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读诵网

静波法师:自力与他力之融合

发布时间:2024-07-22 09:04:56作者:诵读

  静波法师:自力与他力之融合  在净土法门修学的过程中,关于自力与他力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且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或谓以自力往生,或谓单凭他力,或谓二力和合。凡此种种,无不是因缘所致。这其中:有所在地区依正二报的环境因缘,即共业不同;有各人业报的因缘,即别业有别。所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于是,自然而然地带有各人的成见。虽然我们不否认“因缘所生法”,但同时也有“是即无自性”。因此,只有认识并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使自己的信心坚定,修行之旅也会因之而通畅。本文就各种不同看法进行分析、探讨,试想由此而改变人们固有的错误观念。实际情况是,针对不同的因缘,而说有自力、他力,以及自他二力的因缘。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如果机械地以为,哪一种说法更好,则实在不是佛教正知见的观念。而这又是一般人所无法理解的。一般人的观念,听闻一种说法,不知是方便教化,却执以为实有,近而排斥其它说法,形成狭隘的局限。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不能不说是一种障碍。

  一、佛教是缘起法

  一切事物的存在与消逝,都是众缘聚散的过程,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宰。如龙树菩萨在《十二门论》的“观因缘品”中所说:

  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  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

  可见,不能单纯以为事物是自性有,同时,也不能轻率以为事物是断灭空。因为缘起即是性空。尽管是性空,但这空却是在缘起有上通达的。即如《中论》中所说的:“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佛教的最终目的是就第一义谛上的相应与圆满。在缘聚缘散的缘起法上,感受空无自性的第一义。虽然是空无自性的第一义,却又不障碍缘聚集缘散的缘起法。两者之间平等不二。在探讨空有的关系时,吉藏大师的《中观论疏卷四》有这样的说法:

  他有有可有,即有空可空;若有空可空,  不由有故空;今无有可有,即无空可空;  无有可有,由空故有;无空可空,由有故  空;故以空有为世谛,有空为真谛。

  此中体现出的有与空的不二平等,在吉藏大师的《大乘玄论卷一》中,有几乎相同且又更透彻的说法。如:

  今明诸佛菩萨无所得空有,因缘无碍:故  空是有空,有是空有;空是有空,虽空而  有;有是空有,虽有而空;说是不说说,  不说是说不说;说是不说说,故虽说而不  说;不说是说不说,故虽不说而常说。

  关于二谛的问题,三论宗一直以为二谛是言教。如《大乘玄论卷一》中说:

  《大品》云,菩萨摩诃萨住二谛为众生说  法,世谛、第一义谛;《智度论》解释说  ,为著有者说空,为著空者说有。经论佛  菩萨皆明二谛是教。

  在《大乘玄论卷一》同样的说法:

  若因缘有无未曾有无,如此有无,能不有  不无,故名为教。

  可见,佛教的缘起法,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生命力。同时,也给了我们拥有广泛自由空间的依据。

  二、佛法是无所得空

  教的目的是显理,而理是空性,空性是不可言说的,是一种内在的感受。这种感受即是行,而行的当下就是对佛法的印证。可见,佛教中一切的经律论三藏的最终目的,不外乎是无所得空。所以说,在三论宗看来,没有一法可以安立。这在三论宗的典藉中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龙树菩萨还是提婆菩萨,他们在破外道的过程中,从不安立一法,授人以柄。这并不意味是一种所谓的诡辩,实在是没有一法能够安立。所谓的安立,不过是对于凡夫,对于圣人的相对真实。而针对凡圣的两种观念,施之以有与空的言教二谛,医治众生的执著之病。及至最后,归无所得。如《中论观行品》中所说: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  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又如提婆菩萨在《百论破空品》中所说:

  一切法虽自性空,但为邪想分别故缚,为  破是颠倒,故言破,实无所破;譬如愚人  见热时焰,妄生水想,逐之疲劳;智者告  言,此水非也,为断彼想,不为破水,如  是诸法性空。众生取相故著,为破是颠倒  故言破,实无所破。

  可见,“是诸法空相”。由此而无窐碍,而无恐怖,而得自在。但一般人,很难走进其中,并有相应的感受。尤其是本文所探讨的是自力与他力的问题。所以,在此就自与他生法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同时也是进一步认识和感受无所得空的境界。在《中论观因缘品》中,有非常有说服力的说法。如: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1、关于自生:就众生而言,是由五阴所组成,即是众缘所生法,无有一个实在的众生可得。如果单纯地以为五阴所成之众生有实在可言,那么,众生自体就可以生众生。换一个角度讲,众生由五阴所成,本身就不实在,又怎么可能再生众生呢?如果说众生自体可以生众生的话,而五阴内无众生自体,那么,又怎么能从众生自体中生出众生呢?进一步说,如果众生自体能够生出众生的话,那么众生就不需要借助五阴来成就,而事实是借助五阴成就,可知并不是从众生自体生出众生。

推及诸法,皆不能自生。

  2、关于他生:既然众生自体不能生出众生,那么有人即以为是由五阴生出众生。此中阴相对于众生而言,则是属他,所以说是众生从他而生。对此,进行分析,如果说五阴内有众生自体,就相对而言,五阴为他,事实上并没有众生自体,那么既无自,又哪里有他?况且他对自而言,依然是自,所以不生。推及诸法,他生不能成立。

  3、关于共生:既然自与他都不能生出众生,那么有人即以为是自他和合而生。如果是自生的话,那么就犯有众生自体生众生的错误;如果是他生的话,就犯有无自即有他的过失。因为自他二者相待而有。推及诸法,共生不能成立。

  4、关于无因生:既然自与他,以及共生都不能生出众生,那么有人即以为是无因生。如果说是无因生的话,那么将会是牛能生马、驴等,事实并非如此。可见,不能无因生众生。推及诸法,无因生不能成立。

  通过对诸法无生的认识,证明一切法无所得空。正是因为对无所得空的相应,阿弥陀佛因地之际才会有四十八大愿的安立。此即是空生万物,也就是从根本智生出方便智。如《中论观因缘品》中所说: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法不成。

  三、自他是开权显实

  佛教是因机施教。前面已经提及,“为著有者说空,为著空者说有”。因为空生万物,所以就净土法门而言,允许有自力往生、他力往生,以及自与他二力往生,就方便而言,无可非议,可以通过任一途径,达到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但这仍得需要因缘,即净土三资粮─信、愿、行的具足。所以就自力而言,应是超越自力与他力之上的自力。那么,这个自力已不再局限,应是自己的清净心。而能使自己的心清净,也就是净土的清净。在《维摩经佛国品》中说: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  则佛土净。

  如此看来,此中所说的自力,已不再是主观狭隘的自力了,也就是对我的突破。这无疑是同无所得空的相应。只是作为一个修行的突破点从自力开始,也即是方便。而开权即为显实。当然,就一般人而言,对于自力并不自信,尤其是孤军奋战,不是轻易能坚持下去。于是,就有既相信净土,就应仰仗佛陀愿力,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如此二力,应是最稳妥,最有说服力的选择。因为符合缘起法,而缘起法即是佛法。所以进可以悟入性空不二,提升品位,一般也可以保险往生系数。

  同样的道理,就他力而言,也应是超越自力与他力之上的他力。这同样是对单纯他力的突破。在这个修行点上,依然是一种方便教化,同样可以使自己的心清净。因为自他相待,即“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日本“净土真宗”的本愿法门,极力反对自力,提倡他力,即弥陀本愿之力。如亲鸾的《摧邪显正钞》中说:

  弥陀专为救度极重极恶人所发之本愿矣。  本愿名号,往生正业,善恶不凭,任凭救  度,闻其名号,往生决定。

  不能否认,“净土真宗”的教化因缘。这可能与日本民族的性格和佛教特点有关,需要这样的方便教化。在相信他们受益的同时,也要警省自己,是否与日本一样的土壤,一样的心理。当然,对于“真宗”,我所知不多,但一般选择修习的人,也所知甚少。是否会有东施效颦的结果呢?一些已经相当放逸的人,或者正在努力的人,听到“净土真宗”的理论,即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心态,一方面可以胡作非为,另一方面还可以得生净土。尽管佛法不可思议,但是否领会了这一点,还是个问题。我不相信“真宗”会有这样的动机。只是一般人为自己寻找借口,以至于有了别有用心和错误的理解罢了。

  关于自力与他力的问题,还可以用《大乘玄论卷三》中佛性的说法来理解。对于佛性“本有”与“始有”的两种说法,只是针对不同根机人的一种方便教化。对于缺乏信心的人,为说佛性本有;对于缺乏精进的人,为说佛性始有。尽管当机者以为真实不虚,却实在是随缘而说。如:

  大圣善巧方便,逐物所宜,破病说法,何  曾说言理性本有、行性始有耶?例如说如  来藏义:《楞伽经》说无我为如来藏,  《涅盘经》说我为如来藏。

  因为当机众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教化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只适宜于当机者,不一定适宜于所有的人。除了有缘之外,没有各必要强加给别人。原因是:

  一切有所得人,无不自死,而人不觉耳。故  一切诸人,莫不网罗于其中矣!若执本有,  则非始有;若执始有,则非本有。各执一文  ,不得会通经意,是非竞诤,作灭佛法论。

  四、结语

  通过对以上探讨,我们对自力与他力的问题,有了一些了解。应该说:对于理解的人而言,无论自力或者他力,都有它们存在的空间和价值。只要信、愿、行,就会如愿以偿;对于不理解的人来说,不管是自力还是他力,都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信、愿、行,不但误己,还会影响于他人。如此看来,不可以不慎重。相比之下,自力加他力的二力比较,不会出偏差。

  (一九九九年两岸禅学研讨会专讨论大纲第3~11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读诵网