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贵在解行并重,理通事修,理即是道理,孕育着人生宇宙广说层面,学道着应该契悟,不能丝毫含糊,一一洞彻事理真理,使内心无惑,这是由理而顿悟,顿悟并非证悟,顿悟到证悟尚有一段距离,必须实践事相以透理,事相的圆满即是道理的圆满;若仅是道理的内心通达,而不透过事相的修证,则永无证成菩提可言,顶多成为理悟或顿悟的一环,尚未成熟理事不二法门故,因此说,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连续念佛五昼夜 天乐相庆生
追寻“禅茶一味”的脚步
都市修仙小说:修道主神投
透过千面人物,演绎百味人
逐层突破的观空法──小空
通向五台山的“古御道”
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无相颂(唐·六祖惠能)
辞北堂书(唐·洞山良价)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