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人际关系与说话技巧

发布时间:2023-09-21 10:52:01作者:诵读

  人际关系与说话技巧

  文:白云老禅师

\

  今天跟你们谈“人际关系与说话的技巧”。出家人,就是一个学佛的人,往往会因为学佛让自己变成一个怪人,为什么呢?大部分的情况是,对佛法、对佛教的行仪不是很熟习,所听到的都是:“你学佛了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好像硬要把一个人,逼得走上就像木头、石头一样?要了解,学佛是要学佛陀的智能!佛陀为什么强调:要具备五明十德?要具备各式各样的条件?尤其以戒定慧来说,所谓的“三无漏学”,“戒学、定学”几乎没有方便可言,可是如果谈到“慧学”呢?几乎就是“善巧方便”!唯有慧学里的善巧方便,才能够让我们面对人与事时,懂得如何去沟通、去应对,怎么去处理!所以我常说:“学佛是学智能。”

  如果我们把“智能”当成佛教里的一些道理方法的话,就很难去表达,唯有懂得法在那里,才能表现智能,因为很多学佛的人都把自己停滞在戒律的限制以及行仪的要求上。所以在千佛山参学的,往往来这里挂单的很难住下去,原因有两种,一种就是讲究表相,在乎“庄严”两个字,其实庄严在佛教里,不是一个表相,是从内心的修养而展现出的端庄跟威严;如果不能把握这个重点就会变成什么?当你看到一个人学着雕刻或泥塑的佛像举着手印在打坐时,看起来蛮像一回事,其实那是物质体,像木头、石头,没有内涵!

  其次就是关系到定的问题,很多人把定的功夫当成什么?“好像定就是不要动,如如不动,稳如泰山”,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定是讲究不乱,什么时候不乱?当你面对人或事的时刻,外缘可能引发你的身口意以及五蕴起变化、生作用,你很容易会乱,修定的目的何在?当你面对会乱的时刻,要能做到不乱,那才是定!绝不是盘坐着,当成是不要动,好像如如不动,稳如泰山?其实这认知是错误的,定是讲究不乱!什么时候两条腿坐在那里能不动如山,那不叫定!我常说的:“那叫土地公”。我们看土地庙里的土地公,一天到晚坐在那个地方,然后信徒去求他,怎么求?去掷筊、讲一些自己需求的……;所以就变成把自己当成一个土地公,把众生当成对你有所求,然后有求必应,“喔!这个土地公很灵……”,这都是一些奇形怪状,跟定毫无关系!

  说到慧学,其实它的范围非常广泛,因为慧学是一种“表现”,从内到外,都关系到慧的表现;其次是“摄取”,当外面的色尘缘境显现在你面前,你如何去面对?如果说你内在没有修养,就很容易为色尘缘境所影响,随着缘境而转!基本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对佛教有一些概念,但对佛法很陌生,我们不要以为“藏经”里有很多的名相、文句、文身,照那些念出来,认为这就是佛法?譬如提到布施,就说:“我要做什么样的功德,我要布施给谁,我要供养谁?”真正一个学佛法的人跟一个佛教徒,会有很大的差别,什么差别呢?如果是学佛的人,当面对人家供养、布施的时刻,不会因为布施少或供养少而不欢喜,也不会因布施多或供养多,就把他当成特殊身份;佛法的观点,是以平等心看待,佛教徒表现的就完全不一样,佛教徒常常说:“你布施的愈多你的功德就愈大,你供养的愈多,种的福田就愈深厚”,这是佛教徒的口吻;相形之下,同样是学佛的人,佛法、佛教所表现的就有差别!这个还比较好,如果是一些比较迷信的人,当别人布施、供养的时刻,很可能对方会要求“我要做什么?我要供养谁?我要做什么样的功德?……”会提出很多的想法,有的佛教徒就会说:“唉!你要供养、要布施,就不要管那么多,要晓得无相布施功德最大!”这个话听起来好像都是佛法,其实是佛教徒的口吻!为什么?很简单,因为本身对佛法不了解,从听闻中去表现,告诉人家如何如何,甚至还用一种教训人家的口吻:“我们学佛的人应该如何如何,不应该怎么样……”其实这都是佛教徒的口吻!我刚刚说,慧学是以善巧方便来表现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人,而每个人的业力、根基、智能都不相同,所以不可以全用一种模式去告诉对方、要求对方,甚至于去教训对方。

  六波罗蜜,头一个就讲布施,为什么要布施?是否布施得愈多功德就愈大呢?如果是,请你想一想:有钱人拿个十万、五十万、一百万无所谓,那没有钱的人就不能布施吗?经典上有一个小故事,在一个七月十五的日子,结夏安居结束,所有的信众们都来供养出家人,释迦牟尼佛也在场,人们都很欢喜,尽自己的所能行布施、供养,而后人都走了,剩下一个小女孩,释迦牟尼佛问:“人家都走了,你怎么还不走?”小女孩很不好意思的说:“我很想供养佛陀。”佛陀说好,小女孩说:“我家里没有钱,我也没有钱。”佛陀说:“你想供养什么呢?”她说:“我费了几天的功夫,在河床上捡了七颗洁白的石头,一点瑕疵都没有,我想用这个供养佛陀,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供养?”因为这件事,释迦牟尼佛于是说供养功德。其中说明什么?“供养”是要发自内在的一份虔诚心,而不是物质多少、钞票多少,如果说一般的公务员,供养五百块、一千块,有钱一点的,供养个五万、十万,更有钱的人,百万、五百万的,其实以功德而言是相同的,因为是以你个人能做到的条件而决定,也就是你具备这种布施、供养的条件,你奉献出来,要看会不会造成伤害?如果会造成伤害,肯定的说,即使你布施、供养的再多,都毫无功德可言!因为功德之形成,是不容许有任何缺失的,所以如果你做了一份“功德”,却造成了一些伤害,那就是缺失,不是功德!

  一个学佛的人,从六波罗蜜中的施波罗蜜,即可看出是佛教徒还是学佛的人,只不过大家先要了解,学佛的人也是佛教徒,可是佛教徒不一定是学佛的人,这一点要把握!常常有很多人害怕到寺院,为什么?他一个人去还好一点,没有人跟他比,假使几个人一起去,就会在那里比较,我布施、供养多少,你假使五百,那我就拿一千,好像要表现得比别人多一点,有些人家庭的预算是有一定的,他只能做多少,如果要跟人家比,最后就会造成伤害!这就是佛教徒跟学佛人不同之处,学佛人学智能,是以“慧学”来看人与事,如何能不造成伤害?这是我常说的道理,所以就造成一些信徒们误解说:“老师父常常讲布施没有功德”,其实我从来没有讲过这种话,而是说“布施要量力而为,不要造成伤害!”

  我们看很多寺院,往往对一些所谓的大施主、大护法,都是一种特殊招待,我们晓得,释迦牟尼佛,几乎在所有的经典,都提出同样一个名词,“平等心”,常常有一些信徒们,以前没有接触过我们的道场,总感觉为什么千佛山跟外面不一样?你看其它山头那么有名气,收入那么好,甚至于一个法会收入就是一亿、两亿?甚至还有来挂单的外单,知道我们办一次法会,能有几百万就很不错了,在他们感觉是很奇怪的事,其实他们不是奇怪我们收入多少,总认为我们在人际关系上做得不好,的确,我们的知客部门,不会用这种心态去面对信徒!因为凡是成为出家人,现三宝相,接受供养是理所当然,绝不因为很有钱,布施的很多,就把他捧到好像跟佛菩萨一样的话,那方向完全错了!所以真正所谓现三宝相,佛、法、僧三位一体,如果自己都不去珍惜,别人怎么会看得起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