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禅诗:「风来疏竹,风过而不留声;雁过寒潭,雁逝而潭不留影。
」不管是修行人还是一般的世间人,经常会为了生活上琐事而感觉烦扰不已,也希望把心中的烦恼淨除。对修行人来说,总要求最起码在工夫上面可以做到境来心现,境过心空,但这必须是修行上已到达菩萨境界的人才有办法做到。也有人问我:「老师,工夫上面我们知道要在一天当中保持着无念的状态,甚至于要空无一物的状态。但我有一个疑问,如果是这样,对于我们一般的上班族来说,每天都要应付那麽多人,又要照顾到家庭与现实问题,那如何有办法做到这种境界呢?」更有人问我:「当境界来的时候,我用了种种的方法,甚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甚麽『返闻闻自性』,甚麽『青山永不动,白云自往来』,我用尽了各式各样所学的方法,可是还是使不上力,烦恼来了照样还是被烦恼带走,这该怎麽办?」我常跟各位同修提到,参禅悟道并不是要大家保持在甚麽都没有的状态,如果是这种状态,和植物人有甚麽差别?有一句话形容味如嚼蜡,意思是说一点味道都没有。真正的无念无执,是要我们的心无论在任何的境界之中,始终都有一颗灵明觉知的心很清楚地在观看,对于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清清楚楚地觉照到,同时有任何烦恼和妄念来临的时候,知道它,但是自然地随顺它就可以。修行上不管是着相或者除相,这两种都是最不明智的方法。我们要了解,我们心裡面所有的烦恼都不是一天造成的,心裡的烦恼就像挖了大坑在郊区的垃圾山,裡面囤积了太多太多各式各样的废物,外表看不出来,但是你只要去挖掘便会臭气薰天,看到各式各样的秽物。前几天我因有事到一个郊区的寺庙看一位已经出家的老道友,在通往寺庙的山路旁看到有一条老狗,这隻老狗全身毛都快掉光,而又身上长满了癞疮,身上停满了苍蝇,而这隻狗会用嘴巴不断不断地去舔身上的疮孔,我发觉牠几乎体无完肤。像这样子的狗,主人就算带牠去欣赏漂亮的湖光山色,或给牠最好的狗食,牠想到的还是身上的这 些烂疮,而对美食和外境却一点兴趣都没有,为什麽呢?因为牠的烦恼就在牠自己的身上。我们每一个人就像这一条狗一样,儘管你住得再好,吃得再好,但你绝对没有办法叫你把心中在意的事项说放下就放下。倒不如你从知念和觉照开始练习,你要学习和你的快乐融合在一起,但是你要有一颗清楚的心观看着是谁在快乐?你也要学习和你所有的烦恼和痛苦打成一片,当你有烦恼和痛苦来找你的时候,你要仔细地去观察它到底甚麽长相?但你内心始终要有一个清楚的念头在把持住,不要跟随着烦恼和痛苦一直深陷下去。只要你愿意从这最基础的地方做起,渐渐地你一定会感受到你的心愈来愈清明,愈来愈不执着,渐渐地心愈来愈明朗,身体愈来愈轻盈,那就表示你用的方法是对了!
现代人无论是修行与不修,其实主要的烦恼都来自于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烦恼主要都来自于计较心和包容心不够,经常许多人为了别人的一句话吃不好、睡不好。有句话说得好:「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吞纳百川,故能成其大。」其实我们只要不要用谄阿之心,嫉瞋之念与人相处,所有的人与人间的问题应该都会渐趋减少。人只要有容人之量,成就就能有须弥之高。所以放下心中一切的嫌隙,自然可以拥有云澹风轻,舒展自如的时光。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建议有缘同修无论世间与出世都要用平常心看待世情而所述。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