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香隆立嘉措: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二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二十五

发布时间:2024-03-06 16:10:39作者:诵读
香隆立嘉措:佛教徒如何从六度中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二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二十五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Shang Longrik Gyatso Rinpoche

佛教之所以对于戒律至今仍然信守不渝,主要是为了遵守当年佛陀所指示的一些佛教徒应该遵守的生活规约,以及佛陀圆寂以后,僧团所共同拟定的律仪。戒律本身并非是生硬刻板、死沉消极的八股条款,它的目的其实有诸多好处,除了让教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像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整肃自己的身、口、意,和起心动念,平时也可以让佛教徒在外表的威仪之中,塑造出优美而又令人尊重的气质。最重要的,佛教中戒律的树立,是为了要从约束中真正去整治自己内在的性灵,趋向于更正向与极完美的目标,在外还能够彻彻底底去行使大乘菩萨道所能利益众生的一切善行,所以佛教中的戒律最后才会把它归纳为三种总和的戒条。

第一个,摄律仪戒,佛教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可以真正达到互利、真善美,而不是一味地只求自利,不在意他人的感受,所以只要是会影响他人心智和心灵的觉受,相关一切不好的想法、言语和行为,从习气上面而言,自己的起心动念都不可以去伤害到任何的一位众生。它的重点举凡杀、盗、淫、妄、酒,和身、口、意上面所应该注意要求的所有戒律,全部都是属于摄律仪戒的范围。

第二个,叫做摄善法戒,顾名思义,所谓善法是要修行人、佛教徒积极并且主动地去行使利益众生的一切善行范围,都是和善法的戒律相关。例如佛教的十种善行,所谓十善是指对于一切卵生、湿生、胎生和化生,有灵魂的生命,都不可以在意念和行为上有任何伤害他们的举动与想法,而且要尽一切所能去帮助他们;对于一切众生所拥有的任何物资都不能有觊觎之心,甚至于还要用一切的方法帮助众生,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上更不虞匮乏地尽善尽美。

在人伦男女方面,要做到尊重伴侣,不要在伴侣以外对其他的异性有身口意上面侵犯的想法和行为。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对待一切的众生,即便是三岁的孩童,我们也要尊重对方的觉受,不能因为对方比我们弱势或智能上的问题,跟对方讲话不尊重或任意地欺瞒对方,藉以引诱或伤害对方。对于一切的众生,都应该把他视为如父如母一般地尊重,而且要想我们的起心动念和不当的言语对方都会知道。除了这点外,在言语上,一定要做到不要为了达到目的去油嘴滑舌、口蜜腹剑地巴结和阿谀对方,这是不对的。

在言语上无论对象大小和性别,一定要做到尊重和正确地传递讯息给对方,至于粗暴的言语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是会破坏到整个佛教的形象,所以在平常即便是遭逢不当的言语态度,我们更应该用优雅的言词去转化对方。更不应该在人跟人之间有离间或挑拨他人分手,让他们产生嫌隙或争吵斗争,应该主动地帮团体中任何有误会的众生协调,让团体能够在六和敬的氛围之中,好好地相处与学习。

人心不足,饮食男女,本来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一个修行人,想要行使善业的人来说,要儘量做到无欲无求,同时还要用一切的方法去行使如何真正做到不贪、不求。对治脾气暴烈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多了解菩提心和慈悲如何应用和对治在日常生活当中。

对于一切的经书义理,和可以令自己的智慧成长相关的经、史、子、集及经、律、论,要儘可能地多闻、多思,才不会不长知识,很容易被恶知识影响而导致观念上面的偏差,这是非常重要的。以上所讲到的是属于摄善法戒中,如何在现实生活当中去练习做到累积和行使十善业的基本建议与方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