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总共有七卷二十八品,第二十五品就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般简称为〈普门品〉。你要把〈普门品〉当作是《法华经》的一部份,或是把他当作《观音五经》其中的一部经典都可以,这当中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何在这个时候跟大家介绍这部经典,因为我们在芝加哥弘法,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大家都直接从华严下手,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我们发现了大家必须留意的二个问题:第一,大家对佛法的基础认知不够,这部份必须重新架构;第二希望我们华严弟子自成一个气候。
来到这里讲经,以往我们都是跟别人借地方,依附在别人那里,这样华严弟子很难自成一个气候。在这里讲经的用意,就是要构成我们自己的思想系统,但这些年下来发现,大家连基本的语言沟通都有问题,更遑论其它。比如,我是这样跟大家讲,「你们去弄一个地方,我可以来住上一个月或三个月」,很多同修听我这样说,就很发心地去借了一个地方。其实我不是要你去借,也不是找不到地方住,更不是来这里度假的,而是希望华严能够在这个地方生根,盼望大家能够发起愿力,找一块地方共同努力,把它经营起来。
有些同修听了,他是怎么发愿你知道吗?他发愿叫别人去做,说「台湾拿钱过来,我们就可以去找地了……。」这种发愿每个人也会,那怎么不说芝加哥把钱拿过来,我们在台湾找一块地?这样的讲法说不过去,如果这种语言模式到现在都还在运用,那我们太幼稚了,怎么跟佛法相应呢?佛法谈什么根本不会知道,你不懂得它的背景。
为什么这个时代那么多人修行不能成就?因为根本没有基础,看到光鲜亮丽的树叶,就想直接造树叶,怎么造的出来?没有树根、树干、树枝,哪来的叶子?地上捡一片叶子,回家就想种出漂亮的树叶来,这种观念不对。既然十几年都过去了,我们能不能再用十年的时间,将佛法应有的认知建立起来,把华严的基础扎稳?
比如华藏工程这部份,我们一直都没有做好,大家不要以为这部份已经进行得很好,基本上,华藏工程一到三年为一期,总共有三期;第一期的三年是建立佛教的基础,佛教的基础是什么?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四圣谛,这些通通都要弄清楚。比如三十七道品,不是三十七条念过去就好,怎么修都要弄明白。还有《成实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清净道论》、《法蕴足论》、《解脱道论》都要了解,如果我们连这些在讲什么都不知道,就要直接修大乘,那佛陀会跟你说「门都没有」,门都还没有找到,你怎么登堂入室?
佛教基础、基本行法都有了以后,第二期才讲华严。什么是华严的基础?〈十玄门〉背了没,法界三观、四法界的内容、以及怎么修的都要弄清楚。接着,禅、净、律、密、经教、生命学六科,你要选一科确定下来,否则很难发现华严禅跟其它禅法有何不同、华严密跟其它密法有什么不同、华严宗跟其它宗派的差别在哪里。
第二阶段圆满以后,第三阶段的专修课程就出现了,此时才讲说「我经过三个月能不能开悟?」这时候是问你自己了,不是问我,你自己就会知道。基本资粮道能够具足,这地方再摸索三年,这时候讲「我要来接受考试」才有意义。没有前面的资粮道,就要说「有没有三个月的密集训练、有没有禅七」,那你真的会很难应付,就会好像麻薯糊、面粉糊,却又硬要捏成什么样子,等到捏成,你也已经走样了。记住,前面的资粮道一定要弄好,但是现代人因为书读多了,个个都自以为了不起,其实里面都是空的,没办法进入状况,这是今天修学大乘佛法最糟糕的地方,那就会讲起来好像都懂,其实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跟佛陀无关。
来到这里之前,我们刚在温哥华把《阿弥陀经》讲完,事实上这些经典,我差不多有三十年没看了,打开就要讲是有点生涩,但经文念下去就知道它在讲什么,一般人则很难体会,至于像〈普门品〉这种经典就更难体会。《佛说阿弥陀经》是单部经,所以你在短短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他整个思想系统,以及在佛教史上的定位。历史上鲜少有人予以定位,经文那些文句我们看得很清楚,但很多人解得愈多就错的愈多,因为他看不到《阿弥陀经》真正在讲什么。同样的,大家现在念的〈普贤行愿品〉,你知道是出自哪里吗?其实他真正的名称应该是〈十大愿望〉,〈普贤行愿品〉有四十卷经文,你现在念的是这品的最后一卷〈十大愿望〉。同样的,很多人只记得〈普门品〉三个字,或是含糊笼统地称他为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品〉,他不是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的〈普门品〉。若是连用词、观念都弄错了,你想内容会正确到哪里去?这个叫做含糊笼统,对佛法完全都没搞清楚,又自以为很通,那就麻烦了。
我们先简单把《妙法莲华经》跟各位做个背景说明:若以佛陀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来算,《妙法莲华经》跟《涅槃经》大概是最后十二年讲的。虽然记载上没有提到佛陀晚年的身体很不好,淡化了十二年才把《妙法莲华经》跟《涅槃经》整理出来,可见他晚年的身体状况不佳。你可能会认为佛陀身体很健康,到了最后那一天才不呼吸走了,那是意识形态的推理,不是这样。照讲《涅槃经》应该是佛陀最后拖病的那个星期所做的交代,怎么会花了十二年呢?或许你会以为十二年当中《妙法莲华经》讲比较多,是佛陀吃了毒香菇快涅槃时才讲《涅槃经》的。大概不是这个样子。大家要把整个佛教、佛世时代的状况了解一下。
《法华经》最大的特色就是「会三归一」,把小乘、中乘、大乘统合起来说「没有大小乘,只有陆地上的大白牛车」,也就是只有一佛乘、圆教这个部份,这是《妙法莲华经》所强调的。我不知道天台对《妙法莲华经》的定位跟诠释如何,我们只是按照传统的理念,以现代的语言跟各位简单提一下。
佛陀讲经说法大概四十九年,有很多人一直跟在佛陀的身边听法,当中有人发现佛陀说法好像有阶段性的变化,于是在佛陀晚年时便问他为何要这样讲,他老人家就重新把它整理、汇集起来,这就成了《妙法莲华经》。当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整理」这一个重点,这是我们在研究佛法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早起讲的《阿含藏》,主要是讲佛教怎么从印度文化中脱颖而出,重点在于凸显佛陀跟印度教修行上的差别。这是佛陀留给人类最大的一项遗产,因为印度文化当中有一些缺点,但他们身处其中,自己看不到,佛陀独具慧眼,看到并予以改革,才有佛教的诞生。这个改革就是它的特点,但在一两百年后此特点消失了,佛法在这个地方起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从历史的演变来看,大乘需要兴起。
佛陀是个有智慧的人,通达人性及历史演变,知道他的宗教将来会发生什么变化。佛教一直铺展出去,他发现有很多弟子成就了,但成就了以后不知道要做什么。摩诃迦叶就是一个例子,年纪比佛陀大,寿命又长,证阿罗汉后,成天打坐耽着于禅乐外,不知道要做什么好,这是第一个问题。此外,还产生另一种现象,证阿罗汉以后活得不耐烦的就选择去死,因为已经不生不灭了,既然活着不知道做什么,那就选择去死。死,它有一定的死法,佛陀也教他们怎么死,但这不是自杀,应该叫做入灭,但它是有为入灭,不是随缘入灭。
佛陀后来想想,又为入灭也不对,应该把剩余的生命奉献给人类才对,于是开始发展出大乘的思想;但对于像摩诃迦叶这种人来说,就不喜爱听闻这类的讲法,因为他跟了生死没有关系。大家要知道,你研究的大乘,大概都跟了生死没有关系,因为大乘的重点是在教化众生、组织僧团,这样自然会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活得有乐趣。但这是达到了生死后,剩下的生命去做的,要留意这一点。现代的人都直接修大乘,没有前面那一段,所以修不成就。
当我跟你说「这样修一定可以成就」,是基于你前面有「圣解脱道」的基础,因此你要先问问自己,「圣解脱道的基础具备了没?」这就是为何我一再地跟大家讲,我们要有一个地方,否则没有办法指导你。不要以为花三个月跟你讲一讲,你就可以开悟,三个月能做什么你知道吗?顶多是帮你调整身体坐好,这个叫做「粗住」,只是先把你那烦躁的心情、妄想除掉,只是这样子而已。再加三个月的训练,那叫做「细住」——这些烦恼虽然除掉了,可是总是会有像「爸爸生病啦!儿子的种种事啦!或者工作怎么样啦!……」之类的小事情让你烦着放不下;这个阶段叫作细住。
在过去叫做「欲界定」,欲界定就是想一件想要做的事、一个解不开的公式,或者一件弄不好的事,一打坐便一直往那边鑚,这也入定了,两个钟头很快过去了,这个叫做欲界定。但你要知道,这三个阶段要过去的时候,必须「数法」完成;数法完成后,接着是「随法」,然后开始进入到「未到定」,再从未到定到「置心一处」。未到定是修随法,未到定到置心一处是修止法。想想看,这些基础要不要一两年的功夫?这是第一阶段「置心一处」。
窒息一处以后,向来处去,念头从那,念头从哪里来,抓念头过去,要是真的很有根基、功夫够,大概两年的时间可以证阿罗汉;证得阿罗汉以后,约略还要两年,才能由阿罗汉转为法身,十信圆满进入法身,这样总共是六年,但其前提是你的身心很健康。假如身心不健康,提前调整五年、十年,那不一定,这个是前期工作,而大乘真正在做的,就是教你前期的这个工作——置心一处以前,身心不健康的人重新调整的那个阶段。你看看,大乘的工作跟直接修行没有关系。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