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一苇过江 修行篇 修行的意义与层次

发布时间:2023-09-06 11:10:41作者:诵读

  修行的意义与层次

  「修行」这样的字眼,不管是已经学佛、正在学佛,或还未学佛的人,都多多少少听到过的。就是基督教、儒教,或一般人,也都会意识到修行这一回事。比如基督教,认为对上帝虔诚的祈祷赞叹,便是修行;儒教以孝悌忠恕作为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即使是世间人,也用书法、绘画、听音乐来陶冶性情,甚至品茶有茶道、打拳有拳道、行医有医道,似乎样样都有其道,也似乎每件事情都是修行。

  在佛教中,有些人认为看经研论是一种修行,也有人认为看经研论不是修行,要念佛、打坐、拜忏、参禅才是修行;可是又有人说连打坐、念佛都不是修行,修行是要在生活中的行住坐卧、动心起念中去用功,故吃饭是修行,睡觉也是修行。甚至更有人说:其实啊!当你意识到修行时,已不是修行了,以一有心修行即是分别造作,而必与无相无为相应,才是真修行。

  以上种种不同的说法,似是矛盾,其实不然!那是为我们不了解修行的定义,不了解修行有不同的层次。为层次不同,故在修行上所注重的法门,便有前后的差异。现在我们就先来定义修行,然后再详细说明它的层次。

  一、修行的定义

  「修行」,简单讲,就是「修正行为」。行为以佛法分类有身、口、意三业。身业乃指身所作的一切动作、姿态、表情。口业是指口中所说的一切言语、声调。意业是一切内在的观念、性格、记忆、判断、感受等,属于意识所造作的心象。甚至包括梦中的妄境、定中的幻境。而修行便是把此三业中不正、不净的行为,调伏、疏理、引导、锻炼,使之归向于正、归向于净,当然此修正、修净,包括调伏自己的行为,也包括帮助别人调伏他的行为。简单讲,修行包括自度和度他。

  三个层次

  修行既是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那么什么才叫做「正」呢?若连什么是正都不知道,便无从修起了。这好比一个医生要诊病下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健康的常态,以知道了常态,才能用之检定那一些是病态。常态是很单纯的,而病态却因人、因时地因缘而有千变万化。比如不贪、不瞋是常态,贪、瞋便是病态;而贪有贪名、贪利、贪色、贪食等,千百种不同的贪相。瞋亦有瞋人、瞋事、瞋物,各种不同的瞋相。所以修行,在了解什么是正后,就要能反照出不正的存在,并确定它形成的原因和对治的方法,始能药到病除,恢复常态。

  由上说明,修行将有三个层次:

  1.知何者为正。

  2.察觉到不正的存在。

  3.检定不正形成的原因,并调伏使归于正。

  佛法所谓三学———戒、定、慧。知何者为正,是慧学的初步功夫,其从闻、思中得。察觉到不正的存在,这是定的功夫;经禅坐训练的人,对自己心念的起伏波动,当能有更清明敏锐的觉照力。调伏身心的不正,这是圆满戒学的表现。圆满的戒学,本不能离于圆满的慧学与定功而独修得。以下再对三者作更详细的说明:

  1.何者为正

  修正行为,世间的人无一不在作修正的工作,肚子饿了,吃饭使恢复不饿,是修正。身体累了睡觉使恢复精神,衣服脏了清洗使干净,房子破了修补使完整,对不知的事、物去学去问,使得知识,这一切都是在修正哩!然这即是所谓的修行吗?生气了揍人以泄气,财物不足时,去偷去抢以充足财物;好色的人去嫖,好烟酒的人去抽烟喝酒,这也是修正啊!但这是修行吗?绝对不是!正不正,不是从自以为是的感受、需求而定的,它必有客观的原则。

  在佛法说三藏十二部经,无一不是在昭示我们正不正的原则,及如何修正的方法。前已述及修行是有不同的层次,故正不正的原则,也因层次境界的高低而有所不同。现在说人天乘的正不正。

  人天乘

  凡是对己无益,对人有害的事,当属不正。利己不利人,或损己以利人,也不算是正,只有既利人又利己,才为正。故前所举例,打人以泄己恨,盗物以充己用,便是不正的了。而造桥修路,济贫好施,便是正矣。如果现在得一时的逸乐,将来受苦,这不叫正,或现在受苦,未来得乐,这还未必纯正,只有现在已得安乐,未来将更安乐的事,才称为正。

  这里所说的利乐,主要依「常情」而论,众生的常情,不外乎贪生怕死,好逸恶劳,厌苦欣乐等。所以医生诊病救命,是为正事;工程师发明善巧的机械,亦为正事。总之,能迎合增长人情之利乐者,便是人天的正事、善事。若违逆于人情所需求者,乃为恶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人天乘修行的基本原则。这是世间所共认的,基督教、儒教,都如此说;然佛法有更深一层的看法。

  小乘

  分别利乐,追求利乐,本身便是执着,便是烦恼痛苦的根源。不错,众生是有情的;然此情在深刻的观照下,却不过是一种无始相续的执着而已!它是无明妄识所熏染成的习气,故情是虚妄的,依情而行,不过使我们的执着更深、烦恼愈重。如喝酒抽烟,赌嫖成习的人,让他继续下去,终究不可自拔。所以人天乘以利乐为善恶的原则,在更进一层的修行,便要放下了。

  声闻乘或说小乘,是以「出离心」为正不正的原则,相应于出离的身口意行为便是正。故不相应于三法印,四念处者,便是不正。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世情皆执着于常乐我净,故以此三法印、四念处而对治之。待能渐渐放下一切对身心境界的执着,便心常寂然而无所累。能超越世情而得无为无受的寂乐涅槃,此为小乘所奉行的正。

  菩萨乘

  但是从菩萨乘来看,无为无受的寂乐还是不正的,所谓小乘人灰身灭智,焦芽败种。以其虽不执着世乐,却仍执着于出离的寂乐;虽不执着于世有,却仍执着于真空,所以还是不正的。真菩萨乘要从一切的分别超越出来;以无住、无念、无相、无碍为究竟,以能相应此者为正,不相应者便是不正也。

  以上从三乘教法,略说明何者为正后,我们才不至于胡乱地跟人装模作样。例如:吃素是修行吗?然牛、羊一辈子都在吃素啊!苦行是修行吗?命苦的人,不一生都在受苦啊!闭关是修行吗?犯罪的人,有的一关便一二十年,然而谁得到成就了?诸如此类,如果我们观念不清楚,便很容易指鹿为马而误入歧途了。

  既知何者为正,其次便要努力去修正了!然而从那里修起呢?从不正处修起。所以次一阶段,便要去察照出不正的存在。

  2.何者不正

  众生是无明与妄识和合交炽的假相,身心三业处处不正;然大多数众生都不能自觉,以不能自觉故,所以恒为众生,总在六道中反复轮回。

  如何察觉到不正的存在?钝根的人要等事情搞坏了,撞墙了,头破血流了,才知道当初做错了。杀了人等被捕坐牢后,才后悔莫及。而用心于修行的人,不必等祸到临头才后悔;他会于事后,当下去作主动地反省。如曾子所谓「吾日三省吾身」。然而反省,大部分还是慢了些,故更究竟圆满的是要在动心起念中起觉照功夫,善念、恶念,了然于心。恶言不出口,恶行不出手,这样修行才有更大的把握。而功夫更高的人,在念头初萌,未全现形时,便已察照;甚至能作到恶念不起于心,如此练心才近于完善。

  前已述及觉照的功夫,要从修定中得,定从看念头起修,当杂念一起,我们要能很快地察觉到它。修定的方法很多,我简单将之分为四类:

  静中守静

  此即一般所谓制心一处,把念头安在一特定的对象,如守鼻尖、守丹田,注视一特定的物象,专听某一类的声响,持续不断地念佛圣号、持咒、观佛相好,反复从一到十地数自己的呼吸。当心一起杂念而离开了这对象时,我们要能很快地发觉到,而再把念头牵回原来的对象,此静中守静,即于禅坐中将念头制止于一特定对象中,是修定最基础的功夫。

  动中守静

  此是把心专注在自己的动作上,而不使杂念生起。拜佛时专心于拜的动作,经行时专心于经行的动作,练书法的人专心于书法,打拳的人专心于拳法。或当心离开了动作,而有了杂念,也必很快将杂念打断,而将心返照回动作上。当然这个动作,不能太快;尤其刚开始练习时,若太快,则心不容易观照,太快,气散体劳,精神也不容易集中。以上守静的方法,也是偏于修止的功夫,其次:

  静中观动

  这还是以静坐守方法为基础,然而在杂念现起时,不是赶快把它丢弃了事;而是要把它捡回来,看看刚才起的是什么样的念头。比如说静坐中电话铃响了,心一动,杂念起来,赶快逮住它,看它是什么东西。「嘿!这电话可能是我的!」这个人平常大概攀缘心很重的,所以电话一响,便联想到那是我的。「讨厌,怎么搞的,电话老是响不停,鸡犬不宁!」这个人平日瞋心不会太小。「哼!可怜的众生,从不知道修行,一天到晚只会交际应酬,虚妄过日子!」这是什么呢?是慢心,以为自己能盘一下腿子,便已超凡入圣,便可以瞧不起人了。「哎!我的业障好重,怎么一要修行,魔障便来了!」这是卑心,此人一定平日对自己没有信心,待人犹豫,处事畏缩。如此一次又一次地审视自己的念头,慢慢地我们对自己的习气,便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是贪心多,还是瞋心多,贪心的话,是贪名还是贪利?如此我们便能检定自己身心不正之所在了。

  动中观动

  这是指在一切生活中,心境交涉之际,去察觉自己是如何动心起念的。一切的人、事、物、境,都是镜子,它能反映我们身心的状况。故能从此境界中返照自己无明执着之所在,才能渐次地降伏不正的身心,而使相应于正法。

  现在很多人谈修行,开口就说要从生活中修,从做事中修,然静中静,没有十分保握;要于静中动,动中静修,已是很不容易了,更不必奢谈动中动的修行。古德言:静中有十分的功夫,动中才有一分把握;动中有十分功夫,病中才有一分能耐。所谓「登高必自卑」,修行虽要把目标放得远,然落脚却不能不踏实啊!

  以上简单说明修定的方法。修定既以检视自己身心不正之所在,而检查出来,便要想办法去修正了。

  3.如何修正

  前已述及,修正要用止观的功夫:止是将妄念息止,观是审视妄念的起处。打个比方,止是盗贼来了,将他赶跑;观是追到盗贼的窝处,将他彻底消灭。

  绝止

  对于定修得好的人,止是很容易的;以如他不经意地起了贪心、瞋心,待第二念发觉了,则第三念立刻打消了它。这功夫称为「绝止」,一觉即离,当下了事。但这个不容易啊!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已起妄念,却没办法立刻降伏它,如一旦生气了,便气个不停。

  缘止

  如「绝止」的功夫用不上力,其次可用「缘止」的方法。缘止就是把注意力移到别的地方,譬如:生气时,修念佛法门者便赶紧一心念佛,持咒者立刻一心持咒;甚至把注意力移到周遭可看到的特定物,可听到的特定声音。如此经一段时间后,妄念便消散,气也早平了。世间人在遭受大的苦恼时,或去看场电影,听些音乐,找点事做,甚至外出旅游。以不去注意苦恼,苦恼便暂不存在了。

  治止

  其次又有「治止」法门,治止是用相反的力量去抵抗它。比如淫念重者用不净观,瞋心重者用慈悲观,攀缘心重者用无常观。对治法门用得好,功效很大;但这是烈药,要对症下药才行,否则会惹上更多麻烦,必先用「止」的法门,待心平定下来,才有能力用「观」。

  缘起的假观

  「观」有外观和内观。外观是缘起的假观,内观是无我的空观。比如说;别人骂我笨,我生气了!用缘起的假观———则他为什么骂我笨,我真的笨吗?若是真笨,就没什么好生气了。然我不笨,是他误会我了。然而又为什么造成这种误会呢?这还是为我不够聪明,才造成的呀!不,我作得很好,是他嫉妒我,故意损恼我。作得好,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却反遭诋毁,这也是我平常便不尊敬别人的缘故。能如此从因缘果报的立场,以更广泛的角度,去深入探讨一件事体的本末究竟,则我们的包容力自然大了,心量能宽宏平稳,便得无恼自在。

  无我的空观

  其次,无我的空观。有我的话,我则是常,而既是常,那么说聪明,还是说笨,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我何必生气!然而既生气了,表示我非「常」,非常则无我,无我则我在为谁抱不平呢?无我则无恼,无恼则自在。

  用观能深入心识根本之处,而将我们的无明执着一一化解,从此便不再作怪了。所以真正的智慧是从观而有,真正的解脱也是从观而生。观是一方面观于无明的习气,一方面观于真如的本性。无明的习气能一分分的断除。真如的本性便一分分显现出来。真如的本性既能显现出来,则我们于无所用心中,行住坐卧、动心起念,便皆与正法相应,一切智慧,慈悲,功德都得究竟圆满,这样修行便到家了。

  二、修正的层次

  其次在佛典中,很多经论粗看之下,似矛盾不通,比如说有的分别善恶;有的却要我们不思善、不思恶。有的说要静坐;有的却说道不在坐。有的说要发愿成佛、度众生;有的却说无愿解脱,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其实这不是矛盾而是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分段,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中,各有其判教的方法,现在我且用天台的判教说明:

  1. 教理的层次

  天台以藏、通、别、圆四个层次,来揭示佛理的权实,对这中间的差异,可用一个譬喻来解释。

  佛法常以染、净分别世、出世法,现在我就用脏衣服代表染,干净的衣服代表净。就藏教的理来说,衣服是应该干净的,所以脏衣服要统统丢掉它。这是从物相上来取舍染净,然而我们知道干净或脏垢是衣服的表象,而不是它的本性,以污垢附上去,它就脏了;把污垢清洗下来,它就净了。由此对通教层次的人来说,是要从物性来取决染净,物性即是空性,所以要使衣服干净,应将脏衣服清洗一番而不是把它丢掉。

  其次对别教的理而言,脏或净,不在衣服本身,而在我们的分别心,心认为脏便是脏,心认为干净便干净了。所以别教是以心相来取舍染净,故要干净的衣服,不需要去剪裁新的布料,也不需要清洗脏的衣服,只要把念头一转,它就干净了。又如以食物为喻,胃口不好,情绪不佳的人,再好的山珍海味,吃起来都如嚼蜡般地乏味。而胃口好,情绪佳的人,粗饭淡菜,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为什么?心态不同故也。

\

  再其次,圆教是以心性论染净。有染有净,是因为有分别妄心,若能从无明的根本处,粉碎妄心,则一切差别,都成平等。华严所谓一真法界,在此境界中,一切的分别,造作都销融无碍了,一切的缺陷都圆满了,故称为圆教。

  以上譬喻说过了,现在正明义理。

  藏教

  以分别世相为中心,世间有因有果,有善有恶,有道有俗,有圣有凡。什么因感成什么果,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些都要分别得很清楚。

  由分别而定取舍,世间是不净、无常、苦、空,所以应该发出离心,厌生死欣涅槃,断烦恼而证菩提。依于此道而行,才能超凡入圣,解脱自在。总之藏教是以分别取舍为核心,然分别造成对立,对立形成矛盾;而既有对立矛盾,那就太不圆满了。

  通教

  其次,从通教来看,这些对立矛盾,其实只是表象的差异,他们的本质并不矛盾。因为一切法是因缘所生,染不是它自性为染,净不是它自性为净,而是某些因缘和合而成为染净的。苦果是苦因造成的,不造苦因即不感苦果,烦恼是因执着而有,去除执着,烦恼自然远离了。业是空的,即使五逆重罪,能发大惭愧心,精勤忏悔,勇猛修行,罪还是可消除的。在缘起的空性中,一切的存在是彼此关连的,能够掌握因缘的变化即可达成所预期的果报。因此通教的意思是:恶通于善,俗通于道,凡通于圣。藏教定取舍,而通教在转化,脏衣服不必丢掉,洗一洗就干净了。

  别教

  有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我们心识的投影,众生无始劫来已在阿赖耶识中熏习了无量无边的种子,这种子在根境交涉之际,便产生现形,而把我们过去的印象或现在的期待投射在所接触的物体上。所以我们所见到的一切物象,并不是客观的实体,而是主观的造作。进一层说我内在的根本,是业报身;外在的世间,是共业的报土。根、境、识三者既都是业所幻现,那么一切境相,岂不都像梦幻一般,全只是妄心的自作自受而已。故古德言:「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这境地边还谈什么染净善恶呢?还修什么行?成什么佛?全都是痴人说梦。通教虽说染通于净,凡通于圣。可是我们仍得努力地转染成净。超凡入圣。而此层次全然没事,「歇即菩提」,顿舍妄心即已成道。

  圆教

  别教不于事修,但求心悟,已够省事的了,但比起圆教还是造作。「没关系。随便你怎样做都行!」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本来成佛的呀!

  各位,你们已成佛啦!不必再劳苦修行了,既吃饭尿溺是佛法,也杀盗淫妄是佛法,然谁能承担呢?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们连藏教的境界都谈不上,怎么契入圆教的境界呢?这如同盖房子一般,要先把地基打稳,然后才能一层一层地往上盖。

  在藏教的修行中,我们先分别善恶、凡圣,等确定了行善止恶的意向,超凡入圣的道路,然后再告诉他:「哎呀,你不要分别执着啊!那些都是虚妄的,你怎样做都无所谓!」但因为他已养成行善入圣的行谊,故尽管如此说,他仍会继续行善入圣的道路。否则不经藏教的锻炼,便说随缘而行。任运自在;那人性的无明劣习还在,他就尽往坏处做去,顺流而下,一泻千里,杀盗淫妄,无所不来,这样便要造成天下大乱了。所以古德有言:「宁取有见如须弥山,勿着空见如芥子许。」便是此意了。

  以上由藏、通、别、圆四教,说明佛理的层次。其次:

  2. 修定的层次

  修定刚开始是散心,念头像苍蝇一般,嗡嗡作响,一下子想东,一下子想西,穿梭不停。散心经过训练后而成专心,心念渐渐集中于某对象,但仍有少许妄念。专心再经禅坐,便能将我和方法的对立打破,而成统一状况。在此状况中,无我、无方法、无一切时空的分别而进入一心。

  一心即所谓入定。然而一心虽在意识中已无分别作用,但阿赖耶识里仍有妄心的执着。以有妄心的执着故,仍不能解脱;等定境消失了,一切烦恼又现起了,所以一心要再经锻炼才成为无心。

  无心是究竟的平等,所谓虚空粉碎,所以没有入定和出定的差别,它无时不在定中,永不退转。

  为什么要把修定的层次作这样的区分呢?因为这关系到修定的方法。比如有很多人说练书法、习绘画、打太极拳,也可以修定。表面看似不错的,但实际上却没那么容易。因为从动作中修定,是以散心来修的,手在动,心不可能不动,即使动作很熟练,还是要分心。心气是合一的,气在动,心也在动:所以用此类的方式炼心,顶多炼到专心的层次而已。虽人在专心的状况,心经某种程度的统一,便能由内自发出轻安与喜悦。不错,习字画、打拳可以陶冶性情,但想由此入定、开悟,那是不可能的。

  想要方便进入一心的境界,这要用修「止」的方法。先把我们的心安在特定的对象上,数息、念佛、持咒等。有妄念来立刻切断它,方法跑掉了,立刻抓回来,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妄心渐渐调伏了,它不再妄动而止于方法上,最后与方法打成一片,完成统一的境界。

  现在有很多人教人打坐,他不要人守一个特定的对象,而教人不动心,不管它。妄念来了,不管他,先安心于不动的境界中。若是心动了,赶快停止它,使归于不动的状态。这方法称为「默照」,默是不动心,不管它;照是清清楚楚地觉照念头的有无。这种方法是蛮高明的,可是对初炼心者,却不容易。初学者心总是在动啊!妄念纷飞,剪不断,理还乱,要用这方法简直是在和妄想大搏斗,不但不能平止妄念,反而要累坏身心了。用默照的功夫要有专心以上的定力才行啊!

  现在或用守止的方法,或用默照的功夫,终渐渐调伏妄念入一心的境界。但想由此更进一步到无心的悟境中,不太可能。古来印度修定者,即使入很深的定,也没办法开悟的,所以终究是在六道轮回之中。要开悟成无心的境界,要用参禅的法门。

  所谓参禅的法门,是用逆流返照的功夫,去探究万法的本源。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万物林林总总,千奇百态,然它的本源在何处?或它的自性是什么?或参「我是谁?」众生操劳忙碌,忧悔苦恼都是为「我」。然而我究竟是谁?是这个四大和合的身体吗?还是意念纷飞的识心呢?或离却此无常无主的身心后,还有什么可称为我的?能从根本处去解决这个问题,则一切枝末的细节亦一并连根拔起矣。

  参禅是最殊胜最上等的法门,然不是每个人都用得上力。若是炼心未达统一的境界,则参「话头」参不成,妄念不断,只能随着话尾打转。禅是不思议境界,识心不能平伏,与禅沾不上边。

  以上四个修定的层次:散心、专心、一心、无心,也可再用四种功夫说明;不攀缘、不随想、不动心、不住心。

  众生心都是向外攀缘,思惟过去、未来、现在,所以心是散的,故修定首先要不攀缘,其次于不攀外缘后返照内心,便会发觉妄想纷飞,不能自己,所以进一步要不随妄想流转。妄想一动,立刻截断它,而能把心专注在方法上。如此再三地练习,妄想便被调伏了,心不再妄动。此是不动心,亦即前所谓一心。

  再进一步,为不住心。心虽是不动,但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它是清清楚楚地觉照,如镜照物,镜子是不动的,而一切物相在其中来去自如,心和境完全统一。前所说不动心的统一,是统一于一特定的对象。而此不住心是统一于无限。是无限的统一。能入于此境界。则一切的功德、智慧、神通。妙用便圆满具足了。

  以上说明修定的层次,其次再说明:

  3. 正行的层次

  关于行位的层次,我且用华严五行位说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十信

  初入佛门或刚皈依三宝,大部分人都会很感动。这如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舟筏,如在无边的黑夜中找到了灯塔,如迷路不归的孩子找到了爹娘。内心里充溢着激昂亢奋的热情,而随着这热情,他会无所选择地参加佛教一切的活动。

  比如有人拜山。他赶着去了;有人放生,他抢着参加。有什么法会,不管是讲经的、拜忏的、念佛的,他一律参加。每天定时作早晚课,佛教吃素,他也随着吃素。有什么机会见识那位高僧大德。他一定不放过。有机会做功德、作供养,他总是抢先一步。有机会他便劝众亲好友去皈依,也常常主动为人解说佛法。甚至有意组织「街头演说家」到各地去传教,也时时考虑准备出家。

  然而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又佛教界传言:「一年学佛,佛在心田;两年学佛,佛在大殿;三年学佛,佛在西天。」这样的热心。毕究只是情感的亢奋而已,它是没有根的,不能落实,而既没有根便很快要枯萎了。那些表现得很热心的信徒,有人免不了要赞叹:「真有善根啊!」其实他才没根哩!

  真正有善根的人,绝非如此!也许最初他也曾在佛教繁富堂皇的仪式中弄得头晕目眩,但很快地便冷静下来。毕竟佛教是正智的宗教,只有深入佛法的义理,才能将此信仰落实在自己的生命里。于是经过了一番波折,而能由信位进一层到住位。

  十住

  所谓住,就是将心安住于佛理中,或者说将佛法安住于自己的生命中。在此行位,一方面要努力地深入经藏,四方参访善知识,多闻熏习,善友相摄,另一方面更要用心地去思惟、理解,融会贯通,以期消化吸收而与自己的生命打成一片。如此经一番努力,才渐渐对佛理有了把握,这也就是前面所说:「何者为正」的阶段。

  十行

  其次仅在思惟中理解是不够究竟圆满的,所以进一步要从行动中、事相中去实践它,表现它。而此表现,首先就要有炼心的功夫。炼心即将心力集中,使坚固而不动,心要能作主,既不为境界所转,也不被妄念所牵,使能相应于正法的智慧而行。

  炼心的方法即如前述于动静中去守心、默照,更进一步去参禅。能从事修中以体验一心、无心的境界,以作为抉择心念真妄的标准。能善知于心念中「何者不正」,才可作为更进一步「修正」的基础。此是行位的主课。

  十回向

  行位的事修,偏于自度,也偏于空寂,故进一步要修回向。所谓回向,乃回己向他,回空向有,回静向动,回智慧向生活。古来传说二祖慧可开悟后,还到酒肆中调心,此是回向的极好例子。

  众生无明的习气,虽如恒河沙数无量无边,却不容易自觉。然这习气却多在境界中显现出来。所以若我们能于根境相触之际,来返照自己,便不难察觉到自己习气之所在了。此也就是先知「何者不正」,才能进一步去修正它。

  所以表面看来回向位众生,是在行菩萨道。尽己之力去作弘法利生的事业。实际上却是于彼人、事、境界中,来返照自己无明习气之所在。前述行位是以自度而能度他,此回向位是从度他中而完成自度。

  十地

  回向的功夫,日积月累,我们无明的习气便渐渐断除了。能断一分无明,才证一分法身。能证得一分法身,才入初地位。无明断尽,法身圆满,而成十地位。

  华严有谓四法界:住位,偏以解理,故为理法界。理解无碍得入行位以事修,故行位为事法界。事修无碍而入回向位,回己向他,回空向有,回向修于理事无碍法界。能证得理事无碍境界才入初地,初地渐修至八地而为事事无碍境界,再次进修究竟圆满而成佛。

  以上说明五行位,四法界的次第。总之,修行是有层次的不同,急功近利,想要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古人有「堰苗助长」的故事,这是我们不能不善自警惕的呀!

  讲于台大晨曦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