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为贤圣的,也不是只要修行就可以成为贤圣,但是对于贤圣的善恶标准,师兄是不太了解的,所以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明如居士的讲述吧。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圣贤呢?只有那些自心彻证了宇宙真理,并且身口意的所作所为和真理相应的人才能称为圣贤。宇宙间最究竟的真理就是“性空缘起”。从显宗的层次来说,“性空”是指世间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寂的,如《心经》所言:“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从密宗的层次来说,“性空”是指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寂光明的觉性或心性。所谓“缘起”,就是指存在于心性之上的无欺的因果规律。所以,当一个人证悟了缘起性空的真理之后,身口意与这个真理相应,这样的人就是圣贤之人。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彻证了缘起性空的真理后,身口意完全相应于缘起性空的真理,所以是至圣至贤,是圆满正等觉。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等三乘行者,虽未像佛陀那样彻证了缘起性空的真理,但是已经不同程度地证得了这个真理,而且身口意也已基本与之相应,所以也称为圣贤。
因此,圣贤的善恶标准实际上就是真理的另外一种说法。凡愚是“以自我为中心,以眼前是否得利”来评判善恶的,而圣贤的善恶标准完全不同于凡愚,圣贤是“以众生为中心,以能否究竟离苦得乐”来判断善恶的。例如,如果一件事情只能利益自己,不能利益他人,甚而会损害他人的安乐,圣贤就会将其断定为恶;如果一件事情只能利益眼前,不能利益未来,甚而会毁坏未来,圣贤也会将其断定为恶。所以,在圣贤眼里,如果一件事情既能“利他”又是“初善、中善、后善”,才能被断定为善。这里的“初善、中善、后善”是指一件事不仅能够利益现前(初善),还能利益未来(中善),最终还能使人究竟离苦得乐(后善)。
为什么圣贤只谈“利他”,而不谈“自利”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如果执著于“自利”,也即做任何事情,“我”字当头,则即便是行持善业,也会串习“我执”,使得“我执”更加炽盛。一个人的“我执”得以强化之后,自然就会造作种种恶业,最终会堕落下去。所以,以“自利”为动机的善,从究竟的角度来看,仍然是恶。二是“利他”中已经圆满地包含了“自利”,所以无需再强调“自利”。犹如麦子的麦穗长成之后,麦秆就一定长成一样,一个看重得到麦穗的人,虽然没有着眼于得到麦秆,但在得到麦穗的同时,必定能够得到麦秆;同样,一个人只要利他,就一定已经圆满了自利,一个利他的人,虽然没有着眼于自利,但却能最圆满地自利。
为什么自利是恶,利他是善呢?因为在法界里本来并无自他的分别,一切众生实际上都是心性的平等幻现,所有众生都是同一体性,同源而生,自他只是我们的分别心制造出来的错觉而已。分别心的这种制造远离了真理,和实相并不吻合,所以是一种本性恶!
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说:“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二规教言论》中说:“若于他众勤饶益,此即自臻圆满因,广大财富胜妙德,皆从利他而出生。恒常希求自利者,初时虽能居高位,其后逐渐趋衰落,犹如陡山水下泻。恒时精进利他者,初时虽为贱奴仆,此后逐渐至高位,犹如苍龙腾空中。愚夫贪图自利益,唯有精勤谋自利,然难成就自利益,即或成就亦微小。智者虽亦贪自利,然其着重利他众,设若精进利他众,间接自利亦圆满。若欲今生或来世,成办广大自利者,精勤利他胜方便,此乃诸佛菩萨道。”《三十七佛子行》中说:“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菩提道次第摄颂》中说:“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
其实,自利和利他的差别,只要将佛陀与凡夫人稍加比较,就会一目了然。凡夫从无始以来就始终只为自己考虑,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安乐,可是至今为止,仍在轮回中受苦;而佛陀,虽然没有希求自己的解脱,也没有希求自己的幸福和安乐,而只是一心一意地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了度化众生的事业之中去,可是佛陀却早已成就,圆满了一切功德。当初佛陀在凡夫地的时候,有很多凡夫与佛陀为伍,为什么至今那些凡夫仍然是凡夫,而佛陀却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佛陀彻底舍弃了自利,而发起了利他之心,所以获得了究竟的安乐;而那些一直从事自利的凡夫却至今仍然在轮回中饱受痛苦,自己的安乐都得不到,更不用说利他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他们一直不肯舍弃自利之心,不愿发起利他之心。所以,利他中确实圆满地包含了自利。
以前有几个书生拜见中峰禅师时,提出一个问题:“佛家说的‘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某行善,子孙却不兴旺;某某作恶,家门反而隆盛,所以佛的说法没有根据。”中峰禅师回答说:“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意思是说,凡夫的烦恼情虑没有净除,智慧眼没有开启时,往往颠倒地认善为恶、赞恶为善,这种事屡见不鲜。你们为什么不怪自己是非颠倒,反而埋怨因果报应有差错呢?这些书生不服气地说:“我们怎么会将善和恶弄反呢?”中峰禅师让他们各自描述善恶的体相。其中一个人说:“打人骂人是恶,恭敬人、礼拜人是善。”中峰禅师说:“不一定!”另一个人又说:“贪财非义妄取是恶,廉洁有操守是善。”中峰禅师也说:“不一定!”大家依次谈了自己的见解,中峰禅师都说不对。于是大家请问禅师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中峰禅师告诉他们说:“能给人利益的是善,只利益自己的是恶。有益于人的,就算打人、骂人,都是善;只利益自己的,纵是敬人、礼人,也是恶。”
从中峰禅师对善恶的定义可以看出,以自利为目的行为,即便表面上看起来是善,实际上也是恶;以利他为目的行为,即便表面上看起来是恶,其实也是善。所以,圣贤的善恶标准很简单:自私自利就是恶,无我利他就是善。
圣贤之善,除了具有“利他”的特征之外,还要具有“初善、中善、后善”的特征。只利益眼前,但有害于今后,是“初善、中不善、后不善”。例如,世间人的吃喝玩乐就是这样的,吃喝玩乐时能获得少许安乐,所以是“初善”,但以此吃喝玩乐为缘,却造下了感受未来痛苦的杀盗淫等十恶业,这使得自己将来会堕入痛苦的深渊之中,并长久轮回生死,所以是“初善、中不善、后不善”。利益眼前,利益未来,但是善业消尽之后,仍要受苦,是“初善、中善、后不善”。例如,世间有些人以获得人天安乐为发心,行持十善业,但是却不能去除“我执”、以三轮体空的菩提心来行持善业,这些善业在感召未来的安乐之后,就会消耗殆尽,所以是“初善、中善、后不善”。
什么是最圆满的善呢?是大乘菩提心!因为菩提心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发心要利益尽虚空遍法界的所有众生,所以利益众生的范围极其广大;二是发心不仅要使得这些众生获得暂时的安乐,还要让他们获得究竟的安乐——也即成就无上佛果,所以是“初善、中善、后善”。因此,当我们用菩提心来摄持自己的身口意时,此时身口意就会趋向最圆满的善!
通过上面明如居士对贤圣善恶标准的讲述,师兄对贤圣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了解了之后,师兄可以更好的为成为贤圣去修行,去努力,从而让自己有更大的收获。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