么遇到恶人呢?说明你心里恶,你心里有个恶人,所以你遇到一个恶人。外面的事情是我们内心的镜子,如果你心中没有恶人,你见不到这个恶人。你遇到了,你还好意思说!你要是懂得,就是你不好啊!你如果遇到十个恶人,说明你心里藏了十个恶人,是你把这些垃圾装到心里去的。

  就像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公案。他们在一起经常辩论机锋,苏东坡老是输,输了还不服气。那一天,他跟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东坡就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东坡居士很高兴,“我像一尊佛”。佛印禅师问:“那你看我像什么?”东坡居士想就此机会损他一下子,说:“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他想:这下我赢了,我是佛,他是牛粪。苏东坡回去就把这件事情讲给他妹妹苏小妹听。苏小妹一听,说:“哎呀,哥,你输了。”“我怎么输了?”“佛印禅师心很清净,见一切都是佛,你即使是牛粪,他也把你看成佛,这是他心中只有佛,没有牛粪。你心中就是牛粪,所以把人家禅师看成牛粪,这是你的心不干净。”

  这是一则公案。当然,苏东坡佛学修养很深,这则公案未必是真的,但道理是这样的。

  如果了解万法唯心的道理,我们是没有半点资格责怪外面的环境,更不可能报复社会,我们没有推脱的余地,这样就会抱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因为这都是自己的责任,要改正就改正自心,所以这个原点就抓得非常准,这个思维点就站准了,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好的。

  从自己改起,不责怪人家,也不推脱责任,这就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如果说都怪人家的话,“那好,什么责任都是你的,跟我无关,那你改变吧!”人家是改变不了的,不会因为你这样说人家就改变。

  有一句话说“依报随着正报转”,要改变外面的世界,我们没有那个能力,但其实可能也有,就是改变我们的内心。所谓依报,就是我们所遇到的所有一切人事环境。如果我们的心念光明,我们的心阳光、温暖,那从此以后就会一路春风,遇到的都会是善人、好人,一定是这样的,没有任何含糊的。

  “怎么我改了,他还没改”,那你还是没有准备改,你要等到他改你才改,不是这样的。你改了就好。因为这一切都在我们自己这一边,我们的心就像一个灯笼,当我们在黑暗里走路的时候,我们走到哪里就照亮到哪里,黑暗遇到灯就消失了。所以,我们的心如果光明,如果阳光,如果温暖,那么走到任何地方都是这样子的,都是亮的,人事关系自然就改变了。人事关系也是一种依报,我们所依靠的环境。

  第二,因缘观。

  因缘观特别重要。万法是由因缘所生,所谓“因缘成事”,这样一来,万法就是空性不实,无我,空性,它并不是实在的。既然如此,佛法就说无作者、无受者。

  一般人办事,“这件事情是我干的”,觉得很自豪,有一种居功自傲的心,这个思维方式不符合佛法,也不符合事实,你不可能一个人成就的。好了,你这样居功自傲,人家就不高兴了,“只有你一个人干哪!”但是你嘴巴大,人家不高兴就在底下搞小动作,将来你的事情就办不成。所以,不要有这种观点。

  如果有因缘观,你说“这事成了,是因缘成事,大家的,有天时、地利、人和,种种因缘”,这样你就会有感恩心,就不会居功自傲,就很谦卑,这样,人事不就好了吗?环境不就好了吗?结局不就好了吗?

  如果不懂得因缘观,失败了就很沮丧,“这个事我没办好,我真没面子,我真无能,我真无用”,这种观点也不符合因缘观。当然,我们可能有许多需要检讨、修正的地方,但是这件事情如果尽到力了,就会很安心,“这是因缘没有成熟,因缘如此”。俗话说“胜不骄,败不馁”,怎么能胜不骄,败不馁呢?懂得因缘。事办成了,没有骄慢;事没有成,也不气馁,因缘就是这样,坦然接受。这样,心就永远处于一种比较平的状态,比较理性的状态。

  学会因缘观,就没有情绪,就不会执著“我”,因为“我”跟“因缘”是相反的,因缘就是“无我”。如果因缘观很深入的话,人就会平和理性,也无所谓成败得失,这样的心所引发出来的思维、语言、行为,自然随顺事物的本来状态。

  第三,慈悲观。

  佛教讲慈悲。当然,慈悲很深,小慈悲、中慈悲、大慈悲,简单讲,慈悲就是利他,对他人恩慈体贴,凡事站在对方立场考虑。慈悲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也符合人心,符合佛法。如果有慈悲观的话,你做事情、起心动念当然就不会负面思维,就会正面思维。好处都要给人家了,哪会跟别人计较呢?哪会去责怪人家呢?

  第四,念佛观。

  有人说:“我没那么大慈悲,也没那么大智慧,无我做不到,我只是念佛的。”

  念佛,好,有念佛观。什么是念佛观呢?

  作为一个念佛人,其实有的时候我们都忘了自己是一个念佛人,念佛的观念没有深入内心。

  我想有几点:

  第一点,要时刻记着我是极乐人。学我们这个法门,念弥陀名号一定往生的,如果忘了这一点,那你往生不定,就不能称为一个真的念佛人。好了,我们往生是一定的,我们现在虽然在娑婆世界,其实我们的户口,我们的名字,已在西方净土。如果有这种认识,你在世间做事怎么能不自在呢?怎么会跟别人计较呢?你都是极乐的菩萨了,还在跟凡人计较!

  有一个人在走路,突然一个小青蛙把他的脚碰着了,结果他就蹲下来跟那个青蛙计较——会这样吗?不会呀!只是一个小青蛙嘛,对不对?它在路上走了就走了。

  那你是极乐的菩萨,你在这里做事,还会跟凡人计较吗?时刻想到“我都是要到净土成佛的人了”,自然非常放得下,心里很坦然,境界就不一样:这就是念佛观。

  我们既然是极乐人,我们来到世间做什么?跟别人结善缘哪!事情做成也好,做不成也好,都可以,可成可不成,但有一点一定不能失败,就是我们和人家一定要结善缘。结到善缘就成功了,事情没办好,没关系,让他愉快、让他安心、让他喜乐就好了。遇事逢缘如果有这种心念,就会有非常好的方法。

  第二点,我们念佛的人要知道弥陀是主人。如果有这种想法,你就不会太煎熬自己,“事情怎么会这样!”弥陀做主人,我们为阿弥陀佛做事,背后有阿弥陀佛的手在推动,你那么着急干什么?就好像你就是主人了。我们做弥陀的手足,做事就会非常平静,做起来很有力量,很有靠山,就不会觉得没有底气。弥陀做主人,讲成讲败,我们也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短视。阿弥陀佛做主人,你怎么知道事情办不成就不好啊?办不成说不定最好,阿弥陀佛看得到更远的未来;他不仅看你一个人,他看周围一圈人,他看所有的众生。所以,如果我们知道弥陀做主人,自然就有阿弥陀佛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做种种善巧因缘的安排。

  那我们所要做的是什么呢?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我的起心动念,我设定的目标,我的三业行为,符不符合念佛人的身份,符不符合弥陀救度,是不是在推进这个法门,是不是在为利益众生?”如果是这样,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有阿弥陀佛来做。

  就怕你不是这样,你有自己的东西:“我要为我的名,要为我的利,我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给大家看看……”——没有什么一定。如果我们的心坦然让弥陀做主人,那我们的方向就跟阿弥陀佛一致。打个比方,我们就是灯泡,阿弥陀佛就是电源、能量。我们不会放光,阿弥陀佛会放光。弘愿寺不是哪一个人建起来的,是阿弥陀佛要成就这个寺院,是这么多念佛众生需要这么一个专修道场,这是弥陀在做事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要干扰阿弥陀佛的事业,不要坏事就行。往往我们过多地想,过多地思虑,有过多的知见,其实是障碍了阿弥陀佛的事业,这是帮倒忙,越帮越忙。我们应该在内心静静地体会:我应该如何拿捏,如何去做,如何去顺应这个法门、顺应弥陀的心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这些。当然,这也要在做事当中去体会。

  当然,念佛观也有“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像《宗风》所讲的这方面,都属于念佛观的内容。

  这里我们讲了四点,稍微总结一下。

  这四条法则是我们思维的标准,我们思维的原则。

  第一,唯心观。万法唯心,一切在我,这样就没有推脱的余地,就会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二,因缘观。因缘成事,空性,无我,无执,无情绪,这样就不会计较成败得失,不会患得患失,处理事情就会平和理性,同时也会积极。为什么?“我某某人只是这万千因缘当中的一个环节,这件事情是符合众生利益的,符合弥陀救度原则的,但是目前这件事没有完成,那怎么办?促进因缘成熟。怎样促进因缘成熟,就要考虑”,这是很正面、很积极的。这样做就能够促进因缘成熟,这不就好吗?“我要做哪一部分,哪个方面是我努力的,哪些是时间的关系暂时不能成就,哪些需要把大家的因缘都调动起来”,这就是因缘观给我们的启发。

  第三,慈悲观。如果有了慈悲观,我们就不会计较,也不会责怪,而会觉得无所缺乏,感到非常满足。人在这个世间,所谓“知足常乐”,依我们凡夫来讲,怎么能知足?胃口大着呢!欲壑难填,就是不知足。以我们凡夫,我们的心,唯有弥陀的名号能让我们知足。这句名号,世间利益、出世间利益,现世利益、未来利益,成佛利益,五种增上缘的利益,通通都有,圆满一切功德,让我们心满意足,没有任何欠缺,这样的心就非常祥和,非常安乐。

  第四,念佛观。我们是极乐人,不跟凡人计较;弥陀做主人,我们只管努力推动,结果交给阿弥陀佛。

  前面讲了一些理论,下面讲一些例子。不是说理论讲出来就能做得那么好,我们都来学习,但首先要有认识,如果认识都没有,那遇到事情就麻烦了。

  所以,遇到事情我们慢慢做,以佛法来调整自己,对境练心。

  关于正面思维和负面思维,比如信任就是正面思维,怀疑就是负面思维。所谓信任,就是对他的基本面给予肯定,并不是说他这个人是万能的,不是这样。比如说佛菩萨都很信任我们,是肯定我们的佛性,肯定我们念佛,肯定我们有向善、向净的趋向。你信任他,就会肯定他,给他力量,给他温暖,给他鼓励,他就觉得很好。没有一个人愿意活在被怀疑的气氛当中;怀疑他的人心里也是不清净的。这个怀疑的心就有阴影,本身就不清净。

  我自己有件例子。这件例子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我仍然记忆深刻。我大学毕业之后有一次回母校,我这个人不太认识路,车站下了车,本来到学校也不太远,但我不认识,只好搭人力三轮车。车夫开口就要五块钱,当时五块钱挺大的。“啊?五块钱?”我脑子马上产生了负面思维,“这肯定是在蒙我,有那么远吗?据说骑车的人都愿意带你绕弯子,只有两块钱的路,他绕一大圈,好收五块钱”,心里就产生这种想法。

  我说:“能有五块钱吗?有那么远吗?你别骗我,这一带我可是老来的。”然后就显示自己好像环境很熟,不是外地人,在那里一阵辞言,现在想来都不好意思。结果这个三轮车夫,我非常感谢他,他回头对我看一看,也没有辩解说确实那么远,直接把我损了一顿,他说:“你这个人真没有意思,”他摇摇头,很看不起我,“你连人家说的话都不相信,你这人没意思。”这句话给我非常大的震动。所以,我非常感念他,他是我的善知识。

  从这件事情以后,任何人事的事情,我都不会怀疑人家,只要人家开口,我首先采信。连人家的话你都不相信,你说你这人有什么意思?

  我们不相信人家的话,是我们内心缺乏相信人家的能力,我们内心趋向于负面的判断,趋向于恶的认定。这样,我们活得就不阳光。

  所以,宁愿受人家的骗,也不要让自己心里阴暗,不舒服。

  很感恩车夫,我抱着这样的原则来实践,从那一天开始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骗过我。

  也许有人讲了,“什么不骗你?你是沙漠鸵鸟,你自己愿意这么想,人家骗了你,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就是他没有骗我,我愿意这样不知道,对不对?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大家都听说过吧?第二句话,在我们这里是要取消的。我们如果要防人家,防不胜防。怎么叫防人家呢?首先把人家想得,“这可能是敌人”。戒防人家,等于是把一把刀放在手上,认为他就要害你,越看越像,很紧张,过得非常不舒坦——不要防人,把门打开。

  心门打开,房门也打开,没有什么了不起,也没有必要用防盗网把窗户封起来。

  要信任对方,即使这个人对你不好,如果你信任他,就会化干戈为玉帛。万事要从心诚出发,而不是玩弄技巧。诚恳地信任对方,就能感动对方,就能使对方生长向善、向上的力量,就能使他和你合作愉快。他即使用不好的心态来对待你,由于你的真诚和信任,他自然就把手中的戈矛放下。信任有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要正面思维。

  有人说:“你光正面思维,那种事情是有啊,打出租就有的,不然为什么还有举报电话呀?”好了,那也可以正面思维。

  比如说就是两块钱的路,他收你五块钱,那怎么办呢?“哎呀,我真倒霉,遇到这样的恶人,这个世界真是太糟糕了”,你看这点小事你就这样负面思维,你以后出门就谁都不敢相信了。

  如果这样,仍然可以正面思维:“很可能他今天生意不好,从上午等到下午,没有等到一个客人,就等到我了,收五块钱,完全值得!他才收五块钱,其实应该给他十块。”这不是很好吗?

  你再可以怎么想?“他一定是经济很困难,不然踩三轮车干什么?那我能布施他三块钱,刚好不落痕迹地做了这份功德,很感恩他。”做善事,无我是不太容易的,这样就比较容易,他自然地收了五块,认为他收得理所应当;我成全他,刚好,“对对对,应该五块钱,可以的”,你看,你能够稍微布施一个人,不是很舒服吗?

  还有一个正面思维是什么?“不要怪人家不好,我这人诚信有问题,出门就遇到骗我的人,说明我有问题”。他那样的话,你就会谨慎自己,以后逐渐就不会遇到这样的因缘。

  学会以佛法来正面思维的话,不管对方有没有得到好处,首先我们自己得到好处。

  如果对方真的骗了你,你把他戳破了,就要吵,就要打起来。如果你正面思维的话,他很高兴,你也高兴,双赢。大家都很高兴,这五块钱就发挥作用了。不然的话,都因为这五块钱在那里难过。

  所以,也要让钱欢喜,让它走得很自在,“好好好,走吧走吧”。

  “疑邻盗斧”这个例子,大家可以反复听闻,反复思维。

  “疑邻盗斧”,他就采取了负面思维,因为他的斧头丢了,他一想,“我的斧头就是那天掉的,那天就是我这个邻居在旁边,没有别人在旁边,一定是他偷去了”,他首先想人家就是贼。这么一看,“怎么看他都像是贼,你看他走路都回避我,眼神都不正常,一看就像做贼的样子”,越看越像,你说他的心里不难过吗?也没找到证据,又不好去调查,哎呀,心里难过得要命。

  后来,他找到了斧子,再看邻居,就不像偷斧子的人了,走路腰板也是直的,眼神也不像贼了。

  万一这个斧子没有找到,那岂不是对方要一辈子被冤枉吗?所以,很多冤假错案就是没有正面思维,事先认定就是你干的,然后再判断取证,看你讲话,看你的眼神,看你的动作,怎么看都像。

  正面思维就不这样想了,正面思维就是说“斧子掉了,掉了就掉了,很可能是我自己放错地方了,过几天它就会出来。”

  再者,斧子掉了,但愿它被需要的人捡去,这样等于斧头没有掉,因为不过是你用、他用而已。如果说烂掉了,那倒是真的掉了。

  我记得佛海讲了一个例子:他的外公人非常善良,以前物资非常贫乏,他外婆丢了一包衣服,回家说:“一包衣服丢掉了,哎呀,很可惜。”他外公说:“那不是丢掉了,人家捡去一样用,没有丢掉。”

  你看,这就是正面思维,这个心就非常好,他外公身体特别好,活了近一百岁,他总是正面思维,身体当然好了,怎么能不好呢?他说:“如果被火烧掉了,可以讲它浪费了,人家捡去一样用,没有资源浪费。”

  我们佛教徒也要有这种观念,钱是个符号,如果资源没有浪费,不过是张三的到李四兜里去,不要那么吝啬,不要觉得好像自己的肉掉了一样,给他用、给你用一样,钱是流水,流去再流来。

  但是,我们不要随便浪费一粒粮食,也不要随便浪费一滴水,因为这些资源任何人都能用到,你浪费掉了,这才是丢掉了,耗费掉了。

  我想就这个例子再多阐发几句。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认为自己在负面思维,往往我们会说“我这是合理推断”,而实质上是疑心招感。有了疑心之后,所有的信息经过我们的大脑,像筛子一样筛取,筛取跟自己的想法一致的信息。比如说你对一个人没有好感,那么,你总能听到他的负面消息,因为如果有人讲他好,你不愿意听,为什么?“你讲的跟我认为的不一样,难到我会错吗?我还会错?”因为你不会错,所以那些讲他好的话你不愿意听,听到之后你也会皱眉头,像没听到一样,就像电脑删除一样,你把它删除掉了。但是,如果有人说他不好,你马上像海绵吸水一样,“你看看,不是我一个人说他不好,张三也说他不好,李四也说他不好;不仅说这件事不好,那件事也不好,我还是很宽宏大量的,我是很公正的”,就会筛取这些信息,强化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正确,这样就把我执给坚固起来。

  那么,事实是这样吗?不是这样。这就是只看到负面,看不到正面,因为你是心理作用。

  一个人一旦被人家怀疑之后,等于是定罪了,只有到了极乐世界才能把这个案子谈清。人的心往往容易执著,不够柔软,错误地认定别人。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其实是我们的烦恼,“疑”是凡夫的一个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根本烦恼,凡夫愿意怀疑,愿意起疑心。

  同时,也是缺乏爱。爱会怀疑人家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果爱一个人,我们就不会怀疑他,因为爱他是没有条件的,他是这样、不是这样,你都会爱他。所谓怀疑,就是说“你要这样,我才认可,那样就不行”,就是有一个选择的标准。如果你心中有爱,就不会有怀疑。

  因为爱而怀疑,那不是爱,那是一种情执,那是自我占有式的,不是真正的爱,那会产生很多矛盾纷争。

  第二,疑心也是因为胆怯,因为受的伤害很多,不敢相信人,失去了信任人家的力量和勇气,内心很胆怯,遇到任何事都要左调查右考虑,非常紧张。

  当然,慎重也是正常的,我们不能说慎重是负面的。

  另外,有的人疑心,是傲慢心的作用,只有自己是可信的,人家不可信,总是高标准、高规格地要求对方很多,就不容易相信人家,“好像这事非要我自己抓了方向盘、握在我的手中才可以”,但天下的事也不可能你一个人抓在手里呀,这就很麻烦。

  我们的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应该能感受到,如果这一点你都没有感受,就是佛法方面的素养太薄弱了。

  负面情绪生起的时候,你能感受到心是染污的,存有阴影,不舒服,会紧张,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这样,就会让大众远离,事情就会变得复杂化,情绪、环境气氛都不好。

  我们在世间做事,一定是有判断的,这种判断一定是通过审虑,到最后的断定,这个过程当中,一定是有起疑,要判断,比如说晚上走路看到前面有个黑影,这到底是个人还是个树桩呢?这种怀疑谈不上正面负面,这是客观的判断,这是正常的。

  这种正常,有几个特点。

  第一,不是事先认定,或者不倾向于认定说“他就是不好,这样不行”,没有这样的倾向,它很客观。

  第二,慎于求证。比如说某件工程,人家做一百块,他做要一百五,有差别是正常的。“这家伙肯定是赚我五十块”,这样的话,就很负面。要想到说“这个五十块是什么原因?肯定有它的原因”,就要去求证。一个慎重的人,会慎于去求证。

  第三,没有情绪化,平心静气。我觉得没有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在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没有起情绪,对方是知道的,自己当然更知道。如果平心静气的话,那就是客观理性的,事情处理得就会很得当,很得体。判断错了,会马上承认,“这个我错了”。如果事先就怀疑人家,甚至不好意思取证。就像怀疑邻居偷了斧子,事先有这样的心态,怎么好去取证?“万一不是这样,我不是冤枉人家吗?”不好取证啊。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心态,那怎么不好取证?“张三,那天我俩在一块儿,我斧子放在那里,现在不见了,你有没有看见?”不是可以很正常地问他吗?你心里是光明的,坦荡的。如果认为“是他偷了我的斧子”,这就是事先认定,这就是负面的,就没有勇气去求证。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被人家怀疑,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本来很努力地工作,你却怀疑我玩忽职守,怀疑我不干活儿,怀疑我人品有问题,我真冤枉!我不跟你干了,有什么了不起,在这里受这个气,哪里搞不到一口饭吃!”这是负面思维。

  怎样正面思维呢?第一点想到“我这个人一定有不足,不值得让人家百分之百信任”,自己要起惭愧。

  第二点想到“我们彼此沟通可能不畅,对方的判断是依据他的信息,我是当事人,他没有在我这里取到信息,我没有主动向他汇报,没有向他说明,他取证的信息比较窄,没有做出客观的判断很正常”,这样的话,你也会很客观,不会起情绪。

  再一点就是站在对方立场去想,“对方有理由怀疑,因为他在负责,他希望事情做得更圆满,更周全,他这样思虑是合理的,他是从工作出发,不是对我一个人,他对谁都会这样,他心地很光明”,如果这样肯定对方,自己心里就会舒服。

  如果双方都这样思维的话,做事情就会非常顺利。

  当然,也可以适当解释。“这件事是我在经手,我平常跟你联系也不多,这件事还是我向你汇报一下……”

  有的时候,你去解释还不好,所以要看时间。贸然去解释,好像很唐突,可以在喝茶、散步聊天的时候顺便把这件事说出来。对方一听,“哦,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他不就放下了吗?他就坦然了。

  如果你觉得不好解释,怎么解释都解释不清楚,那就不解释。不解释不就受冤枉了吗?受冤枉也无所谓,受冤枉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有一个老和尚,在寺院里接待了一位居士,第二天居士回家,发现随身携带的二十两银子不见了。居士一想,“我在寺院里住着,肯定是老和尚的事情”,就跑去找老和尚,说:“我在寺院里丢了二十两银子。”老和尚说:“哦。”就给了他二十两银子。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居士找到了那二十两银子,赶忙跑去对老和尚说:“对不起师父,我的二十两银子找到了,这些还你。”老和尚说:“哦。”就收下了,从头到尾就讲两个“哦”字。

  既然你说在这里丢的,就给你二十两银子呗,如果这辈子没找到,老和尚就认了:这就是老和尚。

  这种事情解释不清楚,打官司都打不清楚,“我在你这儿丢的,不是你拿去了吗?”会惹出是非。老和尚就很简单,正面思维,正面处理,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我们用质直无伪的心、诚挚的心正面思维,信任对方,肯定对方,就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负面思维很多,像责怪、抱怨、诉苦、闹情绪、发牢骚……这些都是负面思维。

  比如说责怪人,我们经常会遇到,“哎呀,都是他害的我”,其实不要这样想,这样想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有几种:

  第一,树敌。什么叫树敌?你把他树起来作为一个敌人。你本来没有敌人,“都是他害的我”,好,你心里树了一个敌人,就是说这是你创造的,没有谁害你,是你自己害了自己。你认为是他害了你,你不就树了一个敌人吗?你树了一个敌人,自己心里多难过!晚上睡觉都睡不着,狂想症,强迫症,以后就得精神分裂。

  第二,积怨。怨恨会积在心中,散不出去。“因为是他害的我,我当然要恨他了”,积累在胸中,“只要看见他,我就不高兴”。

  我听过一个笑话:有两个人谈对象,后来这个男的另外找了女友,这个女的气呀,“我对你那么好,你却把我害成这样子”,树敌,积怨。那怎么办?报复他。她是个牙医,一天,她的前男友来让她拔牙。她想,“机会可到手了”,打了一嘴的麻药,三十二颗牙全部拔掉,结果判了三年监禁。这是实有其事。

  这就是树敌,积怨,然后报复,最后坐牢,这都是世间人干的事情。

  负面思维非常糟糕,非常麻烦。没有谁害了你,谁害了你?你自己呗,你自己找的。人海茫茫,你干嘛找到他啊,这不是你们互相之间业力嘛,对不对?

  所以,如果我们感觉自己吃亏上当了,把嘴巴捂起来不要讲话,哪好意思?还有脸说人家害你——没谁害你。

  这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像狂想症一样,到公安局报警:“有人要害我。”其实没有人害他,是他自己得了病。

  我们思想里常常会幻现出一些东西,所谓“一切唯心造”,以为人家害了你,“这件事没做成,就是他在里边坏事”,其实不是这样。

  这样负面思维,一是积怨,再就是招怨,招了对方来怨恨你,因为你心中对人家不满,你有怨气,对方立即感受到了,他也怨恨你,“怎么能怪我?”你怨他,他怨你,事情能做好吗?于事无补。怪人家并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只能把事情办得更糟。

  反过来讲,如果你自我承担下来,“唯心所造,这一切都是我的错”,那怎么样?你就没有敌人了,哪有敌人呢?这是你自己的错,那就没有敌了,不会树敌,也不会招怨,也不会积怨;都是自己的错,就会忏悔,就会惭愧,就会把怨气化解。

  王凤仪有两句话,我觉得非常好,这两句话叫“找好处,认不是”。“找好处”是找他人的好处,“认不是”是认自己的不是。“找好处”就在感染对方的阳气,“认不是”就在释放自己的阴气。你有阴气,积在心中不得病吗?你还说“就他对我不好,所以我一定要恨他,我不能放过他”,你哪是不放过他?你是不放过你自己,你心中这团气就会凝聚在这个地方,肝不舒服了,心不舒服了,脾不舒服了,胃不舒服了,好几天吃不下饭,就得病了。你找对方的不是,认他的不是,你不是把他的阴气吸来了吗?

  如果你想对方的好处,凡事感恩,正面思维,越想心里越透亮,越想心里越舒服,对不对?

  感恩对方,想念对方的好处,你坐在家里不出门,你就修福报。晚上躺到床上,想一想,“哎呀,张三,李四,大家都这么好啊”,福报不就增长了嘛!

  反之,你想“张三?李四?这事真难搞,这些人怎么都这样”,睡不着觉,晚上就在那儿增长负面的东西。

  事情没做成,从因缘观你就要想到,“哦,这是因缘不够成熟,时机没有到”,心里就很平静,对不对?“这件事情没做成,也可能会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我吸取,会培养我的耐心,会让我更全面地看待问题,会长养慈悲”,这比事情做成了更有意义。

  如果事情只是表面上做成了,你的慈悲没有增长,你智慧没增长,心性还是那么浮躁,那做成了有什么意义呢?

  怎样杜绝负面思维?那就要学以致用。我们学了这么多佛理,要拿来用在生活当中。

  佛法非常灵妙,对生活,对工作,对家庭,对任何人绝对都有帮助。

  了解佛法,要落实佛法,我们不是把佛法学了一套放在那里,然后自己遇到事情还是顺着习气。一般人做事都是顺着烦恼习气,依主观经验来判断,非常草率,非常肤浅——应该用佛法的原则在心中衡量一下。

  佛法素养很深的人,随时都有法的概念,不会起负面情绪;我们就要对境练心,要有这样的意识。

  再一个,不要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产生负面思维的时候,往往认定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佛陀告诫我们:“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方乃信汝意。”我们要慎重,不要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自己的主观判断是不可信的。除非你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你的判断才是可信的。因为证得阿罗汉果的人,内心是很清净的,没有情绪,没有我执,他很客观,如理地返照事物;他还有神通,过去、未来都看得很清楚。凡夫前因后果什么都不知道,就靠自己的情绪,判断怎么能正确?一定有很多的盲点,所以“慎勿信汝意”。

  孔老夫子有四绝,“子绝四”,这四点他是避免的。哪四点呢?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不主观臆断,不凭空臆测。

  “毋必”,不绝对肯定,不会说“一定是这样”。

  “毋固”,不固执己见,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

  “毋我”,不我执坚固,不会以为“任何人不能冒犯我,不能否定我”。“意、必、固”都是因为有“我”。

  这几方面,我们作为佛弟子,特别是各部门的负责人,处理人事一定要慎重,不可简单草率,不要“意、必、固、我”。

  同时,要严防情绪化。我们处理事情不敢保证都那么好,但是有个基本面。如果情绪比较大,事情处理得肯定有后患。

  如果没有情绪的话,基本上还算稳妥、公道,即使做得不够周全,对方一提出来,马上就可以改正。

  略论净土之开宗

  一、 诸宗兴起之大背景

  佛教传入中国约始于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初),迄至南北朝(约公元六世纪中叶),总五百余年可称为「经典传译」期。此一时期固以经典传译为主,一方面随分研习、弘传,一方面完成了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

  至隋唐时期,油然勃兴之诸宗创立,使佛教一扫「外来」之气息,而成为「本有」之信仰,普及于上自帝王、下至庶民之间;其开出灿烂之花,结为丰硕之果,不仅深远而持久地影响著国民之精神,且远布他邦,福荫异域,成为佛教世界化之成功典范。

  然而佛教在其祖国印度,并没有所谓的宗,何以传至中国,此时盛行诸宗之创立?

  推其大端,有如下主客两方面。

  从客观来说,佛教从印度传入,而大圣佛陀随机施教,法门万差,或有此处褒赞而彼处贬毁,一时盛扬而一时过抑,乃至乍见有似水火不容、矛盾相反者。同时,经典传译并无系统次第,但因初期经法尚未完备,整个佛教重心乃在于经法传译及生根本土方面,之于诸经法之间的关系,既非重点关注,也不到系统整理的时候。及至隋唐时期,印度佛教之一切法门已悉移植于东土,且普遍弘传,此时如果不对诸经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做系统的归纳整理,以探求其内在统一性,欲求更广泛而深入地弘扬,必将陷于理论上的混乱,或欲信者无所适从,或已信者执自非他,乃至相互排毁;而弘法者虽欲各各专弘自有缘之法,然若不能融通一切佛法,而予他法以合理的定位及解释,势必招致来自他法者之妨难,障碍法门之弘通。

  从主观来说,此时佛教来至东土已经五百余年,随著代代译经、弘传事业的推展,其在教理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皆有了深厚的积累;佛教在这块新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透出无限生机,充满无穷活力,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跨入新时代,必欲全面展开大圣佛陀的教法,以利济芸芸众生。

  总之,形势要求必须对一切经法作系统之阐释说明,而当时之教界也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先由诸家「教相判释」学说之盛行,并继而掀起诸宗之成立。所谓教相判释,简称「教判」,或「判教」,亦即对佛说一切教法,进行分类判别,建立整体有序之体系,以安立一切法门;以此为基础,探求佛陀一生无数之说法中,其自心所最欲愿说之法门——所谓出世本怀,即选择此以为自宗所主之法门而极力弘扬之。此即诸宗兴起之大概。

  因诸宗各自立场不同,认识角度有别,故对同一佛陀所说之法,产生不同之教判,而有不同之主张,实属自然。比如横岭侧峰,虽随人不同,但同为庐山之境;今各家之教判也如此,但求自宗之融通,不妨他宗之有别。

  由此天台、华严、禅、密等诸宗,于隋唐一代皆告成立,各契机缘,共宣一化,恰如百花齐放,共荣一春。

  可知,宗派创立本源于教判,若无教判,即无立宗。欲了解一宗之思想主张,必须从了解其教判入手。

  二、 净土开宗之条件成熟

  考察净土一宗之创立,上述历史大背景具体表现为二项条件之成熟。

  一、主观条件之成熟。亦即法门渊源。先,有关弥陀净土法门之《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往生论》等经论已翻译完备,并流布研习,普受信仰;继有北魏昙鸾大师(公元四七六——五四二年)祖承印度龙树菩萨「难易二道」之判,作《往生论注》解释天亲菩萨之《往生论》,极为创见地发挥弥陀他力本愿之旨,充分展示天亲之衷怀,奠定净土教理之根本基石;继有隋唐道绰大师(公元五六二——六四五年)祖承昙鸾大师之教,大展法化,复撰《安乐集》,判一代佛法为「圣道」与「净土」二门,而约时就机,劝归净土。

  二、客观条件之成熟。当时教界普遍关注《观经》,纷纷作疏注解,引用说明,但都站在圣道法门自力修行的立场,不但不能正中佛说《观经》的本意,而且由于误解很多,阻碍净土法门的弘传。在此情形下,如果不能站在净土法门的本有立场,也就是弥陀他力本愿的立场,对净土法门作出系统、标准、权威的解释,将见极乐门闭,往生路塞,弥陀光明不现,众生常没大苦。

  此时此机,必待圣人之出,乃能拨迷云而见晴天,济众生以乘慈航。终于,西方极乐教主阿弥陀佛,从大心海来化,应现为唐善导和尚,亲开净土一宗,广济苦恼群萌。

  三、 善导应现与净土开宗

  善导大师(公元六一三——六八一年),世称弥陀化身,现身证得三昧,每念佛一声,即口出一光,声声相次,光光不绝,故被当时皇帝尊称为「光明大师」,化导普及于万类,宗义妙冠于古今。然则本地既是「诸佛光明所不能及」之无量光佛,化身还成「诸师释义所不能比」之光明大师,宜其然也。

  如上所述,当时净土教门正处在弥陀本愿教理渐臻成熟,与他宗行人对净土法门多有误解之双重因缘的激荡之下;大师之应化,正怀有扬清荡浊、立教开宗之使命。

  因《观经》为当时教界最所关注,亦最为误解之故,大师即疏释《观经》以展开净土教门。下笔之先,大师即殷重对告三世诸佛、释迦佛、阿弥陀佛,标心结愿,言:

  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

  更于〈玄义〉之初「归三宝偈」中,表达其「依教开宗」之志,言:

  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

  此视为大师「开宗宣言」、「开宗偈」,《观经疏》亦即被视为净土宗开宗之疏。其意趣深远,短笔难舒,简言之:大师依释迦、弥陀二尊之教,撰《观经要义》四帖之疏,楷定古今诸师之谬解,大成净土之教门,普纳一切凡圣善恶,齐称佛名,齐乘佛愿,齐入报土。实是广大开阔、宏伟奇丽之净土门也!

  凡一个成熟的宗派,必有其完备的教判体系及行法规范。

  今善导大师在其师道绰大师(公元五六二——六四五年)将一代佛教大分为「圣净二门」的基础上,更于净土门内细判有「要门」、「弘愿」二门(见善全二二页《观经疏》.〈玄义分〉之「序题门」)。弘愿即是「弥陀本愿,一向专称」,是为净土一门不共之特质,独立之骨髓;要门即「定散二善,回愿求生」,因其行法全同圣道诸宗,趣向即归于净土,故能善接圣道诸宗行人,巧入净土一门,而成为圣道转入净土之重要门户。由此要门之判立,不仅突显弘愿之真实,更能总摄圣道诸宗一切行法,齐入净土之门,可谓慈悲善巧,智慧方便,无以复加矣!由此,净土一宗之教判臻于圆满,收放自如,开合无碍,广吞万机,导归一实。

  又撰《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等四部妙著,教示净土之行仪。由此教行二门之完整齐备,净土一宗巍然建立,阔步大方,普济群灵。

  四、 楷定古今之宗义

  所谓「楷定古今」:「古」是「古说」之意,指善导大师以前疏释《观经》之净影寺慧远(西元五二三——五九二年)、嘉祥寺吉藏(公元五四九——六二三年)、天台宗智顗(五三八——五九七年)等之论说;「今」是「今说」之意,指大师之时代继承净影、嘉祥等论说之人及摄论家之说。大师讳号示尊,统称以上诸人谓之「诸师」。「楷」是楷正、规范,「定」是决定义理之是非;亦即决定义理之是非,作为后世之范本谓之楷定。

  大师楷定之宗义,展开即一部四卷之疏,卷收则纳于二句,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分为四点:

  一、本愿。诸师判释净土,皆立于众生自力心性之立场,未能立于弥陀他力本愿之立场。即此一错,通盘皆错。今大师楷定之,故说「本愿」。

  二、称名。诸师以往生净土之行,实相最胜;纵不能契证实相,以净心定观为最胜;纵不能净心定观,以净业三福为最胜。若勤修此等定散诸善,回向求生,乃尔可能;而以称名为最浅、最劣之行,往生不定。此则全然不知弥陀本愿之旨。今大师楷定之:往生之业,称名最胜,是「正定业」,必定往生,因顺彼佛因中本愿故;余行虽优,若比称名,全非比较。故说「称名」。

  三、凡夫。诸师以往生极乐,圣人为本,上品往生是大乘圣人,中品往生是小乘圣人,下品往生虽收凡夫,必当过去多生累积多善,又须发大菩提心,乃可往生;若常没位中烦恼凡夫,不发大菩提心,勤修福智,断难往生。如此则弥陀空垂宝手,凡夫顿失希望。今大师楷定之:九品皆是凡夫,往生只凭佛愿。极乐教门,凡夫为本;弥陀本愿,苦机为先。言:「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需偏救;岸上之者,何以济为。」故说「凡夫」。

  四、入报。诸师依圣道修行自力断证的次第,判菩萨生报土,罗汉生有余土,凡夫纵虽往生,或说只在化土,或说为最低级的「凡圣同居土」,随功行大小,有品位高低,然绝不可能往生报土,因报土高妙,只有破无明的大菩萨才能往生,罗汉尚且不能往生,何况凡夫。今大师楷定之:垢重深重之凡夫,但称佛名,与豁破无明大菩萨,平等往生彼佛报土,乃由同乘弥陀愿力故。故说「入报」。

  「本愿称名」之义,善导大师《观经疏》(善全三一七页)结论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凡夫入报」之义,善导大师《观经疏》(善全五五页)以问答释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五、 问答释疑

  问:人皆念佛,但劝称名,于义已足,何必强调本愿,惊世之耳,起人之疑?

  答:诚然,但能称名,知往生一定,不起他思,自然契符本愿之理,所谓暗合道妙,潜通佛智。但如此之人极为稀有,虽称名,若不明了弥陀本愿之理,皆以为:称名只是浅行,往生不定;若能更修余胜行,则往生一定。如是心中起疑,竞趋杂行,最终漏失往生。若知称名是弥陀本愿所选择之行,顺彼佛愿故,虽任何罪业深重、善根薄少、修行无力之人,只要称彼佛名,即乘彼佛愿力,往生一定,则能心安、满足、专一、相续,决定往生。故今为示本愿之理,令行人安心,须说「本愿」。

  又说「本愿称名」为区别「持戒称名」、「清净心称名」、「发菩提心称名」等。称名虽同,而彼等于称名外别加种种行故,皆非单直称名。

  然持戒、清净心等行,本与称名不相关涉,今强扭相合,以为「必非如是,虽称名不能往生」,如此凡情测度佛智,视万德洪名如裂缝漏器,不能盛荷罪障之体,乃强以凡夫杂毒之善、虚假之行而欲胶合之,既违逆彼佛大悲本愿,不顺名号自然法性,岂得「自然之所牵」之用?今说「本愿称名」,本愿即是称名,称名即顺本愿,全机全法,生佛一体,不论自身善恶,但凭名号功德,不假一切人为造作,即是如实修行相应,不违彼佛大悲本愿,能顺名号自然法性,往生净土。

  既知此理,则一切持戒、清净心、发菩提心人,皆可仰凭本愿而称名,称名皆顺彼佛本愿,因弥陀本愿不简择故。弥陀本愿既不简择造罪之恶人,岂妨大小乘、世间善人?然如唱「持戒称名」,则无戒、破戒之人排拒在外;唱「清净心称名」,则贪嗔不净之人又绝往生之望。如是若对「称名」有任何前定,皆有防碍于称名行,非如实修行相应故,今故须说「本愿称名」。

  法照大师言: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大经》既说「震法雷,曜法电」,弥勒自述「闻无量寿佛声,耳目开明,不敢有疑。」则一切固蔽于我执我见、安然于如聋如盲之凡夫,尤其需要惊动之。

  问:罪障凡夫,但能往生,即已千足万足,何必论其入报、入化?

  答:若能安愚念佛,自不必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及其往生,自然归于报土,顿证无生。

  然诸师既依圣道自力修证之理,判凡夫只能往生化土或说凡圣同居土,不可能生报土,然而使不可能往生者能得往生,使不可能入报土者得入报土,正在弥陀超世之愿功。而今大师开宗立教,如不对破诸师误解,显明凡夫入报之理,何能突显弥陀超世愿力?若不显弥陀愿力,则凡夫之人如何安心?既不能安心念佛,则无由乘弥陀愿力强缘,又如何能得往生?

  如诸师之判,往生究竟决定于自力修功,如同考试,择优录取,劣者淘汰;然烦恼炽盛之凡夫,面此大考,谁能安然?故尽一生,虽称佛名,不知仰托佛愿力,空然疲于自力行;虽求往生净土,而以圣道法门伏断烦惑为标准:纵虽不能断烦恼,亦当伏住烦恼;纵虽不能全伏不起,也当少分、少时降伏烦恼。故有「虽称名,不能一心不乱不能往生,心不清净不能往生,功夫不能成片不能往生,不能有把握保证临终正念不能往生,不能严持净戒不能往生,不能勤修福智具足多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不能发广大菩提心不能往生……」等等之说。然窃思自心,妄波汹涌无一刻之静,杂染恶念相续不停;平生康健之时,心念已如风中轻毛,无向乱转,何能保证临终四大分离之时正念分明?起心动念无非自私自利,一生经营但只为妻为儿,有谁能发真正利他大菩提心?人人悲罪业深重,谁敢夸我善根具足?五欲在前,顿忘因果;名利关头,谁肯刹车。贪嗔所缠,进善之心,如以瘦驴驾重车,令攀峭岩,虽策而不前;魔鬼所诱,趣恶之念,似急流纵赴深谷,欲止而不能。如此之人,三恶道是必然之所,岂敢奢望于净土?止!止!净土非我之份。罢!罢!称名抑又何能?现前可见举世之人皆作此念,岂非「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之金言翻成妄语,「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弘誓毫无其益?

  故今大师奋然楷定之,言「凡夫称名,即入报土」,何以故?乘佛愿力故。是即万虑皆消,信心顿起,极乐门开,往生路畅。

  问:净影是义解高僧,嘉祥为三论宗主,天台乃大权示现,是等诸师,皆具神德,并非凡流,何以疏释《观经》不知《观经》真义,必待善导一师而楷定之?

  答:圣道以自力为宗,净土以他力为宗。诸师既主圣道,至释净土,纵有所知,不妨示有不知,推功让美,以令众生归宗有在。比如诸佛所证平等,望存化益,皆自收功,齐赞弥陀。诸佛尚尔,况人师乎。不然法门纲际既滥,众生归趣无方,若论大权示现,怀德鉴机,各有所主,终成一化,岂受此过。莫以凡情,妄测圣境。若论示迹,则《大经》说:「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既是唯佛独明之法门,诸师虽贤,既示迹凡夫,有所不知,也是正常。然善导大师者,内怀弥陀本地之德,身为净土教门之主,楷定之责,必归属之。

  问:净宗典籍,浩若烟海;弘扬之人,多如尘沙。然未见「凡夫入报」之载,未闻「本愿称名」之说,虽有善导楷定,不敢遮他依行,自修即从人众,积功励行,先求往生同居土,再求品位高升。因千古知识皆以此教人,举世行人皆以此自行,随此大众,必定可靠安全。如何?

  答:何其愚哉!佛法大事,岂视人众而尾随。譬如繁星满空,一月孤明;迦陵一鸣,自异凡音。欲求可靠之往生,而不依善导之教,专称佛名,靠佛愿力,譬如欲渡苍茫大海,反弃坚固大船。

  因大师《观经疏》等祖典,千年失传于我国,古德不见,所以无法传其妙义,是欲求而不得;今见遇而不取信,是得之而反弃,而妄称依古之教,即是谤毁古德。古来大德知识,呕心沥血,种种言辞,方便激发,无非欲令我等誓取决定往生,今得此「本愿称名,十即十生,乘佛愿力,凡夫入报」微妙法门,自当发大庆幸,生大喜悦,通身靠倒,勇悦进行,而反迟滞,不加信受,岂非颠倒。

  问:因弥陀本愿不嫌造罪之人,若劝本愿称名,人即因此而喜造罪,不如劝持戒称名,为两全其美。如何?

  答:持此说者,虽或出于慈悲心,恐人造恶;或出于智慧心,欲彼此周全。然而究竟凡情卜度,不如弥陀、诸佛对众生是真慈悲、真智慧也。

  若劝人信本愿而称名,人即造罪,则弥陀发此本愿即成罪首,岂是大慈大悲?若说众生邪见所致,非关弥陀,则弥陀因中即错观众机,又岂能成超逾诸佛之愿?若说弥陀观机不谬,闻本愿自住正见称名愿生者千万,但不妨有一二邪见之人,则以此一二邪见之人即欲遮千万人之往生,是何道理?何况此邪见人,教以持戒即能持戒,教以参禅即能参禅,教以他法尽能随顺不住邪见,唯闻本愿即住邪见乎?又如何得知此一二邪见人,弥陀不能令其今生转入正见,或结缘来生究竟解脱?

  弥陀本愿唯教人称名,不教人造罪,若劝信本愿,人即不称名反而造罪,则劝人持戒等一切善法,也可不行戒善而反为恶。若说戒善与造恶相反,劝之必不致于造恶,岂弥陀本愿与造恶相顺,劝信本愿人即造恶?可见凡夫之虑,全无道理。

  一般人所理解的「念佛往生」,如「读书考试」一样。

  读书是我的事,考试也是我的事,没有人能替代。读书是为了考试,只有平时读书好,到时考试才能成功。

  念佛是我的事,往生也是我的事,没有人能替代。念佛是为了往生,只有平时念佛好,临终往生才有把握。

  然而祖师却比喻「念佛往生」,如「乘船过海」。

  乘客只管乘船,船负责乘客过海。

  我等只管念佛,佛负责我等往生。

  乘客乘船,与船成为一体;与船一体,船过海,乘客也过海。

  我等念佛,与佛成为一体;与佛一体,佛往生,我等也往生。

  乘客一旦乘船,船即启动,乘船即是过海。

  我等一旦念佛,佛即摄取,念佛即是往生。

  百千里海面,破多少风浪,靠岸了,请上岸吧!

  数十年人生,除多少业障,临终了,请登莲吧。

  透视人间佛教

  星云大师面谕:“我们要有实质的交流。”激起我对人间佛教的思考。人间佛教的实质是什么?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要如何有实质的交流?渐而廓清思维,笔之于下,望能为关心佛教前途命运者抛砖引玉。

  一、人间佛教是原本的佛教

  人间佛教所说的“佛教”,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是原原本本的佛教,并没有加一点或减一点。也就是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门,五乘教法,八大宗派,这些都是人间佛教的内容。形象说,人间佛教是新瓶,它装的是地道的佛法旧酒,原汁原味,没有改变,更不是新酒。不然,人间佛教就不是纯洁的佛教,圆满的佛教。

  二、人间佛教是佛教现代化的推广手段

  为什么要用新瓶?因为旧瓶破了,存不住美酒;脏了,串改了陈酿美味;包装过时了,引不起顾客的兴趣。

  现代社会已步入“地球村”时代,佛教的生存环境、发展空间,众生的习性喜乐,与数千年封建农耕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弘法者如仍抱残守旧,佛教决定没有前途,失去希望。为了适应现代,必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人间佛教”应运而生。

  人间佛教,其实就是佛教现代化的推广手段。文化、艺术、教育、诗歌……一切当代众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可以为人间佛教所用。大小乘、南北传、禅密净土,一切佛法的宗派,皆可以利用人间佛教的形式弘传各自的教义。

  人间佛教是公器,它不属于哪一个人、哪一个门派所独有。人间佛教,是一切佛法共有的运行平台。

  三、人间佛教是佛教生存发展的活水源头

  人间佛教,即是“佛教人间化,人间佛教化”。不仅现代有人间佛教,古代也有人间佛教,不仅中国需要人间佛教,世界各国皆需要人间佛教。说到底,人间佛教是佛教为了完成人间化,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弘传手段。佛法真理永恒不变,弘传方式灵活多方。人间佛教所要解决的是“契理”之下如何“契机”的问题。若不契机,佛教不能生存发展。所以说人间佛教是佛教生存发展的活水源头。一部佛教发展史,正是人间佛教的开展史。罗什译经典,道安建僧团,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一一皆是契应当时背景的人间佛教。

  四、人间佛教非人天佛教

  然而,有人将人间佛教劣质化,仅仅以做世间慈善事业为“人间佛教”,乃至躲在人间佛教的旗号下,不思进取,不求解脱,鄙视念佛,回避往生;使原本圆满的人间佛教沦为“人天佛教”,鼓噪一时,误导众生,如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外道相善,乱菩萨法”,诚佛门中贼。

  其错误在将形式与内容混肴,以形式取代内容。抽空佛法解脱成佛的本质,所谓“人间佛教”还是佛教吗?譬如将茅台酒萃取为蒸馏水,虽然带有酒味,终究不是茅台酒。

  五、人间佛教的未来走向

  人间佛教已经有相当的共识与基础,未来如何走向值得关注。

  其一可能是,被劣质化的人天善法所绑架,与解脱成佛为本质的佛教渐行渐远,最终沦为只有“人间”,而没有“佛教”。此甚堪忧。

  其二可能是,善导大师的净土教法与人间佛教相结合,产生迅速的膨化效应,念佛人快速增长,现生安稳利乐,命终直入报土。真正达成即世间而出世,由凡夫而成佛之人间佛教理想。此实同庆。

  之所以限定为“善导大师的净土教法”,是因为宋明以来的净土法门,深受诸宗法门的影响,越来越少了其本有的人间特质,变得普通人很难往生。

  连本为凡夫的净土法门也越来越少了人间特质,可痛人间,几乎没有了佛教了,难怪有识之士要奋而直呼“人间佛教”了!

  六、净土宗—净土法门的人间化运动

  考察历史,可以说善导大师开创净土宗,正是当时净土法门的人间化运动。在当时的佛教界,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凡夫之人不能往生阿弥陀佛的报土。经说凡夫念佛往生,乃是“别时意”。

  如此则弥陀净土法门凡夫无份,完全背离了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救度下劣凡夫的宗旨。善导大师著作《观经四帖疏》,正是为了楷定古今这种错误,显明“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也就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凡夫称名,得以往生弥陀报土。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为往生净土正定之业,百分之百往生,毫无任何不确实性,因顺彼佛愿故。且念佛人现生蒙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取,具有灭罪、护念等五种增上缘利益。经由这样的理论开显,净土法门普及世间,念佛之声盈满都野。传载当时的长安城,人人念佛,满城断肉,屠夫失业。可说真正佛教人间化,人间佛教化。

  善导大师作为净土宗的开宗祖师,极善运用种种手段以推动净土法门的人间化。如塑建龙门大佛,乃是以雕塑使佛法人间化;画三百幅净土变相图,是运用绘画使佛法人间化;写《阿弥陀经》十万,是运用书法使佛教人间化;《往生礼赞》、《般舟赞》等,是运用诗歌使佛教人间化;言词直白浅显,即使今天来读也非常好懂,是运用白话使佛教人间化;《法事赞》之上下唱和,是以音乐歌咏使佛教人间化。若以今日观点来看,善导大师的弘法手段属于典型的“人间佛教”。我们完全相信,善导大师若在当代,一定会使用报纸、电视、卫星、网络等各种科技手段,以使佛法普及于世界。

  七、结论

  人间如土地,佛教是种子。土地必须有种子,才有收成。种子必须有土地,才能生长。人间必须有佛教,才有安乐幸福;佛教必须在人间,才能生存发展。

  让我们善用人间佛教的优良播种机,把佛教的种子遍撒,让阿弥陀佛的金刚种子,普遍深植于一切有缘众生的心中吧!

  《观经疏》四重判

  善导大师(以下敬称大师)依《观经疏》立教开宗,其疏释《观经》慧眼独具、义理超绝,诸师相望,不啻云泥。大师思想简言之,分真实(实)与方便(权),导方便入真实,也就是“开二归一,废权立实”。

  “开二”者,先随众生执情。义路开分为二,即方便与真实,常以方便显说置前,真实隐密放后。

  “归一”者,终显佛陀本意。结归唯在一真,即此一真,一切皆真,回顾来路,倍觉亲切。

  既经开二归一,自然废权立实。如众水入海,失彼故名,皆得海号。

  大分为四:

  一约教:分要门弘愿,终归弘愿。

  二约宗:分观佛念佛,终入念佛。

  三约行:分正行杂行,终依正行。

  四约益:分见国见佛,终属见佛。

  教、宗、行为因,益即是果。教为能诠,宗、行为所诠,而分纲目。

  

  虽有四重,本质一脉,一气贯通,更无滞碍。二教诠解二宗,二宗统摄二行,二行获得二益。要门教,观佛为宗,摄定散诸杂行,不出释迦光台见国,意在令人欣慕。弘愿教,念佛为宗,统五正行入正定业,正顺彼佛本愿,的见来迎佛体,立即证得往生。

  略述如下:

  一、要弘二教判

  先开为二,文言:

  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所以见有二教者,有七:

  1.要门、弘愿,教名二也;

  2.释迦、弥陀,教主二也;

  3.观经、大经,教经二也;

  4.回愿、乘愿,教理二也;

  5.唯善、善恶,摄机二也;

  6.定散、称名,教行二也;

  7.求生、得生,教益二也。

  后指归一,文言:

  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又言:

  娑婆化主为物故,住想西方;安乐慈尊知情故,则影临东域。斯乃二尊许应无异,直以隐显有殊;正由器朴之类万差,致使互为郢匠。

  开二,显明二尊教门不同,化用有别;归一,显明二尊佛意无差,遣唤一致。

  废权立实,文言: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定散两门”即是要门,“本愿”即弘愿。虽说要门,意在弘愿,废权立实,其义显然。

  二、念观二宗判

  先开为二,文言: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此《观经》,即以”与“其要门者,即此《观经》”,“亦以”与“言弘愿者如《大经》说”,语气全同,意亦一贯,正由承接前面要弘二教,显明此处观念二宗。否则一经只能有一宗,哪来两宗?宗是主之义,如国无二主,天无二日,唯一无二,才称为宗。正因为有了“要弘二教“,才有“观念二宗”。要门教,观佛为宗;弘愿教,念佛为宗。譬如诸侯王于边国,天子主于中华,各在本境之内,都称为王,但统领之地有广狭之异。

  后指归一,文言:

  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定散观佛如指,弘愿念佛为月,以观佛指,指念佛月,废立显然。

  另外,大师解释第九观成,见到佛的相好光明,唯摄念佛众生不舍,总不论摄余杂业行者。五正行中,观佛列为助行,归宗于念佛正定业。这些都表明由观佛入念佛,舍方便入真实。

  三、正杂二行判

  专修念佛为大师倾其一生、竭尽全力劝化众生之所在,为大师应化目的、出世本怀;千言万语,千开万合,总归“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因为这关系到无量众生到底能往生、还是不能往生,如何升进、必令往生。

  为达此目的,分判要弘二教,显明观念二宗,辨别得益分齐,这里说明正杂二行。

  先开为二,文言: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后指归一,文言: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明了正行杂行的利益得失,自然能舍弃杂行,归于正行。

  依教起行,依行证果,通前达后,行最为重要。大师释文,卷无量杂行,归极于称名,最为精详。先大判一切行为正杂二行,杂行为权,正行为实,当舍杂行归于正行。再细判五种正行为正助二业,四助为权,唯一正定业为实,即由助业入于正定业。

  

  由方便入于真实,为废权,简称“废”;由真实摄于方便,为立实,简称“立”。如众水入海,废众水名而立“海”名;若海不纳百川,岂号大海。若如井水不犯河水,则不说废立。

  废杂行立正行,乃至废助业立正定业也如是。无量杂行之众水,汇归“读观”二大河,流入“礼称赞”之近海,更向正定业之巨洋。当知一向专称自含五种正行之功,读观二行自包无量杂行之能,这样才说废说立,并非隔绝杂行、助业能有废立。

  

  诸行念佛比对,以显念佛超胜,引导诸行归于念佛,五部九卷之中,类似的文句,比比皆是。如:

  1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2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3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4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5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6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7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8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9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四、见国见佛二益判

  益者,往生。

  先开为二,如言:

  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

  (杂行)虽可回向得生。

  似乎认同诸行、念佛皆得往生。

  后指归一,如言:

  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显明唯有念佛得生。

  末法众生往生以韦提希夫人为标本,之所以辨别夫人见国时还是见佛时得往生,正是为了显明定散(要门,见国)、念佛(弘愿,见佛)所得利益分齐的不同。而由要门进升弘愿,由定散转入念佛。

  《观经》得益说在经末,诸师多以总十六观成韦提侍女得益,又不像大师特别分判“得益分”一科,皆是法眼朦胧,不明真章。

  大师别科“得益分”,定判夫人有“光台见国”及“座观见佛”二重得益,前为方便,后乃真实。

  光台见国得欢喜益,求愿往生。经言:

  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这是要门教,回愿求生之义。

  座观见佛,悟无生忍,证得往生。经言:

  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故,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

  释言:

  斯乃序临净国,喜叹无以自胜;今乃正睹弥陀,更益心开悟忍。

  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

  正显得生利益,唯在弥陀弘愿,不在释迦要门,“非是光台见国时得也”,以此判然语气,显明二教分齐。

  问:夫人光台见国得益、座观见佛得益、十六观一一得益、十六观总后得益,似是小节,何必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