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五十一集)

发布时间:2024-12-20 20:40:38作者:诵读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五十一集)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去年,二0一二年六月二日开始,我们在圆明寺应上畅下怀老法师的邀请,开讲《无量寿经》,每个礼拜六一次。到了上个礼拜六,十二月二十九日,刚好是弥陀诞,我们就发心将对外讲经的活动停了下来,今后我们的讲经都改在摄影棚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自己没成就,就要远离名闻利养的诱惑,也是为大家做一个表法;第二个,也是表在末法时期弘法,最好的方式还是在摄影棚里,对着摄影机讲,底下没有信众,就不会招来忌妒障碍。所以今后我们所有的讲经都会在摄影棚里讲,讲完之后这个视频放在网上,有缘的同修他就自然会去听,如果没缘也不需要去攀缘。我们上一次刚好将第六品讲圆满,第六品是本经最重要的一品,讲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其它的经文都是四十八愿的延伸。我们学了四十八愿之后,去结合阿弥陀佛的大愿来看其它经文,体会就不一样。四十八大愿,就是显示阿弥陀佛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的菩提心,有这样的菩提心才能够成佛。

「发大誓愿」是因,下面这一品第七品,「必成正觉」是果。有大誓愿的胜因,就必能感得成就无上正觉的妙果。我们现在来看第七品:

【必成正觉第七】

这一品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会上为我们介绍的。讲完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愿文之后,就对当机的阿难尊者说,当时法藏比丘在世间自在王如来之前说完大愿之后,就用偈颂来表达自己的心愿。我们来看经文: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这是世尊告诉阿难尊者,法藏比丘说完四十八大愿,下面又用偈颂重复来表达自己的菩提心。

下面就是偈颂,我们分开小段来解释。这个偈颂里面第一小段,就是第一首偈,在科题里叫做「超世愿满」。我们看经文:

【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这一小段,四句,是法藏大士大愿的核心和全体。这个大意是说,阿弥陀佛自己说,我已经建立超越一切世间的志愿,就决定能成就无上的至道,这个至道就是成佛,如果这个愿不能够满足,我就决定不成佛。这就说明四十八大愿一定会成就,因为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四十八大愿我们看到,其实就是四弘誓愿的具体落实,阿弥陀佛是从他建立极乐世界的角度来落实四弘誓愿。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度尽一切众生,我与众生同成佛道,这个就是四十八大愿的核心。

所以第一句经文说『我建超世志』,「超世」就是超越一切世间,这个世间不仅包括声闻、缘觉、菩萨,而且是超过一切诸佛。这是法藏菩萨自己发的愿,他希望他成佛的时候,他度众生的方便超过所有一切诸佛如来,所建立的极乐世界是超越十方一切世界。这是法藏比丘超世之志愿,他真正做到了,他成就了。人有这种志愿,能够至心求道,最后必定能够成就。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就是立这个大志愿,愿愈大成就就愈高,如果我们的愿很小很微,成就就很微小。法藏大士发了愿真干,经文说他住真实慧,住在真实的智慧当中,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就是他超世志的建立,他付诸行动。所以极乐世界种种的庄严,都是阿弥陀佛自心真实智慧的流露。

『无上道』就是说他成佛,自性圆满的开显,这个作用就是极乐世界的出现。在《往生论》里有讲到三种庄严,就是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即是清净句,清净句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整个极乐世界三种庄严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无为法身就是我们的自性,是我们自性流露出来的,所以极乐世界完全是显出我们的自性。我们去极乐世界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自性,恢复自己的自性,恢复自性就是成佛。在这个世界成佛难,这个世界的种种环境、人事,都是我们的妄心显现出来,妄想、分别、执着显现出来的。而极乐世界不是妄想分别执着出来的,是我们的自性、是我们的真心显现出来的。

所以夏莲居老居士有一篇《净修捷要》,这一篇文专门教我们礼佛、念佛、观想,是净宗学人修持的一个非常好的依据。它里面有一句话说,「托彼依正,显我自心」,托就是假借,借着、靠着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依报是国土,树、莲池、花、光、色、香等等,这些是依报,讲环境;正报是佛菩萨,靠这个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来显现自己的本心,显现自己的自性。这些都是自性本来具有,极乐世界不是阿弥陀佛自己整出来的,完全是自性流露。自性是每个人本来都有,阿弥陀佛的自性与我们的自性是一不是二,既然是自性流现的,所以自性所有的功德极乐世界都有,所谓一毛一尘皆是一真法界,皆是圆明具德。就像树林会说法,小鸟也会说法,有情、无情一切众生,皆能够说微妙音,讲微妙法。哪怕是一色一香都能够增长我们的道心,使我们开悟,凡夫闻到香味、见到光色,都能够证得三不退,这个就是理事无碍的境界。还有事事无碍境界,就是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举一个例子来讲,就是一切入一,一即一切,每一样东西里面有无量宝香,一切的香在里面,一切的香入到一物,而这个宝香又能够普熏一切世界,这个讲的就是事事无碍的境界。所以,阿弥陀佛建立的这个极乐世界完全是一真法界,这是他的超世志。

他『必至无上道』,无上道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成就无上道,不仅是自己,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同成无上道,所以「必至无上道」这一句,可以说是贯彻全部大愿的主题,是纲领。发大誓愿是因,必至无上道是果。众生只要依这四十八大愿,相信、发愿求生净土,也一定可以往生,必至无上道。这一条愿如果不满足,这四十八愿有一条愿不满足的话,阿弥陀佛说『誓不成等觉』。「等觉」这是讲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说成佛。现在阿弥陀佛确实已经成佛,而且成佛十劫了,因此四十八大愿条条愿都圆满了。我们要相信,我们不可以有怀疑。

下面再看六句经文,说「普令成佛」:

【复为大施主。普济诸穷苦。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

先看这六句。『大施主』,是阿弥陀佛他自己希望为一切众生做大布施,给予众生真实之利,布施里面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首先财布施就是说物质上的布施,凡夫还离不开物质的生活,还有物质上的需求,所以阿弥陀佛建立的极乐世界,里面的物质是最好的、最丰富的,一点欠缺都没有。所以众生在这里面无有诸苦,但受诸乐,只有快乐,什么都有满足。这是『普济诸穷苦』,在物质上穷苦的众生来到极乐世界,就什么都不缺了。

第二个就是法布施。财布施只能够帮助人暂时解决问题,急需,财布施可以办得到。但是要彻底解决问题,那要靠法布施。如果一个人他饿,你给他一餐饭吃,冷,他得到你的衣服布施,只能够解决暂时的温饱。但是他的业力未改,他是穷苦的命,他的命运没有得到改造,这样你对他的布施就不圆满。所以一定要用法布施,就是使他觉悟,他能够觉悟,自然就能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就会得到殊胜的果报,这是帮他彻底的解决问题。法藏比丘,在经文上我们看到,他既有财布施,亦有法布施。财布施是手中常出无量珍宝,救助别人。法布施是他「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这里可以看出来他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就是法布施,让众生能够安住真正之道,这就是菩提道。所以财布施、法布施都有,当然还有无畏布施。

后面经文里说,『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这就是无畏布施。使众生离开「忧恼」,忧是忧虑,恼是烦恼,「长夜」是讲黑暗,比喻无明。无明是黑暗,众生由于最初一念妄动,迷失自性,堕入无明,因此造业受报,开始了永劫的轮回,常处在生死的长夜当中。这是在漫漫长夜里,所以很苦。佛菩萨帮助他们能够从长夜无明烦恼里超脱出来,最究竟圆满的方式就是使他觉悟,人一觉悟,无明就破了,黑暗就没了。这是佛菩萨之所以出兴于世间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的知见是我们本来自性具有的智慧,现在被无明盖覆住,佛菩萨就是教化我们、点醒我们,将我们的无明去除,觉醒过来,忧恼立刻就没有了。

下面经文说,『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烦恼去除了,无明去除了,善根就出生。这个善根是自性本有,用「根」来比喻善法。好像一棵树,它有根,这棵树才是活的,它才能开花结果;如果没有根,这棵树就是死的,它不会再开花结果。所以「成就菩提果」,这个是果,根就很重要。什么叫善根?世间善根是无贪、无瞋、无痴,将贪瞋痴去除,善根就出来了,能够出生一切的善法;换句话来讲,所有的恶行都是由于贪瞋痴造成。而贪瞋痴是从哪里出来的?从「我」出来的,因为有「我」就有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当然会有贪瞋痴。一定要将自私放下,别再想自己,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着想,这样你的善根就出生了。将贪瞋痴放下了,你就作菩萨。菩萨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成佛,成就菩提,所以菩萨唯一的善根就是精进。精是专精,进是进步,专精才能够进步,这是说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如果是学的门很多,跟的善知识太多,自己头脑就开始胡涂了。学得太多,反而把自己搞乱,你就没办法精进。想精进,就只能一门深入。

我自己很幸运,跟净空老法师学佛二十年。这二十年里没换过老师,只跟一个老师学。而且学的经典不多,师父讲过的几部经典我们就反复听,听得最多的就是《无量寿经》,一部经。现在要弘法,学讲也是讲这一部经,一门深入,长时间熏修,觉得自己的心比较定了。其它法门,自己知道,我不是这个根性,学不来,唯有靠净土法门。法门一确立,你就知道该怎样修行,一个方向求生净土。这种认知完全得力于跟一个老师,多年的学习才有小小的根基,如果没有二十年的这种根扎下去,自己还是像浮萍一样。如果跟的老师太多,今年跟他学,明年跟那位老师学,虽然可能每一位老师都好,但是自己学不成,太杂了,学到头脑是乱的,没智慧。所以古人讲学道一定要有师承,师承重要,师承就是跟一个老师学,学成了才可以出山,出山就是毕业了。毕业了,你才可以去参访其它善知识。没到出山的资格,你不可以换老师,这样你才能够保证精进。

这是古人祖祖相传的秘诀,凡是有大成就的,你仔细看看,都是一门深入,都是有师承。在老师座下,老师严格要求,十年就能够学成功。成功是以什么标准?开智慧,开悟了,这是成功。没开悟之前,就不可以出山,不可以接触其它善知识,保护自己的清净心。我自己这二十年都坚持这个原则,觉得真是太好了。现在能够这样做的人确实是很稀有,在当今现代的社会所谓民主开放,只能听一个人讲,一般,特别是年轻人他不可能接受。为什么一定要只听你讲?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我可以多听,想听谁的都可以,在网上都有这些很容易得到的信息。所以能够坚持师承的方式现在非常少有,因此学佛的人多,成佛的人少。为什么?善根被障碍了,善根不能够出生,菩提果就成就不了。这就是现代人可怜之处。

我们再看下面一首偈,说「闻名俱生」: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剎中。】

这四句是为我们显示出四十八大愿的主体,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是讲四十八大愿的主体,古德曾经说过,「一一大愿归光寿」,光是代表空间,寿代表时间,用一个时间和一个空间来代表整个宇宙,一切万物都是无量,所以这四句偈是说无量寿之德。下面「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剎」,这偈文是说无量光之德。

这几段的经文就是说无量光寿。而无量寿是一切无量里最重要的,为什么?假设你什么都是无量,你的财富无量,你的智慧无量,但是寿命如果有量,那无量都有限,不是真的,寿命无量你才能享用到。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极乐世界它的寿命也是无量劫,有这么长的寿命,众生才能够永远依靠阿弥陀佛,漫漫长夜轮回中的众生他才有归宿。如果佛不在了,众生就变成像失去了母亲的孤儿,佛能够长住,众生才有归依处,所以阿弥陀佛无量寿。

《阿弥陀经》里说「今现在说法」,他寿命无量,时时刻刻都在说法。从现在,从十劫之前,一直到未来,无量无尽的未来,时时刻刻都是今现在说法。这个「现在」,是什么时候讲都是现在,无量劫之后他还是今现在说法,所以阿弥陀佛教化众生是无有休止的。寿命无量,再加上光明无量,这个教化就圆满了。光明是普照十方虚空法界,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这个光明就代表智慧。尤其是说这句佛号,有佛号的地方就有佛光注照,所以我们一念佛的时候,就得到佛光的加持;我们一闻到《无量寿经》,学到这部《无量寿经》,就得到佛光加持。所以众生闻名发心,发起菩提心,发起信愿求生净土的心,忆念阿弥陀佛,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就成为一生补处的菩萨,就是这一生一定成佛,也都个个成就无量光寿,无量光寿就是我们自性本有的德。这就是净宗的妙处,最快速成就无量光、无量寿。

开头这四句偈里面说的,『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阿弥陀佛自己说,我将来成佛的时候,这是他在因地里做法藏比丘的时候说的,我将来成佛,我的佛号就叫做「无量寿」。所以「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无量寿佛,阿是无,弥陀是量,寿是一切无量当中的代表,无量寿是一切无量中的第一德。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剎中』,这两句可以说是全经的教眼,最重要的两句。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接引众生、度化众生靠什么?靠这句名号,整个四十八大愿就是这两句的展开。「众生闻此号」,这个号就是阿弥陀佛这句圣号。你闻到这句名号,就必定能够发心求生极乐世界,就「俱来我剎中」,我剎就是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他在因地里发愿,立这个名号,「立名无量寿」,这个名号就具有一切的功德。阿弥陀佛无量劫修行,所有功德就凝聚在这一句名号里,因此只要闻到名号,就得到阿弥陀佛大誓愿海的加持。愿力加持不可思议,所以闻名就能够发心,闻名就能够至心信乐,愿生彼国,就能够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十念必生。你说还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方法更简单?十念,没有说不能往生的。所以阿弥陀佛大誓愿海核心就是这两句,也是第十八愿的重复讲述。

十八愿是说,「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两句可以说是浓缩了第十八愿,关键是说「闻名得信愿」,所以能够信、能够愿、能够持名,前提就是闻名。阿弥陀佛希望众生都闻此号,所以第十七愿里特别讲到「诸佛称叹愿」,他成佛的时候,所有十方诸佛如来都来宣说《无量寿经》,都能介绍阿弥陀佛,赞叹极乐世界,使众生能够闻到名号,所以都能往生极乐世界。这是诸佛如来度众生的第一方便,我们如果真正能够体会这两句,对名号功德一定就能够深信不疑,你闻名就一定往生。

为什么我们往生不了,原因在哪里?闻名闻得不够。闻名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闻这句「阿弥陀佛」的名号,第二个就是闻《无量寿经》。闻《无量寿经》是能够帮你建立信愿,明白道理就相信、就发愿;闻这句名号是持名念佛,我们念这句佛号,最重要是用我们的耳根来听,阿、弥、陀、佛,字字句句非常分明,听得很清楚。不一定贪快、贪多,一定要注重质量。一句佛号,一句佛号,念得一定要清清楚楚,不可以含糊,不可以马虎。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里听得清清清楚楚,听得入心,心里计数,计十句,十念法,计得清清楚楚。你念十句再来十句,永远就是十句,十念必生。我不断的重复这十句,到最后肯定有一次十句往生。所以这个闻名要从现在开始,不间断的闻名,不是听《无量寿经》、读《无量寿经》,就是念阿弥陀佛。而且这个「闻」包括真正明白,听明白了信愿就坚固,信愿坚固一定往生,所以俱来我剎中。

方法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就看我们肯不肯真干。如果你果然想这一生往生极乐世界,其它统统放下,剩下来还有寿命干什么?就是做这个闻名的工作。一部经,一句佛号,用我们的耳根去闻,闻到什么时候能净念相继,你就必定往生。下面经文: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这是法藏大士发愿,这些众生闻到名号往生极乐世界,都能够与佛一样具有金色之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种种妙相庄严,皆能够圆满。所以我们只要往生极乐世界,立刻就与阿弥陀佛的相貌一模一样,你就是佛身。你说多么殊胜!所以一往生就成佛,这句话可以说得过去。来到极乐世界,你就具有佛的金身、佛的妙相、佛的神通,甚至佛的智慧,都是阿弥陀佛愿力加持你,这是成佛的快捷方式。真的,密宗里说「即身成佛」,净土宗才是真正即身成佛。因为往生不是死了才走,活着,这口气还没断,见到阿弥陀佛来了,你就跟他走了,这个身体丢下不要了。这样是活着走的,不是死了走的,真是一生成佛。

我们看到刘素云老师的姐姐,她往生就是给我们表这个法,是活着去的。她姐姐预知时至,是刘素青老居士。一生念这句佛号,听《无量寿经》、读《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学黄念祖的《无量寿经解》,最后预知时至。她透露信息,说自己是二0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号中午十二点走,到那个时候真是分秒不差,十二点走了,往生。而且与她的妹妹刘素云老居士约好,说自己如果上了莲花之后,一定会做个手势告诉她。真的按照约定做了手势,上了莲花,上上品往生!一往生极乐世界你就知道,『如佛金色身』,将这个臭皮囊丢下了。她一生很苦,得了癌症,骨癌,所以一条腿截肢,残废,癌细胞扩散,很辛苦。但是她念佛一点痛苦都没有,这个世界真是一切放下,所以将这种臭皮囊丢掉后,去到极乐世界换成诸佛如来的金色身。就是一个多月之前发生的事情,人家是真念佛人,一切都放下。

她能做得到,我们个个都做得到,对这个世界一切都不要挂恋,什么都是假的。一般人最难放下的就是情执,对自己的家人这种爱惜,难分难舍,这种情执是往生的大障碍。应该将这种亲情化为往生的愿力,我希望帮助亲人,一定要先往生极乐世界,乘愿再来,我就可以帮助。现在我自己都救不了自己,怎么可能救得了别人?所以用理智,不动感情,这才是对亲人的真爱、真慈悲。下面经文又说: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

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仅身体、形状、相貌跟佛一样,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念都在学佛。『大悲心』,佛就是以大悲心为体,往生极乐世界个个都有大悲心。大悲心就是帮助一切众生,『利益诸群品』。「群品」这个品是品类,就是一切种类的众生,我都要去利益他,不为自己,只为众生。这种慈悲心发出来了,你就与阿弥陀佛相应,用这种慈悲心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所以去极乐世界,不是为了自己享乐去的,如果你只是为了享乐,很讨厌这个世间,不想留在这个世间了,想去极乐世界那里享受清福,你这样想去不了,去不了极乐世界。《往生论》里说,「二乘种不生」,二乘是说小乘、中乘,只为自己得度,他不去度众生,发不起这种大菩提心,这种人往生不了。为什么?与阿弥陀佛的心不相应。

所以我们去极乐世界不是为自己去,是要为一切众生去。我们在这里救度众生,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智慧,叫做有心无力。唯有是先去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加持我们,我们才有能力去帮助众生。这种心要发得真,从现在开始就要发起这种永恒帮助、利益众生的心,这样你去极乐世界就很容易,真是十念必生。念佛不需要念很多,你念一念的佛号,那个功德,比那些没发心的人念佛的功德要大一万倍,心不一样!所以这个心最重要,学经教就是学阿弥陀佛他怎么样存心,我们也要这样去存心,心同佛心,愿同佛愿,你怎么可能不去极乐世界?你一定会去,唯有极乐世界才是你的果报,其它地方没有你去的地方。

所以下面说『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这个是说自度度他,我们要利益众生就要觉他,使他人觉悟。你想要他人觉悟,首先你要自己觉悟,自觉才能够觉他,自己都没觉悟,你想别人觉悟,这个很难。蕅益大师打了个比喻说,就像你自己都在河里漂流,你还想去救岸上的人,哪有可能!你自己都自身难保。所以真正想帮别人,必须要自己先觉悟,自度才能够度他。未自度,看到别人有危险了,不知道自己比别人更危险。这个要提高警惕,千万别不自量力,不是度众生,反而是害了自己,也害了众生。因为你未自度、未自觉,你所有的知见都不正,你怎么可以教人?你教人不就等于是害人。所以一切古大德都是这样劝告我们,想要帮助众生,你有这个菩提心非常好,从哪里下手?从自己先得度、先证悟这里下手。你没有这种菩提心,你可能会懒散、懈怠,但是有这个菩提心之后,你的入手处先要自己开悟。

怎样才开悟?这里说,「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首先要离欲,欲是贪欲,离欲才能够得到清净,得到正念。如果不能离欲,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欲望一般来说包括五种,财、色、名、食、睡。财是财富,你追求金钱、富贵,这个是贪欲。贪欲使我们堕落,道心就全没了,所以学佛人别追求富贵。古人都懂这个道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由天来安排,自己不需要有这个念头。你是富贵的命,自然就会有这些福报,不需要自己去处心积虑的想,我怎样能够得富贵。古人说积财丧道,你念念想着积财,你的道心就丧失了。这个是财欲要放下。第二个色欲要放下。这是说男女之欲,这是修道人一个大障碍,是杀害我们慧命的利刃。这个不放下,我们三界很难出得去,这是烦恼生死的根本。所以财欲、色欲,这些等等的种种欲望都要离开,离开你才能够得到正念,你的念头就正了。

正念是有智慧,以智慧忆念正道,离开种种邪见,种种烦恼的知见,这个叫正念。因此,有贪瞋痴夹杂的念头就不正。儒家说诚意正心,心不正,原因就是有贪瞋痴慢疑这些念头夹杂。所以离欲自然就能够得正念,而且是深正念,是很深的正念。这种正念是说大乘的正念,是说般若智慧,《心经》里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个就是说深正念。般若波罗密多智慧很深,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说物质的、精神的所有现象,色受想行识这个叫五蕴。皆空,都是空的、不真实的,犹如梦幻泡影,所以执着自然就放下,甚至连妄想都放下了。离一切相,你就见到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得到正念。

净慧修梵行,「净」是清净,无欲之行,身心清净。用般若的智慧观照一切世间,全都是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不会有一点点的妄念,所以自然就能够修梵行。「梵行」就是清净的行,菩萨行,行六度,直至涅盘,这些都叫做梵行。这是法藏菩萨发愿之后真实的修行。发愿不是说发了就算,如果没有行动跟上,这个愿是落空的。一定自己先要离欲,入甚深的正念,并以清净的智慧来照破一切的欲望、污染。勤修种种梵行,梵行就是能够帮你证入涅盘的、成佛的种种清净行。这个是法藏菩萨为我们做榜样,他要帮助众生,首先要自己得度,自己修行。再下面经文:

【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剎。】

这是说无量光。前面说无量寿,这里说无量光,都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有十二光的名号,『智慧光』就是十二光之一,这种「智慧光」是普照十方一切的佛剎,当然包括我们娑婆世界。那你问,为什么我看不到佛光?它有没有照到我这里?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看不到佛光?不是佛光没照我们,是普照十方,每个角落都照到,我们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我们自己有障碍。好像外面太阳光普照,我们出去外面打把伞,遮住太阳光,不可以说太阳光不照我们,是我们不肯接受,我们自己障碍。这把伞就代表我们的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没去除,你看不到这个光。佛光是永远无时无刻不在照我们,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没有感觉。有佛光注照的地方,众生就能够消业障,就能够开显智慧。这个光明是我们自性本来具有,无量寿、无量光都是说自性之德。无量寿是代表法身的常住,这是说本体;无量光是本体所显出来的妙用、妙相。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

这里还是讲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智慧光能够破除众生的根本烦恼,无明的黑暗。智慧就是光明,光明就是智慧,这种光明,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普照一切诸佛剎土。为什么要这样照?就是为了一切众生都有机会得到佛光加持。所以这个光不是只照极乐世界,是十方一切世界,佛光是平等加持一切众生,能够消除众生三垢。三垢是贪瞋痴,垢是比喻污垢,三毒烦恼。冥就是讲无明。贪瞋痴三垢是见思烦恼,冥是无明烦恼,佛光可以帮我们去除贪瞋痴,去除我们的无明,所以叫做『消除三垢冥』。

『明济众厄难』,「明济」意思就是广度,广度众生,度一切的厄难,像《心经》里说的「度一切苦厄」。「厄」就是苦厄的意思,苦难;「难」是灾难。众生由于无知、无明,所以会造业,造业就会受报。像世人犯了罪,就要接受刑法的处罚,造恶很重甚至会有死刑。在世间死刑是叫极刑,极刑也就是一下子断命,杀人犯被枪毙,一枪就结束他的生命。人道这种刑罚就算轻的,地狱里面那种刑罚才重,不是你死一次就算了,死了之后,阴风一吹又活过来,然后再接受刑罚,这种刑罚比世间刑罚要重千万倍!然后又死,死了然后再阴风一吹又活过来,死了又活,活了又死,一夜之中万生万死,这些痛苦真的叫无量无边,这个真是叫做极度的苦厄灾难。众生唯有依赖佛的智慧光才能够得到救济,所以阿弥陀佛第十四愿里说到,「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众生见到佛的光明,照到自己身上就能够得安乐,而且能够发起慈心(慈悲心),行善、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所以一见到佛光就有这种功德。

在本经「光明遍照品」里又讲到,「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这里是说众生只要见到阿弥陀佛的光明,后面第三十八品里有说到,参加无量寿会的所有听经的大众,总共两万人,全都看见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发光,立刻就垢灭善生。垢灭就是烦恼都灭尽,善心自然出生,出生众善根,是因为佛光的加持,身意都柔软,烦恼轻,智慧长,表现是柔软的。很能柔顺,不会与任何人起冲突、起对立,也不会与事起对立,能够恒顺众生,这就是烦恼轻、智慧长的表现。烦恼重的人是什么样?个性刚强,与人合不来,很硬,不能够柔软,这种就是烦恼重、业障深。

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譬如说地狱,地狱的众生见到光明,见到阿弥陀佛的智慧光都能得到休息,痛苦立刻就停止,命终就能够解脱。这个解脱不仅包括脱离恶道,还包括他能够这一生有机会往生成佛,这个是真正的大解脱。这些都是解释这两句经文,「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都是说阿弥陀佛佛光的功德。这句阿弥陀佛佛号就是光明,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心地就是光明放光的时候,也是接受阿弥陀佛光明加持的时候。所以我们念佛的时候,可以做这个观想:我念佛在哪里念?是在阿弥陀佛智慧光明注照下念,全身都在佛光笼罩之下,生欢喜心。因为佛光又叫做智慧光、又叫做清净光、又叫做欢喜光、又叫做解脱光、又叫做安稳光,你得到佛光加持,自然你的心就清净、就有智慧,解脱烦恼,得到安稳。所以念佛的时候不妨可以做一个念头,尤其是开始念的时候,你这样观想一下,然后开始念佛,效果会很好。即是你现在在听经的时候,你能作这种意念,观想我们自己就在佛光注照之中,一样有这种功德,而且确确实实佛光正在照你。你肉眼虽然看不到,但是它确实已经照在我们的身上。因为这种光明,就是名号,我们讲这部经、讲这个光明,你闻到了,就可以得到这种光明的加持。所以这部经确确实实不可思议,是帮我们最快速消业障、断烦恼的经典。

所以这里讲『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三途」是贪瞋痴感召的,贪就感来饿鬼道,瞋就感来地狱道,痴就感来畜生道。我们能够念佛,能够听《无量寿经》,贪瞋痴自自然然就去除。真正念佛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当自己一有烦恼的时候,立刻提起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几句烦恼就自然减轻,你的心愈诚,效果愈明显。这就是「悉舍三途苦」,三途是果报,要把业因舍去,你才能舍三途苦。怎样去舍?用这句佛号,这句佛号就是智慧光,它能「灭诸烦恼暗」。好像太阳出来了,黑暗自然就没了,智慧光一现前,烦恼、无明自然就没了。为什么?烦恼、无明都是妄心出来的,这句佛号是真心,是觉悟的心,所以真心一显露,妄心自然就没了,灭了。这种消业障的方法是最快速的,直截了当,无论我们过去有多少烦恼、多少罪业,当下你提起这句佛号的时候,黑暗全部都消除了,心地就光明。因为我们的自性本心本来就是光明的,我们念这句佛号就是将光明显现出来而已,这就是佛号的功德,将我们心里面的光明智慧显露。下面经文:

【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开,就是《法华经》里说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个开。佛为什么会来这个世间?《法华经》里说,为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什么是大事因缘?就是开示众生,使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众生有了佛的知见,就成佛了,就是这里说的『开彼智慧眼』。智慧眼,就代表我们众生自性当中本来具有的如来智慧德相,佛帮我们开出来。这个开不是说真的给我们什么,只是为我们解开缠缚,将我们蒙蔽自性的障碍打开。

用的方法是开示,开示不一定就是讲法。讲经说法当然是一种方法,所谓以音声做佛事,而且是很主要的一种方法。但是佛对我们众生开示,随着我们众生的根性不同,用种种方法来开示。对耳根最利的众生就用音声,一听他就明白了。有的众生根性不同,譬如说有众香国,这个国土的众生他们的鼻子最敏锐,所以佛怎么开示?用香气,一闻到这些香气他就明白了。所以极乐世界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也都是开示,有一类众生要闻这个香他就能觉悟。有的众生他眼根很利,佛就用光明,所以这里说「开彼智慧眼」,就是以光明做佛事,众生见到这种光自然就开佛知见,入佛知见。这个眼当然不是指肉眼,这个眼是代表他的见。在密宗里讲修持,是以见修行果为他的纲领,第一个讲见,首先要有正见,正知正见,这样你才能够有正修,才有正行,才能够证得正果。如果没有正见,那就叫做盲修瞎练,盲目的自己在那里修,修到最后不成功,所以见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善知识帮助他,佛开彼智慧眼,首先教导他有了正知正见,然后他就知道自己如何修行。

『获得光明身』,「光明身」就是智慧身,光明和智慧都是通用的,讲光明就是讲智慧,讲智慧也就是讲光明。开了智慧眼,就成就了光明身。所以你看阿弥陀佛他的希望,是一切众生一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具有佛的这种智慧,得到佛的身,也就是说成佛了。前面说「如佛金色身」,得到佛身,这里说「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就是说跟佛的心一样,身心都跟佛一样,那就是成佛,往生就等于成佛。所以阿弥陀佛这种愿,真是为一切众生得到最究竟、最圆满的真实之利,这个利益是最圆满的,这完全是阿弥陀佛大慈悲心的显现。为什么阿弥陀佛发这种愿?就是因为大慈大悲。

『闭塞诸恶道』,就是将一切通往恶道的路塞住,不让众生堕入恶道。这个「恶道」,狭义上来讲是指三恶道,其实,当然它包括六道。只要你还在轮回当中,你就没离开恶道,所以阿弥陀佛是帮助六道里的众生都能够离开恶道。『通达善趣门』,「善趣」就是说善道。这个善不是说你证得声闻、缘觉,在十法界里这个不叫做善,因为烦恼还没有断尽,所以善还是不圆满。因此只有极乐世界才叫做善趣门,因为众生在极乐世界就作菩萨,而且一生成佛,不仅是出六道轮回,而且出了十法界,一真法界才是真正的善趣。我们再看下面一句: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这两句经文,是讲阿弥陀佛要为一切众生开显法藏。这个『法藏』又叫佛法藏,它是说法性的本体,也就是说我们人人本有的如来藏性。为什么叫藏?藏是含藏的意思,就是它藏在里面。我们本来都是佛,都有佛性,但是现在佛性显露不出来,我们得不到受用。所以佛性虽然有,就像没有一样,它是藏在里面,埋藏在我们的烦恼、妄想里面,出不来。但是虽然它出不来,无量自性的功德一点都没有缺少,一点都没失去。众生本来就有如来的智慧德相,不会说因为现在有烦恼、有习气、有妄想,就失去了如来的智能德相,不会的,它只是藏在里面而已。所以诸佛如来帮助众生,无非就是为他开显如来藏性,这个就叫做「开法藏」。将法藏这个如来藏性开出来了,众生才是真正离开恶趣门,通达善趣门。所以净土这个法门,就是为众生开法藏的,这个才叫做真实之利。众生如果他的自性不能够开显,还在迷,有迷他就有苦。帮众生真正永远离开痛苦,唯有使他觉悟,我们现在在娑婆世界觉悟不了,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觉悟就容易。

下面『广施功德宝』。什么叫「功德」?利益他人叫做功,消归自己、消归自性这是德,所以功德一定是要消归自性,也就是说它可以帮助你明心见性。诸佛如来「为众开法藏」,目的就是为了广泛的施与众生无上功德之宝。这个「宝」,所谓宝物,很宝贵,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自性本有,这个宝藏人人都有,不是说佛给我们的。譬如说,念佛三昧这个是功德宝;我们能够发起菩提心,得到涅盘,这些都是功德宝,这些宝是我们自性中本有。

在《观佛三昧经》里有个比喻说,有个王子出游,带着个宝瓶,瓶里有王的宝印。结果有个穷人就用骗术将这个宝瓶偷走了,然后跑掉。大家就追他,很多毒蛇又从四面八方要来咬这个偷瓶的人,最后这个人爬上树,有六只黑象用鼻子将树拉倒,这个人就掉下来,摔死了,身体都散坏。虽然身体散坏,但是这个人从树上掉下来之前,他就先将这个宝瓶连着印一起吞进了肚里,所以身体虽然散坏,但是宝瓶和这个印在他身体里放光,毒蛇都吓跑了。佛用这个比喻来说,「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换句话来说,你能念佛,这句佛号就是如来的无上的宝印,所谓心印,心印不坏,即使我们可能作恶多端,我们好像例子里说的穷人,这个身是污浊的,但是我们能够念佛,心印是不坏的。这就是宝,功德宝。莫过于念佛,你念佛的时候,你的心就在放光,即使我们的身体已经死去了,我们的心印不坏。所以这句佛号,经上说是无上深妙禅,也是佛所传的心印。禅宗说传佛心印,净土这一句佛号,即是诸佛如来的心印,能够信,能够接受,能够依教奉行,我们就得到了,我们就能开智慧眼,得光明身。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经文就讲到这里,下个礼拜再与大家来分享。有讲得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