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哲人曾言:“一般人所要解决的问题,总是生活上的问题;我却不是要生活下去,而是要从生命中解放出来。前者是顺走,后者是逆行。” 发心济世度生,献身佛教真理的知识分子,在外要经受世俗的陈规陋习、各种偏见歧视,向内要与自身嗔痴爱、七情六欲殊死交战,逆行返本,实非易事;并且“要学好,魔要找”,困境,折磨,种种考验,八苦交煎,实犹如一叶孤帆,飘摇于苍茫大海,顶着急风暴雨,在惊涛骇浪中逆水行舟。 难怪有出家知识青年慨叹:“为什么出家修道,愈修愈苦?” 殊不知,天之杀物正以成物,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天之困人,正以成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 顺缘可以得到加持,逆缘却可得大加持。人生旅程,如此之例,俯拾皆是。 曾于郊外林丛,偶见群鸟争飞,有雏鸟正学振翼。突然间,母鸟猛扑而来,以喙狠啄其子,幼鸟趋避,母鸟又一再追赶。难道母鸟不爱其子,追扑何其急也?原来它在实际训练稚子对其天敌鹰雕之类,猛烈攻击时的防避方法,实真爱其子也。 另有故事,言一贼父带领初上阵行窃的儿子,于午夜进入一深宅大院。待子正四顾茫然时,赋父蓦然喊捉贼,并夺路而逃,留下惊惶之子。其子急中生智,潜入那人家内室,钻入衣柜,忙学鼠叫,方得躲过灾祸。后责问其父,何其心狠,父言:“若非出其不意,给予考验,后遇急难,如何应对?”原来此是栽培儿子的一番苦心。 常言道: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暴风中的雄鹰却能搏击长空。 不经山穷水尽之际的振作奋发,又怎能领略柳暗花明之幽趣。 若是破铜烂铁,完全不须冶炼;正因为是一块好钢,故要经百炼千锤。 昔者世尊,生生世世为提婆达多之所谤害,却在法华会上为其授记,并曰:“我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胜妙动德,皆由于提婆达多善知识之所成就。”密宗玛尔巴上师为严格锻炼其弟子密勒日巴,曾给予他百般折磨、非人的待遇,终于使他成为西藏伟大的佛教导师。 故知诸佛以八苦为八师,成无上道。所以,苦为成佛之本。无数前贤大德,往往遭受特殊的折磨,借助逆缘,痛加锤炼,隐忍自重,大忍耐、大精进而修持成道。 一切苦厄、忧患和逆境皆是锻炼志士的大冶洪炉。 美国最伟大的女性,以无比毅力战胜了盲、聋、哑三种缺陷的海伦·凯勒曾说过:“我常想,一个人假如能在早期的成年生活中盲聋几天的话,那将是一种恩赐。黑暗会使他更珍惜光明,寂静会使他更了解声音的可贵。” 这是多么值得深思的话语!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