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中心,雄踞红花冈区群山环抱、俯临湘江的湘山之领。碧波捧莲蕊,绿叶护红花,是幽雅秀丽的千年古刹。古人曾人题师描绘湘山寺美景:“晴风吹皱白练裙,春树翻杯摇绿云。流莺啼到深处,落花如雨吹缤纷。” 湘山寺开创于盛唐时期,是黔北佛教文化中心,也是全国重点寺院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初名“万福寺”。元成宗(铁木耳)大德年间(1297-1307年)易名“护国寺”,明崇祯元年(1628年),因寺拥湘水、踞湘山,改名“湘山寺”。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遵义知府赵遵律以寺临响水、白云两洞,泉水响声不绝,更名“双泉禅寺”。但湘山寺之名却一直沿用至今。宋元两朝,逐渐兴旺。明末平播之役中烧成瓦砾。清初智清卸(云集道台)返川经此,捐银三百两,重兴寺宇。清乾隆丙戌年(1776年),照宽和尚再昌法务法务,历六年始竣工。乾隆时(1790-1797年),僧普印又洒法雨,率众维修。光绪八年(1882年),寿林和尚普通话润群机,捐银二千两,修寺院,建围墙,历时十年。在智清、照宽、普印和寿林等高僧几度修缮基础上,清光绪廿三年(一八九七),擅长书画的法云和尚,慧眼雄才,修葺一新,禅风丕变。林深鸟语,院幽花香。赴沪请回日本碛砂版大藏经一千余卷(现存于遵义图书馆);襄助地方创办遵义府中学堂(并设奖学金)、师范学堂、百艺工厂;兴办贫儿学堂;过军扰民,他不计利害,挺身持正,深得众爱。有碑载:“法云俗姓高,讳道康,先为蜀人,随父来遵,以多病祝发,为寿林弟子。访师潜学,书画精进,智识锐增。肃清规,严戒行,禅风不变,为临济正宗嫡传。改建扩建,寺宇一新。膺府僧纲职,管领诸山……勇于治事,以开风气,时朝延崇尚新政,袁玉锡知府,创府中暨师范、蚕桑等学校,工浩费绌。上人沐雨栉风,募得白金六千余亩两以为之助,工遂竣。办百艺厂以辟利源,募设贫儿学堂,以拯童孺。以经典缺乏,乃筹集巨金,赴沪购买三藏经全部一千余卷(现存于遵义图书馆),不辞万里,卒成其志。遵地当孔道,军队往来,时有扰民。噤不敢言,上人不计利害,挺身持正,众深感戴。……赵渝集资,旧疾坐化,时年四十有八。其名当与湘山并存而不朽。”法云和尚既是尊遵府最后一任僧纲司,又是明国初年首任遵义佛教会会长。一九三五年,住持觉普和尚,掩护一个负伤的红军战士,藏于寺旁猫儿洞(今食品公司),护理两个月後,伤愈归队,觉普还赠川资乾粮。寺为黔北僧纲司所在。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