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师兄在学习佛经的时候我们还要遵戒律。这样是有利于师兄更好的去修行,慢慢的才能获得更多智慧和功德。那师兄如何正确认识佛经的戒律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戒律也称为戒学。戒律分为两部分,一般佛教僧人和佛教徒都知道相戒学,就是佛教的五戒、十戒、菩萨戒、一切戒等等戒条,这些戒条就是相戒学。在佛教还有更高的戒律是无戒而戒的戒律,是性戒学,大部分佛教徒都知道相戒,却并不知道性戒之理义。
相戒学是世俗谛,是方便法,是为了契入真如自性,而做的基础准备工作。
性戒学是胜义谛,是真实法,是直入真如自性的法门。
相戒学和遵守后天阴阳之道的法则规律是一样的道理,遵守阴阳运动形成的自然法则规律即是相戒学的源头,遵守阴阳运动形成的自然法则规律本身就是在秉持自然赋予的戒律(仪法仪轨)。
因此后天的阴阳运动(因果报应运动),就是相戒学的由来和源头,相戒学就是引导大家要遵守自然法则规律,不要破坏自然法则规律。要遵守宇宙和谐的运行规则。否则就会受到因果的惩罚。
一切的戒律戒条都是围绕着相所展开的,因此称之为相戒学。
戒律的由来是从相而创造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引导一切现象符合自然法则规律,不违背自然法则规律,积极的遵守自然法则规律,在自然法则规律的框架下,再去进行自由发展,才不会犯错误,才不会受到因果的惩罚。
那么真如自性是胜义谛,是无修而修,无戒而戒,无证而证。证悟了真如自性虽然没有戒律之相(戒条)的束缚,但是却能恒常保持着一颗清净无染、纯善无恶,至善至纯,的真心大乘心。成就了六根清净的功德,既然六根已经清净无染,无欲无求,自在快乐,心怀天下,心怀苍生,自然也就会成就戒律的最高境界“无戒而戒”。
如果专持戒律戒条,而不学习真如自性法门,是不可能获得最终的解脱的,最多能够获得人天福报。如果把修持戒律当做契入真如自性的方便法门,然后再修学真如自性法门,最终一定能够得道悟道。
以上就是对如何正确认识佛经的戒律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佛家的戒律是非常的多的,都是需要师兄去遵守的,只有这样才是可以很好的获得智慧和功德。但是也有人对此不认同,认为这是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其实不是这样的,是帮助师兄更好的修行。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