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师兄肯定都是听说过俗谛的,和俗谛相对的就是真谛。真谛和俗谛合称为二谛。俗谛是指佛教依照事物的现象而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引申指浅陋的道理。
真谛指从圣人觉悟的角度观察到的诸法实相,究竟绝对的真理,又叫第一义谛、胜义谛。圣智所知见的真实理性,离诸虚妄,故云“真”,其理永恒不变,故云“谛”。
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区别
世俗谛重在讲一切的现象是因缘和合,胜义谛就一切因缘能够显相,因缘能够变化,他的根本是因为,所有因缘的本性是自性空的。世俗谛强调有是因缘和合的,胜义谛说因缘和合是因为它是空无自性,语言上可以这么说。
分别就是:一个是在讲有的时候,告诉大家有是因缘和合的。胜义谛呢,一切法的因缘都证明它是空无自性的,胜义谛是要通过修行而证到的。
世俗谛上众生有生死可度,所以要发起广大的,普度一切如母众生的心,这也是世俗谛的菩提心。然后通过修行自己安住在甚深的佛法的智慧当中,去转化众生的业力,同时又能够无众生相,超越众生的假相,超越这些恶业的相,而达到本质的来扭转众生的命运,化解众生的灾难,来救度众生的,也叫胜义谛的菩提心。
各辞典对真谛的解释
《佛学大辞典》对真谛的解释
真谛,(术语)二谛之一。真谓真实无妄。谛犹义也。对俗谛言,如谓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是也。【又】(人名)真谛三藏也。
《佛学常见辞汇》对真谛的解释
1、二谛之一,又名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圣智所知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圣智所知见的真实理性,离诸虚妄,故云“真”,其理永恒不变,故云“谛”。
2、指真谛三藏,西印度优禅尼国人,于梁武帝大同十二年到中国,师在中国所译经论,凡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为中国四大译经师之一。
《三藏法数》对真谛的解释
(一)真谛者,彰一性本实之理也。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是非双泯,能所俱亡,指万象为真如,会三乘归实际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真即真空,泯一切法之谓也。盖诸法本空,众生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妄见。若以空观荡之,则谓实之情自忘;情忘即能离于诸相,诸相若离,则真空之理自然谛了,故名真谛。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对真谛的解释
摄论宗的创始人,西天竺优禅尼人,婆罗门种姓,后入佛教出家,博通三藏五部,究明大乘妙理。梁武帝中大同元年(五四六)来华,受到梁武帝的礼遇,本想在建业译经,因值侯景之乱,展转流寓各地,曾在富春令陆元哲宅译《十七地论》。后于陈文帝天嘉四年(五六三),应广州刺史欧阳讫之请,译出《摄大乘论》三卷,《摄大乘论释论》十二卷。
陈光大二年(五六八)八月,他的首座弟子慧恺逝世,他与其余弟子法准、道尼、智激、法泰等十二人,发誓弘传《摄大乘论》及《俱舍论》二论,使无断绝。翌年元月即于广州病逝,享年七十一岁。真谛为我国著名的译经家,《续高僧传》载真谛在华二十余年间,译出经论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其主要译作有《十七地论》、《金光明》、《弥勒下生经》、《仁王般若经》、《大乘唯识论》(即唯识二十颂)、《摄大乘论》等。
《俗语佛源》对真谛的解释
“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事相对于世俗来说,真实不虚,理性对于圣者来说,真实不虚,所以都称为“谛”。隋·智顗著《四教义》,其中引用《大智度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若不知二谛,则不知真佛法。”
二谛:一是俗谛,二是真谛。俗谛是俗事上的实义,真谛是真理上的实义。真、俗二谛广泛涉及一切诸法,可用以说明事理深浅的不同涵义,因而诸佛皆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使之由浅入深,因事达理。如果不知二谛,就难以了解佛法所说的义门。
真谛亦可泛指佛法,如唐·元稹《大云寺》诗:“真谛承知别,迷心尚有云。”后来真谛常见于一般言语中,表示真实的意义或道理。如说“得其真谛”,就表明对某一事物具备正确、深入的理解、认识。如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说:“这里面所讲的仍然并没有宇宙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
上面就是关于真谛是什么意思的讲解了。现在很多的师兄都是在修行佛法的,我们若是想要修行佛法的话一定要认真修行。而且我们也是可以和师兄一起修行的。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