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我的硕士论文提要)
道坚法师
内容提要:破山海明生活在明末清初,正值国破家亡的战乱频仍之际,他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及菩萨悲愿之力,斡旋在多种武装势力之间,弘法度生,甚至不顾佛门清规而破戒止杀,使无数生灵免遭涂炭,在历史上留下千古佳话。
破山十九岁出家,历尽艰辛,遍参诸方善知识。先于邻水听慧然讲《楞严经》,在黄梅破头山学教参禅三年,效法高峰原妙禅师七日克期取证之法而开悟。后来历参憨山德清、无异元来、闻谷广印、雪峤圆信、湛然圆澄等大师,最终得到密云圆悟禅师的印可,成为临济宗第三十五代传人。破山一生重兴道场十四处(或说十五处),传法弟子八十七人,在家信徒更是不计其数。
破山的禅学思想注重心性的平等观及内在的解脱,他认为人人本自具足的妙明真心,是众生皆可成佛的内在依据,以性相融通及心佛不二的理念,说明众生虽然有六道升沉的区别,但在本质上都有成佛的潜在力量。众生心性不是实质性或绝对性的精神实体,而是心性本空,体合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自己的内心修证即可体悟宇宙万有的本来面目。破山禅学以“无所得”正观为宗旨,他强调佛法必须契机契理,不可生起法执。他宣说即心即佛为众生成佛的依据,以“非心非佛”清除人们对“即心即佛”的迷执,进一步开示“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的真如理性,明了诸法无名相实体可得,以此悟入诸法“无所得”的大乘终极境界。无念法门也受到破山的重视,以“一心不生”为入道之要门,并以“了知一切法无生,灭尽一切烦恼,远离生灭变化的终极智慧”的无生智悟入无念法。破山强调任运自然的修行观,以“怖生死心”为禅修者的精神原动力。“怖生死心”即立足于充满苦痛与烦恼的现实世间,正视、面对生活而不是逃避生活。知道六道轮回的苦楚,对现实的五浊恶世生起强烈的厌离心及了生脱死的愿望,精进修行,以期得到崇高而永恒的终极生命。认为学佛一定要以解脱生死大事为目标,而解脱的关键在于迷悟之间,在修行生活中,迷之与悟是修行的关键,他强调不执著也不排斥打坐、住山、行脚等修行方式,灵活运用各种顿渐修行法门,而不执一法。参悟一门,破山常常为学人开示对本参话头的参究,或参念佛的是谁,或参父母未生前是谁,并提出在谁字上着力、用功绵密而不间断及对疑情的运用等参究话头的三个条件。对于学人用功日久而不悟的原因,破山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自恃聪明,平日不用功,“依他作解,塞自悟门”。二是执著古人话语,或逞一时口快,以致见识不清,意志恍惚。三是执著取胜,易便信受,堕入野狐禅等病态心理。破山认为开悟后的境界只有内证者能够了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开后悟的意境不是远离人间或高不可攀,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洒脱任运的人生性格。他认为开悟者要秉承大乘菩萨自利利他的精神,以弘法利生为事业,应该广泛参与佛教的传播与社会的救济活动。对于语言文字的看法,破山主张参禅悟道应当不立文字,要超越语言的局限性,但又不能离开世间法,为了宣扬大乘佛教的终极精神而不离语言文字,即所谓“至道无言,因言显道”的理念。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