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 Sovacassata
「随意而安」是一种逍遥自在人生,是心安理得的精神领域。人其实是能够潇洒在此世间任意游,无奈被贪欲之心所牵累,生活得很不自在,很不自然。
遵从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上策,社会要能平安,人人就得遵守规则。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也是亚洲国家 中执行死刑最厉的之一。但仍然有不愿遵从,不畏於死的硬汉冒险私运毒品。马路上仍旧可见行人不愿使用斑马线上来越过马路,司机不愿遵守交通灯的指示而硬闯 红灯。公众电话受诸破坏,候车亭变成匪穴,工商团契选举舞弊,种种不按程式,不遵从规则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闹著。
社会开放,自由化后不守法的人愈来愈多,於是我们发觉到时代青年都有著一股叛逆心态,由於年少无知,再加 上好逞强,於是就喜欢逆道而行,违抗正规做诸破坏公物的倾向与作为。其实,年青人的此种行径,无非是要引起他人的注意,让自己有一种自满自足的心理。人若 能互相遵从守规,自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安宁与太平。
「依教奉行」此句诫言在佛教里是佛徒们应当遵守与服从的旨意。学佛者,务必依循佛陀的教导来作实修,方才 不会出差错。佛陀在世时,身旁的随从弟子甚多,有者易教,有者难教。易教者皆为乖巧听顺的圣弟子,於此当中就有贴身侍者阿难尊者及罗喉罗尊者,他们的依顺 不违的精神确是后世学佛者的好榜样。
罗喉罗的遵从不违精神可以在经典里被冠称为密行第一大弟子。他是佛陀出家前的独子,七岁出家,在僧团中做小沙弥,舍利弗是他的亲教师,目建连尊者是他的戒 师。佛陀怕他因身分特殊而心生骄慢,不时告诫他要忍辱修行,不得有骄慢心。在他当沙弥期间,据说,有一次他的住室被一位比丘占去了,他仍旧以一颗随顺的心 去接受它。他并没有凭借特殊的身分对僧团有所要求,也不把事情告诉佛陀和舍利弗,竟跑到茅厕中端坐了一夜。
第二天凌晨,佛陀上茅厕如厕时,在微暗中发现茅厕有人,就轻咳一声,问谁人在茅厕里,罗喉罗应了一声,就 走出茅厕向佛陀行了个礼。佛陀向他追问清楚后,即刻召集众比丘,训诫僧众们要关怀照顾沙弥。罗喉罗委屈地在茅厕度过一夜也没有半句怨言,照常为诸比丘行诸 沙弥应做的义务行。由此故,他听教不违的美德,静默的性格,持戒认真之态,即获得「密行第一」之冠称。遵从是不违天理、不做逆行而顺其自然的意思。人若能 明白到天理不容这道理,就不会去造众多天地不容的恶事。
流水能顺著地势往下流而形成江河,弯弯曲曲的滔流激荡出声势汹汹的波涛水声。其实,人心也能随顺环境而生 活,在坎坷不平的道路里创出七彩缤纷、光辉灿烂的人生。随顺即随缘,随缘即遵从。遵从并非降伏或屈就,它是出自於一种安然、随和的心态。所谓随顺即能和 合,生活之道,必须拥有能够与环境、与人群、与事物配合,和睦共处的适应能力,即适者生存也。生活情趣,苦乐交加参差不齐,明白到遵从与随和,自能解苦心 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何用多愁!
「物暴长者必夭折;
功速成者必易坏,
不推久长之计,
而造卒成之功,
皆非远大之贤。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