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座大殿万福阁是雍和宫最为宏伟的建筑,全木结构,高23米,飞檐三重。左右有配阁,并以飞廊相连,宛若瑶台琼阁。供奉于阁内的木雕弥勒大佛,其中心是由一根完整的白檀木雕刻而成,地面以上高18米,地下埋有8米,巍然矗立在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其头部直顶最上层阁楼的藻井。当年给佛像做一件大袍就用去黄缎1100米,万福阁也由此得名“大佛楼”。
史话沧桑
康熙年间兴土木
太监房改四爷府
在雍和宫工作了十几年的李立祥对雍和宫颇有研究,他向记者讲述了雍和宫是如何被改造成了喇嘛庙的。
雍和宫是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明代内官监太监官房旧址创建的。初为清雍正皇帝即位前的府邸,雍正在康熙的皇子中排行第四,这里也称为四爷府。由于雍正笃信佛教,即位后,此地其中一半改为黄教上院,一半作为皇帝行宫,后行宫为火焚毁。雍正三年(1725年)将上院改为行宫,称“雍正和宫”。
乾隆纪念雍正帝
雍和宫变喇嘛庙
雍和宫从字义上理解可解释为宏大、昌顺、和谐的宫殿。藏文称“噶丹敬恰林”,意“兜率壮丽洲”,即:弥勒菩萨的兜率天宫,佛国净土。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其灵柩在清宫只停放了19天就移厝于雍和宫永佑殿内。移棺之前,仅以15天的期限昼夜施工,将雍和宫中路殿堂易为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殿宇。乾隆皇帝下旨“三年之内不行庆贺礼”,以表达对其父的怀念和敬仰。乾隆二年(1737年),雍和宫永佑殿专门供奉雍正帝的影像,乾隆按季节到此行礼上祭,僧人日日诵经,当时雍和宫成了清帝供祭先人的场所。鉴于京城没有传播藏传佛教经典、仪轨的场所,乾隆皇帝为纪念他这位笃信佛教的父亲并为国家稳定考虑,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在征询三世章嘉活佛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这里也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的中心。
乾隆皇帝向章嘉活佛详细询问了佛教在雪域是如何弘传的、讲论佛法的寺院是如何建立的等问题,章嘉活佛陈述之后,皇帝认为,“皇祖先帝在位时,广弘佛法,现在我们若在皇城宫中创建寺院,定会使佛教复兴。”章嘉活佛闻后,表示愿竭力协助圣上,改建寺院。乾隆帝十分欢喜。关于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的事,就这样由乾隆帝倡导,并与章嘉活佛商议决定了下来。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