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传印
(2010年11月2日)
尊敬的国家宗教事务局齐晓飞副局长,
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清净庄严地,宣流妙法音。诸佛生欢喜,龙天降吉祥。 “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佛教以佛法僧三宝为核心。住持佛法的僧伽,以弘法利生为职志。讲经说法是弘法利生的重要手段,要以经典为依据,以历代祖师注疏为辅助,做到契理契机、与时俱进。
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讲经说法的意义和作用:
一、讲经说法是出家僧伽的天职。“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出家为僧,已发菩提心,就须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为大众讲经说法,是对众生最大的饶益,是对佛菩萨最好的供养。《普贤菩萨行愿品》譬喻一棵大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意即:以大悲心,为众生讲经说法,方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
二、讲经说法是佛弟子实践“四弘誓愿”的重要途径。佛经是佛陀智慧的结晶,是普度众生的法宝,是对治烦恼的良药,是通向正觉的法门,是成就佛果的指南。讲经说法,以佛经义理自觉觉他、自利利人,就是践行普度众生、断尽烦恼、遍学法门、成就佛道的“四弘誓愿”。
三、讲经说法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在于适应时代要求,引导广大佛弟子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四、通过讲经说法利益众生、服务社会。一方面,通过宣讲佛教慈悲、智慧、中道、圆融的理念,将人们从过度的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中解放出来,去浮静躁、净化心灵,使广大信众树立正信、坚持正行以息灭烦恼、开发智慧,发扬大乘佛教慈悲为怀、爱人如己的精神,无私奉献,忘我利他,获得世间与出世间的双重利益。另一方面,通过讲经说法树立正见,破邪匡正,使世人明了什么是佛教提倡的正信正行,遏止装神弄鬼、问卜打卦等迷信活动,抵制邪教危害。
五、开展讲经说法活动是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讲经交流,引导四众弟子更加重视经典学习;探索以现代语言诠释古老的三藏经典,努力使佛经义理从寺院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这既是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和谐寺院的重要内容。
自2008年以来,中国佛教协会已经举办过两次讲经交流会。对于在全国佛教界形成读诵佛典、研习佛典、讲解佛典的风气,对于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弟子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前几天,我和秘书长及几位法师,研讨“正法久住,广济含生”这一当代佛教的重大命题,这也就是“佛法与人间”的重大问题。在此,赘言数语。
本师释迦牟尼佛,演说一切教法,皆依心地为宗趣;众生趋向菩提圣道,亦以心地为其镜鉴。一切众生,悉皆具足佛性;凡所有心,皆可作佛;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众生界即是诸佛界,由于迷而不觉的缘故,所以为众生;诸佛心即是众生心,由于觉而不迷的缘故,所以为诸佛。佛心(性)众生心(性),一心(性)无二心(性)。心性譬如明镜,照鉴法界万象,历历分明;诸佛与众生,犹如影像,现于其中。镜体寂而常照,镜影(镜光)照而常寂。用这个譬喻,我们仿佛可以体会到:烦恼与菩提,既是了不可得;生死与涅槃,亦不过但是假名字。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所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
在这里,我们要知道,应当领会:佛教正法与人间世界,着重在于一个“觉”字与不觉——即“迷”字。然而,所谓觉之与迷,则犹如水之与冰,湿性是一;太虚之与浮云,空性不二;握拳之与展掌,同为一手。如《楞严经》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在此,深切地盼诸后贤,但以见道为怀,不图虚名,莫邀世誉,要以继祖传灯、绍隆佛种为职志,令正法久住,上报四恩,下济三有;虚空可坏,斯志不改;法界可穷,此愿不移。
当今二十一世纪,乃是中华民族崛起、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时代。在此,殷切地期望:诸位有志于住持三宝、自利利他、弘扬人间佛教、荷担如来家业、令正法久住的僧伽,尤其是年轻的僧伽同仁们,通过讲经交流法会,努力精进,共同奋勉!
祝愿讲经交流会圆满成功!与会领导、法师、居士和嘉宾法喜充满,吉祥如意!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