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本义为官府中判决是非的案例。
禅宗将历代高僧的言行记录下来,作为坐禅者的指示,久而久之也成为一种思考的对象,或修行坐禅者的座右铭。
此种言行录一如政府的正式布告,尊严不可侵犯,又可启发思想,供人研究,并且作为后代依凭的法式,故称公案。
此一风气倡始于唐代,至宋代大为兴盛。
公案有五种重要的涵义:作悟禅的工具;作考验的方法;作权威的法范;作印证的符信;作究竟的指点。
连续念佛五昼夜 天乐相庆生
追寻“禅茶一味”的脚步
都市修仙小说:修道主神投
透过千面人物,演绎百味人
逐层突破的观空法──小空
通向五台山的“古御道”
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无相颂(唐·六祖惠能)
辞北堂书(唐·洞山良价)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