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背尘合觉,再把它说得具体一点。在尘劳之中最厉害就是贪、瞋、痴三毒。贪是贪恋、贪求、贪爱,贪名好利、好色贪杯等等都是贪心;瞋是瞋恨、愤恨,发脾气、暴燥如雷、笑面虎、笑里藏刀都是瞋心;痴是愚痴,不懂得道理,不明是非,无有智慧,不信正道,这是痴心。称为三毒。再加上一个字就是“慢”,我慢,老觉得自己高明,比别人强,别人的作品都不如我的,老子天下第一。再加上一个字就是五毒。第五个字有不同的说法,一个是“疑惑”的“疑”,一个是“妒嫉”的“嫉”。妒嫉别人,逞能好胜,这是修罗的特性。另一个是疑,初果断见惑里面就有贪瞋痴慢疑。多疑是很大的毛病。因为有了疑,就不可能真信了。所以嫉或疑都是毒。但不管是贪瞋痴慢疑还是贪瞋痴慢嫉,其中以贪瞋痴是最严重的,所以要“息灭贪瞋痴”。我们要背尘,首先是降伏自己的贪心、瞋恨心、愚痴心。但它是多生的习惯,你一起心动念,不知不觉就在贪瞋痴里。那就要有一定的办法,就是要“勤修戒定慧”。贪瞋痴是从六样里挑出的三样,那六样都是毒;戒定慧也是从六样里挑出的三样,这六样是六度。六度总括万行,菩萨就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挑出三个主要的就是持戒、禅定、般若,就是戒定慧。布施、精进、忍辱也就包含在里面了。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首楞严经》曰:“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戒是摄心,最浅近地说,就是坏事不做,好事多做。真正讲到彻底觉悟的时候,好事也不著相去做了,就离开好坏,就任运了,所做的没有不是好事。像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戒的一个总的精神就是止恶生善,这是最基本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它是第一条。你总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不要去伤害别人,不要去影响别人。现在有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筑在别人的痛苦的上头,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这种情况很多很多。这都不好嘛!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