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应该怎样学佛

发布时间:2023-08-11 14:04:45作者:诵读

应该怎样学佛

  佛法垂秋的日子,不是佛教弟子,不消谈得。就是佛教徒,但因为善根浅薄的原故,皈依佛法的人虽多如牛毛,而毕竟成佛的仍稀如麟角。佛教原是选佛场,怎么叫选佛场呢?无论何人,只要肯用功,而又用得相应的,自然就有觉悟。大家在一处一比,就显出来了。俗云:‘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优秀为人所钦,陋劣为人所弃。历代以来,选出的诸佛菩萨也不少,以佛在世时说,有九亿众生。于中有三亿众生,见佛闻法;三亿众生,或见佛,或闻法;三亿众生,不见佛不闻法。见佛闻法,证果的多,或证初二三四果,或证三贤,或证十地。其余三亿,或见佛得益,或闻法得益,决不像我们这些众生,我们这些人都是善根浅薄,没有选去。要是选去了,今日也不会这样苦恼。

  佛法传到中国来,选出的亦不少。或由参禅中选出,或从念佛中选出,或由持咒中选出,或从学教里选出,各将本事跳龙门。到末法时代,学净土往生的也有,参禅悟道的也有。但是因为众生根机劣弱故,毕竟是中选者少,落第者多。

  说到用功上,讲到学佛的究竟意义上,应该大家都向心地上著力。就是不能‘证悟\’,也要求得个‘解悟\’才是。现在有一班人,就连多数的僧伽也包括在内,他不但不能行,连解也不肯向这地方解。大家常说外道是‘心外取法\’,不晓得佛教中‘心外取法\’的人,还多得很呢。因为善根浅薄故,听见那样玄妙,就朝著这玄妙的门头做去。标奇立异,总想比别人不同。好出风头,自立门户,种种流弊,是现在随常发现的。这都是由于过去生中爱好花样的习气,深入识田,学佛后,随顺我见习性,又自流露,这是顶不好的现象。

  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流者自‘悲智心\’流出,还者还归‘本源法界\’。近来不是东立一个门庭,西立一个门户,就是你障碍我,我障碍你。尤其是佛,比如大富长者,子孙很多,各人根机不同,故应机而说的法门也不同,无非令悟入本性。尽管法门虽多,我们修习佛法的人,总要分出‘本\’、‘末\’、‘正\’、‘助\’。如像大富长者子孙,堪为士者令读书,堪为农者令务农,堪为工者令作工,堪为商者令经商,各执一业,不相妨碍。所以俗话常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业。\’

\

  出家人任修何宗,都是撑持佛的门庭,同为大富长者子孙。但因为不能兼顾,才各自分领一门。切不可自己学了这门,只说这门好,其余的都不好,自相残杀,同室操戈。所以佛法分与不分,各有好处,亦各有坏处。分是‘行布\’,不分是‘圆融\’,行布圆融不相妨碍,方是佛之弟子。佛法如劈旃檀本,片片皆香。但法久成弊,诸宗皆所难免。应该对于各人所修之本宗,其中善者加以弘扬,不善者亦应指出,对他宗亦复如是,切不可吹毛求疵。诸宗难免有流弊发见,是由于学者未断烦恼故。若说这是通病还可以,因说人并连带说及某宗佛法不好,那是万万不可的。我们要明白学习佛法当往大局上著眼,若不明大局,往往有许多善智识,一样的‘是一非余\’,而作诽谤他宗的言论,那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这是说不分的好处。

  再说分的好处。因为我们寿命短促,知识力有限。尽此报身,尚难彻知一宗,何况多宗。是以一门深入,较之东撞一头西撞一脑的强些。其所以东撞一头西撞一脑的,都由随缘所转,自己没有主宰。人家给你高帽子戴起来,就改变方针,终至一无所成。所以要有主宰,不可被人家舌根子牵转。多学固然是好,但因寿命短促,故难以学成。若一生就把佛法学好了,那么佛法又不值钱了。单学‘解\’,一生还不会,何况还要学‘行\’呢!所以学佛法,要发长远心,像中国佛法分了多少宗,如俱舍宗、成实宗、净土宗、三论宗、慈恩宗、禅宗、律宗、真言宗、天台宗、贤首宗,随学那一宗,也要几十年功夫。若仅仅知道一点,没有全盘研究,何能济事。

  晚学晓得自己根机驽劣,一宗都难修成,就只知道‘律宗\’为出家人必须修的。律通诸宗,随你修那一宗,都要持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又当首重止持再学作持,律学好了,再选一宗精勤学习,可以增长功德。但是不能兼学,也无过失。惟是学他宗而不肯持戒,这就有过了。如学净土而不参禅,而不持咒等俱无过,大家于此要具眼才好。设持戒好,于诸宗选择与己根机相近的修学。若与性情相投,不与根基相契的,不可修学。譬如有人说禅宗至高,你的根基好,能以修成,你就参禅。一参参了十几年,还不知道话头的意义,就是与好高的性情相投,而不与宿生的根基相近,应当更换方法才是。

  学佛法要具择法眼,择法又要择人。为什么说择人呢?因为是过来人故。但是择人也不离法,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对于戒律有根据的人去亲近。蕅益大师云:‘其人虽智浅,而信戒见地稳者,应亲近之。其人智深,见地不正而非戒者,不应近之。’晚学虽无择法眼,自觉不可不律身以戒,而终于归到净土。但是上面才说佛的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既以法界为归,何又要归向净土呢?要知道你把法门当成法界即是法界,不知道是法门,即不是法界。极乐世界距此十万亿佛土,立定目标,趣向净土,即是以前所讲‘解要圆,行要方。’解圆,故知十方皆法界,此亦法界,彼亦法界;行方,故不愿生他方,而愿生西方。并且要生在西方莲池的莲台上,上品上生。修行人应有大目标,立大志,行深行,切不可一脚踏两只船,或是一非余。应一门深入,总要自己有主宰。父子上山,各自努力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