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脚跟着地 禅与净

发布时间:2023-09-25 08:29:47作者:诵读

  禅与净

  晚间开示

  开宗明义

  净心与净土

  带业与消业

  自他互补

  信仰与智慧

  今生与来世

  此土与他方

  念佛与止观

  往生与觉悟

  净土所偏

  禅宗所偏

  中道心行

  问答

  晚间开示     十一月八日

  关于禅与净,在我已出版的书中,已谈得蛮多了,从《一苇过江》就有〈飘花飞絮〉,而到《十住芳草》里更有〈火焰化红莲〉,现再把这个问题综合一下:

  开宗明义

  禅与净本是相辅相成的,然今天很多人讲到禅与净,往往是用分别、对立、冲突的角度来看待,甚至到最后会觉得这两个宗派、两种修法,根本是水火不相容的。这其实不是法门优劣的问题,而是人为的偏端所致─因为众生的心总不容易切合中道。因此今天,将讲的重点有两:第一、先说明禅净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更指出一些人心偏端的现象。

  首先,我们要从基本的定义,来说明禅净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知道学禅就是求悟,以一个人如果未悟,即是睁眼的瞎子,开口都是梦话,似此之人,可能净吗?当然不可能!所以要悟才能净。反之,如不是从最初的闻、思、修,戒、定、慧,去慢慢净化我们的身心,那可能开悟吗?当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禅净本就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大前题。下面,我们将更从理、行、证,再指点出禅净相辅相成的关系。

  净心与净土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心净则国土净」,必先从身心的净化,最后才能成就国土的净化;所以,净心是因,净土为果。故如一个人依任何法门去修行,而让他的身心慢慢产生沉淀、净化的效果,他自然就能往生净土。所以从净心到净土,只是因果的本然;故修行的重点当在于如何净化我们的身心,而非只祈于佛力的加庇。然而很多人在提倡净土时,往往只强调信愿,而疏忽了净心的前题,这竟是倒果为因也。

  带业与消业

  前几年,在佛教界产生一场关于:是「消业往生」或「带业往生」的论战?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如一个人真已完全消业的话,那就已开大悟、证无生法忍了,这时那还有「往不往生」的问题。反过来说,如一个人的业都没有净化,却还能往生净土;那应该一切人都可往生,因一切人本就是带业的。所以讲消业往生或带业往生,都还是众生的偏端。

  如从净土宗的经论来看,一个人如带的都是恶业,则不可能往生的。其次,业虽消了一部份,但还有很多恶业存在,于是即使往生,也不免是下品。必恶业能慢慢消,善业能渐渐长,才能由中品而趋向于上品。因此,能否往生及品位如何?这从净心到净土的因果去看,便应很容易了解。

  自他互补

  我们都认为修禅是纯自力的法门,但若真如此,则你们就不用到这里来打坐。为什么必需共修呢?因为在自己家里、或自己庙里,就会松懈、厌倦,腿一痛就放腿,时间没到就睡觉去了。以共修就有一股增上的力量,这你即使不说是他力,其实已具他力的成份。除大家一起打坐外,我们还希望有法师的开示!而法师的开示,不也是他力吗?

  我们也多认为原始佛教的声闻乘是纯粹的自力,然「声闻乘」的原义为何?从听闻声音而能悟道,这不也寓意着他力吗?至于中国禅宗更讲:要有大禅师的点拨、棒喝,甚至印证,这不都在在明示着他力的必要吗?如纯靠自力就能开悟解脱,那我们也不用信佛,不用闻法,不用亲近善知识了。

  反过来说,有纯粹的他力吗?虽净土宗一向强调信愿行,然你能够信受,能够发愿,这就已有自力的成分;更且还要念佛、修善,难道皆非自力吗?如纯靠他力就能往生,那应该一切人都能往生。因为纯靠他力,便跟你个人的信仰、努力完全没有关系。我相信任何一位信受净土法门者,都不会接受这样的结论─你不用归依三宝,不用念佛,就在那里等着阿弥陀佛来带你往生。

  所以自力与他力,从缘起来看,本是相关、互动的;可是为众生偏端的习性,便免不了有些偏于自力,有些偏于他力。

  信仰与智慧

  前已说到「小信」与「大信」的差别─如只借着佛菩萨的感应而生的信心,称为「小信」。必通过对理的了解,尤其在行上的印证、体验,才能有「大信心」。所以,小信可以不靠智慧;但大信一定要有智慧的基础。而反过来说,如果你没有信心,故不愿去听闻开示,不愿去深入经教,不愿精进修行,那怎么能成就智慧呢?所以,信仰与智慧本也是相辅相成的,但禅宗却偏重智慧,而净土宗唯偏取信仰。

\

  今生与来世

  我们常说今世造善因,来世结善果;这本是因果,法尔如此的。然禅宗却比较强调「今生的开悟」,而很少谈来生的问题。而净土宗刚好相反,只强调来世的往生,而不求今生的觉悟。因此,就今生与趋来世,还是各有所偏。

  此土与他方

  此土乃指娑婆世界,而他方其为十方净土。这娑婆的因果与彼净土的因果岂有两致?所以我们便不可能放弃此土而求生他方。甚至认为已在此造恶业,将来还期往生极乐。这种情况就像有些人虽已在台湾作奸犯科,却想只要能偷渡到他国,就能逍遥法外。已作奸犯科要偷渡出去就已很不可能了;而即使一时僥幸,过一段时间后还将被押送回来,罪加一等。因此如放弃此土所当作的努力,而把希望寄托他方,正如缘木求鱼,了不可得。

  因此,净心与净土,自力与他力,智慧与信仰,今生与来世,此土与他方。从理上来看,都是相辅相成的,可是众生就会造成种种偏端。

  念佛与止观

  以上讲的,都是从理论的基础去分析。其次我们再从修行的法门来探讨,当代某些修习净土的人,往往把「念佛」非常狭隘的定义在持佛的名号。然就广义的念佛,我们都知道,必福慧两足才称为佛。所以一个人既要信佛、学佛,就要常修习福慧两足、理事无碍的佛道;而非只念诵于阿弥陀佛的名号。故我们当时时、念念以学佛、成佛的信念,来修学一切止观法门,这虽未持佛号,却才是真正的念佛人。

  第二、即使我们把「念佛」,定义得比较狭隘,就以持佛名号为念佛吧!如以专持佛号而能摄心,这其实还是止观也。于是因内摄而净化我们的身心,最后也能成就真正的智慧。反过来说,如一个人先能以禅定止观,而止息一切妄念后,再来持名念佛,必能事半功倍而更快与佛感应。所以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念佛跟止观还是相辅相成的。

  往生与觉悟

  最后我们就修行的目的而论,禅宗的目的乃求觉悟,而净土宗为往生净土。一个已觉悟的人,虽未必会发愿往生净土;但如他也有意往生净土呢?阿弥陀佛可没有说:已开悟的人,就不能去极乐世界。开悟的人不但能去得了极乐世界,而且必莲品高升。各位可去查查净土三经:如只是持名,则即使往生也顶多中品,而不可能达上品。除必持名、修福善事业外,更得深入大乘经教,才可能达到上品。故已觉悟者,不但不妨碍往生,且必莲位高升。

  于是有人要问:如虽求觉悟,但没有觉悟呢?未开悟的人,能不能也往生呢?这就要看他对净土法门是否有信愿。如虽今生乃以参禅、打坐为主要课题,但我还希望下辈子能往生净土,以具足这样的信愿,故还是可以往生的。如各位不信,可好好去查阅净土三经,因为往生主要是以「具信愿」为基本条件。故只要我们具此信愿,且未造下什么恶业,便不需操心能否往生的问题。

  从净土的经论中,我们本可以确定「具信愿为往生之条件,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而我们今天往往产生一些错误的看法,以为必「持名」才能往生,且佛号念得愈多,品位愈高。其实净土三经中根本没有这种说法。因为不论三辈或九品,都是从福慧来定高低的;而非一天念佛五万声者为中品,念十万声者才上品。又净土三经中虽有讲到「持佛名号」者可以往生,但却没有说:未持名号者,就不能往生。但很多人皆产生错觉,以为我现在只是参禅,而没有念佛,到时候阿弥陀佛会说:「你没有念我的名号,你是外道,你出去!」如果祂的心量真的这么小,那我劝你还是不去为妙。常所谓「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其之所以会有以上的错觉者,乃为多数人皆以凡俗的心态,去忖度佛心。

  最后,往生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在净土宗一向的回向文中,乃有:「花开见佛悟无生」,求往生到那里,终究也是希望能悟无生法忍。而非「西方极乐世界黄金铺地、七宝为池,我赶紧到那里去享受无量光、无量寿吧!」若真如此,则不只是外道,而且是凡夫的贪婪愚蠢。《华严经》中有云:离菩提心而修一切善业,即为魔道。故如非为了觉悟,而修净土法门,即为外道邪魔。

  因此以上,我们或从理上看、或从行门及目的分析,皆可结论:禅净本是相辅相成的。然众生就是免不了偏执,故以下就要开始修理人了。

  净土所偏

  有人说:修净土者乃为心性畏怯,故希望有个佛可以靠,有个净土可以去。这本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在修行上,唯以「持名」为内摄的方法,这也不能说错。然若在理论上只强调净土而舍净心,只期勉于他力而舍自力,只强调信仰而舍智慧,这就是偏端也。尤其在修行上,持名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可是很多修净土法门者都错以为那是唯一的方式,以为若不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祂就将把你哄出来。在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里,所讲的道理非常多,如认为末法时代就只有净土三经才应研讨,而剩下的都不宜看,甚至将之全部封杀出局,或贬为外道。虽神教常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佛教绝不当是这个样子。

  经典不肯多看,打坐不敢尝试,只企图以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而希望得到往生净土这么美妙的成果。所以我说这不是大乘,也不是小乘,而是贪乘、懒乘。贪就是贪多贪好──无量光、无量寿;而懒就是经典不看,禅定不修;一句佛号,十念往生。这又贪又懒的形象,就像「速食面」的文化,「俗又大碗,好呷又便宜」。

  然后对不修净土者,就用「隔阴之迷」来吓唬他:「你敢不修我这种法门,你不怕下辈子堕三恶道去吗?」如从前面所讲的理、行、证来看,这是很明显的偏端;但往往就会有人理直气壮地说:「这是祖师说的!」我请问,你是用什么标准来定义菩萨和祖师呢?或从西天到东土,竟有多少祖师呢?禅有禅的祖师,密有密的祖师。禅的祖师说:「念佛一声,漱三口天。」同样是祖师说的,你为什么就不信呢?所以信不信──其实还为那句话:「同类相聚,共业相应」。因为你的业跟他相应,所以就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于是又因很多人皆信这一套,他就变成祖师了。于是本来非常殊胜庄严的佛教,结果被愈说愈狭隘,愈说愈不值钱。

  禅宗所偏

  中国禅宗常标榜其为顿悟法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顿悟曾吸引住很多行者,也曾成就过很多祖师;但是我告诉你,它更害死过很多人。为什么呢?《遗教经》里有一句话:「清冷云中,霹雳火起」──这顿悟从那里顿起呢?很多人不知道!于是守株待兔地等过一辈子了,还顿不出一点火花来。禅宗甚至讲到后来,更说:不要看经典,经典乃是葛藤;也不必打坐,禅不在坐(这腿痛的人听起来最相应)。行住坐卧都是禅,像你们这样苦哈哈的盘腿是干什么呢?于是学禅的人,既不持戒、不修定,也不看经典,而唯靠一个话头,参「什么是无?」、参「我是谁?」这情况就像先把一棵树的根本、枝末全部砍尽了,却希望它开花结果一般─没有渐修的基础,那来顿悟呢?

  甚至更有人说:「我知道什么叫祖师禅,譬如南泉斩猫、丹霞劈佛!」因此学禅乃愈学愈狂,愈学愈慢。刚才已调侃修净土者乃吃速食面,而学禅者竟是狂飙列车也。现在的人有些偏好速食面,有些则着迷于飚车,这皆是时代众生共业的标志。结果不是顿悟成佛,而是错误成魔。于是我们放眼禅林,有多少学禅的人终变成外道,变成魔子魔孙呢?

  因此若说「隔阴之迷」,似这般参禅而未开悟者,下辈子会到那里去呢?不知道!因为狂飙的人最后会撞到那里去?我们真的不知道,但终不会有好下场的。

  中道心行

  最后,我一向反对一个初学者,就来参禅、修净,释迦牟尼佛最初说法,是从三学、四谛、八正道,去打好我们解行的基础,然后再用禅定、止观来匡辅我们的心。更重要的要常提起菩提求觉之心。若此即使今生不开悟,你也不用担心什么隔阴之迷─因为我们是从根本的基础去往上提升的;而不是像刚才所说狂飙之类,先把根叶全部斩尽,而只求开悟。因为因果本是连续的,如《中观》所谓的不常不断。就像虽都不知道我们前辈子是做什么的,但是我们今生或者还能出家,或者还在学佛,这难道都是偶然的吗?不!一定是从过去,生生世世所累积下的善根因缘而有的;故即使我们不知道,但并不妨碍我们的继续修行。如隔阴之迷后,便因果脱节;那佛三大阿僧祇劫又是怎么修成的?佛也是从凡夫修起的呀!所以偏唱隔阴之迷者不但不是祖师、不是菩萨,而是断见外道。

  因此,我们若真想修学,还是宜从闻思中,先打好解行的基础;然后再进一步参禅求觉。于是因心净则国土净,即使尚未大悟彻底,但既净心的因已造下了,乃不用担心没有净土的果。

  如这样你还不放心的话,则不妨把闻思修,戒定慧,参禅求觉的功德,全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刚才已说到,这辈子求觉悟,跟下辈子祈往生是根本不冲突的;又只要对西方净土有信愿,也并非一定要持名才能往生。甚至我也经常奉劝那些喜欢参禅打坐的人说:「如你今天有好的因缘,能安心在蒲团上坐一小时、两小时,那当然正宜专心用数息、参禅的法门。反过来说,如是在等车、坐车,或做一些家务事时,你虽不方便再盘腿数息、参禅,但还是可念佛的。」而不要想:「我是学禅的!念什么佛呢?」事实上,如我们只把「念佛」当作一种摄心、专注的方便,这与参禅的理念,绝对不会有相妨碍的。反过来说,一个修净土法门者,在念佛之余,还当提起疑情「究竟此念佛者是谁呢?」这也绝不会妨碍你的往生和莲品的。

  总之,禅净两者本是相辅相成的,可是为什么被人说成这样的水火不相容呢?这就是末法众生啊!因为大家都舍根本而取枝末,所以才愈偏端与矛盾。好!这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各位还有没有问题?

  问答

  问:现在流行专修某种法门,如地藏法门或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之类!请问老师对此有何看法?

  答:基本上我还是认为,修行必先打稳闻思修、戒定慧的基础,然后再去专修某种法门。因为所有的法门,如离开佛教的理,就已不是佛法了。修行的法门,不在于其所用形象的类别,而在于要从自己的心态、观念、知见去调整。否则这些法门,最后必将愈发展愈偏端、愈狭隘。

  问:有些信众认为不可在家中供奉地藏菩萨,不晓得这种风气是怎么形成的?

  答:我想这可能出自一般人对地藏菩萨的错误印象。地藏菩萨经常给人的感觉是:他是专门到地狱里去救度那些没头没脸的众生(与民间目莲救母的故事相附会)。而地狱的众生大概都是阴类,所以如你供奉祂,就有一大堆那一类众生跟着到你家来。

  其实依《地藏菩萨本愿经》看,地藏菩萨从恒河沙佛以来,就勤在六道度化一切众生,何止地狱而已!甚至释迦佛临涅槃时,还特将娑婆世界的众生托付给祂呢!

  至于别人要供什么菩萨,那当然是他个人的事,我们既不阻止,也不劝勉。不要想「地藏王菩萨这么伟大!而多数众生却不供祂,不是太委屈,太可惜了吗?」──我想这也是偏端。

  如就整个佛理来讲,所谓佛佛道同。而我们往往只认为大悲唯观世音菩萨,大智乃文殊菩萨。所以要寻智慧,就要去求文殊菩萨;言下之意观音菩萨没有智慧,而文殊菩萨不慈悲。故如求大慈大悲、救灾救难,就只能去找观音菩萨;若有眼不识泰山而找上文殊菩萨,祂就绝对仗着宝剑,痛骂你怎么这般放不下,而把你踢出来。这都是我们众生偏端的习性,其实祂们都是等觉、妙觉以上的菩萨,悲智双全,那须你这般瞎心分别呢?如就佛佛道同而言,供任何一尊菩萨,智慧、福德其实完全一样,但众生就是放不下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

加素念居士共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