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陵弱。各得其所。
底下 “佛所行处”,佛所经行到的地方,佛的经论所到的地方,以及现在我们能达到、看到这些书,还是 “佛所行处”,就是佛法所流通之处。
“国邑丘聚”, “国”,大家都知道是国家。 “邑”是一乡一邑,乡里。 “丘”,有人把它解释成山丘,这个地方是不对的。《周礼》说, “四邑为丘”,四个邑叫作 “丘”, “丘”是大一点的邑。 “聚”是聚落。不管是大的城、镇、乡、市,这些小的聚落,都没有不受到教化的。
“化”就是变,教化,人就化了。 “刚强难化”,我们往往是不喜欢这些 “改”,不喜欢这些 “化”;要不断地 “改”,不断地 “化”,是一个改造的过程,要大变活人。我老讲,要大变,你学佛是要大变活人。
一般要变个活人,你是要再投一次胎。那太笨了。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必须得投胎才变?现在就变好不好?是不是啊!要大变活人。佛的行处,因为大家都变化,所以这个时候,天下都和顺了。
天下都是和,所以这个天下大同,没有侵略,都是厚往薄来,没有压榨。 “厚往薄来”,我这个国给别人东西很多,他要是给我的,我只要得很少。如果国与国之间都是这样,那多好啊!这是中国过去的思想。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风调雨顺。
“灾厉不起”, “灾”是天灾, “厉”是病。现在出了很多很多很奇怪的病,层出不穷。这个祸,最近这半年,地球上的祸太多了,火山爆发,这个水,种种的,海啸,各种的灾患,森林大火,不停,没有断过。
国内嘉陵江涨水,昨天电视上看见,这个长江在武汉的水,江水跟岸平了。你去和它赛跑,就赶紧装好沙包,江水在涨赶紧摞沙包,我这次看见这个局面,就是洪峰到了,当时最高就到这了,有些地方跟江岸就平了,水可以上江岸,这是第一次洪峰。所以这个天下就是灾厉很多啊。
如果 “佛所行处”,佛经所经行之处,这个所经行之处,就是表示说很多人都信奉,不是光在念经;实践,按佛的这些道理端正身心,这才是真的。
你就是一个皮,我是佛教徒,到庙里我就是去念经,到时候就是去捐点钱,这是个皮,皮是不管事;要你身和心,要端正身心。那么这个世界上,如果 “佛所行处”就 “国丰民安”,国家很富,国家很丰足,人民很安嘛。
“兵戈无用”。武器没有用了,里头也没有盗贼要镇压,外头也没有人来侵略,也用不着兵戈了。所以秦始皇就把武器铸为金人十二,这都是说 “兵戈无用”。
“崇德兴仁”,尊崇道德,要兴仁义。
“务修礼让”,要讲礼,一切要合乎情理;要 “让”,这个 “让”字很重要,这个 “让”字,你原谅和让。所以有人结婚,要请我去讲话,我就很强调这个 “让”和 “谅”。
只有两个人之间能够互谅、谅解、原谅;要 “让”,彼此要让一让。谁都有一个气头上,你让一让,这天下太平。而且推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让一让。
正果法师他讲,他买个碗,结果买了一个坏的碗,他就很高兴拿回来。他说: “这个坏的碗我不买,卖给别人了。我何必要把好的留下,把这坏的给别人?我买也一样。”
就是这种精神。你不要看是个小事,只是买个碗哪,这种精神是很好、很可贵。你就必须要挑,我就不能要这个坏的,我要得个坏的,我很恼丧。你不肯让,是不是?我就要拔尖,好的都要留给我,坏的给别人,一推广就是这。
所以我们说,为什么说是一个改造的过程?就是要改嘛。你念了半天佛,你就只是想占便宜,得佛保佑,我现在就平安,将来死了之后到个好地方,比别人都好。自私自利!自私自利不是佛教徒。
“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国家大家都安居乐业,没有盗贼。居官者都是很廉明,就没有错案。没有错案就没有冤枉。你别看这个事,没有冤枉这个事很了不起啊。
“强不陵弱”,恃强陵弱,现在就是 “陵弱”。
我这写的 “霸国则恃其军力,以欺陵弱小”,称霸的国家,靠它的武力来欺陵弱国、小国; “富者则仗其财富,以榨取贫穷”,经济情况,大鱼吃小鱼,大公司吞小公司,我的钱多就把别人的给吞了; “执权者常逞其权势,以鱼肉人民”,他有权有势,他就仗他的权势来鱼肉人民,拿人民当鱼肉; “为非者”,就是做坏事的人; “则结成帮匪”,结成黑帮、黑社会,那外国都有,非常黑暗、非常残暴啊,他们; “以迫害良善”。这都是什么呢?都是恃强陵弱,靠着强欺负弱小。到这个时候,佛所行处, “强不陵弱”,是有强的,但他不欺负小的,帮助小的。
“各得其所”,各个得到他很安身、安心之所, “各得其所”,各有其所安,各有其所得,各个都得到其所。所以夏老师把这个提出来作为一个愿文。你看《净修捷要》后头就把这十二句拿出来了(注一)。
注一:《净修捷要》篇末回向: “惟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民无怨枉。强不陵弱,各得其所。并愿……,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无量寿经讲座·第三十七品》,黄念祖讲述,转载自黄念老法音网站)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